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958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

小说: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作者:抽象派作者 更新时间:2025-10-01 18:10:49 源网站:2k小说网
  “涨了涨了,又涨了!”

  三日间,这句话已经在城中各处牙行重复了无数次,

  无数商贾为之激动,

  甚至就连一些百姓也翘首以盼!

  地价从二十天前的一两二,已经又冲上了二十三两!

  握在手里不动都是赚,更何况一些在便宜时买入的人了。

  到了这一步,已经无人再关心是否迁都,

  但凡有点余钱的人都在关心,

  今日地价能不能冲上二十四两!

  市易司衙门内,气氛沉重到了极点,

  一众太监走路时小心翼翼,不再有当初的喜气洋洋。

  无他,赚得太多了,赚得他们都怕了。

  这三日,市易司一亩地都没有买,一直在向外卖.

  可即便如此,市易司衙门手中的地还有几十万亩,

  都是二两银子左右买进的,

  至于赚了多少钱,就连操持买卖田亩的人都不清楚。

  只知道存银的据点已经扩大到了三十一个,

  所有能放银子的角落都塞满了银锭、宝钞。

  就这样还不够!

  今日还要扩大十个存放银两的据点!

  衙房侧厅,侯显拿着文书仔细看着,

  只觉得嘴唇干涩,喉咙发痒,他不清楚赚了多少。

  但知道最开始动用了多少银两,二百万两。

  而现在,仅仅是昨日新开设的五个存银据点,就已经存放有二百万两。

  虽然有很多据点他不能去,都是由中军都督府的人负责,但想来也不会比这五个存银少。

  那么其他的.

  侯显眼睛都有些红了。

  大明朝一年赋税结余才八百万两,而且还在逐年缩减。

  短短两月,弄出了一年的赋税

  侯显百思不得其解,京城原来这么有钱?

  用了好久才平复心绪,

  侯显拿起文书,踱步走向衙门正堂。

  来到门口,他停下脚步,深吸了一口气,

  对于屋中的大人,心中没来由地闪过一些害怕。

  “咚咚咚”缓了许久,他才敲**门。

  “大人,是我。”

  “进来。”

  平静的声音传来,侯显踱步走了进去。

  屋中十分安静,与京城、皇城躁动的气氛格格不入,

  而造成这一切的大人,身穿常服,静静坐在桌后,看着京中杂记。

  侯显眼中闪过一丝佩服,面对这等钱财还能波澜不惊,

  京中传闻陆大人不喜钱财,

  先前他还将信将疑,现在他是真信了。

  “大人,这是下官整理出来的文书,

  上面有剩余的田亩以及新存银据点的安放,还有后续发卖的计划。”

  “放下吧。”

  陆云逸头也没抬,视线一直汇聚在杂记上,看得津津有味。

  见状,侯显沉声道:

  “大人,要不要趁着价高,多卖一些。”

  陆云逸抬起头来,瞥了他一眼:

  “现在什么价了。”

  “用新沉商行送来的账目测算,均价在二十二两三钱。”

  “嗯,那些盐商还在买吗?”

  “在。”

  “那就按照计划继续卖,卖到剩三十万亩地为止。”

  “是!”侯显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大人,他们还在买,为何不都卖给他们?”

  陆云逸笑着摇了摇头:

  “过犹不及,他们虽然有钱,但也不是什么**,还是留一些地应对后续吧。”

  “是!”

  侯显又想到了一事,轻声道:

  “大人,锦衣卫的内鬼抓到了,是杜大人抓到的。”

  “知道了。”

  “下官告退。”

  赵勉府的正堂里,烛火燃得旺,把满室的银锭映得发亮。

  八仙桌上摊着地契与算盘,盐商周通扒拉着算珠,满脸横肉都跟着颤:

  “这三日又涨了三两!算下来竟回本还赚了几万两啊!”

