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昊一听,觉得这事靠谱:"成,我让村里问问,看有没有合适的年轻人愿意学医。工资和待遇,按厂里的标准给。"
"那太好了!"孙医生高兴坏了。
傍晚时分,村委会的会议室里挤满了人。
村民们端着碗,三三两两地聊着天,气氛热烈。自从厂子办起来,村里的氛围就变了,大家脸上都有了笑容。
"我听说南村的李建设三兄弟,今天去郑厂长家了。"
"是啊,想进厂呢。也不知道能不能成。"
"郑厂长可不认那套送礼的。人家看的是真本事。"
"可不是嘛。咱村的郑大牛,当初进厂也是考核过的。现在人家都是**工了,一个月五十多块钱!"
"听说这次春耕租拖拉机,挣了五百多块钱,都是村集体的。今晚就是要商量这钱怎么花。"
"郑厂长真是为咱村着想。那十几台拖拉机,都是他捐给村集体的。"
七点整,郑大山敲了敲桌子,会场安静下来。
"今天把大家叫来,是要商量件大事。"郑大山清了清嗓子,"春耕这几天,咱们把拖拉机租给邻村,一共收了五百四十块钱。这钱是村集体的,怎么用,得大家一起定。"
"修路!"有人喊。
"打井!"又有人说。
"村委会的房子也得修修,都漏雨了!"
大家七嘴八舌,热闹非凡。
郑大山按了按手:"大家别急,一样一样说。我先说说我的想法。这笔钱不多,得用在刀刃上。我琢磨着,先修村里的主路和打两口新井,其他的等以后再说。"
"我同意!"
"路确实该修了,下雨天都没法走。"
"井也得打,东头那口井水都快干了。"
郑昊举手说:"爸,我有个建议。"
全场的目光都看向他。
"村委会的房子,我个人出钱修。"郑昊站起来,"村集体的钱,全部用来修路、打井、修排水沟。这样能办更多实事。"
会场一片哗然。
"这怎么行!村里的事怎么能让你一个人出钱!"
"是啊,郑厂长,你已经给村里做了那么多了。"
郑大山也皱眉:"老四,这不合适。"
"爸,大家听我说。"郑昊环视一圈,"我是西尧村的人,村里好了,我才能好。厂子这些年挣了些钱,我拿出一部分回报乡亲们,天经地义。再说了,修村委会的房子,也就三四千块钱的事,我出得起。"
"可是......"
"没什么可是的。"郑昊打断父亲的话,"这事就这么定了。村委会的房子我出钱修,村集体的钱全部用来改善基础设施。以后每年春耕,租拖拉机的收入都归村集体,用来办更多实事。"
郑大山看着儿子,眼眶有些湿润。他知道,老四是真的把村里的事当成自己的事。
"那,那就按老四说的办。"郑大山哽咽着说,"大家鼓掌,感谢老四!"
掌声雷动。
村民们的眼神里,满是感激和敬佩。
散会后,几个老人拉住郑昊的手,说了一大堆感谢的话。郑昊一一应付,心里却在想更长远的事。
西尧村的改变才刚刚开始。等新学校建成,等更多产业发展起来,等周边的村子都富起来,那才是他真正想看到的景象。
回家的路上,赵晓兰挽着他的胳膊,轻声说:"你知道吗,今天村里人看你的眼神,跟看亲人一样。"
"我本来就是他们的亲人。"郑昊笑了笑,"咱们都是西尧村的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嗯。"赵晓兰点点头,"我也想为村里做点事。新学校建好后,我要好好教书,让村里的孩子都能读书识字,将来有出息。"
"会的。"郑昊看着夜空中的星星,"一定会的。"
第二天一大早,厂门口就聚集了十几个人。
除了李建设三兄弟,还有其他几个邻村的年轻人,都是听说西尧重工招人,特地赶来的。
王师傅站在门口,拿着笔和本子,一个个登记。
"叫什么名字?"
"张建国。"
"哪个村的?"
"东村的。"
"识字吗?"
"识字,上过初中。"
"干过什么活?"
"种地,还给生产队修过农具。"
王师傅点点头,在本子上记下来。
郑昊站在一旁,观察着这些年轻人。有的眼神坚定,有的略显拘谨,但都透着一股渴望。
"都登记完了?"郑昊问。
"完了,一共十五个人。"王师傅说,"郑厂长,咱们这次要招几个?"
