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贵妃气的浑身发抖,手足冰冷,如同被信任的男人背叛一般,愤怒的难以自控,快要被怒火焚烧了。
她完全忘记了皇贵妃的体统,一边怒骂戚继光,一边撕碎手中的奏报,也将自己的优雅风度撕了个粉碎。
然后双手狠狠一扬,殿中蝴蝶飞舞之中,响彻着北朝女主的怒吼:
“天下人都欺负老娘!朱寅!朱常洛!戚继光!”
“我要你们死!你们都**!”
“朝廷的脸面!皇上的脸面!往哪搁!往哪搁啊!”
“十几万大军!花了老娘多少钱粮!你们就给老娘看这个!?去你**!”
“老娘成了笑话!”
“呜呜…”
北朝女主再也控制不住的失声痛哭,那是一种长久希望、长久期盼之后,忽然遭遇的巨大落差。
王锡爵、张鲸等人第一次发现,女人发起怒来居然也如此可怕。他们感觉心中有什么东西碎了一地。
监国太子也被母亲吓到了。
“母妃…”朱常洵小脸苍白,身子发抖,“母妃息怒…”
“贵妃娘娘息怒…”王锡爵、张鲸、张位、沈鲤等人都是脸色铁青的跪下,劝慰完全失态的郑贵妃。
“朝廷九边有的是精兵强将,国舅训练的十万忠勇营,明年就能成军,还有西军可用…”
“娘娘,朝廷还有征调家丁组建的三万屠虎营啊…”
“还有与国舅合作的海明月,也有两万水师,可借助她的兵马,攻打江南…”
“娘娘勿忧!奴婢张鲸,愿意捐助白银二十万两,倾其所有,以为军饷…”
“奴婢高淮,愿意倾家荡产,捐助白银十万两,以为军饷…”
“娘娘,北地还有亲王十几家,郡王两百家,公侯伯勋贵六十多家,可以下诏让他们募集钱粮。别说毁家纡难,只要平均每家凑个十万八万,就可筹集两千万…”
众人虽然纷纷献策,让郑贵妃息怒,可是他们自己,也都郁闷到极点,忍不住纷纷怒骂戚继光。
实在太气人了!
这是将朝廷、将皇上的脸面,狠狠踩在地上啊。影响实在太恶劣了。
首辅王锡爵更是差点喷出一口老血,当场交代在此。
此时此刻,他乞骸骨之心如火如荼,却偏偏张不开这个口。身为首辅大臣,眼下这个风雨飘摇的危难之际,不说临危授命,反而辞职去位,脸还要不要了?
所以,他最近表现的有些颟顸昏庸,似乎已经年老昏聩,希望郑贵妃主动让他告老。
然而,郑贵妃却完全没有让他告老的意思,令他无可奈何。
眼下可是怎么办?
戚继光率领南征大军投降,朝廷最大的损失是什么?是兵马?是粮草?
都不是!
朝廷最大的损失,是民心!是威严!
兵马可以再抽调编练,北地有的是健儿。粮草可以筹集,北地有的是藩王勋贵。
可是民心和威严丧失,就很难补回来了!
戚继光的大军全员投降南京,让整个北方的士气一泻千里,朝廷威严一落千丈。这种看不见的损失,才是最要命的。
从此以后,谁还会把南京当伪朝?
郑贵妃听到众人的劝慰,这才缓过劲儿来,兀自红着眼睛道:“这么大的事,该不该如实禀报皇上?”
高淮一脸苦涩,“娘娘向来菩萨一样的人,今日听到这个坏消息,尚且差点气坏了凤体。若是爷爷知道,万一…奴婢想都不敢想啊。”
郑贵妃气的眼泪又不争气的流出来,“还是不能告诉皇上。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我们娘俩可怎么办呢?嘤嘤…”
张鲸深吸一口,“娘娘,眼下万万不可禀告爷爷。爷爷就是大明的定海神针,就是朝廷的擎天之柱。有爷爷坐镇宫中,百邪辟易。可若…那就是天塌地裂,大势已去啊。”
张鲸当然说的是实情。以皇帝的身体,一旦被气的龙驭宾天,那么北京的大义名分就必然被南京压过,朝廷正统一落千丈,还怎么和南京抗衡?
