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两日前,泰昌帝册封太傅朱寅为吴王,尊为皇叔父、摄政吴王,诏令行文简称摄政王、皇叔。
然后,礼制等同监国,代管玺宝。用玉辂、卤簿、明黄、大圭。
朱寅以吴王、皇叔、太傅、大都督之位权摄朝政,总揽军国大事。虽无天子之名位,实有天子之权。
经过四川平叛、孝陵之变、北军易帜,朱寅更加牢固的抓牢了权柄,彻底掌控了南朝大权。
隔日,天子再下旨,敕造吴王府。却被朱寅上表谢绝,仍然住在原来的国公府。
同日,天子册封宁采薇为吴王妃,封朱婴宁为长乐郡主,封吴忧为无忧郡主。
天子册封朱寅一家,虽然没有正式举行册封典礼,可是朱寅一家的名分已定。
腊月初九,朱寅下朝回府,在府中设宴,庆祝册封之喜。大门上的匾额,也从宁国公府变成了“吴王府”。
只是这个吴王府本是个侯爵府的底子,可朱寅根本不在意这些。如今的南京,也没有现成的王府可住。
喜宴结束之后,宾客纷纷告辞离去之后,已是华灯初上。新鲜出炉的吴王、王妃,抱着半岁的长乐郡主,带着宁清尘和小黑,回到了后宅暖阁。
“昨天还是国公夫人,今天就是王妃了。”宁采薇喝了几杯酒,脸蛋在壁炉下红彤彤的,声音都带着暖意。
“吴王殿下,十年了,我们折腾了整整十年,终于混到了亲王,摄政王。”
有了三分酒意的朱寅惬意的斜靠着锦榻,摸着身边毛发油亮的小黑,笑道:
“清尘还没有封呢。清尘啊,你想要什么封号?除了公主不行,其他都可以。”
“切。”宁清尘一脸傲娇,“我才不在乎什么公主郡主,百姓已经给我上了封号:清尘圣母!”
“都已经神格化了,不比你们什么更霸气?不用封我,我真不想要这种封号。”
说完伸出脚逗逗小黑,“小老虎,你应该给小黑一个封号,咯咯!小黑,我对你好吧?”
这些年,因为朱寅和宁采薇很忙,陪伴宁清尘最多的反而是小黑这个不会说话的朋友。十年了,她和小黑的感情很深,犹如好友。
“封小黑?”宁采薇噗嗤一笑,“又胡闹,你哪来这么多奇思妙想啊。小黑虽然是功臣,立了很多功,可毕竟不是人类,怎么封?”
朱寅却没有笑,而是很感兴趣。
宁清尘摇摇小脑袋,一对可爱的梨涡溢满了不屑,“所以我说你是个俗人,你还不信。封个王妃,看把你得意的。小黑虽然不是人类,却是实打实的功臣,怎么不能封?”
“我这几年读史书,知道了很多事,已经今非昔比了。历史上有封号的动物、植物,不胜枚举,毫不稀奇。”
朱寅点头附和道:“清尘说的不错,的确是史不绝书。就说本朝,老道士还封一只白龟为镇海侯,封一只黑猫为司命玄猫元君。”
“梁武帝封一头大象为宝光如来,宋徽宗封护主的犬为‘忠义犬侯’。”
“唐德宗封一只鹦鹉为灵武郡公,因为这只鹦鹉预言泾原兵变,死后厚葬长安,还有出土墓志。”
宁清尘笑道:“我说嘛,小黑怎么不能封?它追捕过那么多敌将,封爵都够格。小老虎,小黑是你的爱犬,都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你都是摄政王了,你的犬也没有跟着升天啊。”
朱寅摸着小黑油光水滑的狗毛,拍拍小黑的狗头,很是亲昵的说道:“老伙计,该封你什么好呢?”
小黑此时完全没有战场上威风鼎鼎、凶如虎狼般的威风,反而憨态可掬,耳朵都耷拉着,摇头摆尾。
朱寅想了想,说道:“小黑,我就封你为护国神犬吧。多年之后,为你建立神犬庙,世代祭祀,如何?”