"先都留下培训,一个月后考核。"郑昊说,"能留几个,看他们自己的本事。"
王师傅点点头,转身对那些年轻人说:"听好了,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西尧重工的培训学员。培训期一个月,每天五毛钱补贴,管两顿饭。一个月后考核,合格的留下,不合格的回家。规矩我说清楚,第一,不准迟到早退;第二,不准偷奸耍滑;第三,不准打架斗殴。谁要是违反了,立马走人。都听明白了吗?"
"明白!"
十五个年轻人齐声回答,声音洪亮。
"好,跟我进去。"王师傅带着他们往里走,"先给你们讲讲厂里的规章制度,然后分配到各个车间学习。"
郑昊看着他们的背影,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这些年轻人,将来也许会成为西尧重工的骨干,也许会成为这个时代的见证者。他们的命运,从今天开始改变。
"郑厂长。"
陈师傅不知什么时候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叠图纸。
"陈师傅,早啊。"郑昊打招呼。
"早。"陈师傅笑眯眯地说,"我琢磨了几天,把彩电的技术方案整理出来了。今天想给工人们上第一堂课,你要不要来听听?"
"当然要听!"郑昊眼睛一亮,"什么时候开始?"
"下午两点,会议室。"陈师傅说,"我叫了李明华他们几个,还有老张师傅和老马师傅。彩电技术比黑白电视复杂得多,得慢慢来。"
"成,下午我准时到。"
郑昊心里有数。陈师傅是显像管方面的专家,对彩电技术也有深入研究。有他指导,厂里的技术水平肯定能上一个台阶。
而且,郑昊自己对彩电技术也很了解。前世他在航天项目组,接触过很多精密电子设备,彩电的原理对他来说不算难。但他得装作"认真学习"的样子,不能表现得太突出,以免引起怀疑。
上午,郑昊在厂里转了一圈。
拖拉机车间,轰隆隆的机器声不绝于耳。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设备,一台台拖拉机在流水线上成型。
"郑厂长!"
郑大牛看到他,擦着汗跑过来。
"干得不错。"郑昊拍拍他的肩膀,"上个月的奖金拿到了吧?"
"拿到了拿到了!"郑大牛咧嘴笑,"八百块呢!俺妈都不敢相信,说俺一个月挣的比她一年挣的都多。"
"好好干,以后还会更多。"
"哎!"郑大牛挠挠头,"郑厂长,俺想问您个事。"
"说。"
"就是......"郑大牛有些不好意思,"村里新来的那个小学老师,林红,您认识吗?"
"那太好了!"孙医生高兴坏了。
傍晚时分,村委会的会议室里挤满了人。
村民们端着碗,三三两两地聊着天,气氛热烈。自从厂子办起来,村里的氛围就变了,大家脸上都有了笑容。
"我听说南村的李建设三兄弟,今天去郑厂长家了。"
"是啊,想进厂呢。也不知道能不能成。"
"郑厂长可不认那套送礼的。人家看的是真本事。"
"可不是嘛。咱村的郑大牛,当初进厂也是考核过的。现在人家都是**工了,一个月五十多块钱!"
"听说这次春耕租拖拉机,挣了五百多块钱,都是村集体的。今晚就是要商量这钱怎么花。"
"郑厂长真是为咱村着想。那十几台拖拉机,都是他捐给村集体的。"
七点整,郑大山敲了敲桌子,会场安静下来。
"今天把大家叫来,是要商量件大事。"郑大山清了清嗓子,"春耕这几天,咱们把拖拉机租给邻村,一共收了五百四十块钱。这钱是村集体的,怎么用,得大家一起定。"
"修路!"有人喊。
"打井!"又有人说。
"村委会的房子也得修修,都漏雨了!"
大家七嘴八舌,热闹非凡。
郑大山按了按手:"大家别急,一样一样说。我先说说我的想法。这笔钱不多,得用在刀刃上。我琢磨着,先修村里的主路和打两口新井,其他的等以后再说。"
"我同意!"
"路确实该修了,下雨天都没法走。"
"井也得打,东头那口井水都快干了。"
郑昊举手说:"爸,我有个建议。"
全场的目光都看向他。
"村委会的房子,我个人出钱修。"郑昊站起来,"村集体的钱,全部用来修路、打井、修排水沟。这样能办更多实事。"
会场一片哗然。
"这怎么行!村里的事怎么能让你一个人出钱!"
"是啊,郑厂长,你已经给村里做了那么多了。"
郑大山也皱眉:"老四,这不合适。"
"爸,大家听我说。"郑昊环视一圈,"我是西尧村的人,村里好了,我才能好。厂子这些年挣了些钱,我拿出一部分回报乡亲们,天经地义。再说了,修村委会的房子,也就三四千块钱的事,我出得起。"
"可是......"