恐怕就连募集藩王、勋贵的钱粮,都无人认捐了。
只有皇帝还在,朝廷才能坚持下去,才有赢的希望。否则以太子的威望,就算继承皇位,也比不上南京的信王。
这是铁一般的残酷现实。
所以只能继续隐瞒下去。要怪,只能怪皇帝的身子太差,经不起这种噩耗。
郑贵妃拭泪哽咽道:“唉,我可真是难呐,我一个妇道人家,偏偏让我当这个家!”
“眼下,也只能继续隐瞒皇上了。戚继光这个杀千刀的苍髯老贼、皓首匹夫!都是他害的!”
“传令!立刻让锦衣卫将戚继光、麻贵、李如柏等人抄家!家人锁拿入京!”
“遵旨!”张鲸立刻领命。
郑贵妃又道:“高淮,皇上还等着南京的塘报呢,已经催了几次了。你做一份伪造的奏报,去西苑对付一下。记着,一定要装作高兴!装作开心!要喜气洋洋!千万不能让皇上看出破绽,你应该知道皇上的英明聪睿。”
高淮哭丧着脸,眼泪都快要下来了,弱弱道:“奴婢谨遵懿旨,必不让爷爷看出破绽,奴婢要欢天喜地,高高兴兴的去西苑。”
忽然沈鲤说道:“娘娘,太子殿下,老臣以为,光暂时瞒过陛下还不够,还要瞒过满朝文武,瞒过江北百姓!”
张位皱眉道:“瞒着百官和百姓?这能瞒的住?”
沈鲤咬牙道:“当然瞒不住!但能瞒一时是一时!哪怕只瞒个半个月,朝廷也多了半个月的缓兵之计!起码这段时日,能更顺利的募集藩王勋贵的钱粮!”
“外面都知道了,再想募集钱粮,就没有那么顺利了。”
“沈阁老说的对!”郑贵妃精神一震,“沈先生亲自去一趟兵部,让石星和兵部侍郎严守机密,不得泄露戚继光率军叛逃之事…谁敢造谣,杀谁全家!”
“再下旨立即让各藩、各勋贵捐献钱粮!告诉他们,捐献的钱粮数目,皇上心里都记着!让他们自己看着捐!不捐的也行,哼哼…”
沈鲤闻言,立刻出去封口。
郑贵妃下完了命令,又期待的看向王锡爵,“王先生,你有什么主意?”
王锡爵叹息一声,“娘娘,第一件事应该安抚李成梁、李如松父子,派密使告诉他们,李如柏是李如柏,他们是他们,他们还是朝廷的忠臣。”
“另外,应该派出使者,一路南下,一路西去,和南京、西域谈判了。”
“什么!”郑贵妃声音冷厉,满脸寒霜,“和两家反贼谈判?!王锡爵,你老糊涂了?”
王锡爵被这句话噎的差点吐血,随即趁机跪下,摘掉官帽道:
“老臣年老颟顸,糊涂透顶,情急之下出此下策,愧对皇上信重,难以胜任首辅之位,只能…”
“你想辞官?”郑贵妃凤目圆瞪的打断首辅的话,“你也欺负我们母子!”
说到这里眼泪又下来了,“我容易么!就说了你一句,你就要辞官!你让我这个妇道人家怎么办!干脆一拍两散,就让反贼打到北京,大伙都被反贼杀了才好!谁也别想好!嘤嘤…”
王锡爵嘴唇哆嗦,痛苦的闭上眼睛。
老夫太难了!
听到郑贵妃哭,他就头大如斗!
张位见状,也忍不住叹息一声,“元辅,眼下正是朝廷多事之秋,内忧外患,皇上龙体欠安,殿下年岁尚幼,元辅怎么忍心告老?”
王锡爵苦笑一声,“娘娘,老臣虽老,却还有报国之心。只要娘娘和殿下能不怪臣老马恋栈、昏聩无用,老臣不敢辞官。”
郑贵妃这才拭泪道:“这才是国家首辅的气量。我们母子,眼下属实离不开先生,还请先生一如既往,辅佐朝廷。”
王锡爵语气苦涩无比,“谢娘娘、殿下信重。不过老臣还是要说,应该安抚李家父子,同时还要遣使谈判。娘娘稍安勿躁,且容老臣说完。”
郑贵妃听到和反贼谈判,忍不住又要发怒,张位赶紧出言帮腔道:“娘娘,谈判的确是良策,请娘娘容禀。”
郑贵妃听到张位也这么说,只能压抑着心中的怒火,没好气的说道:
“好,王先生请讲。我不是头发长见识短的人,只要觉得先生说的在理,就照先生说的办。”
王锡爵唯恐她又要哭闹,小心翼翼的说道:
“和反贼谈判,不等于朝廷承认反贼有什么大义名分。当年招安海盗汪直,高丽抗倭,抗击鞑靼,不也遣使谈判过?朝廷遣使,不意味着叛臣不是叛臣,贼寇不是贼寇。”
郑贵妃听到这里,顿时好受了很多,温声软语的说道:“王先生继续说。”
“是。”王锡爵继续道:“就说本朝成祖皇帝,当年兴义师龙起北京,奉天靖难,不也和南京的建文君,相互遣使谈判过?”
