一夜之间,所有人的生活都被打乱了。
镁光灯骤然亮起时,顾宪通下意识地攥紧了双手。
作为工程师他,此时所感受到的是什么?
只剩下紧张了。
面前的记者们举着袖珍录音机和相机,镜头如同一排沉默的眼睛,将他裹挟在无形的压力中。他微微弓着背,额前花白的头发随着细微的颤抖轻轻晃动,平日里调试信号时的从容荡然无存。
“各位……谢谢,谢谢大家。”
顾宪通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沙哑,他清了清嗓子,视线不自觉地避开了最前排的记者,落在会议室上方的空调通风口上,他试图先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让自己情绪稳定下来。
“其实,我到现在还觉得像在做梦。”
他自嘲地笑了笑,眼角的皱纹挤成一团,说道:
“获奖这种事,从来没敢想过,毕竟我只是一名工程师而已。”
记者群中传来几声低低的笑声,随即又恢复了寂静。顾宪通深吸一口气,指尖的计算器被握得更紧了:
“这次获奖的发现,说起来真的是巧合。当年为了改进与通信卫星的通讯,我设计并且建立6米号角式接收天线系统,其定向灵敏度高于其他射电望远镜。
当我测量银晕气体射电强度时,发现存在着无法消除的背景辐射,我反复校准仪器,却总能在特定频段捕捉到一段微弱的、持续的背景噪声。”
他顿了顿,仿佛又回到了那一刻。
“一开始以为是设备故障,我反复对接收天线进行调度,但是那噪声始终存在。”
顾宪通的眼神飘向远方,语气里带着几分茫然,说道:
“我当时觉得有些奇怪,于是就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后来发生了什么大家都知道,我也就是写了一篇论文而已,也就是证明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然后这件事就被我抛到九霄云外了——毕竟我的工作是保证电话信号畅通,不是研究宇宙。”
他的话音落下时,周围都是一阵笑声。
他抬手挠了挠头,露出几分局促:
“他们说我的发现为宇宙大爆炸理论提供了有力证据。”
说到这里,顾宪通的声音微微发颤,
“但是这一发现充满了运气和偶然成分。现在居然能拿到诺贝尔奖。我甚至从来没发表过一篇正经的学术论文,也就只有那么一篇而已,在随后的这些年里,我也只是做为工程师,参与电话公司的一些项目研究。”
台下响起轻轻的掌声,在所有人看来,这都是谦虚的说辞,顾宪通却显得更加不安,他摆了摆手:
“真的,我受宠若惊,更多的是诚惶诚恐。毕竟,我的获奖更多的是运气。”
记者们的笔尖在本子上飞快滑动,相机快门声此起彼伏。顾宪通抿了抿嘴唇,作为工程师的他,实在不知道,应该如何面对这一切。
诺贝尔奖……真的很神奇啊!
仅仅只是一次偶然的发现而已。
其实,有时候,科学是需要一点运气的,只能说,他的运气是非常好的。
顾宪通如此,楚友臣同样也是如此。
同一年度,同一个国家,两位科学家,分别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以及物理学奖,这本身就是非常罕见的。
从当天深夜直到第二天,所有的电视台、广播都在报告着这一新闻,在杂志的封面上都有两人的照片。
当外界在那里为此激动着的时候,在南洋中文大学的校园内,人们同样也是激动的。
清晨,一大早,化学系的大楼前就挤满了学生,不仅有学生,还有不少教授,当然也少不了还有记者,人们在这里等待着楚教授的到来。
作为学生的王建国同样也站在这里,刚刚来到这个国家两个月的他,和所有初来乍到的人一样,还正在适应着这里所带来的冲击。
可是现在,在适应了生活上的冲击之后,这个新的突如其来的冲击,却让他整个有些发懵。
诺贝尔奖!
大学里居然有教授获得了诺贝尔奖!
现在的他可不是那个在西北乡下插队的没有任何见识的青年了,他是留学生,是见了世面的,他对诺贝尔奖的含金量是非常清楚的。
哪怕就是在乡下插队的时候,他也曾看到过伟人接见回国访问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新闻。
那些获奖者都是能上报纸头版,与伟人一起畅谈的人。
而现在,在他的身边,就有一位这样的人。
“我的老天爷,居然获得了两个诺贝尔奖……”
王建国忍不住惊叹着,他的心情是复杂的,就像是刚刚来到这里时一样,那时候,置身于超市中,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品时,他感受到震惊的同时,当然也带着羡慕,这种羡慕是发自己内心的。
并不仅仅只是超市里的商品,还有这里的人们的生活。
他能够想象到的好日子是什么?