  旁边的丝绸商严翰捋着山羊胡,

  指尖却不自觉攥紧了袖角,带着几分悔意:

  “早知道月初就该多收些,

  那时才十五两,现在都二十三两了,少赚了近十万两啊!”

  其他人也跟着附和,

  有人拍着胸脯说下月准能到三十两,

  有人惋惜要是当初一两的时候买就好了.

  但偏厅里却静得压抑。

  赵勉背着手踱来踱去,玉扳指被摩挲得发亮,

  桌上的热茶早已凉透,

  他端起来抿了一口,却尝不出半点茶香。

  市易司这几日太静了,静得反常,

  先前还跟他们抢着地抬价,

  这几日竟连个吏员的影子都没见着,就像凭空消失了一般。

  “不对劲,太不对劲了”他喃喃自语,脚步停在窗边。

  看着院外漆黑的夜空,心里像压了块石头。

  “大人!刘大人急信!”

  随从撞开偏厅门,跑得满头大汗,手里的信纸被攥得皱巴巴的:

  “应天卫消失的一千军卒找到了!

  那些前些日子买地的北方商贾,全是他们扮的!

  而且,他们.他们这十多天,前前后后卖了快四十万亩地!都是之前低价收的!”

  “什么?!”

  赵勉猛地回头,手里的茶杯哐当砸在地上,茶水溅湿了他的官袍下摆,他却浑然不觉。

  他一把抓过信纸,手指抖得厉害,

  “四十万亩.”

  作为户部尚书,他一下子就想明白了其中关键,

  怪不得市面上的地买不完,原来都是他们在卖

  他声音发颤,胸口剧烈起伏:

  “好个陆云逸!好个市易司!”

  他跌跌撞撞往正堂走,掀门帘时力气太大,

  把帘上的银流苏都扯掉了,珠子滚了一地。

  正堂里还在喧闹,周通正拍着桌子喊调银子的事。

  见赵勉进来,都停下话头,笑着起身:

  “赵大人来得正好,咱们正算着”

  “算个屁!”

  赵勉吼出声,唾沫星子溅在周通脸上,打断了他的话。

  满室的笑声瞬间僵住,所

  有人都愣住了,看着赵勉铁青的脸,心里莫名一慌。

  “你们还笑!都醒醒!”

  赵勉扶着桌子,指节泛白,

  “咱们上当了!前些日子那些大肆收地的北方商贾,全是市易司的人!

  现在他们高价卖了四十万亩地,全让咱们接了!”

  “接咱们接了?”

  周通脸上的笑瞬间消失,嘴唇哆嗦着:

  “不可能市易司不是没钱了吗?前几日还跟咱们抢地呢!”

  严翰脸色瞬间惨白,

  手里的算盘哗啦掉在地上,木珠滚得满桌都是。

  他却没心思捡,颤声道:

  “四十万亩.那得是多少银子?咱们手里的地,全是他们的?”

  “不然呢?”

  赵勉喘着气,瘫坐在椅子上,眼神里满是狠厉:

  “陆云逸这是早就布好了局!

  先低价收地,再借着咱们的手抬价,最后把地全倒给咱们!

  现在唯一弄不明白的,是他哪来的钱!”

  正堂里瞬间乱成一团。

  有人瘫倒在地,喊着完了完了,

  有人哭着说百年积蓄付诸东流,还有人想冲出去卖地,却被赵勉喝住:

  “现在卖?谁会买?

  现在的价全是咱们撑起来的,

  你们一不买,地价立马跌回去,到时候连本都回不了!”

  众人顿时安静下来,

  眼神齐刷刷看向赵勉,像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严翰上前一步,躬身道:

  “赵大人,您足智多谋,一定有办法的!”

  “求您想想辙,别让咱们的家底全赔进去!”

  赵勉盯着桌上的地契,牙齿咬得咯咯响,片刻后,他猛地一拍桌子:

  “有办法!明日一早,咱们把手里的地全抬价!

