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逢三件事,先从紧处来。赶着季节拣地里的农活儿抓紧办妥,王存祥家很快便把重点转移至翻建新房项目上——
前期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脱好的三万多块儿土坯,现齐齐整整码在村外的土坯场上。好在一个春季点雨未落,脱好的土坯没受一点损失。老人又破费过一盒纸烟,求告高书记和分到大骡子的人家,弄回来建房扎地基用的石头,现散堆在王家院旧屋四周。——还差点惹上一场官司。
所有前期准备工作预备就绪,接下来便正式进入主体工程建设工序:扒掉旧房,平整基础,再担水洇水、打夯,把地基夯实,便可以在地基上砌石头根基,在基础上砌砖、扶梁、垒墙、挂椽、压栈……
一道工序挤着一道工序依次施工。与这些一道道工序一并进行的是,花钱雇木匠把早年准备下的原始木料加工制作成柁梁、檩条、土柱和椽,并用木楔榫卯合套一块儿。
待房屋石头基础垒砌完成,便开始立架、扶梁。之后,才开始动用大量人力进行主体工程——砌墙。砌墙得十几号劳力,大干三四天工夫。最后才是挂椽,铺苇,压栈等几道工序。
多少年来,本地一直流传盖这种全架势的土木结构住房。
建房这些所有工种用工当中,只有木匠工种一项得花钱雇用木匠师傅完成,其他工种都是靠亲戚或邻居们义务帮工。
本村木匠崔师傅和新带的徒弟马学徒被雇请至家负责这次建房所有的木工活儿。崔师傅每个工日二元工钱,外加一盒千里山牌香烟,饭还得捡最可口的做,马学徒管饭没工钱。多亏师徒二人都没喝酒嗜好,要不,至少每天晚饭时炒一二道菜,喝上二两,也得开销。谁愿人家技术匠人!——“手艺在手,吃喝均有。”
师徒二人用了几天工夫,先把准备做椽子、檩条、柱子等的木料刮皮、开卯制作完备,准备第二天进行最重要的一道预备工序,刨制柁梁。
这天一早,崔师傅和马徒弟各自带一个锛子,准备锛砍已经在这个院里躺了四五个年头,当年王存祥用自留地所种的三层楼土豆换成糜子,再用糜子换回来的两根合抱大榆树木。王存祥还没忘记在一旁向老少师徒俩夸着海口:“这两根榆树柁梁木,买下足足有四五年,可干透了。用做房梁,传承几代人都不会折……”
还没等老王夸完海口,只听崔师傅“哎呀”一声:“不好!”
“怎了?”正准备接着继续夸海口的老王问。
“老王,看,这条柁梁木,好像被沤糟了”。崔师傅答曰。
“不可能!每年我都要看上几遍,从没发现沤坏痕迹,怎会坏呢?是不是弄错了?”王存祥不相信这是真的,边说边凑近跟前。
“老王,你看!从外面看,木料的确好好的。我用锛子锛开,看到木料的里瓤是真熏了!”
崔师傅指着锛子刚锛开的新茬口,手在里面一抠,抠出一大块儿糟木头渣,他把木头渣递到王存祥手上。
还能有假?事实胜于雄辩,眼前的事实终究假不了。犹如晴天霹雳,老王一下子被击懵。
正准备做饭的老伴儿连兰芳闻讯赶过来。催着崔师傅把另一根木头锛开,希望能出现意外。可是,同一时间同一树林里买回来,又一直一块儿存放的一对孪生木梁,结果能有异样?
糟糕状况出现得令人意想不到,又猝不及防,多年前一家人省吃俭用,费了多大周折,积攒好多年才买回来的两根本想传辈数的榆木柁梁。正要派上大用场的时候,转眼却变成两根废物。如今哪怕是拿去当柴烧,也许不会出现热烈火焰。
意外地出现对老王夫妇俩,着实是致命的打击。
正准备动手制作柁梁的榆木被沤坏,可不是一般的损失。沤坏柁梁,房子便盖不成。若还想盖房,就得重新购买柁梁木。可现在要新买两条柁梁,至少得二百多元现钱。眼下,哪里再去弄这二百多块钱,再向谁开口?
