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思恭脸上的笑意越来越浓,虽然这部分都是只学会处理伤口,但也算是发扬医家了啊。
一旁的李善长眉头紧锁,犹豫片刻之后说道:“小少主、你是想恢复百家?复兴百家争鸣?”
还不等朱雄英开口,李善长就继续说道:“秦朝统一六国后,就开始压制百家。”
“到了汉朝,更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秦朝到汉朝,为什么他们要如此做?其目的是为了国家稳定。”
“汉朝到现在,经历了那么多朝代和帝王,他们同样没有去改变,因为他们同样想国家稳定。”
“你若是要让百家发扬壮大,恐怕会……”
李善长最后这句话没说完,他是不敢说啊,他难道当着朱元璋的面说,如果长孙朱雄英扶持百家壮大,会导致大明江山覆灭。
如果他真敢说,那就是送人头。
朱雄英笑着摇摇头:“李爷爷、你要把格局打开,首先,秦朝为什么压制百家?”
“原因很简单,六国余孽利用百家学说想把秦朝搅乱,不利于秦朝的发展,秦始皇只能压制百家。”
“再来说汉朝,刘邦汉初帝王奉行黄老之学,以清静无为作为治理思想。”
“随着战乱结束后的恢复和发展,帝王与地方割据势力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后面甚至发生了七国之乱。”
“汉武帝刘彻登基以后,丞相田蚡废弃了黄、老、刑名等百家学说,并邀请了数百儒生入朝为官。”
“后来汉武帝刘彻召天下名儒入长安问策,董仲舒提出天人三策,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武帝刘彻采纳了他的建议,罢黜百家博士,只立了《五经》博士,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朱雄英一口气说了很多,就连李善长他们都很诧异,长孙殿下才多大?不是学富五车之人肯定不知道这些事的。
朱雄英喝了一口果汁,继续说道:“秦朝我已经讲过原因,就不用多说了。”
“至于汉朝,什么黄老之说都是借口,是一个个小团体,汉武帝刘彻无法彻底掌权,被灭他们还能灭谁?”
“至于后来就更不用说了,丞相田蚡本就是儒家人,他趁机邀请数百儒生入朝为官,也就是因为他这个开端,后来朝代的官员都是儒家。”
“汉武帝刘彻为什么会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因为儒术已经不是当初孔子的儒术了,已经被篡改,适合汉武帝刘彻用来统治。”
李善长点点头,皱眉道:“这样不好吗?”
朱雄英点点头又摇摇头:“好处自然有,但坏处也有。”
“儒术也是顺应时代发展被修改过的,也就是说,没有什么是绝对的,我们大明,就应该百家争鸣。”
他说着顿了顿,继续说道:“即便汉武帝刘彻,也没真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你们可别忘了法律,那不就是法家的吗?”
“无论是在什么朝代,都要依法治国,什么儒术,那也只是辅助罢了。”
“还有兵家不是一直都在吗,历朝历代出了那么多军神,他们写的兵书一直有流传下来。”
对于朱雄英这句话,没人反驳,虽然儒家的不承认,但事实就是这样,法家和兵家农家等等一直在,而且还是治国的根基。
“当然、那种混吃等死的学说就别提了,比如后来进入华夏的佛家,这类的都不应该存在。”
“我所说的百家,是对百姓有用,能让大明强盛的学说,比如墨家、兵家、农家、医家等等。”
“比如孔子的儒学,是周礼的坚定守卫,孔子说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第一种是臣子要服从君主的秩序,第二种是儿子要服从父亲的秩序,第三种是妻子要服从丈夫的秩序。”
“任何一个朝代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秩序,任何一户人家也都需要秩序,这种秩序跟法律无关,如果没了秩序,国家就会大乱,比如春秋乱世中,许多国家内乱的原因就是因为有人不顾秩序。”
“墨家就是搞发明,比如我刚才骑的自行车,又或者是火炮和火铳等等,往前追溯的话,都属于墨家范畴。”
“兵家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也是重中之重,无论是保家卫国,还是开疆扩土,都少不了兵家。”
“在我看来,一个国家强不强大,主要看的是军事实力。”
“只要你的军事实力强大,谁敢来找麻烦?没钱了直接打出钱,想拿谁的就拿谁的。”
……
朱雄英又列举了好几家学说,这些学说一直传承了下来,但都是实用的。
李善长紧蹙的眉头舒展开来:“小少主说的及时,我们大明应该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了。”
“要多支持他们创新,才能发明出更实用的东西,才能让大明强盛起来。”
他说着指了指朱雄英的自行车:“你刚才说这玩意叫自行车,我刚才看你骑过来的时候,这车又稳又快,完全可以替代马匹,而且还不用喂草料,自行车实在是太好了,是利国利民的利器啊。”
朱元璋乐滋滋的点头附和道:“自行车确实好,养马还特别难伺候,自行车都不用伺候。”
他说着顿了顿,不确定的说道:“如果在自行车后面加一辆板车,自行车也能拉货了。”
我**!!!