说到这里,朱寅鼻子有点发酸。因为按照小黑的寿元,也就再活个十年。
忽然宁清尘说道:“小老虎,我发现我们和小黑的身体,好像在穿越时空之时,得到了某种优化。这是我作为一个医生的职业敏感。”
她抬起小手,指着小黑,“小黑这种状态,可能会超过它本来的寿元。”
朱寅仔细一看,果然发现小黑和上一世十岁时,状态更好,似乎更年轻。
难道宁清尘说的是真的?朱寅很是高兴,他真的希望小黑多活几年。
“好了。”宁采薇笑道,“我同意封小黑为护国神犬,这样我们家连狗狗都是神,齐活了。我更愿意相信小黑能延长寿命。不过现在,我要说正事。嘻,摄政王——”
朱寅接过女儿长乐郡主,“别叫我摄政王。”
宁采薇取出一个账本,“国库有六千万两,我们自己有两千多万两银子,我觉得可以设立中央银行,进行币制改革了。”
“这种金融创新阻力不大,宜早不宜迟。唉——别走神!”
朱寅亲了奶香奶香的女儿一口,说道:“你继续说你的,我听着呢。”
宁采薇道:“国库现在很宽裕,干脆拿出一千万两,我们私人再拿出一千万两,这两千万就是中央银行的资本金,设立铸币厂,铸造银币。技术上,完全没问题了,工匠直接从岱山调。”
“用九银一铜的金属比率,铸造精美的大明银币,每枚含纯银七钱,当值一两银子,这银币就是大明的国家法币。两千万两银子,能造出两千八百枚法币,刨出铸造成本,一下子就赚了七百万!”
“这七百万枚就是铸造的纯利润,国库和我们对半分。然后,用银币支付俸禄、军饷、朝廷采购、赈济。同时,鼓励用银币交纳赋税。宁银商社也一律用银币结算。”
“再逐步用银币、金币收兑银子、金子,限期兑换。过期之后,规定违背钱法用银子交易,收取‘钱法税’一半,用高成本逼的非法币退出市场,逼的他们和朝廷兑换法币。”
朱寅摇头道:“你以为这事阻力小?你想多了。老百姓银子很少,其实是收益者。可是大地主、大官僚、大商人呢?大量白银被他们窖藏了。我们铸造银币,一枚七钱银,却当一两银子用。这是在稀释他们的金山银海,阻力会小?”
“那么他们一定会自己仿造银币,私铸。”
宁采薇也摇头:“你对金融真是不太在行。你以为铸币技术很简单?岱山技术铸造出来的银圆,他们要想做出高仿,起码需要摸索几年,而且成本会很高,根本不赚钱,为何要干?他们若是铸造出高仿的精美银币,还能有利润空间,那除非是整体性的技术突破。或者我们培养的铸造工匠规模性叛逃,技术恶性扩散。”
“可是虎牙是干什么的?只要加强情报管理,并且制定严刑重典,严禁私自铸造银币,他们也不敢轻易冒险。”
“退一万步,就算他们能短期内技术能突破,也有胆量私自铸币,能做到难以辨认的高仿地步,那也是好事,就当是帮助朝廷铸币。只要银币精美,人们看不出,大可流通,还能加速银币化改革…”
朱寅皱眉道:“你说的有道理,可是富户大量窖藏白银,白银流通比例低。我们这么干,白银难以再窖藏,他们就只能大量储藏法币。到时,朝廷铸造的银圆法币,又难以流通了。”
宁采薇笑道:“银行是干什么的?吸储啊!给存款利息,同时凡是有存款业务的,可以享受远程汇兑业务,这样就可以异地存取了,省了多少事?朝廷有了信誉,不怕他们不把银币存到银行。”
朱寅想了想,“给存款利息,那收益呢?靠放贷?就大明这种经济水平和生产力,能有多大贷款规模?贷款利息能和存款能打平?肯定是亏。”
“开始肯定是亏损的。”宁采薇点头,“可是这种亏损就是购买信用值的代价,而且是可控、可逆转的。贷款规模会逐年扩大。”
“而且你别忘了,铸造权在我们手里,超过百分之二十的铸币利润啊,当然要吐出一部分反哺市场。小亏大赚,我们总体还是海赚。相当于用金融工具收割富人的羊毛…”
宁采薇越说越兴奋,一双眼睛亮晶晶的。
朱寅一思索,发现宁采薇的这一套,几乎没有漏洞。
他当即赞同道:“好!可以干!朝廷通过金融改革,割了大量羊毛,再通过赈济、福利的方式,补贴给穷苦百姓,或者改善基建惠及全民,或者投资工厂提供就业岗位,这就是劫富济贫了。”
宁采薇笑道:“所以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刀子要够快,兵权要抓的够牢。刚开始,只是设立中央银行,他们还不会反应激烈,所以我说阻力不大,等他们发现不对,也是一年之后。到那时,我们的二十万新军也差不多练好了,还怕什么?”
