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门关的城楼,很快便消失在了身后的风沙之中。
陈寻没有再回头。他加入了王管事那支返程的商队,如同无数个普通的行商一样,踏上了返回中原的路途。
归途,总是显得比去时要快一些。
或许是因为心中有了方向,或许是因为沿途的景象,不再是全然的陌生。
曾经荒凉的河西走廊,如今已肉眼可见地变得不同了。
一座座崭新的烽燧拔地而起,如同忠诚的哨兵,守望着这条通往西域的生命线。往来的商旅,也比陈寻西行时,多了数倍。
汉人的丝绸、漆器,与胡商带来的香料、玉石,在这里交汇、碰撞,形成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充满了活力的繁荣景象。
偶尔,他们还能看到,一队队装备精良的汉军骑兵,正精神抖擞地向着西方开进。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胜利者的自信。匈奴人留下的阴影,似乎正在被这股昂扬的帝国朝气,一点点地驱散。
陈寻默默地看着这一切。
他看到,那个年轻皇帝刘彻的野心,正在如何一点一点地改变着这片土地的模样。
他也看到,自己当年,在铁匠铺里画下的那几张图纸,正在如何,以一种他从未预料到的方式,推动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他心中没有骄傲,也没有失落。
只有一种仿佛置身于奔腾河流岸边的、抽离的平静。
……
数月之后,商队终于,抵达了长安城外。
当那座巍峨的、沐浴在夕阳金辉之下的都城轮廓,再次出现在地平线上时,商队里响起了一片欢呼。
王管事更是激动得热泪盈眶,他重重地拍了拍陈寻的肩膀:“陈九爷!到了!我们终于活着回来了!”
陈寻看着那座,他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脸上露出了一丝淡淡的笑容。
“是啊,”他轻声说道,“回来了。”
他在城门口,便与王管事等人告辞了。
“陈九爷!您这就要走?”王管事一脸不舍,“您可是我们的大恩人!不如随我们进城,让小的们好好招待您一番!”
“不必了。”陈寻摇了摇头,“我还有些私事要办。后会有期。”
他没有再多言,只是牵着那匹陪伴了他一路的、同样显得有些疲惫的骆驼,转身向着城郊,长乐庄的方向走去。
他没有进城。
那里,对他而言已经没有了值得他留恋的人和事。
……
回到长乐庄时,已是傍晚。
庄园里,一切如常。田地里的庄稼,长势喜人。学堂里,传来了孩童们放学后的嬉闹声。
只有门口的守卫,换了一批更年轻的面孔。
当陈寻,这个穿着一身风尘仆仆的普通商人服饰的“陌生人”,牵着一匹骆驼,出现在庄园门口时,立刻被警惕的守卫拦了下来。
“站住!什么人?!”
就在此时,一个熟悉的身影,从庄园内快步走出。正是早已不再年轻,两鬓也染上了风霜的总管家,张虎。
“不得无礼!”张虎先是呵斥了守卫一句,随即,快步走到陈寻面前,脸上,露出了难以抑制的激动与喜悦!
“先生!您……您可算回来了!”
他没有行大礼,只是像迎接一位远游归来的家人。
陈寻看着眼前这个,早已褪去了所有稚气,变得沉稳干练的“狗蛋”,心中也涌起了一丝暖意。
“嗯,”他点了点头,“回来了。家里……都还好吧?”
“好!都好!”张虎接过他手中的缰绳,一边引着他往里走,一边絮絮叨叨地汇报着。
“庄子里的收成,年年都好。格物院那边,又弄出了不少新东西。对了先生,前些日子,陛下还派人送来了赏赐,说是庆贺北边的大捷……”
他突然想起了什么,一拍脑袋,兴奋地说道:“哦对了!先生!还有一件天大的奇事!您猜怎么着?那个十几年前,派去西域的使臣,张骞!他……他竟然活着回来了!”
陈寻的脚步,微微一顿。
“哦?”他装作随口问道,“什么时候的事?”