"没什么可是的。"郑昊打断父亲的话,"这事就这么定了。村委会的房子我出钱修,村集体的钱全部用来改善基础设施。以后每年春耕,租拖拉机的收入都归村集体,用来办更多实事。"
郑大山看着儿子,眼眶有些湿润。他知道,老四是真的把村里的事当成自己的事。
"那,那就按老四说的办。"郑大山哽咽着说,"大家鼓掌,感谢老四!"
掌声雷动。
村民们的眼神里,满是感激和敬佩。
散会后,几个老人拉住郑昊的手,说了一大堆感谢的话。郑昊一一应付,心里却在想更长远的事。
西尧村的改变才刚刚开始。等新学校建成,等更多产业发展起来,等周边的村子都富起来,那才是他真正想看到的景象。
回家的路上,赵晓兰挽着他的胳膊,轻声说:"你知道吗,今天村里人看你的眼神,跟看亲人一样。"
"我本来就是他们的亲人。"郑昊笑了笑,"咱们都是西尧村的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嗯。"赵晓兰点点头,"我也想为村里做点事。新学校建好后,我要好好教书,让村里的孩子都能读书识字,将来有出息。"
"会的。"郑昊看着夜空中的星星,"一定会的。"
第二天一大早,厂门口就聚集了十几个人。
除了李建设三兄弟,还有其他几个邻村的年轻人,都是听说西尧重工招人,特地赶来的。
王师傅站在门口,拿着笔和本子,一个个登记。
"叫什么名字?"
"张建国。"
"哪个村的?"
"东村的。"
"识字吗?"
"识字,上过初中。"
"干过什么活?"
"种地,还给生产队修过农具。"
王师傅点点头,在本子上记下来。
郑昊站在一旁,观察着这些年轻人。有的眼神坚定,有的略显拘谨,但都透着一股渴望。
"都登记完了?"郑昊问。
"完了,一共十五个人。"王师傅说,"郑厂长,咱们这次要招几个?"
"先都留下培训,一个月后考核。"郑昊说,"能留几个,看他们自己的本事。"
王师傅点点头,转身对那些年轻人说:"听好了,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西尧重工的培训学员。培训期一个月,每天五毛钱补贴,管两顿饭。一个月后考核,合格的留下,不合格的回家。规矩我说清楚,第一,不准迟到早退;第二,不准偷奸耍滑;第三,不准打架斗殴。谁要是违反了,立马走人。都听明白了吗?"
"明白!"
十五个年轻人齐声回答,声音洪亮。
"好,跟我进去。"王师傅带着他们往里走,"先给你们讲讲厂里的规章制度,然后分配到各个车间学习。"
郑昊看着他们的背影,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这些年轻人,将来也许会成为西尧重工的骨干,也许会成为这个时代的见证者。他们的命运,从今天开始改变。
"郑厂长。"
陈师傅不知什么时候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叠图纸。
"陈师傅,早啊。"郑昊打招呼。
"早。"陈师傅笑眯眯地说,"我琢磨了几天,把彩电的技术方案整理出来了。今天想给工人们上第一堂课,你要不要来听听?"
"当然要听!"郑昊眼睛一亮,"什么时候开始?"
"下午两点,会议室。"陈师傅说,"我叫了李明华他们几个,还有老张师傅和老马师傅。彩电技术比黑白电视复杂得多,得慢慢来。"
"成,下午我准时到。"
郑昊心里有数。陈师傅是显像管方面的专家,对彩电技术也有深入研究。有他指导,厂里的技术水平肯定能上一个台阶。
而且,郑昊自己对彩电技术也很了解。前世他在航天项目组,接触过很多精密电子设备,彩电的原理对他来说不算难。但他得装作"认真学习"的样子,不能表现得太突出,以免引起怀疑。
上午,郑昊在厂里转了一圈。
拖拉机车间,轰隆隆的机器声不绝于耳。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设备,一台台拖拉机在流水线上成型。
"郑厂长!"
郑大牛看到他,擦着汗跑过来。
"干得不错。"郑昊拍拍他的肩膀,"上个月的奖金拿到了吧?"
"拿到了拿到了!"郑大牛咧嘴笑,"八百块呢!俺妈都不敢相信,说俺一个月挣的比她一年挣的都多。"
"好好干,以后还会更多。"
"哎!"郑大牛挠挠头,"郑厂长,俺想问您个事。"
"说。"
"就是......"郑大牛有些不好意思,"村里新来的那个小学老师,林红,您认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