郑贵妃不禁有点意外,“竟有此事?成祖还和建文君相互遣使谈判?”
张位插话道:“娘娘,首辅所言是真。当年成祖靖难,和南京有过三次谈判,虽然因为建文君没有诚意导致谈判破裂,可终归是谈判过。”
郑贵妃心里更好受了些,“原来如此。”
王锡爵道:“皇上才是大明的真龙天子,正统之位稳若泰山,君临天下二十四年,这就是铁打铜铸的大义!是君!是父!朝廷和叛臣、反贼、倭寇谈判,也丝毫不会动摇朝廷的名分和威信。”
“眼下可虑者,就是两大反贼同流合污,共同对付朝廷。若是南贼和西贼相约一起出兵,一个北伐,一个东征,试问朝廷如何抵御?”
“九边精兵被鞑虏牵制,一旦抽调九边精兵太多,蒙古骑兵就能长驱直入,难道再来一次土木堡么?是以,九边精锐不能抽调太多,最多只能抽调五万人,不能再多了。”
“就当能抽调五万吧,我们来算算账。”
“国舅的十万新军还没有练成,眼下绝不可用。家丁编练的屠虎营只有三万人,李如松的西军只剩五万人,再加抽调的五万边军,满打满算也就是十几万兵马,只有这么多了。”
“南贼呢?有了戚继光十几万大军投降,又有土司兵相助。西贼据说也有十几万大军。”
“而朝廷能调用的十几万兵马,却是同时应付西贼和南贼两路。钱粮也需要时日筹措,短期内能应付的过来么?必然是顾此失彼,按下葫芦浮起瓢,最后只能是疲于奔命,满盘皆输!”
“朝廷需要缓兵之计,尽量稳住南贼和西贼,起码要为朝廷争取缓兵之计的机会!这遣使谈判,就在所难免,势在必行!”
“是以老臣以为,应该派出使者,去南京和西域谈判,不为感化反贼,也不指望不战而屈人之兵,只望能拖延反贼北伐、东征的时日,阻挠他们联手,再刺探一下南京、西域的内情,谈判的目的就达到了。”
王锡爵说到这里,故意停顿了一会儿,让郑贵妃消化自己的话。等看到郑贵妃神色释然的点头,这才继续解释道:
“这还只是第一个目的,还有第二个目的,就是售其大义、以退为进,给反贼制造一个难题。”
“哦?”郑贵妃精神一震,“什么难题?”
王锡爵却是看向张位,“张阁老,还是你来说吧。”
他很清楚,张位一定知道他的意思。
张位只能接着王锡爵的话说道:“娘娘,元辅的意思是,主动提出和南贼南北分治,割让长江以南。同时,主动提出承认西贼的帝位,承认他们立国西域…”
“什么!”郑贵妃的声音再次高亢,天鹅般修长的脖子伸的更长,“划江而治?!承认帝位?!张位!这就是给反贼制造的难题?荒谬!”
张位感到有点窒息,深吸一口气道:“娘娘息怒,容臣细禀。就算朝廷再不愿意,南北分治也是眼下事实,西贼已经称帝立国好几年了,这是朝廷不承认就能改变的么?”
“干脆朝廷以这个为条件,开启谈判戏码,这只是暂时的虚与委蛇之策,是朝廷下的一盘大棋。”
“一盘大棋?”只有二十八岁的郑贵妃,居然露出一丝少女般的呆萌之色,星眸清澈如水,“怎么说?”
张位很是无奈,只能明言道:“其实就是表现朝廷的大度,也是示弱之意。但一定会引起南贼内部的同情,也浇灭西贼内部一些人的东征之心。起码可以麻痹他们。反贼之中良心未泯的人,一定会满足现状,不思进取,影响反贼的战心…”
张位实属不易,他好一番解释,才让头发长见识不短的郑贵妃,明白了王锡爵的良苦用心。
“好吧。”郑贵妃终于点头,“王先生的确是老成谋国之策。即刻选派使臣,出使南贼和西贼!不过,只能派遣密使!”
