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213章 张玉之苦,其子张辅

小说: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作者:抽象派作者 更新时间:2025-10-01 17:49:17 源网站:2k小说网
  九月的夜空,星辰点点,一轮明月高悬。

  前军斥候部营寨,封赏送达后,一股难以言喻的热烈气氛瞬间弥漫开来。

  “封赏已下,吾等荣耀加身!”

  一名军卒高声呼喊,仿佛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整个军寨顿时沸腾起来。

  陆云逸笑着招了招手,对走过来的军需官以及军纪官吩咐道:

  “今日是礼兵之日,本就是同庆的日子,给将士们准备一些酒食,咱们关起门来好好庆祝一二。”

  “是!”

  那名军需官面露笑容,朗声道:

  “回禀将军,吾等已经备下酒食,正准备开饭!”

  陆云逸笑了笑:“很好,那便快些吧,莫要让弟兄们等急了。”

  “是!”

  军需官发出一声高呼,陆云逸转而看向那名军纪官,

  还不等说话,那军纪官就一改往日的严肃,转而嘿嘿一笑:

  “将军,吾等知道该怎么做。”

  陆云逸一愣,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

  “很好,都去吧。”

  “是!”

  待到二人离开,陆云逸在前军斥候部营寨中来回转了一圈,满脸笑容,最后笑着回到了军帐。

  陆云逸手拿圣旨坐于床榻,一弯腰便从床下掏出了一个小盒子,

  将圣旨放了进去,准备将圣旨好好保存,以作后世文物。

  这道圣旨上有他的名字,只要后人挖出这道圣旨,

  就会知道在如今大明王朝,有一个名为陆云逸的年轻将领,辗转北疆立下大功。

  想到这,陆云逸抿嘴露出笑容,

  战事虽然辛苦,到了此刻,一切都是值得的。

  都指挥室佥事的职位是他没有想到的意外,

  如今他身具三个正三品官职,

  分别是太子宾客、都指挥佥事、卫所指挥使,日后可以说是前途无量。

  陆云逸将身体靠坐在床榻上,面露思索,

  他现在是不是三品大圆满?

  但很快他便否决了这个想法,太子宾客是虚职,

  而都指挥佥事与卫所指挥使都是正三品中排名末尾的官职,

  左右侍郎、左右副都御史、通政使、大理寺卿、太常寺卿、应天府尹、按察使这些都是能位列中枢的官职,

  甚至他可能还比不上如今管理应天治安的副留守。

  现在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三品初阶

  一想到这,陆云逸心中的热烈消散了一些,取而代之的是熊熊战意!

  就在这时,军帐外传来了淡淡的脚步声,很快刘黑鹰的声音响了起来:

  “大人,您在里面吗。”

  陆云逸眼神一凝,迅速翻下床,走到一侧的桌案旁坐下,而后才说道:

  “进来吧。”

  很快,以刘黑鹰为首的一众军中将领都走了进来,

  他们脸上大多都带着高兴的涨红,眼神中充斥着兴奋,

  进入军帐后,他们规规矩矩地站在军帐中,排成一排。

  陆云逸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很快,他们双手抱拳,齐齐躬身一拜:

  “多谢大人提携,使我等立下功勋。”

  直到此时,陆云逸心中才有几分明悟,站起身露出一抹苦笑:

  “尔等这是做甚?行军打仗非我一人之功,今日之封赏都是你们理所应得。”

  刘黑鹰脸色凝重,沉声道:

  “大人,还请莫出此言,

  世人都传一将无能累死千军,但在咱们前军斥候部,

  是良将智勇双全,引领万军如臂使指,

  若不是大人带领,我等只是军中小卒,哪来的如此殊荣。”

  一旁的武福六也连连躬身,他的眼睛红红的,面露感激,

  “大人,若无大人悉心教导,万万没有武福六今日,还请大人莫要自谦。”

  说完,武福六双手合拢,对着陆云逸重重一拜,感激之情溢出身躯。

  他从军已经有几个年头了,

  在调入庆州后卫之前,一直都是浑浑噩噩,想要立军功那是遥遥无期。

  没承想来到前军斥候部才不过一年,就已经扶云直上云霄,获得了以往他都不敢想象的军职。

  卫指挥佥事乃朝廷正四品官职,虽然排在末尾,但多少人一辈子也迈不上此道,

  但他因为跟对了上官,扶摇直上九万里,可谓一飞冲天!

  一侧的张玉亦更是神情复杂:

  “大人,我张玉从事军伍之事已经将近二十年,

  直到来到前军斥候部才有立功之机,前半生蹉跎下官郁郁不得志,

  但如今.前半生的委屈尽数消散,还请大人受我一拜!”

  张玉面露凝重,重重一拜!