  往四十两、五十两抬!”

  京里那些小商贾不是眼馋地价涨吗?引他们来接!

  要是他们不买,抬到五十两,再砸到三十两,不信他们不买!”

  这话一出,众人都愣住了。

  周通红着眼睛,一下子就想明白了,

  市易司先前就是用这等法子来诱骗他们去买.

  从四十两到十五两时,他们还在庆幸没有买,但从十五两又涨到二十两时,他们就坐不住了

  没人再说话,所有人都默认了这个法子。

  他们没得选,只能把自己挖的坑,再挖得深些,让别人跳进来。

  次日天还没亮,京中的牙行就热闹起来。

  江南商贾的伙计们抱着地契,扯着嗓子喊价:

  “三十两!京畿官道附近的地,三十两一亩!”

  “三十五两!城南桑地,三十五两!”

  小商贾们果然动了心,围在牙行门口议论纷纷。

  有人攥着银子犹豫:“会不会太贵了?”

  “贵什么?反正又不迁都了,

  昨日还二十三两,今日就三十两,明日指不定到六十两!再不买,就没机会了!”

  “再等等,再等等价格稳住了再说。”

  市易司正堂,陆云逸刚翻完侯显送来的新账册。

  侯显就掀帘而入,声音带着几分急促:

  “大人,赵府那边有动静了!

  他们的人一早就在牙行抬价,现在城南的地已经喊到三十五两了!”

  陆云逸放下账册,指尖在桌沿轻轻敲了敲,眼底闪过一丝冷光:

  “学得倒是快。”

  他抬头看向侯显,语气斩钉截铁:

  “传令,让应天商行立刻贴出告示,

  就说为筹备北方分行,近期要抽调人手前往北方。”

  “让锦衣卫的人散消息,就说陛下已经敲定迁都章程,开春后就动工。”

  “所有人准备抛地,五日之内,把地价砸下来!”

  “啊?”侯显愣住了:

  “大人,这.这不是逆党之前用的法子吗?咱们现在也这么干?”

  “他能用,咱们为何不能用?”

  陆云逸拿起笔,在纸上快速画了个圈:

  “他们想让旁人接盘,咱们就先断了其他人的念想,

  迁都的消息一放,地价暴跌,谁还敢买地?

  既然上了牌桌,就要做好血本无归的打算,想走就走,哪那么容易?”

  侯显这才反应过来,连忙躬身:

  “下官明白!这就去安排!”

  他转身往外走,脚步都比往常快了三分!

  不到一个时辰,府东街应天商行门口就围满了人。

  红底黑字的告示贴在最显眼处,

  筹备北方分行的消息像重锤,砸得围观商贾头晕目眩。

  他们就算是再傻也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这不是摆明了要迁都吗!

  消息像长了翅膀,很快就传到了牙行。

  原本还在犹豫要不要买地的小商贾,

  一听迁都二字,顿时慌了神,

  浑身热血退却,一个激灵清醒过来.

  “不行,这地不能买!万一迁都了,地就不是这个价了!”

  有人转身就走,有人赶紧去找之前喊价的伙计,想把刚定下的地契退了。

  可伙计哪里肯退:

  “三十五两都定好了,怎么能退?你们不买,有的是人买!”

  话虽这么说,他心里却发虚。

  刚才还围着问价的人,

  这会儿已经走了大半,只剩下几个还在观望的老农。

  就在这时,街上传来一阵马蹄声。

  十几辆插着各处商行旗帜的马车停在牙行门口,伙计们跳下车,抱着厚厚的地契,声音洪亮:

  “卖地!二十五两一亩!谁要!”

  “二十五两?”

  牙行里瞬间炸开了锅。

  刚才还喊三十五两的伙计,脸色唰地白了,

  “这地我不买了!”

  有人跑到伙计跟前说。

  “三十五两太贵了,二十两还差不多!”