王锡爵点头道:“那是自然。起码在朝廷这一方,要秘密出使。”
几人一合计,谈判的方案很快就达成了。
……
西苑。
不说郑贵妃和内阁、司礼监商议大事,单说西苑这边,此时忽然燃放了鞭炮。
高淮手持一道“塘报”,兴高采烈的来到西苑,对西苑的宫人们笑道:
“快快张灯结彩!南边的捷报到了!让爷爷好好高兴高兴,爷爷龙心一悦,大家都有赏赐!”
当下,宫人们手忙脚乱的张灯结彩,鞭炮声更是响亮了。燃放的鞭炮碎屑,洒满了洁白的雪地,让人有种提前过年的错觉。
今日的西苑,喜庆啊。
嘉靖爷爷住过的玉熙宫中,万历皇帝正在暖阁中看戏喝酒,日子过的十分惬意。
此时听到外面的鞭炮声,问道:“怎么这么喜庆?”
高寀赶紧笑道:“奴婢出去看看!”
高寀跑出去,立刻就遇到了前来“报喜”的高淮。
高淮小声道:“出了大事了,戚继光那个老杂鱼,居然率领南征大军投敌附逆了…”
“什么?”高寀如遭雷击,随即低声咬牙道:“此事万不可让爷爷知道,否则爷爷一旦…”
高淮晃晃手中的“喜报”,叹息一声道:
“所以,娘娘无奈之下,只能继续瞒着爷爷。可是爷爷总来催促战报,只能报喜不报忧。”
高寀看看伪造的喜报,快要哭了,小声道:“这哪里是报喜不报忧?这是丧事喜办呐。”
“你千万不要露出破绽!”高淮警告道,“一定要高兴,发自肺腑的高兴,哄着爷爷整日价享乐即可…”
高寀露出喜悦的笑容,“好!俺高兴的很,这是喜事啊!”
随即转身高声道:“戚大将军打了胜仗了!爷爷!喜事啊!”
高淮也捧着“喜报”一团喜气的趋步入殿,笑眯眯的跪下道:“爷爷!南征大捷啊!”
“哦?”万历哈哈一笑,挥手让戏班子退下,酒意微醺的说道:
“朕道有什么喜事,原来是戚继光打了胜仗!好!朕果然有识人之明!戚继光虽然忠心不够,将才却是鲜有能及!”
他拿起奏报一看,顿时笑容更甚。
“不错,大破江防叛军五万,斩杀万余,成功渡过长江了。朱寅丧胆,只能率领残兵退守南京,哈哈哈!”
“此处当浮一大白!”
说到这里,拜金帝立刻干了一杯,都没有吃菜!
接着读下去,“嗯,戚继光已经清理南京外围据点,彻底围困了南京城,朱寅和逆子已经是瓮中之鳖,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南直隶官员,都来戚继光大营争先恐后输送粮草…”
“好!此处当浮以大白!”
拜金帝再次狠狠干喝了一杯,醉意更浓的哈哈大笑道:
“朱寅!你这乱臣贼子,朕看你还能苟延残喘几时!等你被擒送北京,朕会亲自召见你。哈哈哈!”
有了酒意的拜金帝,畅快无比的纵声大笑。
高淮喜气洋洋的说道:“爷爷,虽然是喜事,可也要悠着点,这酒有点烈…”
“朕高兴!”拜金帝红光满面,又抽起福寿膏,“酒不醉人人自醉!”
随即吐出一口烟雾,醉眼朦胧的唱起《太祖三战鄱阳》的戏文:
“火鸦儿飞彻九重霄,把万里长江都烧红了!哎呀呀!看那贼船如落叶漂,焦臭弥漫透云涛…!”
还真别说,他唱的很不错,没跑调。
但他忽然忘词了,笑道:“剩下的戏文怎么唱?”
高淮心中泪如雨下,脸上却笑嘻嘻的翘起兰花指接着唱道:
“轰隆隆!大将军炮震得周天摇,哗啦啦!火箭似金蛇破浪蛟。三十六营烟烬了,陈汉王旗沉水底蛟!哎呀呀!圣天子洪福齐天高!”
高寀也重复最后一句戏文:“哎呀呀!圣天子洪福齐天高!”
“哈哈哈!”拜金帝听了,忍不住再次纵声大笑,十分快活。
“朕今日高兴!西苑所有内臣宫女,赏赐白银二两!”
