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头接过证明,凑到煤油灯下眯着眼看了看,随手就放在了炕上,笑道:“我们队里可没鸡蛋,年前都卖给供销社换盐巴了。”
齐卫东闻言,下意识地瞥了一眼旁边面露难色的宋山宁。
又是这套说辞。
他心里顿时起了疑,这里面肯定有事。
外面的人都喊山宁是队长,他自己却不认,处处都透着古怪。
齐卫东决定再争取一下:“大爷,徐闻大队家家户户都拿出了几十斤鸡蛋,他们都说您这儿肯定有,怎么会没了呢?是不是嫌价钱不合适?”
“我们给八毛二一斤,而且每收五斤,还送一副劳保手套。这手套现在可是稀罕物,得用工业券才能买到。”
他这话一出,宋山宁的脸色更加为难。
“二叔!”他忍不住低声喊了一句。
可炕上的老头却纹丝不动,只是固执地摇了摇头:“我们队真没鸡蛋了,你去别的队看看吧。”
宋山宁听了这话,脸上闪过一丝挣扎。
他看看老头,又看看齐卫东,最后下定决心道:“小齐同志,你能不能先出去一下?我跟我二叔单独说几句。”
齐卫东瞧着这叔侄俩的模样,心里大概有了数。
他坦然地站起身,收不成也无所谓,大不了回去再想别的辙。
他从兜里掏出烟,给两人各递上一根,然后才打了声招呼,转身出了屋子。
安顿好堂屋里的齐卫东,宋山宁折返回屋,掩上门,屋里的光线顿时暗了几分。
他凑到炕边,压着嗓子开口:“二叔,路子宽了,咱们也不能总走一条道啊。”
一边说着,他一边划着火柴,帮齐卫东带来的烟卷点上火。
老头就着他的手吸了一口,半晌才开口:“山宁,这些年村里的大事小情都是你跑前跑后,让安山庄没出一个饿死的人,这是你的功劳。”
宋山宁脸上有些发热,不好意思地挠挠头:“二叔,这都是您在后头顶着呢!每次一有风吹草动,都是您这个老队长出面把事儿揽下来,不然哪有咱们的安生日子过。”
“我这把老骨头,黄土埋半截了,图个啥?不就图个身后乡亲们不戳我脊梁骨。”
老头摆了摆手,吐出一口浓烟,话锋一转,“山宁啊,咱们的日子是熬过来了,可做人不能忘本。”
“老陈给的价钱是不高,可你得想,风声最紧的那几年,要不是他冒着风险帮咱们销货,咱们那些东西要么烂在地里,要么就得去黑市上换命。”
“咱们不能刚吃上口热乎饭,就把当年递碗的人给忘了,那是忘恩负义。”
老头的话让宋山宁一时语塞。
他知道二叔说的是实情,那些年偷偷摸摸地干,哪天不是提心吊胆。
可眼下的光景不一样了。
他沉默片刻,还是开了口:“二叔,我不是那个意思,陈叔的情分咱们肯定不能忘。可现在风向变了,上头松口了,咱们也不能总捂着藏着不是?”