无非就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可来到这里之后,他才发现,这样的生活,人家在二十多年前就已经实现了,不仅如此,他们还都住上一栋栋小洋楼,而且家家户户还有最少两辆小汽车——很多人家甚至有十几辆小汽车,因为所有的成年孩子都有自己的汽车。
在大学里,基本上所有的大学生都有自己的汽车,或新或旧,总之都有汽车,在国内只有大干部才能坐的汽车,在这里不过只是最普通的交通工具。
他记得刚刚开学的时候,那些同学聊的是什么,他们聊的是高中毕业后的旅行,他们到了各个国家去旅行,对于他们来说,出国旅行简直就像随便的出个门一样的简单。
二十六岁的王建国面对这一切,是自卑的,也是羡慕的。
他不知道这里的人生活为什么会这么的富足,难道就是因为他们在压榨东南亚人民?
是吸东南亚人民的血?
可是通过了解,他发现暹罗、大马、星洲、泗水、棉兰老都是非常富裕的,他们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都是三四千美元,那就是三四千块钱啊!
他们也不穷啊!
就在王建国用各种疑惑、费解的心态去感受着这一切带来的冲击时,大学里化学系的楚教授获得诺贝尔奖的消息传来了。
只是一瞬间,所有的宿舍、教室里都是欢呼声,这样的欢呼很少见,只有在体育比赛的时候才会听得到。
对,这里的人还喜欢看体育比赛,足球队进行比赛的时候,体育场内总是坐无虚席。
虽然王建国在国内的时候,也看过体育比赛,甚至还偷偷的看过长安的世界杯比赛,但是他却很难理解那些人为什么会那么兴奋。
是因为赢了球吗?
谁不喜欢赢呢?
就像现在,教授获得了诺贝尔奖一样,他们当然是激动的,是骄傲的,他们以后介绍母校的时候,可以用——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楚友臣就是我们学校的教授来介绍自己。
王建国会这样介绍自己的,当然,那应该是几年之后,等到他回国之后,他肯定会告诉别人——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是我们学校的教授。
至于化学和经济学之间有什么联系,那就不需要特别说明了,只需要告诉对方——我们学校有诺贝尔奖得主,很厉害就可以了。
就这样心里胡思乱想着,站在路边的王建国和其它人一样,在那里期待着教授的到来,他的手里甚至还拿着一台照相机,这是他从国内带来的相机,不过带来后就后悔了,因为这样的国产相机,二手的在这只卖十几块钱。
但也正是靠着这台相机,他拍了不少照片,既有繁华的城市,也有市井里的烟火气,当然,还有那让人向往的富足生活。
现在,他所需要就是拍下楚教授的照片,如果以后有机会的话,还可以和教授合影,将来,他会把照片放到自己的办公室里,这样一来,所有人都会知道,他和诺贝尔奖得主有来往。
至于是不是真的有来往,重要吗?
终于,在期待中,一辆黑色的大众轿车驶了过来,有人说道:
“是楚教授的车。”
伴随着这个话声的传来,所有人都满怀期待且焦急的朝那里看过去,与往日不同的是,今天楚教授并没有自己开车,他是坐在后座的,开车的是系主任。
“良臣,你看,大家都在等着你。”
透过车窗看着车外的人们,楚友臣的眉头微锁,有些无奈的长叹一声,平静的生活就这样被打乱了。
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恢复正常。
车,终于在楼前停了下来,这边车刚停稳的,钱穆就走向前,亲自为其打开车门。
“教授,恭喜你……”
他们在说什么?
拿着相机拍下这一幕的王建国目光中充满了惊讶,校长怎么亲自给他开车门?
尽管内心充满疑惑,但王建国还是拍下了照片,事实上,这个时候,这里只剩下了快门声。
此时此刻的快门声和掌声是这里唯一的声音,所有人的都很克制,没有围上去但是越来越响亮的掌声却表明了所有的一切……
镁光灯骤然亮起时,顾宪通下意识地攥紧了双手。
作为工程师他,此时所感受到的是什么?