……
PS:今天有点晚,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满意,蟹蟹支持!晚安!
(本章完)
她完全忘记了皇贵妃的体统,一边怒骂戚继光,一边撕碎手中的奏报,也将自己的优雅风度撕了个粉碎。
然后双手狠狠一扬,殿中蝴蝶飞舞之中,响彻着北朝女主的怒吼:
“天下人都欺负老娘!朱寅!朱常洛!戚继光!”
“我要你们死!你们都**!”
“朝廷的脸面!皇上的脸面!往哪搁!往哪搁啊!”
“十几万大军!花了老娘多少钱粮!你们就给老娘看这个!?去你**!”
“老娘成了笑话!”
“呜呜…”
北朝女主再也控制不住的失声痛哭,那是一种长久希望、长久期盼之后,忽然遭遇的巨大落差。
王锡爵、张鲸等人第一次发现,女人发起怒来居然也如此可怕。他们感觉心中有什么东西碎了一地。
监国太子也被母亲吓到了。
“母妃…”朱常洵小脸苍白,身子发抖,“母妃息怒…”
“贵妃娘娘息怒…”王锡爵、张鲸、张位、沈鲤等人都是脸色铁青的跪下,劝慰完全失态的郑贵妃。
“朝廷九边有的是精兵强将,国舅训练的十万忠勇营,明年就能成军,还有西军可用…”
“娘娘,朝廷还有征调家丁组建的三万屠虎营啊…”
“还有与国舅合作的海明月,也有两万水师,可借助她的兵马,攻打江南…”
“娘娘勿忧!奴婢张鲸,愿意捐助白银二十万两,倾其所有,以为军饷…”
“奴婢高淮,愿意倾家荡产,捐助白银十万两,以为军饷…”
“娘娘,北地还有亲王十几家,郡王两百家,公侯伯勋贵六十多家,可以下诏让他们募集钱粮。别说毁家纡难,只要平均每家凑个十万八万,就可筹集两千万…”
众人虽然纷纷献策,让郑贵妃息怒,可是他们自己,也都郁闷到极点,忍不住纷纷怒骂戚继光。
实在太气人了!
这是将朝廷、将皇上的脸面,狠狠踩在地上啊。影响实在太恶劣了。
首辅王锡爵更是差点喷出一口老血,当场交代在此。
此时此刻,他乞骸骨之心如火如荼,却偏偏张不开这个口。身为首辅大臣,眼下这个风雨飘摇的危难之际,不说临危授命,反而辞职去位,脸还要不要了?
所以,他最近表现的有些颟顸昏庸,似乎已经年老昏聩,希望郑贵妃主动让他告老。
然而,郑贵妃却完全没有让他告老的意思,令他无可奈何。
眼下可是怎么办?
戚继光率领南征大军投降,朝廷最大的损失是什么?是兵马?是粮草?
都不是!
朝廷最大的损失,是民心!是威严!
兵马可以再抽调编练,北地有的是健儿。粮草可以筹集,北地有的是藩王勋贵。
可是民心和威严丧失,就很难补回来了!
戚继光的大军全员投降南京,让整个北方的士气一泻千里,朝廷威严一落千丈。这种看不见的损失,才是最要命的。
从此以后,谁还会把南京当伪朝?
郑贵妃听到众人的劝慰,这才缓过劲儿来,兀自红着眼睛道:“这么大的事,该不该如实禀报皇上?”
高淮一脸苦涩,“娘娘向来菩萨一样的人,今日听到这个坏消息,尚且差点气坏了凤体。若是爷爷知道,万一…奴婢想都不敢想啊。”
郑贵妃气的眼泪又不争气的流出来,“还是不能告诉皇上。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我们娘俩可怎么办呢?嘤嘤…”
张鲸深吸一口,“娘娘,眼下万万不可禀告爷爷。爷爷就是大明的定海神针,就是朝廷的擎天之柱。有爷爷坐镇宫中,百邪辟易。可若…那就是天塌地裂,大势已去啊。”
张鲸当然说的是实情。以皇帝的身体,一旦被气的龙驭宾天,那么北京的大义名分就必然被南京压过,朝廷正统一落千丈,还怎么和南京抗衡?
恐怕就连募集藩王、勋贵的钱粮,都无人认捐了。
只有皇帝还在,朝廷才能坚持下去,才有赢的希望。否则以太子的威望,就算继承皇位,也比不上南京的信王。
这是铁一般的残酷现实。
所以只能继续隐瞒下去。要怪,只能怪皇帝的身子太差,经不起这种噩耗。
郑贵妃拭泪哽咽道:“唉,我可真是难呐,我一个妇道人家,偏偏让我当这个家!”