“手里没点活钱,心里总不踏实,总得为以后多盘算盘算。匀出去一些,卖给外头的厂子,也能让大伙儿手头宽裕点。”
旁白中,如果齐卫东能听到这番对话,定会恍然大悟。
宋山宁已是村里实际上的当家人,只是背后有这位老人在为他压阵掌舵。
他也就能明白,为何自己提出收鸡蛋,对方先是回绝,转头又说要去商量。
见老头眉头紧锁,宋山宁把心一横,继续说道:“二叔,以前是政策不许,大伙儿没得选,只能指望老陈。现在不一样了,外面高价收货的风声早就传进山里。”
“人心都是肉长的,看着别人能多挣钱,自己不行,谁心里能没点想法?万一有人觉得是咱爷俩在里头搞名堂,克扣了大家伙的钱,那可就麻烦了。”
这番话像根针,扎在了老头的心上。
他沉默了许久,烟锅里的火星明明灭灭。
他最怕的不是穷,是人心不齐。
村子能撑到今天,靠的就是一股劲。要是这股劲散了,那就真完了。
他长长地吁了口气,像是把浑身的力气都泄掉了:“人心要是散了,这摊子就不好收拾了。”
他没问是谁有意见,宋山宁既然这么说,就证明村里已经有了这种声音。
他信得过山宁,否则也不会一直护着他,让他挑起村里的大梁。
这孩子,离正式当上队长,也就差一张公社的任命书。
宋山宁郑重地点头:“是啊,二叔。所以我想,不如跟大伙儿把话挑明。咱们庄子养鸡场的鸡蛋,照旧给郭叔,算是还他的人情。”
“各家各户自己攒的,就卖给外面的厂子,这样一来,也能堵住大家的嘴。”
老头捏着旱烟杆,又思量了半天,最终抬起头,眼里满是疲惫,叹道:“罢了,就照你说的办。老陈那边,等他下次来,我亲自跟他说。”
宋山宁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连忙应道:“好,二叔,那我这就去叫他进来。”
见老头颔首默许,他利索地翻身下炕,转身去堂屋里请齐卫东了。
齐卫东坐在屋里,听着宋山宁喊他,便立刻起身走了过去,目光投向炕上坐着的老人:“大爷,商量的咋样了?”
要是谈不拢,他也就不在这儿耗着了,得赶紧想别的辙。
宋山宁等他坐稳了,才开口道:“你开的价钱还算实在,但那劳保手套就算了,我们山里人,皮糙肉厚的,用不上那金贵玩意儿,你看能不能换成别的?”
齐卫东心里一动,知道这事有门儿。
他思索片刻,索性摊了牌,一脸诚恳地摇摇头:“我们厂里能拿出来的,也就这劳保手套了。”
他静静地看着两人,把自己的底线和盘托出。
这确实是他能给出的最大诚意了。
不过,他还是补充了一句:“如果实在不要手套,那价格就只能是九毛钱一斤。但我说句实在话,这手套拿着不亏,现在这玩意儿得用工业券,城里头想买都得找门路。”
老头接过证明,凑到煤油灯下眯着眼看了看,随手就放在了炕上,笑道:“我们队里可没鸡蛋,年前都卖给供销社换盐巴了。”
齐卫东闻言,下意识地瞥了一眼旁边面露难色的宋山宁。
又是这套说辞。
他心里顿时起了疑,这里面肯定有事。
外面的人都喊山宁是队长,他自己却不认,处处都透着古怪。
齐卫东决定再争取一下:“大爷,徐闻大队家家户户都拿出了几十斤鸡蛋,他们都说您这儿肯定有,怎么会没了呢?是不是嫌价钱不合适?”
“我们给八毛二一斤,而且每收五斤,还送一副劳保手套。这手套现在可是稀罕物,得用工业券才能买到。”
他这话一出,宋山宁的脸色更加为难。
“二叔!”他忍不住低声喊了一句。
可炕上的老头却纹丝不动,只是固执地摇了摇头:“我们队真没鸡蛋了,你去别的队看看吧。”
宋山宁听了这话,脸上闪过一丝挣扎。
他看看老头,又看看齐卫东,最后下定决心道:“小齐同志,你能不能先出去一下?我跟我二叔单独说几句。”
齐卫东瞧着这叔侄俩的模样,心里大概有了数。
他坦然地站起身,收不成也无所谓,大不了回去再想别的辙。
他从兜里掏出烟,给两人各递上一根,然后才打了声招呼,转身出了屋子。
安顿好堂屋里的齐卫东,宋山宁折返回屋,掩上门,屋里的光线顿时暗了几分。
他凑到炕边,压着嗓子开口:“二叔,路子宽了,咱们也不能总走一条道啊。”
一边说着,他一边划着火柴,帮齐卫东带来的烟卷点上火。
老头就着他的手吸了一口,半晌才开口:“山宁,这些年村里的大事小情都是你跑前跑后,让安山庄没出一个饿死的人,这是你的功劳。”
宋山宁脸上有些发热,不好意思地挠挠头:“二叔,这都是您在后头顶着呢!每次一有风吹草动,都是您这个老队长出面把事儿揽下来,不然哪有咱们的安生日子过。”
“我这把老骨头,黄土埋半截了,图个啥?不就图个身后乡亲们不戳我脊梁骨。”
老头摆了摆手,吐出一口浓烟,话锋一转,“山宁啊,咱们的日子是熬过来了,可做人不能忘本。”
“老陈给的价钱是不高,可你得想,风声最紧的那几年,要不是他冒着风险帮咱们销货,咱们那些东西要么烂在地里,要么就得去黑市上换命。”
“咱们不能刚吃上口热乎饭,就把当年递碗的人给忘了,那是忘恩负义。”
老头的话让宋山宁一时语塞。
他知道二叔说的是实情,那些年偷偷摸摸地干,哪天不是提心吊胆。
可眼下的光景不一样了。
他沉默片刻,还是开了口:“二叔,我不是那个意思,陈叔的情分咱们肯定不能忘。可现在风向变了,上头松口了,咱们也不能总捂着藏着不是?”