生活呀,为什么总在关键时刻要节外生枝?
……去年冬天,王援朝和母亲外出“投机倒把”卖了几次瓜籽,才刚赚够买回所差的五条檩条的钱。
直到半个多月前某天晚上,王存祥和援朝、援越父子三人,趁黑夜从远在宝丰山脚下的圪力更村,从一家“贼人”手上花便宜价钱,买回趁夜幕刚从公路壕内偷伐下的护路杨树。连夜装车,趁夜偷拉回来,才总算备齐盖房用的木料。本以为万事俱备,现在却又遇此变故?
最后,还是女人连兰芳有主意:“事已至此,房子总得盖。就算是求爷爷告奶奶,赊,也要赊两根柁梁回来,先把房子盖成再说!”
于是,她连夜去到临近绥东县同乡他姨家,由他姨父出面担保,花二百多元赊回二条现成柁梁。——是人家从旧房舍上拆下的,一根榆木,一根柳木做的。
问题最终得以解决。
从建房工程开工以来,原来三间旧屋被扒掉,一家人不得不借居邻居家的一间小屋内凑合。原准备选择饲养院内的原饲养室暂住一段时间,后来有人提醒,当时正值“立夏”时节,当地人颇为讲究的天坑位置已经转至西南方向。老辈人提醒老王避开天坑位置,不得已只好选择借居东院邻居家一间小屋搬过去暂住。
这边已经拆掉老屋的敞口院,木料、杂什,还有牲口及零碎畜禽离不开留人照看,便在当院临时搭建起一座茅庵。到晚上,老王就睡在茅庵内守夜,偶尔,援越或**过来陪着老父亲睡几个晚上。
……到农历五月端阳这天,王援朝在宝丰中学结束最后一门课的考试后,连晌和同学们一块儿骑自行车赶回家。家里新建的五间大正房,刚好上午才压栈完毕。
刚压完栈泥的新屋顶还不断向下泠着水,敞口新屋内极不规则地立着不少根木柱子,这是怕压栈过程中发生意外坍塌临时支立的顶柱,每个檩条下面顶着一根,柝梁下面前后各一根。
包括这些天前来帮忙的亲戚,及压栈这天,几乎全村人出动前来帮忙的乡亲们,在完活儿后,吃过一顿油炸糕大烩菜,都已经各回各家,不误下午继续营务自家地里的营生。
这次,王援朝和同学们去宝丰中学参加中考,不过短短的三天时间,他却感觉离开家已经很久。
上午考试刚结束,和班主任吕老师打了声招呼,就与几个要好的同学急匆匆地骑车往家赶。
因为心里一直惦记着家里盖房的事。在他考试前走的那天,木匠师傅已经在砌好的石头基础上竖立起房梁大架。一群人正开始准备和泥、拉坯、砌墙了。家里从来没经历这种起房建屋的大工程,不知道几天才能把房子盖好。这不,一路上边骑行边还思想着“房子盖到什么程度了?”
当他兴冲冲地骑着车进到院子,第一印象是院子里模样大变。五间大正房已经建成,其中靠西边的一小间屋,已经用原来旧房上拆下来的旧门窗装修好门面,屋门敞开着,进到屋里,见已经盘好土炕,并砌好炉台锅灶,墙壁也用细泥罩了面儿,只是还未挂白。
听父亲讲,这都是表舅大爷有心计,利用今天前来帮忙的人手多,临时组织几个木匠和泥瓦匠,叼空完成这项本来要下一步才准备做的活儿。过上个把月,待泥土干透,一家人就能从暂住的邻居家搬回来住了。省得长时间寄人篱下不说,这边院落还得留人看守。
见儿子回来,母亲忙把中午吃剩的烩菜热了满满二大碗,又把几个油糕热进蒸屉里。当母亲的心疼儿子,走这么远的里程,一定很饿了!