“眼下,也只能继续隐瞒皇上了。戚继光这个杀千刀的苍髯老贼、皓首匹夫!都是他害的!”
“传令!立刻让锦衣卫将戚继光、麻贵、李如柏等人抄家!家人锁拿入京!”
“遵旨!”张鲸立刻领命。
郑贵妃又道:“高淮,皇上还等着南京的塘报呢,已经催了几次了。你做一份伪造的奏报,去西苑对付一下。记着,一定要装作高兴!装作开心!要喜气洋洋!千万不能让皇上看出破绽,你应该知道皇上的英明聪睿。”
高淮哭丧着脸,眼泪都快要下来了,弱弱道:“奴婢谨遵懿旨,必不让爷爷看出破绽,奴婢要欢天喜地,高高兴兴的去西苑。”
忽然沈鲤说道:“娘娘,太子殿下,老臣以为,光暂时瞒过陛下还不够,还要瞒过满朝文武,瞒过江北百姓!”
张位皱眉道:“瞒着百官和百姓?这能瞒的住?”
沈鲤咬牙道:“当然瞒不住!但能瞒一时是一时!哪怕只瞒个半个月,朝廷也多了半个月的缓兵之计!起码这段时日,能更顺利的募集藩王勋贵的钱粮!”
“外面都知道了,再想募集钱粮,就没有那么顺利了。”
“沈阁老说的对!”郑贵妃精神一震,“沈先生亲自去一趟兵部,让石星和兵部侍郎严守机密,不得泄露戚继光率军叛逃之事…谁敢造谣,杀谁全家!”
“再下旨立即让各藩、各勋贵捐献钱粮!告诉他们,捐献的钱粮数目,皇上心里都记着!让他们自己看着捐!不捐的也行,哼哼…”
沈鲤闻言,立刻出去封口。
郑贵妃下完了命令,又期待的看向王锡爵,“王先生,你有什么主意?”
王锡爵叹息一声,“娘娘,第一件事应该安抚李成梁、李如松父子,派密使告诉他们,李如柏是李如柏,他们是他们,他们还是朝廷的忠臣。”
“另外,应该派出使者,一路南下,一路西去,和南京、西域谈判了。”
“什么!”郑贵妃声音冷厉,满脸寒霜,“和两家反贼谈判?!王锡爵,你老糊涂了?”
王锡爵被这句话噎的差点吐血,随即趁机跪下,摘掉官帽道:
“老臣年老颟顸,糊涂透顶,情急之下出此下策,愧对皇上信重,难以胜任首辅之位,只能…”
“你想辞官?”郑贵妃凤目圆瞪的打断首辅的话,“你也欺负我们母子!”
说到这里眼泪又下来了,“我容易么!就说了你一句,你就要辞官!你让我这个妇道人家怎么办!干脆一拍两散,就让反贼打到北京,大伙都被反贼杀了才好!谁也别想好!嘤嘤…”
王锡爵嘴唇哆嗦,痛苦的闭上眼睛。
老夫太难了!
听到郑贵妃哭,他就头大如斗!
张位见状,也忍不住叹息一声,“元辅,眼下正是朝廷多事之秋,内忧外患,皇上龙体欠安,殿下年岁尚幼,元辅怎么忍心告老?”
王锡爵苦笑一声,“娘娘,老臣虽老,却还有报国之心。只要娘娘和殿下能不怪臣老马恋栈、昏聩无用,老臣不敢辞官。”
郑贵妃这才拭泪道:“这才是国家首辅的气量。我们母子,眼下属实离不开先生,还请先生一如既往,辅佐朝廷。”
王锡爵语气苦涩无比,“谢娘娘、殿下信重。不过老臣还是要说,应该安抚李家父子,同时还要遣使谈判。娘娘稍安勿躁,且容老臣说完。”
郑贵妃听到和反贼谈判,忍不住又要发怒,张位赶紧出言帮腔道:“娘娘,谈判的确是良策,请娘娘容禀。”
郑贵妃听到张位也这么说,只能压抑着心中的怒火,没好气的说道:
“好,王先生请讲。我不是头发长见识短的人,只要觉得先生说的在理,就照先生说的办。”
王锡爵唯恐她又要哭闹,小心翼翼的说道:
“和反贼谈判,不等于朝廷承认反贼有什么大义名分。当年招安海盗汪直,高丽抗倭,抗击鞑靼,不也遣使谈判过?朝廷遣使,不意味着叛臣不是叛臣,贼寇不是贼寇。”
郑贵妃听到这里,顿时好受了很多,温声软语的说道:“王先生继续说。”
“是。”王锡爵继续道:“就说本朝成祖皇帝,当年兴义师龙起北京,奉天靖难,不也和南京的建文君,相互遣使谈判过?”