宁清尘忍不住说道:“本质上这其实就是借助币改之名,狠狠对富人收取一次重税,只是不用收税的名义,的确是个好办法,软刀子杀人。”
宁采薇扬扬账本,“我大概推算过,如果币制改革能成功,朝廷不但拥有金融财政工具,在南方就能获益一亿多圆的收益。等到统一北国,起码又是好几千万的收益。前后差不多两亿银元收益,这就是朝廷币制改革成功的利润!”
“小老虎,两亿银元啊!是大明南北未分裂时,国库总收入的八倍!”
朱寅闻言兴奋的握拳,“两亿!这就是华夏复兴、大明腾飞的原始资金!”
……
PS:今天本来请假的,身体不舒服,挣扎着写了三千多字,实在坚持不下去了。抱歉…睡了,好难受
(本章完)
两日前,泰昌帝册封太傅朱寅为吴王,尊为皇叔父、摄政吴王,诏令行文简称摄政王、皇叔。
然后,礼制等同监国,代管玺宝。用玉辂、卤簿、明黄、大圭。
朱寅以吴王、皇叔、太傅、大都督之位权摄朝政,总揽军国大事。虽无天子之名位,实有天子之权。
经过四川平叛、孝陵之变、北军易帜,朱寅更加牢固的抓牢了权柄,彻底掌控了南朝大权。
隔日,天子再下旨,敕造吴王府。却被朱寅上表谢绝,仍然住在原来的国公府。
同日,天子册封宁采薇为吴王妃,封朱婴宁为长乐郡主,封吴忧为无忧郡主。
天子册封朱寅一家,虽然没有正式举行册封典礼,可是朱寅一家的名分已定。
腊月初九,朱寅下朝回府,在府中设宴,庆祝册封之喜。大门上的匾额,也从宁国公府变成了“吴王府”。
只是这个吴王府本是个侯爵府的底子,可朱寅根本不在意这些。如今的南京,也没有现成的王府可住。
喜宴结束之后,宾客纷纷告辞离去之后,已是华灯初上。新鲜出炉的吴王、王妃,抱着半岁的长乐郡主,带着宁清尘和小黑,回到了后宅暖阁。
“昨天还是国公夫人,今天就是王妃了。”宁采薇喝了几杯酒,脸蛋在壁炉下红彤彤的,声音都带着暖意。
“吴王殿下,十年了,我们折腾了整整十年,终于混到了亲王,摄政王。”
有了三分酒意的朱寅惬意的斜靠着锦榻,摸着身边毛发油亮的小黑,笑道:
“清尘还没有封呢。清尘啊,你想要什么封号?除了公主不行,其他都可以。”
“切。”宁清尘一脸傲娇,“我才不在乎什么公主郡主,百姓已经给我上了封号:清尘圣母!”