朱雄英暗暗竖起大拇指,自己爷爷的眼界还真高,居然想到了三轮车。
不佩服都不行啊。
“爷爷、你说的那个确实能弄,我叫他三轮车,前面一个轮子,后面两个轮子就行。”朱雄英笑着说道。
闻言、众人眼前一亮,这绝对是宝贝啊。
“哈哈……好,有了自行车,传信兵也不用把马跑死了,有了三轮车,无论是朝廷运输粮草辎重,还是百姓运输东西,都方便得多。”朱元璋开心的大笑起来。
朱雄英看着哈哈大笑的朱元璋,他很想说,你开心的太早了。
“爷爷、自行车和三轮车制作起来不难,但轮胎成本不低……”朱雄英把制作轮胎的材料和过程说出来。
听得朱元璋他眉头紧锁,成本高了,根本不适合大规模推广。
“小少主、木轮子不行吗?还有那个叫减震的也可以不用。”李善长不确定的问道。
一旁的李善长眉头紧锁,犹豫片刻之后说道:“小少主、你是想恢复百家?复兴百家争鸣?”
还不等朱雄英开口,李善长就继续说道:“秦朝统一六国后,就开始压制百家。”
“到了汉朝,更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秦朝到汉朝,为什么他们要如此做?其目的是为了国家稳定。”
“汉朝到现在,经历了那么多朝代和帝王,他们同样没有去改变,因为他们同样想国家稳定。”
“你若是要让百家发扬壮大,恐怕会……”
李善长最后这句话没说完,他是不敢说啊,他难道当着朱元璋的面说,如果长孙朱雄英扶持百家壮大,会导致大明江山覆灭。
如果他真敢说,那就是送人头。
朱雄英笑着摇摇头:“李爷爷、你要把格局打开,首先,秦朝为什么压制百家?”
“原因很简单,六国余孽利用百家学说想把秦朝搅乱,不利于秦朝的发展,秦始皇只能压制百家。”
“再来说汉朝,刘邦汉初帝王奉行黄老之学,以清静无为作为治理思想。”
“随着战乱结束后的恢复和发展,帝王与地方割据势力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后面甚至发生了七国之乱。”
“汉武帝刘彻登基以后,丞相田蚡废弃了黄、老、刑名等百家学说,并邀请了数百儒生入朝为官。”
“后来汉武帝刘彻召天下名儒入长安问策,董仲舒提出天人三策,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武帝刘彻采纳了他的建议,罢黜百家博士,只立了《五经》博士,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朱雄英一口气说了很多,就连李善长他们都很诧异,长孙殿下才多大?不是学富五车之人肯定不知道这些事的。
朱雄英喝了一口果汁,继续说道:“秦朝我已经讲过原因,就不用多说了。”
“至于汉朝,什么黄老之说都是借口,是一个个小团体,汉武帝刘彻无法彻底掌权,被灭他们还能灭谁?”