郑贵妃不禁有点意外,“竟有此事?成祖还和建文君相互遣使谈判?”
张位插话道:“娘娘,首辅所言是真。当年成祖靖难,和南京有过三次谈判,虽然因为建文君没有诚意导致谈判破裂,可终归是谈判过。”
郑贵妃心里更好受了些,“原来如此。”
王锡爵道:“皇上才是大明的真龙天子,正统之位稳若泰山,君临天下二十四年,这就是铁打铜铸的大义!是君!是父!朝廷和叛臣、反贼、倭寇谈判,也丝毫不会动摇朝廷的名分和威信。”
“眼下可虑者,就是两大反贼同流合污,共同对付朝廷。若是南贼和西贼相约一起出兵,一个北伐,一个东征,试问朝廷如何抵御?”
“九边精兵被鞑虏牵制,一旦抽调九边精兵太多,蒙古骑兵就能长驱直入,难道再来一次土木堡么?是以,九边精锐不能抽调太多,最多只能抽调五万人,不能再多了。”
“就当能抽调五万吧,我们来算算账。”
“国舅的十万新军还没有练成,眼下绝不可用。家丁编练的屠虎营只有三万人,李如松的西军只剩五万人,再加抽调的五万边军,满打满算也就是十几万兵马,只有这么多了。”
“南贼呢?有了戚继光十几万大军投降,又有土司兵相助。西贼据说也有十几万大军。”
“而朝廷能调用的十几万兵马,却是同时应付西贼和南贼两路。钱粮也需要时日筹措,短期内能应付的过来么?必然是顾此失彼,按下葫芦浮起瓢,最后只能是疲于奔命,满盘皆输!”
“朝廷需要缓兵之计,尽量稳住南贼和西贼,起码要为朝廷争取缓兵之计的机会!这遣使谈判,就在所难免,势在必行!”
“是以老臣以为,应该派出使者,去南京和西域谈判,不为感化反贼,也不指望不战而屈人之兵,只望能拖延反贼北伐、东征的时日,阻挠他们联手,再刺探一下南京、西域的内情,谈判的目的就达到了。”
王锡爵说到这里,故意停顿了一会儿,让郑贵妃消化自己的话。等看到郑贵妃神色释然的点头,这才继续解释道:
“这还只是第一个目的,还有第二个目的,就是售其大义、以退为进,给反贼制造一个难题。”
“哦?”郑贵妃精神一震,“什么难题?”
王锡爵却是看向张位,“张阁老,还是你来说吧。”
他很清楚,张位一定知道他的意思。
张位只能接着王锡爵的话说道:“娘娘,元辅的意思是,主动提出和南贼南北分治,割让长江以南。同时,主动提出承认西贼的帝位,承认他们立国西域…”
“什么!”郑贵妃的声音再次高亢,天鹅般修长的脖子伸的更长,“划江而治?!承认帝位?!张位!这就是给反贼制造的难题?荒谬!”
张位感到有点窒息,深吸一口气道:“娘娘息怒,容臣细禀。就算朝廷再不愿意,南北分治也是眼下事实,西贼已经称帝立国好几年了,这是朝廷不承认就能改变的么?”
“干脆朝廷以这个为条件,开启谈判戏码,这只是暂时的虚与委蛇之策,是朝廷下的一盘大棋。”
“一盘大棋?”只有二十八岁的郑贵妃,居然露出一丝少女般的呆萌之色,星眸清澈如水,“怎么说?”
张位很是无奈,只能明言道:“其实就是表现朝廷的大度,也是示弱之意。但一定会引起南贼内部的同情,也浇灭西贼内部一些人的东征之心。起码可以麻痹他们。反贼之中良心未泯的人,一定会满足现状,不思进取,影响反贼的战心…”
张位实属不易,他好一番解释,才让头发长见识不短的郑贵妃,明白了王锡爵的良苦用心。
“好吧。”郑贵妃终于点头,“王先生的确是老成谋国之策。即刻选派使臣,出使南贼和西贼!不过,只能派遣密使!”