“都已经神格化了,不比你们什么更霸气?不用封我,我真不想要这种封号。”
说完伸出脚逗逗小黑,“小老虎,你应该给小黑一个封号,咯咯!小黑,我对你好吧?”
这些年,因为朱寅和宁采薇很忙,陪伴宁清尘最多的反而是小黑这个不会说话的朋友。十年了,她和小黑的感情很深,犹如好友。
“封小黑?”宁采薇噗嗤一笑,“又胡闹,你哪来这么多奇思妙想啊。小黑虽然是功臣,立了很多功,可毕竟不是人类,怎么封?”
朱寅却没有笑,而是很感兴趣。
宁清尘摇摇小脑袋,一对可爱的梨涡溢满了不屑,“所以我说你是个俗人,你还不信。封个王妃,看把你得意的。小黑虽然不是人类,却是实打实的功臣,怎么不能封?”
“我这几年读史书,知道了很多事,已经今非昔比了。历史上有封号的动物、植物,不胜枚举,毫不稀奇。”
朱寅点头附和道:“清尘说的不错,的确是史不绝书。就说本朝,老道士还封一只白龟为镇海侯,封一只黑猫为司命玄猫元君。”
“梁武帝封一头大象为宝光如来,宋徽宗封护主的犬为‘忠义犬侯’。”
“唐德宗封一只鹦鹉为灵武郡公,因为这只鹦鹉预言泾原兵变,死后厚葬长安,还有出土墓志。”
宁清尘笑道:“我说嘛,小黑怎么不能封?它追捕过那么多敌将,封爵都够格。小老虎,小黑是你的爱犬,都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你都是摄政王了,你的犬也没有跟着升天啊。”
朱寅摸着小黑油光水滑的狗毛,拍拍小黑的狗头,很是亲昵的说道:“老伙计,该封你什么好呢?”
小黑此时完全没有战场上威风鼎鼎、凶如虎狼般的威风,反而憨态可掬,耳朵都耷拉着,摇头摆尾。
朱寅想了想,说道:“小黑,我就封你为护国神犬吧。多年之后,为你建立神犬庙,世代祭祀,如何?”
说到这里,朱寅鼻子有点发酸。因为按照小黑的寿元,也就再活个十年。
忽然宁清尘说道:“小老虎,我发现我们和小黑的身体,好像在穿越时空之时,得到了某种优化。这是我作为一个医生的职业敏感。”
她抬起小手,指着小黑,“小黑这种状态,可能会超过它本来的寿元。”
朱寅仔细一看,果然发现小黑和上一世十岁时,状态更好,似乎更年轻。
难道宁清尘说的是真的?朱寅很是高兴,他真的希望小黑多活几年。
“好了。”宁采薇笑道,“我同意封小黑为护国神犬,这样我们家连狗狗都是神,齐活了。我更愿意相信小黑能延长寿命。不过现在,我要说正事。嘻,摄政王——”
朱寅接过女儿长乐郡主,“别叫我摄政王。”
宁采薇取出一个账本,“国库有六千万两,我们自己有两千多万两银子,我觉得可以设立中央银行,进行币制改革了。”
“这种金融创新阻力不大,宜早不宜迟。唉——别走神!”
朱寅亲了奶香奶香的女儿一口,说道:“你继续说你的,我听着呢。”
宁采薇道:“国库现在很宽裕,干脆拿出一千万两,我们私人再拿出一千万两,这两千万就是中央银行的资本金,设立铸币厂,铸造银币。技术上,完全没问题了,工匠直接从岱山调。”
“用九银一铜的金属比率,铸造精美的大明银币,每枚含纯银七钱,当值一两银子,这银币就是大明的国家法币。两千万两银子,能造出两千八百枚法币,刨出铸造成本,一下子就赚了七百万!”