  伙计急得满头大汗,只能降价:

  “三十两!三十两就卖!”

  可没人理他,二十五两的地就在眼前,谁还会买三十两的?

  但即便如此,二十五两的地也没人买!

  地价像断了线的风筝,一路往下坠。

  辰时刚过,就从三十五两跌到了二十五两。

  午时不到,又跌到了二十两。

  等到未时,有人喊出了十五两的价。

  这下子,连凑热闹的商贾都开始慌了,有人攥着地契哭:

  “我昨天买的三十两,今天怎么就十五两了?”

  赵府里,探子一趟接一趟地跑,报来的地价一次比一次低。

  “大人,市易司抛地了!现在已经十五两了!”

  “大人,应天商行贴了告示,要去北平开分行!”

  “大人,京里都在传迁都的事,百姓们都不敢买地了!”

  赵勉坐在太师椅上,手里玉扳指掉在地上,摔出一道裂痕。

  他猛地站起身,一脚踹翻了旁边的茶几,茶碗碎了一地:

  “陆云逸!你好大的胆子!”

  严翰哆哆嗦嗦地走进来,手里的地契都快攥烂了:

  “赵大人,现在怎么办?

  市易司还在卖地压价,咱们手里的地现在连十五两都卖不出去了!”

  “要不.要不咱们把他们卖的地接过来?”有人提议。

  “没钱了!我手里就剩三万两银子,这够干什么?”严翰怒目而斥。

  赵勉红着眼睛,声音都变了调:

  “抛!跟他一起抛,把手里的地全抛出去,能卖多少是多少!

  就算跌到十两,也比砸在手里强!”

  可已经晚了。

  申时刚过,地价如流水,已经到了十二两。

  而且这次抛的地更多,光城南裕兴牙行一家,就有两万亩地等着卖。

  周通站在门口,看着牙行大门,

  看着手里厚厚的地契,呼吸急促,脸色涨红.

  “三十两收的地,现在十二两..怎么办.怎么办.”

  与他一样的人不在少数,

  大多是一些想要趁乱赚一笔的大小商贾,

  他们同样失魂落魄

  京中的哀嚎声,从牙行蔓延到了街头巷尾。

  一个刚买了一百亩地的小商贾,瘫坐在裕兴牙行门口,

  手里地契被风吹得翻卷,

  他却浑然不觉,只是喃喃自语:

  “我怎么就信了他们的话.我的银子啊.”

  老王头也挤在人群里,

  看着牙行里十二两的木牌,心里一阵后怕。

  幸好他上次三两的时候就把地卖了,

  不然现在也得跟着哭,不

  过现在少赚了这么多,他心里也有些不是滋味。

  不过看着遍地哀嚎的人,他心里暗爽!

  他拍了拍旁边一个老农的肩膀:

  “兄弟,别等了,能卖就赶紧卖吧,再等下去,说不定就跌到一两了!”

  市易司正堂里,侯显拿着新送来的账册,脸上满是复杂:

  “大人,今日一共抛了八万多亩地,

  咱们接回了七万多亩,地价已经稳定在十二两了。

  京里的商贾.哭的哭,闹的闹,

  还有人去京府告状,说有人故意搅乱商贸。”

  陆云逸抬眼,看向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语气平静:

  “撤一半人回来,明日不用抛地了。”

  “是!”

  侯显应了声,却没立刻走。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问道:

  “大人,要是能再往下压价,能让不少人将地都吐出来,咱们低价买.”

  “好了!”

  陆云逸抬手制止,

  “贪多嚼不烂,赚钱的办法多的是,没必要用这种法子,

  那些大商贾扛得住折腾,京中百姓也扛不住这么折腾,

  就将地价维持在十两银子。”

  “是!”

  这时,一名红衣大太监匆匆走了进来,

  一见到陆云逸,就匆忙说道:

  “陆大人,陛下召见,您快来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