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萧启一时未曾应答,只是默然凝视着她。
跳跃的烛光为云昭皎白的脸镀上一层温软的暖色,她一脸专注厘清脉象的模样,没有半分羞涩或引诱。
心跳失序,目光不自觉追随,心绪因她一举一动而牵动……
她此刻一本正经道出的每一种症状,都与他近来面对她时,那些连自己都尚未理清缘由的异常反应严丝合缝。
一种微妙而汹涌的情愫猝然撞击着心扉,让一向性情冷沉的萧启也难以招架。
“嘭”的一声巨响,毫无征兆地从门外传来,伴随着墨二急切鲁莽的呼喊,骤然打破了满室的旖旎与静谧。
“殿下!南边有紧急密报送达!”
萧启周身温和的气息瞬间敛去,眸光一凛,锐利如刀射向门口。
云昭却已收拾妥当:“殿下既有要事,还是赶紧去处理为宜。”
萧启深吸一口气,强压下翻腾的情绪,自怀中取出一沓纸张:“这个……”
“是关于梅柔卿之事?”云昭一见,果然被吸引了注意,顿时双眸晶亮:“殿下这么快就查到了?”
她急切地伸手去接,却因着两人身高的差距,不自觉地踮起脚尖,整个人几乎像是要投入萧启怀中一般……
淡淡的馨香再次掠过鼻尖,萧启一时身形微僵。
云昭浑然未觉,拿到纸张,便借着烛光细细阅读起来。
越是往下看,云昭眉头蹙得越紧。
原来,姜世安与苏氏的婚姻,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局。
而她出生之后还未满月的“丢失”,也从不是意外,而是姜家上下的蓄谋已久!
梅柔卿,原名沈韶梅。父亲沈崇,曾是天子近臣。
当年先帝骤然崩逝,留下遗诏命今上继位。新帝登基后宽仁为怀,并未废黜太子。然而不久太子却性情大变,行止疯癫,竟在东宫手刃妻女,杀伤宫人无数,最终自刎身亡。
今上震怒,下令彻查东宫惨案,原来以沈崇为首的几名大臣,因惧怕太子正在彻查的漕粮一案,会牵连出他们的贪墨罪行,竟铤而走险,在太子膳食中掺入能致人精神错乱的“幻梦散”!
最终致使太子心智迷失,酿成惨剧。
沈崇被判菜市口枭首示众,沈家男丁皆流放三千里,女眷则悉数没入**籍。
姜世安早与沈韶梅暗通曲款,情根深种。沈家倾覆,姜世安明面上与之划清界限,暗地里从未斩断情丝。
他隐忍三年,待风头一过,便悄悄派人远赴沈韶梅被发配的边陲教坊,不惜重金为其赎身,并秘密安置在京郊别庄,金屋藏娇。
也正是在这三年间,姜世安精心策划了一场“英雄救美”,在上香途中“偶遇”遭遇匪患的苏氏,挺身相救,赢得美人芳心。
苏氏下嫁后,二人看似琴瑟和鸣,成为京城一段佳话。
然而无人知晓,在苏氏生下嫡子姜珩尚不足半年,别院中的沈韶梅也悄然为姜世安诞下一女。
便是如今记在苏氏名下、被当作嫡女养大的姜绾心!
姜绾心实为姜世安与沈韶梅的亲生骨肉,年岁比云昭足足大了两岁有余!
更令人心惊的是,姜家二房的杨氏,与梅柔卿竟是嫡亲的表姐妹!
云昭握着纸张的手指缓缓收紧,指节因用力而泛白,纸张在她掌心发出细微的脆响。
好一个姜家!
先是将尚在襁褓的她弃于荒野,好让姜绾心这个外室之女名正言顺地登堂入室;
再设计让苏氏“久病不起”,方便梅柔卿鸠占鹊巢,将本该属于她们母女的一切蚕食鲸吞!
姜家上下沆瀣一气,只将母亲和她当成垫脚石,踩着她们母女的骨血步步高升!
