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长孙:老朱家的团宠 第64章 一条鞭法

小说:大明皇长孙:老朱家的团宠 作者:小白不怕 更新时间:2025-10-31 02:44:25 源网站:2k小说网
  “我们大明不仅有田赋,还有徭役以及其它杂征。”

  历朝历代,百姓都要服徭役,当然是没工钱的,只提供吃食,而且伙食标准很低。

  毕竟服徭役的人太多,朝廷财政也供不起太好的伙食。

  服徭役的种类很多,比如去修长城,朱元璋早几年就开始修明长城了。

  还有修建水利工程等等。

  这就跟后世的新华夏初一样,修建这些工程是没钱的,是义务。

  而古代服徭役伤亡比例很大,毕竟生产条件就在那摆着。

  于是、不想去服徭役的百姓,只要交钱就可以,朝廷收这些钱,也是用于工程建设。

  朱雄英继续说了:“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钱,按亩折算缴纳,不用粮食上税。”

  “此法、我称之为一条鞭法,这样就能杜绝收税的官吏踢斛淋尖了。”

  “一条鞭法?”

  马皇后眼前一亮:“重八、我乖孙说的这个办法好,征税的时候老百姓不用交粮食,那些收税的官吏就不能动手脚了。”

  朱元璋也觉得这个策略不错,但还是皱眉道:“办法是不错,不过,如果老百姓把粮食换成钱,再用钱交税。”

  “到时候那些粮商,肯定会压低价格,最终吃亏的还是老百姓。”

  朱雄英早就想到这一点了,他笑着说道:“为何只能粮商收购粮食?朝廷也可以啊。”

  “朝廷可以在各州府县设立粮站,百姓的粮食可以卖给粮站,粮站也可以把粮食卖给百姓,这样的话,粮商即便是想压价也没办法。”

  “朝廷设立粮站还有很多好处,比如为国库囤粮,遇到天灾也能及时调拨粮食赈灾,到了那时,就不用看粮商的脸色了。”

  “不过、监督必须到位,不然粮站把仓库的粮食掏空都不知道。”

  “他们敢……谁若是敢贪污,咱就摘了他们的脑袋,诛他们九族。”朱元璋杀气腾腾的说道。

  对于朱元璋喜欢诛九族的事情,后世很多人不能理解,觉得他比较残暴。

  但朱雄英处于这个时代,在他看来,一点都不残暴。

  那些**污吏贪污的钱财,难道是他自己花的吗?他全族都得到了实惠,怎么可能当做什么事都没发生。

  若是手段不强硬狠辣,那贪污的代价也太小了,最终苦的还是普通老百姓。

  瞧瞧后世那些**污吏,几亿几十亿上百亿的贪。

  抓到以后就他获罪,家里其他人依旧过着奢靡的生活。

  朱雄英觉得,这根本不合理。

  朱元璋忽然想到了什么,苦着脸说道:“大孙、你知道国库的财政情况,朝廷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钱在各地设立粮站啊。”

  “只是简单的设立一个部门简单,但是、增加这么多官吏,每年要多支出很大一笔俸禄。”

  “还有、按照你说的来做的话,即便把州府县……的粮仓划拨给粮站也根本不够,朝廷又要花费大笔资金去修建粮仓。”

  “最关键的是,收购那么多粮食,需要的钱不是一笔小数目。”

  朱雄英微微一震,这些方面他确实没考虑到,洪武爷不愧是洪武爷,把方方面面都考虑了进去。

  这就是格局。

  看来自己要学的还有很多。

  作为帝王,任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天下百姓的生计。

  朱雄英低头思索片刻,开口说道:“新增粮站官吏的俸禄,朝廷只需前期支出一笔钱。”

  “等粮站正式运行起来,粮站的收入就能抵消粮站官吏的俸禄,甚至每年还有一笔庞大的收益上交国库。”

  好不等朱雄英说完,朱元璋就打断道:“大孙、粮站的目的是一条鞭法,减轻老百姓的负担,同时能控制粮价。”

  “按照你刚才的说法,岂不是跟那些粮商一样了,都在吸老百姓的血。”

  朱雄英摇晃着小脑袋:“非也非也……比如应天现在市场上的糙米是五到七文钱一斤,这是粮铺的售价,并不等于是他们的收购价。”

  “首先保存和运输都需要成本,开店的人工也需要成本,粮商都把这些算进去的,并且还保留了足够的利润。”

  “按照我估计,粮商向百姓收购的粮食的价格,估计只要三文钱左右。”

  朱元璋建立大明以来,关心百姓,对粮食价格监管的还是比较严格的,正常年成,粮食价格波动不会太大。

  而粮食是必需品,粮商靠的是走量。

  至于那些发生天灾战乱的地方,朱元璋就没办法去控制粮食价格了。

  “朝廷建立粮站,同样要把成本算进去,而且、大明现在的正常粮价是合理的,若是在压低粮商的售价,他们则会压低收购价。”

  “所以、朝廷新增的粮站,收购价或者是售价,也按照现在正常的粮铺就行。”

  ”既然应天的粮商都能赚到钱,粮站同样能赚到钱,而且还不会压榨到百姓。”

  朱元璋皱眉思索起来,感觉朱雄英说的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

  “行、大孙说的这些都对,朝廷也能挤出一笔钱,作为粮站官吏的俸禄。”

  “但新建或者扩建粮仓的钱呢?收购百姓粮食的钱呢?这些才是大头。”

  朱元璋说着顿了顿,迟疑道:“要不、咱多印一些宝钞出来,到时候就能解决这些问题了。”

  他感觉自己的办法真好,宝钞吗,印就是了,又不要多少成本。

  朱雄英的嘴角一阵抽搐,自己爷爷欠缺的东西太多了,地主家的放牛娃,这永远是他的短板。

  “爷爷、听我一句劝,宝钞的水很深,你把握不住。”

  这可把朱元璋气得吹鼻子瞪眼:“整个大明都是咱的,大明还有什么是咱把握不住的?”

  马皇后不乐意了,瞪了朱元璋一眼:“那么大声干嘛?吓到我乖孙要你好看。”

  朱元璋讪讪笑着摸了摸鼻子:“咱不是想告诉大孙,这大明,就没有什么是我们把握不住的吗。”

  见朱元璋挨训,蒋瓛、毛骧、李景隆,齐刷刷的把头扭到一边,虽然他们已经见怪不怪了,但洪武爷是要面子的。

  朱雄英岔开话题说道:“爷爷、元朝廷的崩塌,就跟货币有关,而且至重要。”

  朱元璋神情微变,他是经历过元末那段至暗时期的。

  对于元朝时期的货币问题,他是有深有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