王锡爵点头道:“那是自然。起码在朝廷这一方,要秘密出使。”
几人一合计,谈判的方案很快就达成了。
……
西苑。
不说郑贵妃和内阁、司礼监商议大事,单说西苑这边,此时忽然燃放了鞭炮。
高淮手持一道“塘报”,兴高采烈的来到西苑,对西苑的宫人们笑道:
“快快张灯结彩!南边的捷报到了!让爷爷好好高兴高兴,爷爷龙心一悦,大家都有赏赐!”
当下,宫人们手忙脚乱的张灯结彩,鞭炮声更是响亮了。燃放的鞭炮碎屑,洒满了洁白的雪地,让人有种提前过年的错觉。
今日的西苑,喜庆啊。
嘉靖爷爷住过的玉熙宫中,万历皇帝正在暖阁中看戏喝酒,日子过的十分惬意。
此时听到外面的鞭炮声,问道:“怎么这么喜庆?”
高寀赶紧笑道:“奴婢出去看看!”
高寀跑出去,立刻就遇到了前来“报喜”的高淮。
高淮小声道:“出了大事了,戚继光那个老杂鱼,居然率领南征大军投敌附逆了…”
“什么?”高寀如遭雷击,随即低声咬牙道:“此事万不可让爷爷知道,否则爷爷一旦…”
高淮晃晃手中的“喜报”,叹息一声道:
“所以,娘娘无奈之下,只能继续瞒着爷爷。可是爷爷总来催促战报,只能报喜不报忧。”
高寀看看伪造的喜报,快要哭了,小声道:“这哪里是报喜不报忧?这是丧事喜办呐。”
“你千万不要露出破绽!”高淮警告道,“一定要高兴,发自肺腑的高兴,哄着爷爷整日价享乐即可…”
高寀露出喜悦的笑容,“好!俺高兴的很,这是喜事啊!”
随即转身高声道:“戚大将军打了胜仗了!爷爷!喜事啊!”
高淮也捧着“喜报”一团喜气的趋步入殿,笑眯眯的跪下道:“爷爷!南征大捷啊!”
“哦?”万历哈哈一笑,挥手让戏班子退下,酒意微醺的说道:
“朕道有什么喜事,原来是戚继光打了胜仗!好!朕果然有识人之明!戚继光虽然忠心不够,将才却是鲜有能及!”
他拿起奏报一看,顿时笑容更甚。
“不错,大破江防叛军五万,斩杀万余,成功渡过长江了。朱寅丧胆,只能率领残兵退守南京,哈哈哈!”
“此处当浮一大白!”
说到这里,拜金帝立刻干了一杯,都没有吃菜!
接着读下去,“嗯,戚继光已经清理南京外围据点,彻底围困了南京城,朱寅和逆子已经是瓮中之鳖,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南直隶官员,都来戚继光大营争先恐后输送粮草…”
“好!此处当浮以大白!”
拜金帝再次狠狠干喝了一杯,醉意更浓的哈哈大笑道:
“朱寅!你这乱臣贼子,朕看你还能苟延残喘几时!等你被擒送北京,朕会亲自召见你。哈哈哈!”
有了酒意的拜金帝,畅快无比的纵声大笑。
高淮喜气洋洋的说道:“爷爷,虽然是喜事,可也要悠着点,这酒有点烈…”
“朕高兴!”拜金帝红光满面,又抽起福寿膏,“酒不醉人人自醉!”
随即吐出一口烟雾,醉眼朦胧的唱起《太祖三战鄱阳》的戏文:
“火鸦儿飞彻九重霄,把万里长江都烧红了!哎呀呀!看那贼船如落叶漂,焦臭弥漫透云涛…!”
还真别说,他唱的很不错,没跑调。
但他忽然忘词了,笑道:“剩下的戏文怎么唱?”
高淮心中泪如雨下,脸上却笑嘻嘻的翘起兰花指接着唱道:
“轰隆隆!大将军炮震得周天摇,哗啦啦!火箭似金蛇破浪蛟。三十六营烟烬了,陈汉王旗沉水底蛟!哎呀呀!圣天子洪福齐天高!”
高寀也重复最后一句戏文:“哎呀呀!圣天子洪福齐天高!”
“哈哈哈!”拜金帝听了,忍不住再次纵声大笑,十分快活。
“朕今日高兴!西苑所有内臣宫女,赏赐白银二两!”
……
PS:今天有点晚,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满意,蟹蟹支持!晚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