回京兆府后院的这条路安静悠长,云昭走得很慢,只听得裙裾拂过草叶的窸窣声。
暖黄的窗纸上映出苏氏微微佝偻的身影,手上似在做什么绣活儿。
她在廊下静立片刻,将心头翻涌的杀意一点点压回心底,终是有了决断。
姜家这潭水早已污浊不堪,此事,绝不能再瞒着母亲。
她轻轻推**门。
苏氏听见动静,立即放下手中的绣活,朝她温柔招手:"快来瞧瞧母亲给你绣的荷包。许久不曾动针线,手都生了。"
烛光下,苏氏指尖还缠着五彩丝线,那专注的神情让云昭心头一颤。这般温馨的场景,是她前世连在梦中都不敢奢望的画面。
云昭缓步上前,目光落在母亲细白的指节上,忽然想起今日街市上那个出手相救的玄衣男子。
"母亲,"她轻声问道,“今日出手相助的那位将军,您认识对吗?”
苏氏手上的动作微微一顿,针尖险些刺破指尖。良久,她才轻轻点头:”是从前的一位故人。"
“那他为何见了母亲……”神情那般奇怪。
苏氏垂下眼帘,面容隐在烛光的阴影里,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是母亲对不住他。他不愿与母亲说话,也是应当的。”
云昭凝视着母亲异样的神情,心头掠过一丝疑虑,却一时理不清头绪。
她终是将怀中的纸张取出,轻轻推至母亲面前:"母亲,您先看看这个罢。"
烛火摇曳,将母女二人的身影投在窗纸上。这一夜,屋内的灯亮了很久,很久。
*
另一边,马车在沉闷的气氛中驶回府邸。
厅内,姜世安面色阴沉地端坐主位,老夫人、二房杨氏、三房温氏皆在,俨然一副严阵以待的架势。
梅柔卿穿着一身素雅衣裙,鬓间簪几枚不起眼的银质梅花小簪,正低眉顺眼地侍立在老夫人身侧,一副温婉柔顺的模样。
这一大家子,显然都笃定今日必能迎回苏氏与云昭。
杨氏见只有兄妹二人进来,脖子伸得老长,眼珠子滴溜溜地往后瞅。
眼瞧着后面连个鬼影子都没有,她嗓门立刻吊了起来,尖声怪气道:“哎哟喂!真没接回来?这是要上天啊!”
她转向老夫人,话里话外透着掩不住的幸灾乐祸,
“娘您可都瞧见了!咱们一大家子人,巴巴儿在这儿候着,珩儿和心儿两个嫡出的亲自去请——
这脸面给得还不够足吗?结果呢?热脸贴了人家的冷腚!苏氏的心,比那腊月的石头还硬!”
姜珩铁青着脸,将秦王府门前的遭遇添油加醋地说了一遍。
末了他语气沉重道:“……那个云昭,她眼里哪还有姜家?哪还有父亲和祖母!分明是攀上了高枝,便不将我们放在眼里了!”
老夫人听得心头火起,拐杖重重杵地,开口便是乡野村妇的泼辣:
“遭瘟的丧门星!从前就克得我儿官运不顺,这才消停几天,又出来作妖,带累我儿丢官罢职!如今更连自个儿身上掉下来的亲肉都不认了!天打雷劈的玩意儿,她也配当娘?!”
一直作壁上观的梅柔卿,这时才柔柔开口:“老夫人千万保重身子,莫要动气。
姐姐她如今正在气头上,一时想左了也是有的。妾身相信,过不了几日,等她想通了,自然会带着阿昭一起回来的。”
姜绾心殷殷望着姜世安,缓缓道:“父亲,那日在宫中,贵妃娘娘对梅姨甚是亲近依赖,曾流露过希望梅姨相伴通往碧云寺之意。”
姜世安倏然抬起双眼。
姜绾心快声道:“女儿想去碧云寺。若能提前拜会闻空大师,得大师一言半语,于父亲前程、于我家运势,岂非大有裨益?”
闻听“闻空大师”之名,姜世安眼皮猛地一跳,指尖无意识地在椅背上敲击了几下,显然被说动了心思。
若能搭上贵妃这条线,再得高僧指点,眼下困局或许真能迎刃而解。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门房恭敬又带着几分急促的通传:“大爷,门外有一位灵公子求见。”
姜世安一怔,尚未反应过来,一旁的姜绾心已按捺不住激动,抢先道:“快请!”
她快步走到姜世安身边,俯身在他耳边急切低语了几句。
姜世安眸中精光乍现,立刻沉声道:“请灵公子书房相见!”