“手里没点活钱,心里总不踏实,总得为以后多盘算盘算。匀出去一些,卖给外头的厂子,也能让大伙儿手头宽裕点。”
旁白中,如果齐卫东能听到这番对话,定会恍然大悟。
宋山宁已是村里实际上的当家人,只是背后有这位老人在为他压阵掌舵。
他也就能明白,为何自己提出收鸡蛋,对方先是回绝,转头又说要去商量。
见老头眉头紧锁,宋山宁把心一横,继续说道:“二叔,以前是政策不许,大伙儿没得选,只能指望老陈。现在不一样了,外面高价收货的风声早就传进山里。”
“人心都是肉长的,看着别人能多挣钱,自己不行,谁心里能没点想法?万一有人觉得是咱爷俩在里头搞名堂,克扣了大家伙的钱,那可就麻烦了。”
这番话像根针,扎在了老头的心上。
他沉默了许久,烟锅里的火星明明灭灭。
他最怕的不是穷,是人心不齐。
村子能撑到今天,靠的就是一股劲。要是这股劲散了,那就真完了。
他长长地吁了口气,像是把浑身的力气都泄掉了:“人心要是散了,这摊子就不好收拾了。”
他没问是谁有意见,宋山宁既然这么说,就证明村里已经有了这种声音。
他信得过山宁,否则也不会一直护着他,让他挑起村里的大梁。
这孩子,离正式当上队长,也就差一张公社的任命书。
宋山宁郑重地点头:“是啊,二叔。所以我想,不如跟大伙儿把话挑明。咱们庄子养鸡场的鸡蛋,照旧给郭叔,算是还他的人情。”
“各家各户自己攒的,就卖给外面的厂子,这样一来,也能堵住大家的嘴。”
老头捏着旱烟杆,又思量了半天,最终抬起头,眼里满是疲惫,叹道:“罢了,就照你说的办。老陈那边,等他下次来,我亲自跟他说。”
宋山宁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连忙应道:“好,二叔,那我这就去叫他进来。”
见老头颔首默许,他利索地翻身下炕,转身去堂屋里请齐卫东了。
齐卫东坐在屋里,听着宋山宁喊他,便立刻起身走了过去,目光投向炕上坐着的老人:“大爷,商量的咋样了?”
要是谈不拢,他也就不在这儿耗着了,得赶紧想别的辙。
宋山宁等他坐稳了,才开口道:“你开的价钱还算实在,但那劳保手套就算了,我们山里人,皮糙肉厚的,用不上那金贵玩意儿,你看能不能换成别的?”
齐卫东心里一动,知道这事有门儿。
他思索片刻,索性摊了牌,一脸诚恳地摇摇头:“我们厂里能拿出来的,也就这劳保手套了。”
他静静地看着两人,把自己的底线和盘托出。
这确实是他能给出的最大诚意了。
不过,他还是补充了一句:“如果实在不要手套,那价格就只能是九毛钱一斤。但我说句实在话,这手套拿着不亏,现在这玩意儿得用工业券,城里头想买都得找门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