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二章 真甜
阴冷的祠堂,阮允棠跪在蒲团上,膝盖传来阵阵刺痛。
酥酥闪身进来,脸上写满了焦急:“姑娘,您怎么样?奴婢才出去一会儿,怎么世子又罚您跪祠堂了?”
阮允棠摇了摇头,声音带着自嘲:“无妨,是我自己冲动了。”
好不容易摸到系统规则的空子,却因一时情急险些前功尽弃。
忽然祠堂侧面的小窗传来响动。
“姑,姑娘,我……”
酥酥吓得抱紧阮允棠往发出声音的地方看去。
阮允棠拍了拍酥酥的手,警觉的看着那。
只见一只骨节分明的手轻轻推开窗棂,随即,一个用干净叶子包裹的物事被小心翼翼地递了进来。
阮允棠却心头一跳,莫名觉得那手的轮廓有些熟悉。
窗外的人似乎只是来送个东西,随后人影便消失了。
酥酥惊疑不定地上前,拿起那还烫手的东西打开:“姑娘,是……是个烤红薯?”
阮允棠看着那金黄软糯、散发着香甜热气的红薯,有个人名出现在她脑海。
是他。
她猛地起身冲到窗边,推开窗户,只见月光下,那个高大的身影并未走远,正沉默地站在几步外的树影下。
“沈宴。”她压低声音唤道。
沈宴脚步顿住,却没有回头。
“谢谢,”阮允棠看着他的背影,心头微暖:“这红薯……你从哪里弄来的?”
沈宴沉默了片刻,才低声道:“厨房……他们清运时漏下的。我捡来烤了。”他顿了顿,声音更沉:“你若嫌弃,可以不吃。”
阮允棠却已经低头掰开了红薯,香甜的热气扑面而来。
她毫不在意地咬了一口,被烫得微微吸气,却满足地眯起了眼:“你过来。”
那人的背影僵直在哪里,似乎过来许久,这才转身走到阮允棠身边。
一个在窗内,一个隐在窗外。
阮允棠瞧着这人依旧冷漠的表情,微微一笑,伸手掰下一半烤红薯不由分说地塞向他:“怎么会嫌弃。
谢谢你,很甜,你也尝尝。”
沈宴被她这突如其来的动作和灿烂的笑容弄得一怔,下意识地接过了那半块红薯。
月光下,她捧着红薯吃得满足,嘴角甚至沾上了一点焦黑的灰烬,那双桃花眼此刻弯成了月牙,清澈明亮,不掺一丝杂质。
他从未觉得,一个女子的笑容可以如此……晃眼。
他有些不自然地低下头,咬了一口手中的红薯。
温热的、甜糯的滋味在口中化开带着暖意,竟比他吃过的任何一样都要……美味。
“真甜。”
阮允棠以为他只是在说红薯,连忙点头附和,腮帮子还鼓鼓的:“嗯,真的好甜。”
“沈宴,你以后……”
就在这时,祠堂外隐约传来了脚步声和婆子的说话声。
阮允棠神色一紧,急忙推他:“有人来了,你快走,快走。别被我连累了。”说着,自己也匆忙退回祠堂内,关上了窗户。
沈宴站在窗外,看着她惊慌失措却不忘催促他离开的背影,握着那半块尚有余温的红薯,心头仿佛被什么东西重重撞了一下。
明明……是他连累了她啊。
阮允棠停听着越来越近的脚步声,心中一紧,重新跪到蒲团上,低眉顺眼。
门被推开,进来的是孔嬷嬷。
她目光平静地扫过跪在地上的阮允棠。
“夫人。”孔嬷嬷福了一礼:“夜里祠堂寒湿,身子要紧。”
她将布包利落地打开。
里面是一个厚实的软垫,以及几包用油纸仔细封好的点心。
“这些点心,夫人若饿了,也可暂且垫一垫。”
阮允棠看着她那双看透世情的眼睛,竟看到了真诚的关心。
“多谢嬷嬷。”阮允棠声音带着感激。
孔嬷嬷微微颔首,不再多言。
“夫人保重,老奴告退。”她说完,便如来时一般,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
次日,阮允棠刚被允许离开祠堂,贺启洲便沉着脸来了。
他显然余怒未消,语气硬邦邦的:“既然跪也跪了,想必长嫂也反省够了。收拾一下,随我去‘锦绣阁’,把该交接的人手、账目,都给本世子清清楚楚地交代明白。”
这么迫不及待?