书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三人各异的神色。
来人正是太子贴身侍卫灵峰,一身布衣难掩其精干之气。姜世安殷勤奉茶,请他上座。
灵峰略一拱手:“不敢。奉太子殿下密令,特来传话。”
萧启一时未曾应答,只是默然凝视着她。
跳跃的烛光为云昭皎白的脸镀上一层温软的暖色,她一脸专注厘清脉象的模样,没有半分羞涩或引诱。
心跳失序,目光不自觉追随,心绪因她一举一动而牵动……
她此刻一本正经道出的每一种症状,都与他近来面对她时,那些连自己都尚未理清缘由的异常反应严丝合缝。
一种微妙而汹涌的情愫猝然撞击着心扉,让一向性情冷沉的萧启也难以招架。
“嘭”的一声巨响,毫无征兆地从门外传来,伴随着墨二急切鲁莽的呼喊,骤然打破了满室的旖旎与静谧。
“殿下!南边有紧急密报送达!”
萧启周身温和的气息瞬间敛去,眸光一凛,锐利如刀射向门口。
云昭却已收拾妥当:“殿下既有要事,还是赶紧去处理为宜。”
萧启深吸一口气,强压下翻腾的情绪,自怀中取出一沓纸张:“这个……”
“是关于梅柔卿之事?”云昭一见,果然被吸引了注意,顿时双眸晶亮:“殿下这么快就查到了?”
她急切地伸手去接,却因着两人身高的差距,不自觉地踮起脚尖,整个人几乎像是要投入萧启怀中一般……
淡淡的馨香再次掠过鼻尖,萧启一时身形微僵。
云昭浑然未觉,拿到纸张,便借着烛光细细阅读起来。
越是往下看,云昭眉头蹙得越紧。
原来,姜世安与苏氏的婚姻,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局。
而她出生之后还未满月的“丢失”,也从不是意外,而是姜家上下的蓄谋已久!
梅柔卿,原名沈韶梅。父亲沈崇,曾是天子近臣。
当年先帝骤然崩逝,留下遗诏命今上继位。新帝登基后宽仁为怀,并未废黜太子。然而不久太子却性情大变,行止疯癫,竟在东宫手刃妻女,杀伤宫人无数,最终自刎身亡。
今上震怒,下令彻查东宫惨案,原来以沈崇为首的几名大臣,因惧怕太子正在彻查的漕粮一案,会牵连出他们的贪墨罪行,竟铤而走险,在太子膳食中掺入能致人精神错乱的“幻梦散”!
最终致使太子心智迷失,酿成惨剧。
沈崇被判菜市口枭首示众,沈家男丁皆流放三千里,女眷则悉数没入**籍。
姜世安早与沈韶梅暗通曲款,情根深种。沈家倾覆,姜世安明面上与之划清界限,暗地里从未斩断情丝。
他隐忍三年,待风头一过,便悄悄派人远赴沈韶梅被发配的边陲教坊,不惜重金为其赎身,并秘密安置在京郊别庄,金屋藏娇。
也正是在这三年间,姜世安精心策划了一场“英雄救美”,在上香途中“偶遇”遭遇匪患的苏氏,挺身相救,赢得美人芳心。
苏氏下嫁后,二人看似琴瑟和鸣,成为京城一段佳话。
然而无人知晓,在苏氏生下嫡子姜珩尚不足半年,别院中的沈韶梅也悄然为姜世安诞下一女。
便是如今记在苏氏名下、被当作嫡女养大的姜绾心!
姜绾心实为姜世安与沈韶梅的亲生骨肉,年岁比云昭足足大了两岁有余!
更令人心惊的是,姜家二房的杨氏,与梅柔卿竟是嫡亲的表姐妹!
云昭握着纸张的手指缓缓收紧,指节因用力而泛白,纸张在她掌心发出细微的脆响。
好一个姜家!
先是将尚在襁褓的她弃于荒野,好让姜绾心这个外室之女名正言顺地登堂入室;
再设计让苏氏“久病不起”,方便梅柔卿鸠占鹊巢,将本该属于她们母女的一切蚕食鲸吞!
姜家上下沆瀣一气,只将母亲和她当成垫脚石,踩着她们母女的骨血步步高升!