房子主体已经建成,可新压完栈的屋顶还不时往下泠水,暂先肯定不能搬进去住人。一家人至少还得在邻居家的小屋,或当院那间守夜的茅庵,再住上一段时间。
援朝担心父亲继续睡茅庵屋时间久了,腿伤病发作,便决定从当天晚上让父亲就回租住屋住,他开始代替父亲,和二弟一块住茅庵屋里守夜。
房子主体完工,充其量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常言说“盖房三年忙”!现在只建成几间空闶阆子,后面的工程多着呢。
因这段时间一家人全身心投入翻盖新房这项重大工程,田地里的农活儿落误下不少。庄稼地的活儿季节性强,再不容许继续耽搁。既然房子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建**体暂告一段落。下一步该集中力量,把前期地里耽误下的农活儿抓紧补上。
王援朝初中毕业,且中考结束,距最近的秋季开学,还有长达二三个月时间。处于一段相对闲暇时间,能一致谋心帮家里干活儿了。暂先不用像过去那样一边操持家里的营生,一边还得惦记学习。
再过段日子,待已经拾掇出来的那间小屋彻底晾干,全家就可以搬回来住新房喽。
快要住上几间新屋,对于奋斗了多少年才获得的农民家庭来说,别提有多高兴。
一家人晚上吃过饭,围坐一块儿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可是,高兴归高兴,憧憬归憧憬,一家人面临最大的困难首先要面对,目前家里几乎到了要断粮的地步。
从着手建房开始的二三个月内,前前后后,断断续续二三十号青壮劳力帮忙,每日开锅四顿饭,已经把多年来积攒下,原本不算太多的粮食吃了个瓮底朝天。不时还要东家挪半升,西家借一斗,临时抓借总算支应下这场阵仗来。
“家有三件事,先从紧处来。”压完栈的第二天,王存祥向邻居家借头小毛驴,套了个排子车出了趟远门。直到第三天中午才赶回来,最终从住在宝丰山脚下清水泉村的两个亲戚家借回六百斤玉米,二百多斤糜子。有了这几百斤粮食,估计能接济到夏粮上场。
家庭承包制实施以来,庄稼人发飙似的,好像要把集体时代没能发挥出来的智慧和力气一股脑全使出来。生怕自家的农活儿落在别人后面,怕自家地儿的庄稼长得不如别人家喜人。
这才刚刚入夏,每家每户把计划好种的夏粮、秋粮都已下种,且把原先生产队手上丢弃的边角地,凡能耕种的一点不漏的耕翻占用。大部分农户已经开始转入夏粮作物田间管理环节。
现在,全村只剩下王存祥家的责任田,因为盖房耽搁,还有二十多亩秋粮地没下种。正月就拉进田里的粪肥还没散堆,整个田地里被新发芽的杂草盖满地皮,有几块儿田,还是去年秋天生产队里种过的高粱茬耙,连秋翻工作还没来得及进行。
等王存祥赶着借来的毛驴车,从亲戚家借回口粮后,一家人便停下与建房相关的所有工程,全劳力投入到秋粮种植农活儿中。现在,一家六口,除妹妹素清继续在只几凹中学上学外,其余都成了劳力。
**专责放牧大犍牛,顺便割羊草,掏猪菜,减轻母亲不少重担。援越虽十三四岁,力气比父亲都大几分,只是庄稼地里的活儿不是太轻熟,经过几个月在父亲指挥下干活,地里的活儿逐渐熟练起来,现在都能播耧打砬硐了。
王援朝虽然一直学校读书,但从小学四、五年级起,学校开始不间断支农劳动,作为一直班里的劳动模范,基本农活儿不手生。天性心灵手巧又勤劳肯干的半大小子,田里的活儿一学就会,上手能做。全家大小不等都算劳力,前期落下的庄稼活儿,估计很快能赶上。
赶上这让人心情舒畅的好政策,又逢家中起房盖屋的大喜事,老庄稼汉王存祥老人是适逢喜事精神爽,心情舒畅干劲大,现下身子骨倒比从前硬朗几分。开始着手统筹规划,合理安排现下生产。
芒种渐尽,夏至将至,种植其他作物为时已晚。看来只能趁第二次春小麦夏灌之际,将所有未耕种的土地浇一遍热水,再连青草、杂草带粪肥,一起用犁深翻,将这些热草深埋进土里,沤在田里,赶趁着播种,全部种成生长期短的糜子和黍子。
就现在自家实际,如此安排再合理不过。因种植糜黍前期投入少,后期管理收获也省工。——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于是,全家人一起出动,抓紧时间把剩余的二十多亩土地耕种妥帖。
这边农业生产刚刚安排妥当,新的惆怅事又接踵而至。
——因前段时间家里盖房被水沤坏的两条榆木柁梁,由老伴儿出面让老乡她姨父担保向别人赊回两条柁梁救了急。
待刚把全部责任田耕种完毕,全家人正准备全身心投身到夏粮作物的田间除草、松土等工序,这边债主却托他姨上门来要账了。
“当初不是说好,等秋天收成下来,还这笔账债的吗?”王存祥看着妻子,问来催债的他姨。
“哎,当初是这样说的。不巧,债主说他家最近出了点事,手头着急用钱。”他姨一个劲地解释说。
“也都怪我们在今年开春,为耕种方便,花了几百块钱买回一匹草马。要不,我也就用我的钱,给你们垫上了!”