“就前不久!听说是跟着一群投降的匈奴人,一起回来的!”张虎说得眉飞色舞,“啧啧,真是命大!听说啊,他在匈奴那边,被扣了十几年!连老婆孩子都有了!可他愣是没忘了自己是大汉的使节!手里那根光杆子的节杖,一直都没扔!”
“朝廷上啊,为了他这事,都快吵翻天了!有人说他‘失节’,娶了匈奴婆娘,该治罪!也有人说他‘忠贞不屈’,乃是我大汉的英雄!最后还是陛下力排众议,说他‘不辱君命,乃真壮士也’!还封了他一个‘郎中’的官职呢!”
陈寻静静地听着。
他知道,张骞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他带回来的,不仅仅是他自己,更是关于那片广阔西域的、最真实、最宝贵的信息。
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因为这个男人的归来,而被缓缓推开大门。
“对了先生,”张虎像是又想起了什么,有些神秘地凑到陈寻耳边,低声说道,“我还听说啊……那个张骞,在陛下面前,提到了一个人。”
“他说,他在草原上,遇到了一个,神秘的汉人‘智者’。那个人,不但救过他的命,还告诉了他许多,关于西域各国的秘闻……”
“陛下对此,极感兴趣,下令彻查。可查来查去,却连那个‘智者’的影子,都没找到……”
张虎一边说,一边偷偷地打量着陈寻的脸色。
陈寻的脸上,却依旧古井无波。
他只是打了个哈欠。
“长途跋涉,累了。”他说道,“给我准备点热水,和一壶好酒。剩下的事,明天再说。”
“好嘞!先生您先歇着!”
张虎连忙应声而去。
陈寻独自一人,走进了那间他离开了数年,依旧一尘不染的书房。
他走到窗边,推开了窗户。
清新的、带着泥土芬芳的晚风,吹了进来。
他看着窗外,那片在暮色中,显得格外宁静祥和的庄园。
又想起了,那片黄沙漫天,充满了危险与未知的西域。
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只有他自己能懂的、淡淡的笑容。
这个世界,确实越来越有趣了。
玉门关的城楼,很快便消失在了身后的风沙之中。
陈寻没有再回头。他加入了王管事那支返程的商队,如同无数个普通的行商一样,踏上了返回中原的路途。
归途,总是显得比去时要快一些。
或许是因为心中有了方向,或许是因为沿途的景象,不再是全然的陌生。
曾经荒凉的河西走廊,如今已肉眼可见地变得不同了。
一座座崭新的烽燧拔地而起,如同忠诚的哨兵,守望着这条通往西域的生命线。往来的商旅,也比陈寻西行时,多了数倍。
汉人的丝绸、漆器,与胡商带来的香料、玉石,在这里交汇、碰撞,形成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充满了活力的繁荣景象。
偶尔,他们还能看到,一队队装备精良的汉军骑兵,正精神抖擞地向着西方开进。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胜利者的自信。匈奴人留下的阴影,似乎正在被这股昂扬的帝国朝气,一点点地驱散。
陈寻默默地看着这一切。
他看到,那个年轻皇帝刘彻的野心,正在如何一点一点地改变着这片土地的模样。
他也看到,自己当年,在铁匠铺里画下的那几张图纸,正在如何,以一种他从未预料到的方式,推动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他心中没有骄傲,也没有失落。
只有一种仿佛置身于奔腾河流岸边的、抽离的平静。
……
数月之后,商队终于,抵达了长安城外。
当那座巍峨的、沐浴在夕阳金辉之下的都城轮廓,再次出现在地平线上时,商队里响起了一片欢呼。
王管事更是激动得热泪盈眶,他重重地拍了拍陈寻的肩膀:“陈九爷!到了!我们终于活着回来了!”
陈寻看着那座,他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脸上露出了一丝淡淡的笑容。
“是啊,”他轻声说道,“回来了。”
他在城门口,便与王管事等人告辞了。
“陈九爷!您这就要走?”王管事一脸不舍,“您可是我们的大恩人!不如随我们进城,让小的们好好招待您一番!”