  在其一旁还有陆云逸的旧部钱宏以及同样获得封赏的马大可等人,无不面露真挚。

  陆云逸听了他们一番肺腑之言,心中也觉得复杂万分,

  如今在他身后已经有将近五千名弟兄,想要让他们过上好日子,论功封赏,

  他就要前进、前进、不停的前进。

  他此刻有种感觉,自己已经成了不能停下的马车。

  恍惚间,陆云逸忽然想到了在北征大军中的南雄侯赵庸,

  以他的资历和他的年纪还去掺和北征一事,或许就是为了其身后之人,

  他可能不需要功勋,但他身后那万千依靠他的人需要。

  微微叹息,陆云逸收起心中思绪,朝着在场之人拱了拱手:

  “本将如今能获得如此成就,脱不了在场诸位弟兄的帮助,

  还望我等继续一往无前,在西南立下大功,再得封赏!”

  军帐内的气氛顿时热烈起来,

  在场众人纷纷笑了起来,眼中充斥着浓郁战意。

  休息了十余日,本来心中已经有了一些马放南山的心思,

  但封赏一经下达,顿时点燃了他们心中火焰,

  让他们恨不得此刻就在西南战场上,与敌厮杀!

  见他们如此神情,陆云逸抿嘴一笑,轻轻摆了摆手:

  “兵部的调令很快就会下达,诸位莫要因为得了官就疏忽了操练以及准备。”

  说着,陆云逸脸色凝重下来:

  “相反,前军斥候部今日得了如此大的殊荣,

  我等更要严于律己,一点疏忽都不能有,否则尔等轻而易举就会坠落深渊之下。”

  一时间,在场诸多人脑海中回想的都是今日大校场之景象,

  前军斥候部今日出了大风头,的确更要小心谨慎。

  陆云逸继续说道:

  “此次西南战事,前军斥候部定要再立军功,让那些瞧不起我等的军卒好好看看,

  我等不仅是草原战事打得好,西南山林战事同样打得好!

  如此,咱们日后的仗才能越打越多!

  有没有信心?”

  “有!”在场之人齐声大喝!

  陆云逸脸上的凝重如积雪融化般消散,露出笑容:

  “今夜好好庆祝,等明日抓紧写信送信回家中,让家中人莫要担心,也让他们高兴高兴。”

  陆云逸摆了摆手:

  “好了,都去吧,本将还有事要处理。”

  “是!”

  在场之人脸色一肃,一个个地离开军帐。

  最后,待到所有人都离开,

  张玉却留了下来,面露苦涩。

  陆云逸心中闪过恍然,向着一侧的凳子做了一个手势:

  “先坐吧,我去泡壶茶。”

  张玉也没有客气,垂头丧气地坐了下来,心中思绪不停翻滚。

  军中大多数人的封赏都是在新城卫,可偏偏他去了燕山左护卫,虽然同为指挥佥事,

  但能四处打仗的军卒远不是留守的卫所可以比拟。

  很快,陆云逸端着茶壶以及茶杯返回,瞥了他一眼,露出笑容:

  “怎么,对于朝廷的封赏不满意?”

  张玉连忙抬起头,略显苍老的脸上带着几分犹豫,挣扎片刻,最后还是泄了气一般地点了点头:

  “大人,下官有些想不明白,

  怎么弟兄们都是在新城卫任职,属下偏偏去了燕山左护卫,

  那地方如今在哪,下官都尚且不清楚”

  陆云逸笑了笑,倒了两杯茶,轻轻将一杯推了过去:

  “燕山左护卫就在燕山附近,隶属北平都司,归燕王节制,算是燕王的亲军。”

  “燕王?”

  张玉眼神眨动,心中有些明悟,旋即露出苦笑

  “大人,北平下官自然是十分熟悉,

  但这燕王下官却是见所未见,如今突兀到了他麾下,下官不知该如何是好。”

  张玉脸上露出几分犹豫,慢慢抬起头看向陆云逸:

  “大人,下官张玉蹉跎岁月将近二十年,是跟了大人才有上阵杀敌,一展才华之机,

  可如今.朝廷将属下调离大人麾下,这莫非是在故意为难属下?”

  张玉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怨气,

  若是一年前让他去燕山左护卫当值,那他定然高兴万分,总算不用运粮了。

  但如今,大好前程就在眼前,

  却要阴差阳错地分道扬镳,这让他如何能服气?

  陆云逸脸上一直挂着笑容听着张玉絮叨,轻轻抿着茶水,

  等到他不再说话,陆云逸才点了点桌上茶杯:

  “喝一些茶,去去火气。”

  张玉面露犹豫,将杯中茶水一饮而尽,而后长叹一声。

  直到此时,陆云逸才缓缓开口:

  “张玉啊,燕山左护卫未必不是一个好去处,

  你已经在辽王郡展现出你的军伍能力,朝廷将你调至燕山左护卫定然有其考量。”

  张玉顿时有些着急,还想说些什么,但陆云逸却抬手制止:

  “听我说完。”

  “大人请讲。”

  “如今北元虽灭,但也速迭尔却杀了天宝奴,夺了北元大印,

  此刻已经在瓦剌之地称可汗,另一个北元朝廷俨然再次出现。”

  “什么?”

  张玉猛地瞪大眼睛,听到如此机密,他忍不住心中震惊!