“不,不,不!哪能还让你们还呢!”
王存祥心里还惦记着去年借过一百多斤葵花籽,炒熟后到县城卖了。到现在钱还欠着人家,怎好意思让人家往里再垫付。
“他姨,要不这样,你先回去跟债主说,让再缓上几天。回头我们想想办法,等筹到这笔钱,马上给送过去。”
话已经说到这个份儿上,还有啥说的?要钱了哇,又不是逼命了。谁家也有措手不及的时候。那可是二百多块钱,确实不是一个小数字,青黄不接的季节,庄稼人一个春天忙乱,收成都还长在地里,哪里寻现钱来。
眼下王存祥恐怕出去再连二升麦子都难以借来,甭说二百多块钱了。可人家当时救了急,现在又出现事故,怎好赖着账债不还人家。再难也要自己去难。眼下全家唯一值钱的,是去年冬天刚分回家的一头维系全家命运的大犍牛了。
一家人商议过一个晚上,最终决定,把全家唯一值钱的生产资料,那头刚分到手才几个月的大犍牛卖掉。生产队当初给牛折价二百三十元,用过半年了,买家给到四百六十元,整整翻了一番,不亏。
最终,那头大犍牛被一个山西来的牛贩子买走,他们吆着从别的村买到手的一大群几十头牛,一并回了山西。
哎!这才不到半年时间,国家都允许私人公开倒牛贩马了?就在去年冬初,王援朝和母亲去县城倒卖点葵花籽,还被县讨吃子给没收过呢。
用这笔钱除清欠了盖房时新买柁梁的二百多元账债,剩余的用来清欠了一些盖房过程中雇佣木工、瓦工的工钱。欠人家的总归欠着,能早还一天是一天。
这样算是度过了暂时困难。
暂时面临的困难算是解决,却给未来生活遗留下长远的难题。
接下来实行承包责任制以后的好几年当中,别人家集中人力、蓄力和财力,想方设法大力发展生产,绞尽脑汁搞发家致富,王存祥家却从此连续好几年,因为缺乏必需的畜力,再加上老的老,小的小,王援朝又继续上学,双重的劳力、蓄力不足,使得土地不能依时按侯地耕翻耙磨播种。连续出现责任田地里的收入远远和别的人家差下了一截儿的状况,从而使这个家,从此滑向贫困的边沿。
再后来,连续几年王存祥患病住院医治,几乎花掉了每年地里生产的,本来就微薄的全部收入,以至于多少年翻不过身来。
能赶上改革开放的好形势,能人王存祥该和其他人一样解放思想,放开手脚大显身手的时候,由于历年的身心劳累,加上逐渐上了年岁,老人的旧病开始进一步加重,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地垮了下来。
不仅地里的活儿干不成,光住院看病花去的医药费,已经令一个家庭承担不起,家境从此好些年一蹶不振,看着周围别人家日子过得“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而自己的家庭,却似“老太太过大年,一年不如一年”,竟落到如此不如人的地步。
“哎——”老人长叹声声,怨自个儿心强命不强。
每每想到这时,王存祥老人就泪流满面,空对屋顶发感叹。
——当然都是后话。
家逢三件事,先从紧处来。赶着季节拣地里的农活儿抓紧办妥,王存祥家很快便把重点转移至翻建新房项目上——