阮允棠垂下眼睑:“是。”
她正想看看,楚云舒将事情办得如何了。
马车在“锦绣阁”门前停下。
贺启洲率先下车,理了理衣袍,昂首挺胸,一副主人姿态。
阮允棠跟在他身后,默默观察着。
贺启洲一进门,对着迎上来的账房和管事,以及店里的绣娘、伙计们,扬声道:
“都听着,从今日起,这‘锦绣阁’便由本世子亲自掌管,往后一切事务,皆需向我禀报,不得有误。”
他刻意顿住,目光转向身旁垂首不语的阮允棠,语气带着明显的敲打与贬损:
“至于原先的主事之人……妇道人家,见识短浅,不堪大任。往后铺子里的事,就不必再劳烦她了。你们只需恪尽职守,用心办事,本世子自然不会亏待你们。若有人还存着别的心思,阳奉阴违……”
这番指桑骂槐,几乎是将阮允棠的脸面踩在了地上。
店内的伙计们面面相觑,不敢出声,气氛一时有些凝滞。
恰在此时,一道娇柔的声音从门口传来:“夫君?长嫂?你们也在呀?”
只见宋清雪扶着丫鬟的手,袅袅娜娜地走了进来。
她今日显然精心打扮过,珠翠环绕,更显得弱柳扶风:“妾身想着近日要入宫赴宴,便来咱们自家的铺子挑几件新衣裳,没想到碰上夫君和长嫂了。”
她目光转向阮允棠,眼底掠过一丝快意的嘲讽,语气却故作关切:
“长嫂脸色似乎不太好,可是身子还未恢复?也是,祠堂阴寒,跪了一夜,难免伤身,还是要好好将养才是。”
这话无异于在阮允棠的伤口上又撒了一把盐。
贺启洲见状顺势道:“清雪你来得正好,也看看这铺子。往后你需要什么,直接来取便是。”
他完全无视了阮允棠这个原主的存在,仿佛这铺子天生就是他贺启洲的。
阮允棠沉默的看着这两个人。
忽然管事面带难色地凑到贺启洲身边:“世子爷,方才永昌伯府派人来问,他们府上定制的、指定要姜师傅亲手绣的那幅‘松鹤延年’插屏,何时能交货?那边催得急,可姜师傅他……至今还未回来上工,这……”
第十二章 真甜
阴冷的祠堂,阮允棠跪在蒲团上,膝盖传来阵阵刺痛。
酥酥闪身进来,脸上写满了焦急:“姑娘,您怎么样?奴婢才出去一会儿,怎么世子又罚您跪祠堂了?”
阮允棠摇了摇头,声音带着自嘲:“无妨,是我自己冲动了。”
好不容易摸到系统规则的空子,却因一时情急险些前功尽弃。
忽然祠堂侧面的小窗传来响动。
“姑,姑娘,我……”
酥酥吓得抱紧阮允棠往发出声音的地方看去。
阮允棠拍了拍酥酥的手,警觉的看着那。
只见一只骨节分明的手轻轻推开窗棂,随即,一个用干净叶子包裹的物事被小心翼翼地递了进来。
阮允棠却心头一跳,莫名觉得那手的轮廓有些熟悉。
窗外的人似乎只是来送个东西,随后人影便消失了。
酥酥惊疑不定地上前,拿起那还烫手的东西打开:“姑娘,是……是个烤红薯?”
阮允棠看着那金黄软糯、散发着香甜热气的红薯,有个人名出现在她脑海。
是他。
她猛地起身冲到窗边,推开窗户,只见月光下,那个高大的身影并未走远,正沉默地站在几步外的树影下。
“沈宴。”她压低声音唤道。
沈宴脚步顿住,却没有回头。
“谢谢,”阮允棠看着他的背影,心头微暖:“这红薯……你从哪里弄来的?”
