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血陀罗症状
沈清辞心中泛起一阵失落,她望着温子然平静的侧脸,竟不知该如何追问,或许是她记错了。
她压下心头的疑虑,跟着温子然走进正屋。
屋内陈设简单,一张书案、两把木椅,墙上挂着一幅水墨山水画,除此之外再无他物。
小厮很快端来一壶果酿,笑着说:“沈小姐,这是我家大人特地酿的果酿,如今快日落了,喝茶容易提神难眠,您尝尝这个,温和得很。”
沈清辞端起酒杯,轻轻抿了一口。
清甜的果香在口中散开,带着桃子特有的清甜,酒精度数极低,只余一丝温润的暖意滑过喉咙,像秋日里的暖阳,让人浑身舒畅。
“这是……桃子酿的?” 她问道。
“是啊!” 小厮立刻答道,语气里带着几分炫耀,“这果子就是院那株桃树上结的,夏天果子多吃不完,大人便让人酿成了酒,存到现在刚好能喝。”
“这树长势倒是好,尝得出果子很甜。” 沈清辞赞道。
“那可不!” 小厮越说越起劲,“这桃树是我家大人三年前特地从掖县运回来的,大人天天亲自浇水施肥,年年都结满果子!”
“掖县?”
这两个字入耳,沈清辞端着酒杯的手猛地一顿,酒液险些洒出来。
她抬眼看向温子然,眼神有些疑惑。
掖县虽然属京城管理,但是确实距离京城最远的村落,贫瘠却安静,进京赶考的穷学子路过多半都在此处落脚,因为便宜有地方住,等到快考试前一两天再进京
除此之外,掖县还有一样东西很好吃,就是桃子,只是很少有人知道就是了
“文卿,你怎么会去掖县?” 沈清辞追问。
小厮刚想开口回答,却迎上温子然投来的目光,那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悦。
小厮顿时噤声,意识到自己多言,连忙躬身道:“小的先出去了,大人、沈小姐慢用。”
屋内瞬间安静下来,温子然避开了沈清辞的目光,语气平静地岔开话题:“你方才问那侍卫的症状,他……直到我离开陇西,都没再醒来过。”
沈清辞闻言,心中一沉,“人……死了?”
温子然摇头,眉头微蹙,说道:“是睡着了。那日我们将他绑在隐蔽处,后续派人去查看时,他怎么也叫不醒,后来请大夫来看过,说是脉象毫无异常,应该是睡着了。只是我在陇西呆了半月有余,他都没有醒过。”
沈清辞握着酒杯的手指微微收紧,眼底满是震惊,她原以为血陀罗要么致人幻境、如长公主般觉如 “重生”,要么便是剧毒夺命,可 “昏睡不醒却脉象如常”,竟完全超出了她的认知。
她蹙眉沉吟,“脉象毫无异常?只是昏睡…… 这太奇怪了。寻常毒物或致幻药,纵是影响神智,也绝不会让人气息平稳地睡上半月。”
话落时,她甚至生出一个想法,亲自给那侍卫把脉,或许能查清血陀罗的药性!这念头刚冒出来,便被她强压下去,可眼底的急切还是没能藏住。
温子然似乎看穿了她的心思,抬眼看向她,语气带了些宽慰:“你不必急,我去陇西后,会请当地最好的大夫给那侍卫诊治,将脉象让人传信给你。”
沈清辞猛地抬头,眼中满是疑惑:“你……”
“我领了圣旨,三日后启程去陇西善后,” 温子然缓缓开口,声音比往常低了些,“那边残余势力需肃清,官员任免也需重新安排,恐怕要待上半年之久。”
“半年?” 沈清辞下意识重复,心头像被晚风轻轻蛰了一下,莫名泛起一阵不舍。
她连忙垂下眼,掩去眼底的情绪。
堂中片刻安静,沈清辞指尖在袖中攥了攥,强撑着笑意,从随身的荷包里取出一个小巧的瓷瓶,递到温子然面前:“你既去陇西,那边有毒师,恐会有毒物暗算。这是我炼制的解毒丸,能解大部分常见毒物,你带着,有备无患。”
温子然接过瓷瓶,指尖触到她的指腹,两人都下意识顿了顿,又很快移开。
他握紧瓷瓶,起身道:“你在这儿等我片刻。”