前期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脱好的三万多块儿土坯,现齐齐整整码在村外的土坯场上。好在一个春季点雨未落,脱好的土坯没受一点损失。老人又破费过一盒纸烟,求告高书记和分到大骡子的人家,弄回来建房扎地基用的石头,现散堆在王家院旧屋四周。——还差点惹上一场官司。
所有前期准备工作预备就绪,接下来便正式进入主体工程建设工序:扒掉旧房,平整基础,再担水洇水、打夯,把地基夯实,便可以在地基上砌石头根基,在基础上砌砖、扶梁、垒墙、挂椽、压栈……
一道工序挤着一道工序依次施工。与这些一道道工序一并进行的是,花钱雇木匠把早年准备下的原始木料加工制作成柁梁、檩条、土柱和椽,并用木楔榫卯合套一块儿。
待房屋石头基础垒砌完成,便开始立架、扶梁。之后,才开始动用大量人力进行主体工程——砌墙。砌墙得十几号劳力,大干三四天工夫。最后才是挂椽,铺苇,压栈等几道工序。
多少年来,本地一直流传盖这种全架势的土木结构住房。
建房这些所有工种用工当中,只有木匠工种一项得花钱雇用木匠师傅完成,其他工种都是靠亲戚或邻居们义务帮工。
本村木匠崔师傅和新带的徒弟马学徒被雇请至家负责这次建房所有的木工活儿。崔师傅每个工日二元工钱,外加一盒千里山牌香烟,饭还得捡最可口的做,马学徒管饭没工钱。多亏师徒二人都没喝酒嗜好,要不,至少每天晚饭时炒一二道菜,喝上二两,也得开销。谁愿人家技术匠人!——“手艺在手,吃喝均有。”
师徒二人用了几天工夫,先把准备做椽子、檩条、柱子等的木料刮皮、开卯制作完备,准备第二天进行最重要的一道预备工序,刨制柁梁。
这天一早,崔师傅和马徒弟各自带一个锛子,准备锛砍已经在这个院里躺了四五个年头,当年王存祥用自留地所种的三层楼土豆换成糜子,再用糜子换回来的两根合抱大榆树木。王存祥还没忘记在一旁向老少师徒俩夸着海口:“这两根榆树柁梁木,买下足足有四五年,可干透了。用做房梁,传承几代人都不会折……”
还没等老王夸完海口,只听崔师傅“哎呀”一声:“不好!”
“怎了?”正准备接着继续夸海口的老王问。
“老王,看,这条柁梁木,好像被沤糟了”。崔师傅答曰。
“不可能!每年我都要看上几遍,从没发现沤坏痕迹,怎会坏呢?是不是弄错了?”王存祥不相信这是真的,边说边凑近跟前。
“老王,你看!从外面看,木料的确好好的。我用锛子锛开,看到木料的里瓤是真熏了!”
崔师傅指着锛子刚锛开的新茬口,手在里面一抠,抠出一大块儿糟木头渣,他把木头渣递到王存祥手上。
还能有假?事实胜于雄辩,眼前的事实终究假不了。犹如晴天霹雳,老王一下子被击懵。
正准备做饭的老伴儿连兰芳闻讯赶过来。催着崔师傅把另一根木头锛开,希望能出现意外。可是,同一时间同一树林里买回来,又一直一块儿存放的一对孪生木梁,结果能有异样?
糟糕状况出现得令人意想不到,又猝不及防,多年前一家人省吃俭用,费了多大周折,积攒好多年才买回来的两根本想传辈数的榆木柁梁。正要派上大用场的时候,转眼却变成两根废物。如今哪怕是拿去当柴烧,也许不会出现热烈火焰。
意外地出现对老王夫妇俩,着实是致命的打击。
正准备动手制作柁梁的榆木被沤坏,可不是一般的损失。沤坏柁梁,房子便盖不成。若还想盖房,就得重新购买柁梁木。可现在要新买两条柁梁,至少得二百多元现钱。眼下,哪里再去弄这二百多块钱,再向谁开口?