“不必了。”陈寻摇了摇头,“我还有些私事要办。后会有期。”
他没有再多言,只是牵着那匹陪伴了他一路的、同样显得有些疲惫的骆驼,转身向着城郊,长乐庄的方向走去。
他没有进城。
那里,对他而言已经没有了值得他留恋的人和事。
……
回到长乐庄时,已是傍晚。
庄园里,一切如常。田地里的庄稼,长势喜人。学堂里,传来了孩童们放学后的嬉闹声。
只有门口的守卫,换了一批更年轻的面孔。
当陈寻,这个穿着一身风尘仆仆的普通商人服饰的“陌生人”,牵着一匹骆驼,出现在庄园门口时,立刻被警惕的守卫拦了下来。
“站住!什么人?!”
就在此时,一个熟悉的身影,从庄园内快步走出。正是早已不再年轻,两鬓也染上了风霜的总管家,张虎。
“不得无礼!”张虎先是呵斥了守卫一句,随即,快步走到陈寻面前,脸上,露出了难以抑制的激动与喜悦!
“先生!您……您可算回来了!”
他没有行大礼,只是像迎接一位远游归来的家人。
陈寻看着眼前这个,早已褪去了所有稚气,变得沉稳干练的“狗蛋”,心中也涌起了一丝暖意。
“嗯,”他点了点头,“回来了。家里……都还好吧?”
“好!都好!”张虎接过他手中的缰绳,一边引着他往里走,一边絮絮叨叨地汇报着。
“庄子里的收成,年年都好。格物院那边,又弄出了不少新东西。对了先生,前些日子,陛下还派人送来了赏赐,说是庆贺北边的大捷……”
他突然想起了什么,一拍脑袋,兴奋地说道:“哦对了!先生!还有一件天大的奇事!您猜怎么着?那个十几年前,派去西域的使臣,张骞!他……他竟然活着回来了!”
陈寻的脚步,微微一顿。
“哦?”他装作随口问道,“什么时候的事?”
“就前不久!听说是跟着一群投降的匈奴人,一起回来的!”张虎说得眉飞色舞,“啧啧,真是命大!听说啊,他在匈奴那边,被扣了十几年!连老婆孩子都有了!可他愣是没忘了自己是大汉的使节!手里那根光杆子的节杖,一直都没扔!”
“朝廷上啊,为了他这事,都快吵翻天了!有人说他‘失节’,娶了匈奴婆娘,该治罪!也有人说他‘忠贞不屈’,乃是我大汉的英雄!最后还是陛下力排众议,说他‘不辱君命,乃真壮士也’!还封了他一个‘郎中’的官职呢!”
陈寻静静地听着。
他知道,张骞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他带回来的,不仅仅是他自己,更是关于那片广阔西域的、最真实、最宝贵的信息。
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因为这个男人的归来,而被缓缓推开大门。
“对了先生,”张虎像是又想起了什么,有些神秘地凑到陈寻耳边,低声说道,“我还听说啊……那个张骞,在陛下面前,提到了一个人。”
“他说,他在草原上,遇到了一个,神秘的汉人‘智者’。那个人,不但救过他的命,还告诉了他许多,关于西域各国的秘闻……”
“陛下对此,极感兴趣,下令彻查。可查来查去,却连那个‘智者’的影子,都没找到……”
张虎一边说,一边偷偷地打量着陈寻的脸色。
陈寻的脸上,却依旧古井无波。
他只是打了个哈欠。
“长途跋涉,累了。”他说道,“给我准备点热水,和一壶好酒。剩下的事,明天再说。”
“好嘞!先生您先歇着!”
张虎连忙应声而去。
陈寻独自一人,走进了那间他离开了数年,依旧一尘不染的书房。
他走到窗边,推开了窗户。
清新的、带着泥土芬芳的晚风,吹了进来。
他看着窗外,那片在暮色中,显得格外宁静祥和的庄园。
又想起了,那片黄沙漫天,充满了危险与未知的西域。
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只有他自己能懂的、淡淡的笑容。
这个世界,确实越来越有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