说着便转身进了内堂,片刻后拿着一个暗红色的锦盒出来。锦盒上绣着细密的云纹,边角处缀着小小的银扣,看着精致却透着几分陈旧。
他将锦盒递到沈清辞面前:“这个给你。”
“这是……” 沈清辞接过锦盒,入手微沉,刚想打开看里面是什么,手腕却被温子然轻轻按住。
“别打开。” 他的声音带着几分严肃,目光落在她脸上,语气认真,“若是日后你要进宫,再打开它;若我半年后回来时,你还没用到此物,便再归还给我。”
沈清辞愣了愣,随即失笑:“哪有送出去的东西还要回去的道理?况且我只是侯府一个普通女子,哪有机会进宫?长公主府今日已是我近来去的最接近皇室的地方了。”
“有备无患。” 温子然却没笑,语气依旧郑重,“宫中不比外面,不是你行得正坐得端,麻烦就不会找上你。若真有一日……”
温子然立刻噤声,片刻才有说道,“但愿你用不到它罢。切记不可提前打开,也不可让旁人看见里面的东西。”
沈清辞见他说得认真,便收起笑意,“我知道了。皇宫那地方,我就算没去过,也知道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去处,我会小心的。”
说着她脑中又浮现上一世的记忆,那些折磨一闪而过。
温子然只是轻轻 “嗯” 了一声,目光转向窗外。
此时夕阳已沉到院墙尽头,晚霞将半边天染成淡红色,院中桃树的影子被拉得很长,落在青石板上,像一道模糊的印记。
屋内一时安静下来,只有晚风穿过窗棂的轻响。
又坐了片刻,温子然起身道:“天色不早了,你路上还要些时辰,早些回去吧,免得家中担心。”
沈清辞点头起身,跟着他往外走。不知为何,她总觉得今日的温子然与往常不同,往日里虽温和却也亲近,今日却总带着几分刻意的疏离,连说话都多了些谨慎的分寸。
沈清辞心中泛起一阵失落,她望着温子然平静的侧脸,竟不知该如何追问,或许是她记错了。
她压下心头的疑虑,跟着温子然走进正屋。
屋内陈设简单,一张书案、两把木椅,墙上挂着一幅水墨山水画,除此之外再无他物。
小厮很快端来一壶果酿,笑着说:“沈小姐,这是我家大人特地酿的果酿,如今快日落了,喝茶容易提神难眠,您尝尝这个,温和得很。”
沈清辞端起酒杯,轻轻抿了一口。
清甜的果香在口中散开,带着桃子特有的清甜,酒精度数极低,只余一丝温润的暖意滑过喉咙,像秋日里的暖阳,让人浑身舒畅。
“这是……桃子酿的?” 她问道。
“是啊!” 小厮立刻答道,语气里带着几分炫耀,“这果子就是院那株桃树上结的,夏天果子多吃不完,大人便让人酿成了酒,存到现在刚好能喝。”
“这树长势倒是好,尝得出果子很甜。” 沈清辞赞道。
“那可不!” 小厮越说越起劲,“这桃树是我家大人三年前特地从掖县运回来的,大人天天亲自浇水施肥,年年都结满果子!”
“掖县?”
这两个字入耳,沈清辞端着酒杯的手猛地一顿,酒液险些洒出来。
她抬眼看向温子然,眼神有些疑惑。
掖县虽然属京城管理,但是确实距离京城最远的村落,贫瘠却安静,进京赶考的穷学子路过多半都在此处落脚,因为便宜有地方住,等到快考试前一两天再进京
除此之外,掖县还有一样东西很好吃,就是桃子,只是很少有人知道就是了
“文卿,你怎么会去掖县?” 沈清辞追问。
小厮刚想开口回答,却迎上温子然投来的目光,那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悦。
小厮顿时噤声,意识到自己多言,连忙躬身道:“小的先出去了,大人、沈小姐慢用。”
屋内瞬间安静下来,温子然避开了沈清辞的目光,语气平静地岔开话题:“你方才问那侍卫的症状,他……直到我离开陇西,都没再醒来过。”
沈清辞闻言,心中一沉,“人……死了?”