生活呀,为什么总在关键时刻要节外生枝?
……去年冬天,王援朝和母亲外出“投机倒把”卖了几次瓜籽,才刚赚够买回所差的五条檩条的钱。
直到半个多月前某天晚上,王存祥和援朝、援越父子三人,趁黑夜从远在宝丰山脚下的圪力更村,从一家“贼人”手上花便宜价钱,买回趁夜幕刚从公路壕内偷伐下的护路杨树。连夜装车,趁夜偷拉回来,才总算备齐盖房用的木料。本以为万事俱备,现在却又遇此变故?
最后,还是女人连兰芳有主意:“事已至此,房子总得盖。就算是求爷爷告奶奶,赊,也要赊两根柁梁回来,先把房子盖成再说!”
于是,她连夜去到临近绥东县同乡他姨家,由他姨父出面担保,花二百多元赊回二条现成柁梁。——是人家从旧房舍上拆下的,一根榆木,一根柳木做的。
问题最终得以解决。
从建房工程开工以来,原来三间旧屋被扒掉,一家人不得不借居邻居家的一间小屋内凑合。原准备选择饲养院内的原饲养室暂住一段时间,后来有人提醒,当时正值“立夏”时节,当地人颇为讲究的天坑位置已经转至西南方向。老辈人提醒老王避开天坑位置,不得已只好选择借居东院邻居家一间小屋搬过去暂住。
这边已经拆掉老屋的敞口院,木料、杂什,还有牲口及零碎畜禽离不开留人照看,便在当院临时搭建起一座茅庵。到晚上,老王就睡在茅庵内守夜,偶尔,援越或**过来陪着老父亲睡几个晚上。
……到农历五月端阳这天,王援朝在宝丰中学结束最后一门课的考试后,连晌和同学们一块儿骑自行车赶回家。家里新建的五间大正房,刚好上午才压栈完毕。
刚压完栈泥的新屋顶还不断向下泠着水,敞口新屋内极不规则地立着不少根木柱子,这是怕压栈过程中发生意外坍塌临时支立的顶柱,每个檩条下面顶着一根,柝梁下面前后各一根。
包括这些天前来帮忙的亲戚,及压栈这天,几乎全村人出动前来帮忙的乡亲们,在完活儿后,吃过一顿油炸糕大烩菜,都已经各回各家,不误下午继续营务自家地里的营生。
这次,王援朝和同学们去宝丰中学参加中考,不过短短的三天时间,他却感觉离开家已经很久。
上午考试刚结束,和班主任吕老师打了声招呼,就与几个要好的同学急匆匆地骑车往家赶。
因为心里一直惦记着家里盖房的事。在他考试前走的那天,木匠师傅已经在砌好的石头基础上竖立起房梁大架。一群人正开始准备和泥、拉坯、砌墙了。家里从来没经历这种起房建屋的大工程,不知道几天才能把房子盖好。这不,一路上边骑行边还思想着“房子盖到什么程度了?”
当他兴冲冲地骑着车进到院子,第一印象是院子里模样大变。五间大正房已经建成,其中靠西边的一小间屋,已经用原来旧房上拆下来的旧门窗装修好门面,屋门敞开着,进到屋里,见已经盘好土炕,并砌好炉台锅灶,墙壁也用细泥罩了面儿,只是还未挂白。
听父亲讲,这都是表舅大爷有心计,利用今天前来帮忙的人手多,临时组织几个木匠和泥瓦匠,叼空完成这项本来要下一步才准备做的活儿。过上个把月,待泥土干透,一家人就能从暂住的邻居家搬回来住了。省得长时间寄人篱下不说,这边院落还得留人看守。
见儿子回来,母亲忙把中午吃剩的烩菜热了满满二大碗,又把几个油糕热进蒸屉里。当母亲的心疼儿子,走这么远的里程,一定很饿了!