回京兆府后院的这条路安静悠长,云昭走得很慢,只听得裙裾拂过草叶的窸窣声。
暖黄的窗纸上映出苏氏微微佝偻的身影,手上似在做什么绣活儿。
她在廊下静立片刻,将心头翻涌的杀意一点点压回心底,终是有了决断。
姜家这潭水早已污浊不堪,此事,绝不能再瞒着母亲。
她轻轻推**门。
苏氏听见动静,立即放下手中的绣活,朝她温柔招手:"快来瞧瞧母亲给你绣的荷包。许久不曾动针线,手都生了。"
烛光下,苏氏指尖还缠着五彩丝线,那专注的神情让云昭心头一颤。这般温馨的场景,是她前世连在梦中都不敢奢望的画面。
云昭缓步上前,目光落在母亲细白的指节上,忽然想起今日街市上那个出手相救的玄衣男子。
"母亲,"她轻声问道,“今日出手相助的那位将军,您认识对吗?”
苏氏手上的动作微微一顿,针尖险些刺破指尖。良久,她才轻轻点头:”是从前的一位故人。"
“那他为何见了母亲……”神情那般奇怪。
苏氏垂下眼帘,面容隐在烛光的阴影里,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是母亲对不住他。他不愿与母亲说话,也是应当的。”
云昭凝视着母亲异样的神情,心头掠过一丝疑虑,却一时理不清头绪。
她终是将怀中的纸张取出,轻轻推至母亲面前:"母亲,您先看看这个罢。"
烛火摇曳,将母女二人的身影投在窗纸上。这一夜,屋内的灯亮了很久,很久。
*
另一边,马车在沉闷的气氛中驶回府邸。
厅内,姜世安面色阴沉地端坐主位,老夫人、二房杨氏、三房温氏皆在,俨然一副严阵以待的架势。
梅柔卿穿着一身素雅衣裙,鬓间簪几枚不起眼的银质梅花小簪,正低眉顺眼地侍立在老夫人身侧,一副温婉柔顺的模样。
这一大家子,显然都笃定今日必能迎回苏氏与云昭。
杨氏见只有兄妹二人进来,脖子伸得老长,眼珠子滴溜溜地往后瞅。
眼瞧着后面连个鬼影子都没有,她嗓门立刻吊了起来,尖声怪气道:“哎哟喂!真没接回来?这是要上天啊!”
她转向老夫人,话里话外透着掩不住的幸灾乐祸,
“娘您可都瞧见了!咱们一大家子人,巴巴儿在这儿候着,珩儿和心儿两个嫡出的亲自去请——
这脸面给得还不够足吗?结果呢?热脸贴了人家的冷腚!苏氏的心,比那腊月的石头还硬!”
姜珩铁青着脸,将秦王府门前的遭遇添油加醋地说了一遍。
末了他语气沉重道:“……那个云昭,她眼里哪还有姜家?哪还有父亲和祖母!分明是攀上了高枝,便不将我们放在眼里了!”
老夫人听得心头火起,拐杖重重杵地,开口便是乡野村妇的泼辣:
“遭瘟的丧门星!从前就克得我儿官运不顺,这才消停几天,又出来作妖,带累我儿丢官罢职!如今更连自个儿身上掉下来的亲肉都不认了!天打雷劈的玩意儿,她也配当娘?!”
一直作壁上观的梅柔卿,这时才柔柔开口:“老夫人千万保重身子,莫要动气。
姐姐她如今正在气头上,一时想左了也是有的。妾身相信,过不了几日,等她想通了,自然会带着阿昭一起回来的。”
姜绾心殷殷望着姜世安,缓缓道:“父亲,那日在宫中,贵妃娘娘对梅姨甚是亲近依赖,曾流露过希望梅姨相伴通往碧云寺之意。”
姜世安倏然抬起双眼。
姜绾心快声道:“女儿想去碧云寺。若能提前拜会闻空大师,得大师一言半语,于父亲前程、于我家运势,岂非大有裨益?”
闻听“闻空大师”之名,姜世安眼皮猛地一跳,指尖无意识地在椅背上敲击了几下,显然被说动了心思。
若能搭上贵妃这条线,再得高僧指点,眼下困局或许真能迎刃而解。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门房恭敬又带着几分急促的通传:“大爷,门外有一位灵公子求见。”
姜世安一怔,尚未反应过来,一旁的姜绾心已按捺不住激动,抢先道:“快请!”
她快步走到姜世安身边,俯身在他耳边急切低语了几句。
姜世安眸中精光乍现,立刻沉声道:“请灵公子书房相见!”
书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三人各异的神色。
来人正是太子贴身侍卫灵峰,一身布衣难掩其精干之气。姜世安殷勤奉茶,请他上座。
灵峰略一拱手:“不敢。奉太子殿下密令,特来传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