只剩下紧张了。
面前的记者们举着袖珍录音机和相机,镜头如同一排沉默的眼睛,将他裹挟在无形的压力中。他微微弓着背,额前花白的头发随着细微的颤抖轻轻晃动,平日里调试信号时的从容荡然无存。
“各位……谢谢,谢谢大家。”
顾宪通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沙哑,他清了清嗓子,视线不自觉地避开了最前排的记者,落在会议室上方的空调通风口上,他试图先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让自己情绪稳定下来。
“其实,我到现在还觉得像在做梦。”
他自嘲地笑了笑,眼角的皱纹挤成一团,说道:
“获奖这种事,从来没敢想过,毕竟我只是一名工程师而已。”
记者群中传来几声低低的笑声,随即又恢复了寂静。顾宪通深吸一口气,指尖的计算器被握得更紧了:
“这次获奖的发现,说起来真的是巧合。当年为了改进与通信卫星的通讯,我设计并且建立6米号角式接收天线系统,其定向灵敏度高于其他射电望远镜。
当我测量银晕气体射电强度时,发现存在着无法消除的背景辐射,我反复校准仪器,却总能在特定频段捕捉到一段微弱的、持续的背景噪声。”
他顿了顿,仿佛又回到了那一刻。
“一开始以为是设备故障,我反复对接收天线进行调度,但是那噪声始终存在。”
顾宪通的眼神飘向远方,语气里带着几分茫然,说道:
“我当时觉得有些奇怪,于是就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后来发生了什么大家都知道,我也就是写了一篇论文而已,也就是证明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然后这件事就被我抛到九霄云外了——毕竟我的工作是保证电话信号畅通,不是研究宇宙。”
他的话音落下时,周围都是一阵笑声。
他抬手挠了挠头,露出几分局促:
“他们说我的发现为宇宙大爆炸理论提供了有力证据。”
说到这里,顾宪通的声音微微发颤,
“但是这一发现充满了运气和偶然成分。现在居然能拿到诺贝尔奖。我甚至从来没发表过一篇正经的学术论文,也就只有那么一篇而已,在随后的这些年里,我也只是做为工程师,参与电话公司的一些项目研究。”
台下响起轻轻的掌声,在所有人看来,这都是谦虚的说辞,顾宪通却显得更加不安,他摆了摆手:
“真的,我受宠若惊,更多的是诚惶诚恐。毕竟,我的获奖更多的是运气。”
记者们的笔尖在本子上飞快滑动,相机快门声此起彼伏。顾宪通抿了抿嘴唇,作为工程师的他,实在不知道,应该如何面对这一切。
诺贝尔奖……真的很神奇啊!
仅仅只是一次偶然的发现而已。
其实,有时候,科学是需要一点运气的,只能说,他的运气是非常好的。
顾宪通如此,楚友臣同样也是如此。
同一年度,同一个国家,两位科学家,分别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以及物理学奖,这本身就是非常罕见的。
从当天深夜直到第二天,所有的电视台、广播都在报告着这一新闻,在杂志的封面上都有两人的照片。
当外界在那里为此激动着的时候,在南洋中文大学的校园内,人们同样也是激动的。
清晨,一大早,化学系的大楼前就挤满了学生,不仅有学生,还有不少教授,当然也少不了还有记者,人们在这里等待着楚教授的到来。
作为学生的王建国同样也站在这里,刚刚来到这个国家两个月的他,和所有初来乍到的人一样,还正在适应着这里所带来的冲击。
可是现在,在适应了生活上的冲击之后,这个新的突如其来的冲击,却让他整个有些发懵。
诺贝尔奖!
大学里居然有教授获得了诺贝尔奖!
现在的他可不是那个在西北乡下插队的没有任何见识的青年了,他是留学生,是见了世面的,他对诺贝尔奖的含金量是非常清楚的。
哪怕就是在乡下插队的时候,他也曾看到过伟人接见回国访问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新闻。
那些获奖者都是能上报纸头版,与伟人一起畅谈的人。
而现在,在他的身边,就有一位这样的人。
“我的老天爷,居然获得了两个诺贝尔奖……”
王建国忍不住惊叹着,他的心情是复杂的,就像是刚刚来到这里时一样,那时候,置身于超市中,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品时,他感受到震惊的同时,当然也带着羡慕,这种羡慕是发自己内心的。
并不仅仅只是超市里的商品,还有这里的人们的生活。
他能够想象到的好日子是什么?