房子主体已经建成,可新压完栈的屋顶还不时往下泠水,暂先肯定不能搬进去住人。一家人至少还得在邻居家的小屋,或当院那间守夜的茅庵,再住上一段时间。
援朝担心父亲继续睡茅庵屋时间久了,腿伤病发作,便决定从当天晚上让父亲就回租住屋住,他开始代替父亲,和二弟一块住茅庵屋里守夜。
房子主体完工,充其量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常言说“盖房三年忙”!现在只建成几间空闶阆子,后面的工程多着呢。
因这段时间一家人全身心投入翻盖新房这项重大工程,田地里的农活儿落误下不少。庄稼地的活儿季节性强,再不容许继续耽搁。既然房子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建**体暂告一段落。下一步该集中力量,把前期地里耽误下的农活儿抓紧补上。
王援朝初中毕业,且中考结束,距最近的秋季开学,还有长达二三个月时间。处于一段相对闲暇时间,能一致谋心帮家里干活儿了。暂先不用像过去那样一边操持家里的营生,一边还得惦记学习。
再过段日子,待已经拾掇出来的那间小屋彻底晾干,全家就可以搬回来住新房喽。
快要住上几间新屋,对于奋斗了多少年才获得的农民家庭来说,别提有多高兴。
一家人晚上吃过饭,围坐一块儿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可是,高兴归高兴,憧憬归憧憬,一家人面临最大的困难首先要面对,目前家里几乎到了要断粮的地步。
从着手建房开始的二三个月内,前前后后,断断续续二三十号青壮劳力帮忙,每日开锅四顿饭,已经把多年来积攒下,原本不算太多的粮食吃了个瓮底朝天。不时还要东家挪半升,西家借一斗,临时抓借总算支应下这场阵仗来。
“家有三件事,先从紧处来。”压完栈的第二天,王存祥向邻居家借头小毛驴,套了个排子车出了趟远门。直到第三天中午才赶回来,最终从住在宝丰山脚下清水泉村的两个亲戚家借回六百斤玉米,二百多斤糜子。有了这几百斤粮食,估计能接济到夏粮上场。
家庭承包制实施以来,庄稼人发飙似的,好像要把集体时代没能发挥出来的智慧和力气一股脑全使出来。生怕自家的农活儿落在别人后面,怕自家地儿的庄稼长得不如别人家喜人。
这才刚刚入夏,每家每户把计划好种的夏粮、秋粮都已下种,且把原先生产队手上丢弃的边角地,凡能耕种的一点不漏的耕翻占用。大部分农户已经开始转入夏粮作物田间管理环节。
现在,全村只剩下王存祥家的责任田,因为盖房耽搁,还有二十多亩秋粮地没下种。正月就拉进田里的粪肥还没散堆,整个田地里被新发芽的杂草盖满地皮,有几块儿田,还是去年秋天生产队里种过的高粱茬耙,连秋翻工作还没来得及进行。
等王存祥赶着借来的毛驴车,从亲戚家借回口粮后,一家人便停下与建房相关的所有工程,全劳力投入到秋粮种植农活儿中。现在,一家六口,除妹妹素清继续在只几凹中学上学外,其余都成了劳力。
**专责放牧大犍牛,顺便割羊草,掏猪菜,减轻母亲不少重担。援越虽十三四岁,力气比父亲都大几分,只是庄稼地里的活儿不是太轻熟,经过几个月在父亲指挥下干活,地里的活儿逐渐熟练起来,现在都能播耧打砬硐了。
王援朝虽然一直学校读书,但从小学四、五年级起,学校开始不间断支农劳动,作为一直班里的劳动模范,基本农活儿不手生。天性心灵手巧又勤劳肯干的半大小子,田里的活儿一学就会,上手能做。全家大小不等都算劳力,前期落下的庄稼活儿,估计很快能赶上。
赶上这让人心情舒畅的好政策,又逢家中起房盖屋的大喜事,老庄稼汉王存祥老人是适逢喜事精神爽,心情舒畅干劲大,现下身子骨倒比从前硬朗几分。开始着手统筹规划,合理安排现下生产。
芒种渐尽,夏至将至,种植其他作物为时已晚。看来只能趁第二次春小麦夏灌之际,将所有未耕种的土地浇一遍热水,再连青草、杂草带粪肥,一起用犁深翻,将这些热草深埋进土里,沤在田里,赶趁着播种,全部种成生长期短的糜子和黍子。
就现在自家实际,如此安排再合理不过。因种植糜黍前期投入少,后期管理收获也省工。——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于是,全家人一起出动,抓紧时间把剩余的二十多亩土地耕种妥帖。
这边农业生产刚刚安排妥当,新的惆怅事又接踵而至。
——因前段时间家里盖房被水沤坏的两条榆木柁梁,由老伴儿出面让老乡她姨父担保向别人赊回两条柁梁救了急。
待刚把全部责任田耕种完毕,全家人正准备全身心投身到夏粮作物的田间除草、松土等工序,这边债主却托他姨上门来要账了。
“当初不是说好,等秋天收成下来,还这笔账债的吗?”王存祥看着妻子,问来催债的他姨。
“哎,当初是这样说的。不巧,债主说他家最近出了点事,手头着急用钱。”他姨一个劲地解释说。
“也都怪我们在今年开春,为耕种方便,花了几百块钱买回一匹草马。要不,我也就用我的钱,给你们垫上了!”