“这七百万枚就是铸造的纯利润,国库和我们对半分。然后,用银币支付俸禄、军饷、朝廷采购、赈济。同时,鼓励用银币交纳赋税。宁银商社也一律用银币结算。”
“再逐步用银币、金币收兑银子、金子,限期兑换。过期之后,规定违背钱法用银子交易,收取‘钱法税’一半,用高成本逼的非法币退出市场,逼的他们和朝廷兑换法币。”
朱寅摇头道:“你以为这事阻力小?你想多了。老百姓银子很少,其实是收益者。可是大地主、大官僚、大商人呢?大量白银被他们窖藏了。我们铸造银币,一枚七钱银,却当一两银子用。这是在稀释他们的金山银海,阻力会小?”
“那么他们一定会自己仿造银币,私铸。”
宁采薇也摇头:“你对金融真是不太在行。你以为铸币技术很简单?岱山技术铸造出来的银圆,他们要想做出高仿,起码需要摸索几年,而且成本会很高,根本不赚钱,为何要干?他们若是铸造出高仿的精美银币,还能有利润空间,那除非是整体性的技术突破。或者我们培养的铸造工匠规模性叛逃,技术恶性扩散。”
“可是虎牙是干什么的?只要加强情报管理,并且制定严刑重典,严禁私自铸造银币,他们也不敢轻易冒险。”
“退一万步,就算他们能短期内技术能突破,也有胆量私自铸币,能做到难以辨认的高仿地步,那也是好事,就当是帮助朝廷铸币。只要银币精美,人们看不出,大可流通,还能加速银币化改革…”
朱寅皱眉道:“你说的有道理,可是富户大量窖藏白银,白银流通比例低。我们这么干,白银难以再窖藏,他们就只能大量储藏法币。到时,朝廷铸造的银圆法币,又难以流通了。”
宁采薇笑道:“银行是干什么的?吸储啊!给存款利息,同时凡是有存款业务的,可以享受远程汇兑业务,这样就可以异地存取了,省了多少事?朝廷有了信誉,不怕他们不把银币存到银行。”
朱寅想了想,“给存款利息,那收益呢?靠放贷?就大明这种经济水平和生产力,能有多大贷款规模?贷款利息能和存款能打平?肯定是亏。”
“开始肯定是亏损的。”宁采薇点头,“可是这种亏损就是购买信用值的代价,而且是可控、可逆转的。贷款规模会逐年扩大。”
“而且你别忘了,铸造权在我们手里,超过百分之二十的铸币利润啊,当然要吐出一部分反哺市场。小亏大赚,我们总体还是海赚。相当于用金融工具收割富人的羊毛…”
宁采薇越说越兴奋,一双眼睛亮晶晶的。
朱寅一思索,发现宁采薇的这一套,几乎没有漏洞。
他当即赞同道:“好!可以干!朝廷通过金融改革,割了大量羊毛,再通过赈济、福利的方式,补贴给穷苦百姓,或者改善基建惠及全民,或者投资工厂提供就业岗位,这就是劫富济贫了。”
宁采薇笑道:“所以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刀子要够快,兵权要抓的够牢。刚开始,只是设立中央银行,他们还不会反应激烈,所以我说阻力不大,等他们发现不对,也是一年之后。到那时,我们的二十万新军也差不多练好了,还怕什么?”
宁清尘忍不住说道:“本质上这其实就是借助币改之名,狠狠对富人收取一次重税,只是不用收税的名义,的确是个好办法,软刀子杀人。”
宁采薇扬扬账本,“我大概推算过,如果币制改革能成功,朝廷不但拥有金融财政工具,在南方就能获益一亿多圆的收益。等到统一北国,起码又是好几千万的收益。前后差不多两亿银元收益,这就是朝廷币制改革成功的利润!”
“小老虎,两亿银元啊!是大明南北未分裂时,国库总收入的八倍!”
朱寅闻言兴奋的握拳,“两亿!这就是华夏复兴、大明腾飞的原始资金!”
……
PS:今天本来请假的,身体不舒服,挣扎着写了三千多字,实在坚持不下去了。抱歉…睡了,好难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