“至于后来就更不用说了,丞相田蚡本就是儒家人,他趁机邀请数百儒生入朝为官,也就是因为他这个开端,后来朝代的官员都是儒家。”
“汉武帝刘彻为什么会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因为儒术已经不是当初孔子的儒术了,已经被篡改,适合汉武帝刘彻用来统治。”
李善长点点头,皱眉道:“这样不好吗?”
朱雄英点点头又摇摇头:“好处自然有,但坏处也有。”
“儒术也是顺应时代发展被修改过的,也就是说,没有什么是绝对的,我们大明,就应该百家争鸣。”
他说着顿了顿,继续说道:“即便汉武帝刘彻,也没真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你们可别忘了法律,那不就是法家的吗?”
“无论是在什么朝代,都要依法治国,什么儒术,那也只是辅助罢了。”
“还有兵家不是一直都在吗,历朝历代出了那么多军神,他们写的兵书一直有流传下来。”
对于朱雄英这句话,没人反驳,虽然儒家的不承认,但事实就是这样,法家和兵家农家等等一直在,而且还是治国的根基。
“当然、那种混吃等死的学说就别提了,比如后来进入华夏的佛家,这类的都不应该存在。”
“我所说的百家,是对百姓有用,能让大明强盛的学说,比如墨家、兵家、农家、医家等等。”
“比如孔子的儒学,是周礼的坚定守卫,孔子说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第一种是臣子要服从君主的秩序,第二种是儿子要服从父亲的秩序,第三种是妻子要服从丈夫的秩序。”
“任何一个朝代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秩序,任何一户人家也都需要秩序,这种秩序跟法律无关,如果没了秩序,国家就会大乱,比如春秋乱世中,许多国家内乱的原因就是因为有人不顾秩序。”
“墨家就是搞发明,比如我刚才骑的自行车,又或者是火炮和火铳等等,往前追溯的话,都属于墨家范畴。”
“兵家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也是重中之重,无论是保家卫国,还是开疆扩土,都少不了兵家。”
“在我看来,一个国家强不强大,主要看的是军事实力。”
“只要你的军事实力强大,谁敢来找麻烦?没钱了直接打出钱,想拿谁的就拿谁的。”
……
朱雄英又列举了好几家学说,这些学说一直传承了下来,但都是实用的。
李善长紧蹙的眉头舒展开来:“小少主说的及时,我们大明应该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了。”
“要多支持他们创新,才能发明出更实用的东西,才能让大明强盛起来。”
他说着指了指朱雄英的自行车:“你刚才说这玩意叫自行车,我刚才看你骑过来的时候,这车又稳又快,完全可以替代马匹,而且还不用喂草料,自行车实在是太好了,是利国利民的利器啊。”
朱元璋乐滋滋的点头附和道:“自行车确实好,养马还特别难伺候,自行车都不用伺候。”
他说着顿了顿,不确定的说道:“如果在自行车后面加一辆板车,自行车也能拉货了。”
我**!!!
朱雄英暗暗竖起大拇指,自己爷爷的眼界还真高,居然想到了三轮车。
不佩服都不行啊。
“爷爷、你说的那个确实能弄,我叫他三轮车,前面一个轮子,后面两个轮子就行。”朱雄英笑着说道。
闻言、众人眼前一亮,这绝对是宝贝啊。
“哈哈……好,有了自行车,传信兵也不用把马跑死了,有了三轮车,无论是朝廷运输粮草辎重,还是百姓运输东西,都方便得多。”朱元璋开心的大笑起来。
朱雄英看着哈哈大笑的朱元璋,他很想说,你开心的太早了。
“爷爷、自行车和三轮车制作起来不难,但轮胎成本不低……”朱雄英把制作轮胎的材料和过程说出来。
听得朱元璋他眉头紧锁,成本高了,根本不适合大规模推广。
“小少主、木轮子不行吗?还有那个叫减震的也可以不用。”李善长不确定的问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