“不,不,不!哪能还让你们还呢!”
王存祥心里还惦记着去年借过一百多斤葵花籽,炒熟后到县城卖了。到现在钱还欠着人家,怎好意思让人家往里再垫付。
“他姨,要不这样,你先回去跟债主说,让再缓上几天。回头我们想想办法,等筹到这笔钱,马上给送过去。”
话已经说到这个份儿上,还有啥说的?要钱了哇,又不是逼命了。谁家也有措手不及的时候。那可是二百多块钱,确实不是一个小数字,青黄不接的季节,庄稼人一个春天忙乱,收成都还长在地里,哪里寻现钱来。
眼下王存祥恐怕出去再连二升麦子都难以借来,甭说二百多块钱了。可人家当时救了急,现在又出现事故,怎好赖着账债不还人家。再难也要自己去难。眼下全家唯一值钱的,是去年冬天刚分回家的一头维系全家命运的大犍牛了。
一家人商议过一个晚上,最终决定,把全家唯一值钱的生产资料,那头刚分到手才几个月的大犍牛卖掉。生产队当初给牛折价二百三十元,用过半年了,买家给到四百六十元,整整翻了一番,不亏。
最终,那头大犍牛被一个山西来的牛贩子买走,他们吆着从别的村买到手的一大群几十头牛,一并回了山西。
哎!这才不到半年时间,国家都允许私人公开倒牛贩马了?就在去年冬初,王援朝和母亲去县城倒卖点葵花籽,还被县讨吃子给没收过呢。
用这笔钱除清欠了盖房时新买柁梁的二百多元账债,剩余的用来清欠了一些盖房过程中雇佣木工、瓦工的工钱。欠人家的总归欠着,能早还一天是一天。
这样算是度过了暂时困难。
暂时面临的困难算是解决,却给未来生活遗留下长远的难题。
接下来实行承包责任制以后的好几年当中,别人家集中人力、蓄力和财力,想方设法大力发展生产,绞尽脑汁搞发家致富,王存祥家却从此连续好几年,因为缺乏必需的畜力,再加上老的老,小的小,王援朝又继续上学,双重的劳力、蓄力不足,使得土地不能依时按侯地耕翻耙磨播种。连续出现责任田地里的收入远远和别的人家差下了一截儿的状况,从而使这个家,从此滑向贫困的边沿。
再后来,连续几年王存祥患病住院医治,几乎花掉了每年地里生产的,本来就微薄的全部收入,以至于多少年翻不过身来。
能赶上改革开放的好形势,能人王存祥该和其他人一样解放思想,放开手脚大显身手的时候,由于历年的身心劳累,加上逐渐上了年岁,老人的旧病开始进一步加重,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地垮了下来。
不仅地里的活儿干不成,光住院看病花去的医药费,已经令一个家庭承担不起,家境从此好些年一蹶不振,看着周围别人家日子过得“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而自己的家庭,却似“老太太过大年,一年不如一年”,竟落到如此不如人的地步。
“哎——”老人长叹声声,怨自个儿心强命不强。
每每想到这时,王存祥老人就泪流满面,空对屋顶发感叹。
——当然都是后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