沈宴沉默了片刻,才低声道:“厨房……他们清运时漏下的。我捡来烤了。”他顿了顿,声音更沉:“你若嫌弃,可以不吃。”
阮允棠却已经低头掰开了红薯,香甜的热气扑面而来。
她毫不在意地咬了一口,被烫得微微吸气,却满足地眯起了眼:“你过来。”
那人的背影僵直在哪里,似乎过来许久,这才转身走到阮允棠身边。
一个在窗内,一个隐在窗外。
阮允棠瞧着这人依旧冷漠的表情,微微一笑,伸手掰下一半烤红薯不由分说地塞向他:“怎么会嫌弃。
谢谢你,很甜,你也尝尝。”
沈宴被她这突如其来的动作和灿烂的笑容弄得一怔,下意识地接过了那半块红薯。
月光下,她捧着红薯吃得满足,嘴角甚至沾上了一点焦黑的灰烬,那双桃花眼此刻弯成了月牙,清澈明亮,不掺一丝杂质。
他从未觉得,一个女子的笑容可以如此……晃眼。
他有些不自然地低下头,咬了一口手中的红薯。
温热的、甜糯的滋味在口中化开带着暖意,竟比他吃过的任何一样都要……美味。
“真甜。”
阮允棠以为他只是在说红薯,连忙点头附和,腮帮子还鼓鼓的:“嗯,真的好甜。”
“沈宴,你以后……”
就在这时,祠堂外隐约传来了脚步声和婆子的说话声。
阮允棠神色一紧,急忙推他:“有人来了,你快走,快走。别被我连累了。”说着,自己也匆忙退回祠堂内,关上了窗户。
沈宴站在窗外,看着她惊慌失措却不忘催促他离开的背影,握着那半块尚有余温的红薯,心头仿佛被什么东西重重撞了一下。
明明……是他连累了她啊。
阮允棠停听着越来越近的脚步声,心中一紧,重新跪到蒲团上,低眉顺眼。
门被推开,进来的是孔嬷嬷。
她目光平静地扫过跪在地上的阮允棠。
“夫人。”孔嬷嬷福了一礼:“夜里祠堂寒湿,身子要紧。”
她将布包利落地打开。
里面是一个厚实的软垫,以及几包用油纸仔细封好的点心。
“这些点心,夫人若饿了,也可暂且垫一垫。”
阮允棠看着她那双看透世情的眼睛,竟看到了真诚的关心。
“多谢嬷嬷。”阮允棠声音带着感激。
孔嬷嬷微微颔首,不再多言。
“夫人保重,老奴告退。”她说完,便如来时一般,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
次日,阮允棠刚被允许离开祠堂,贺启洲便沉着脸来了。
他显然余怒未消,语气硬邦邦的:“既然跪也跪了,想必长嫂也反省够了。收拾一下,随我去‘锦绣阁’,把该交接的人手、账目,都给本世子清清楚楚地交代明白。”
这么迫不及待?
阮允棠垂下眼睑:“是。”
她正想看看,楚云舒将事情办得如何了。
马车在“锦绣阁”门前停下。
贺启洲率先下车,理了理衣袍,昂首挺胸,一副主人姿态。
阮允棠跟在他身后,默默观察着。
贺启洲一进门,对着迎上来的账房和管事,以及店里的绣娘、伙计们,扬声道:
“都听着,从今日起,这‘锦绣阁’便由本世子亲自掌管,往后一切事务,皆需向我禀报,不得有误。”
他刻意顿住,目光转向身旁垂首不语的阮允棠,语气带着明显的敲打与贬损:
“至于原先的主事之人……妇道人家,见识短浅,不堪大任。往后铺子里的事,就不必再劳烦她了。你们只需恪尽职守,用心办事,本世子自然不会亏待你们。若有人还存着别的心思,阳奉阴违……”
这番指桑骂槐,几乎是将阮允棠的脸面踩在了地上。
店内的伙计们面面相觑,不敢出声,气氛一时有些凝滞。
恰在此时,一道娇柔的声音从门口传来:“夫君?长嫂?你们也在呀?”
只见宋清雪扶着丫鬟的手,袅袅娜娜地走了进来。
她今日显然精心打扮过,珠翠环绕,更显得弱柳扶风:“妾身想着近日要入宫赴宴,便来咱们自家的铺子挑几件新衣裳,没想到碰上夫君和长嫂了。”
她目光转向阮允棠,眼底掠过一丝快意的嘲讽,语气却故作关切:
“长嫂脸色似乎不太好,可是身子还未恢复?也是,祠堂阴寒,跪了一夜,难免伤身,还是要好好将养才是。”
这话无异于在阮允棠的伤口上又撒了一把盐。
贺启洲见状顺势道:“清雪你来得正好,也看看这铺子。往后你需要什么,直接来取便是。”
他完全无视了阮允棠这个原主的存在,仿佛这铺子天生就是他贺启洲的。
阮允棠沉默的看着这两个人。
忽然管事面带难色地凑到贺启洲身边:“世子爷,方才永昌伯府派人来问,他们府上定制的、指定要姜师傅亲手绣的那幅‘松鹤延年’插屏,何时能交货?那边催得急,可姜师傅他……至今还未回来上工,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