温子然摇头,眉头微蹙,说道:“是睡着了。那日我们将他绑在隐蔽处,后续派人去查看时,他怎么也叫不醒,后来请大夫来看过,说是脉象毫无异常,应该是睡着了。只是我在陇西呆了半月有余,他都没有醒过。”
沈清辞握着酒杯的手指微微收紧,眼底满是震惊,她原以为血陀罗要么致人幻境、如长公主般觉如 “重生”,要么便是剧毒夺命,可 “昏睡不醒却脉象如常”,竟完全超出了她的认知。
她蹙眉沉吟,“脉象毫无异常?只是昏睡…… 这太奇怪了。寻常毒物或致幻药,纵是影响神智,也绝不会让人气息平稳地睡上半月。”
话落时,她甚至生出一个想法,亲自给那侍卫把脉,或许能查清血陀罗的药性!这念头刚冒出来,便被她强压下去,可眼底的急切还是没能藏住。
温子然似乎看穿了她的心思,抬眼看向她,语气带了些宽慰:“你不必急,我去陇西后,会请当地最好的大夫给那侍卫诊治,将脉象让人传信给你。”
沈清辞猛地抬头,眼中满是疑惑:“你……”
“我领了圣旨,三日后启程去陇西善后,” 温子然缓缓开口,声音比往常低了些,“那边残余势力需肃清,官员任免也需重新安排,恐怕要待上半年之久。”
“半年?” 沈清辞下意识重复,心头像被晚风轻轻蛰了一下,莫名泛起一阵不舍。
她连忙垂下眼,掩去眼底的情绪。
堂中片刻安静,沈清辞指尖在袖中攥了攥,强撑着笑意,从随身的荷包里取出一个小巧的瓷瓶,递到温子然面前:“你既去陇西,那边有毒师,恐会有毒物暗算。这是我炼制的解毒丸,能解大部分常见毒物,你带着,有备无患。”
温子然接过瓷瓶,指尖触到她的指腹,两人都下意识顿了顿,又很快移开。
他握紧瓷瓶,起身道:“你在这儿等我片刻。”
说着便转身进了内堂,片刻后拿着一个暗红色的锦盒出来。锦盒上绣着细密的云纹,边角处缀着小小的银扣,看着精致却透着几分陈旧。
他将锦盒递到沈清辞面前:“这个给你。”
“这是……” 沈清辞接过锦盒,入手微沉,刚想打开看里面是什么,手腕却被温子然轻轻按住。
“别打开。” 他的声音带着几分严肃,目光落在她脸上,语气认真,“若是日后你要进宫,再打开它;若我半年后回来时,你还没用到此物,便再归还给我。”
沈清辞愣了愣,随即失笑:“哪有送出去的东西还要回去的道理?况且我只是侯府一个普通女子,哪有机会进宫?长公主府今日已是我近来去的最接近皇室的地方了。”
“有备无患。” 温子然却没笑,语气依旧郑重,“宫中不比外面,不是你行得正坐得端,麻烦就不会找上你。若真有一日……”
温子然立刻噤声,片刻才有说道,“但愿你用不到它罢。切记不可提前打开,也不可让旁人看见里面的东西。”
沈清辞见他说得认真,便收起笑意,“我知道了。皇宫那地方,我就算没去过,也知道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去处,我会小心的。”
说着她脑中又浮现上一世的记忆,那些折磨一闪而过。
温子然只是轻轻 “嗯” 了一声,目光转向窗外。
此时夕阳已沉到院墙尽头,晚霞将半边天染成淡红色,院中桃树的影子被拉得很长,落在青石板上,像一道模糊的印记。
屋内一时安静下来,只有晚风穿过窗棂的轻响。
又坐了片刻,温子然起身道:“天色不早了,你路上还要些时辰,早些回去吧,免得家中担心。”
沈清辞点头起身,跟着他往外走。不知为何,她总觉得今日的温子然与往常不同,往日里虽温和却也亲近,今日却总带着几分刻意的疏离,连说话都多了些谨慎的分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