无非就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可来到这里之后,他才发现,这样的生活,人家在二十多年前就已经实现了,不仅如此,他们还都住上一栋栋小洋楼,而且家家户户还有最少两辆小汽车——很多人家甚至有十几辆小汽车,因为所有的成年孩子都有自己的汽车。
在大学里,基本上所有的大学生都有自己的汽车,或新或旧,总之都有汽车,在国内只有大干部才能坐的汽车,在这里不过只是最普通的交通工具。
他记得刚刚开学的时候,那些同学聊的是什么,他们聊的是高中毕业后的旅行,他们到了各个国家去旅行,对于他们来说,出国旅行简直就像随便的出个门一样的简单。
二十六岁的王建国面对这一切,是自卑的,也是羡慕的。
他不知道这里的人生活为什么会这么的富足,难道就是因为他们在压榨东南亚人民?
是吸东南亚人民的血?
可是通过了解,他发现暹罗、大马、星洲、泗水、棉兰老都是非常富裕的,他们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都是三四千美元,那就是三四千块钱啊!
他们也不穷啊!
就在王建国用各种疑惑、费解的心态去感受着这一切带来的冲击时,大学里化学系的楚教授获得诺贝尔奖的消息传来了。
只是一瞬间,所有的宿舍、教室里都是欢呼声,这样的欢呼很少见,只有在体育比赛的时候才会听得到。
对,这里的人还喜欢看体育比赛,足球队进行比赛的时候,体育场内总是坐无虚席。
虽然王建国在国内的时候,也看过体育比赛,甚至还偷偷的看过长安的世界杯比赛,但是他却很难理解那些人为什么会那么兴奋。
是因为赢了球吗?
谁不喜欢赢呢?
就像现在,教授获得了诺贝尔奖一样,他们当然是激动的,是骄傲的,他们以后介绍母校的时候,可以用——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楚友臣就是我们学校的教授来介绍自己。
王建国会这样介绍自己的,当然,那应该是几年之后,等到他回国之后,他肯定会告诉别人——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是我们学校的教授。
至于化学和经济学之间有什么联系,那就不需要特别说明了,只需要告诉对方——我们学校有诺贝尔奖得主,很厉害就可以了。
就这样心里胡思乱想着,站在路边的王建国和其它人一样,在那里期待着教授的到来,他的手里甚至还拿着一台照相机,这是他从国内带来的相机,不过带来后就后悔了,因为这样的国产相机,二手的在这只卖十几块钱。
但也正是靠着这台相机,他拍了不少照片,既有繁华的城市,也有市井里的烟火气,当然,还有那让人向往的富足生活。
现在,他所需要就是拍下楚教授的照片,如果以后有机会的话,还可以和教授合影,将来,他会把照片放到自己的办公室里,这样一来,所有人都会知道,他和诺贝尔奖得主有来往。
至于是不是真的有来往,重要吗?
终于,在期待中,一辆黑色的大众轿车驶了过来,有人说道:
“是楚教授的车。”
伴随着这个话声的传来,所有人都满怀期待且焦急的朝那里看过去,与往日不同的是,今天楚教授并没有自己开车,他是坐在后座的,开车的是系主任。
“良臣,你看,大家都在等着你。”
透过车窗看着车外的人们,楚友臣的眉头微锁,有些无奈的长叹一声,平静的生活就这样被打乱了。
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恢复正常。
车,终于在楼前停了下来,这边车刚停稳的,钱穆就走向前,亲自为其打开车门。
“教授,恭喜你……”
他们在说什么?
拿着相机拍下这一幕的王建国目光中充满了惊讶,校长怎么亲自给他开车门?
尽管内心充满疑惑,但王建国还是拍下了照片,事实上,这个时候,这里只剩下了快门声。
此时此刻的快门声和掌声是这里唯一的声音,所有人的都很克制,没有围上去但是越来越响亮的掌声却表明了所有的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