  但他很快便反应过来,连忙道:

  “大人,如今这个北元今非昔比,

  没有了正统的名号在,草原诸部不会服他,

  对我大明的威胁虽有,但还不是心腹大患。”

  听到此言,陆云逸笑着点了点头:

  “你说得没错,朝廷密奏,如今草原已经打成一片,

  以丞相咬住与太尉乃尔不花为首的旧北元势力正在与也速迭尔展开攻杀,

  若是本将没猜错的话,这就是调你去燕山护卫的一部分原因。”

  张玉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陆云逸面露感慨,张玉虽然与原有的升官之道有些差异,但终究还是去了燕山左护卫,

  收起思绪,陆云逸沉声开口:

  “朝廷已经在近日派人去招降北元太尉乃尔不花,负责之人就是燕王,

  这个过程不会太短,毕竟乃尔不花先前叛逃我大明,

  若不到走投无路,他不会重新归降。

  而你作为故元的枢密知院,对于北元旧事了解颇多,想来被朝廷看重,

  说不得就连燕王也会对你委以重任。”

  一时间,张玉脸色古怪到了极点,

  在他的前半辈子,前朝枢密知院的官职一直是他的桎梏,以至于他无法上阵立功。

  如今倒是峰回路转,因为故元的官职他来到了前军斥候部,

  而现在又因为故元的官职,去到了故元大都北平.

  陆云逸见他的脸色来回变幻,宽慰道:

  “燕王乃陛下嫡子,就藩北平,足以彰显陛下宠爱,

  去跟着燕王,要比与本将四处奔走要好上许多。

  更何况,若是五军都督府的调令本将还能想一些法子,改上那么一改,

  可如今这是圣旨,改无可改。”

  张玉脸色愈发沉痛,忍不住地唉声叹气,

  他作为故元枢密知院,自然也知道圣旨无从更改。

  这时,张玉脸上闪过一丝决然,抿了抿嘴,缓缓站起身,而后恭敬说道:

  “大人,下官有一个不情之请!”

  “说来。”

  张玉一愣,没想到大人居然如此爽快,便也不卖关子,坦言道:

  “大人,下官虽离开前军斥候部,

  但下官知将军之能,日后封功称爵亦不在话下,

  而张玉感念大人知遇之恩,此生不忘,

  下官有一子,名张辅,现居老家祥符如今年十四。”

  如此一说,陆云逸脸色古怪到了极点,眼睛微微瞪大,上下打量着张玉:

  “十四岁可还不能上阵杀敌啊。”

  被点破心思,张玉脸色一红,

  此行去到燕山护卫他已经做好了此生不得寸进的打算。

  所以他打算将其子留在前军斥候部,陆将军麾下。

  他历经官场将近二十年,看人不会错,

  陆将军得大将军庇护,又得朝廷殊荣,日后定有大出息。

  而他深知,升官发财最好的办法就是跟对上官,

  上官升了,作为属下自然要升,就如他现在。

  短短一年,将他前些年蹉跎的岁月尽数都补了回来。

  更不用说如今大明诸多将领就是因为所跟随上官封公封侯,才跟着乘风而起!

  张玉相信,眼前这位比他年轻许多的陆将军,有朝一日定然也能封爵!

  张玉支支吾吾开口:

  “大人,下官之长子虽然年幼,但已经展露出了几分军伍之道的天分,

  恳请大人将其收入麾下,杀敌立功!”

  “太年轻了,我大明军中虽有十四岁的军卒,

  但那都是父亲战死沙场,子承父业,在军中混一个活命机会罢了。

  你如今还活得好好地,刚升官发财,如此着急作甚。”

  陆云逸缓缓摇了摇头,见张玉面露急切,他便再次开口:

  “这样吧,先让张辅待在祥符老家,待我等从西南而归,到北平行都司之时再让他入军中,如何?”

  张玉脸上露出喜色,连忙躬身一拜:

  “多谢大人,张玉感激不尽。”

  陆云逸笑了笑,指了指凳子:

  “你先坐下,既然你求本将一件事,本将也拜托你一件事,如何?”

  张玉脸上闪过一丝疑惑,连忙坐了下来:

  “还请大人开口,下官定然万死不辞。”

  陆云逸摆了摆手:

  “不算是什么大事,只是照料一个人罢了。”

  张玉脸上更加疑惑

  陆云逸也不卖关子,坦言道:

  “本将的舅舅如今就在燕山左护卫任职,名为柳升,现在应当是百户,

  待你去履职之时,照扶一二即可。”

  张玉瞪大眼睛,脸色古怪,心中涌出荒唐。

  向来都是长辈照顾晚辈,如今却是截然相反,晚辈要照扶长辈.

  但他没有犹豫,很快便释然了,

  只因他今年四十有五,还不是同样在陆将军麾下听之任之。

  “还请大人放心,下官记住了,履职之时,下官定然多加照扶。”

  陆云逸顿时露出笑容:

  “好,那本将也答应下来,将你儿子张辅带在身边,多加教导!”

  张玉大喜,连忙再拜:

  “多谢大人!!”

  “好了,去与弟兄们乐呵乐呵吧,再帮我叫刘黑鹰进来。”

  “是!”

  张玉身形一挺,快步离开军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