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两点,阳光透过343教室宽大的窗户,在地板上投下明亮的光斑。法律四班的同学们几乎都已到齐,教室里座无虚席,却异乎寻常地安静。大家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投向门口,等待着班主任陈秋铭的到来。评优——这个关乎荣誉和可能影响未来发展的敏感话题,像一块无形的磁石,吸引着所有人的注意力,也让空气变得有些凝滞。
脚步声由远及近,陈秋铭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他今天穿着一件浅蓝色的衬衫,下身是合身的休闲裤,鼻梁上架着那副标志性的黑框眼镜,神情一如既往的沉稳。与往常不同的是,他身后还跟着三个人——谷江河、袁友三和冯欣钰。谷江河手里抱着一个文件夹和一个笔记本电脑,袁友三拿着一个透明的文件袋和一叠纸张,冯欣钰则捧着一个投票箱和几支笔。这个阵容立刻让同学们意识到,这次班会非同寻常。
陈秋铭走上讲台,目光缓缓扫过台下每一张年轻而专注的面孔。他清了清嗓子,开门见山:“同学们,下午好。相信大家已经在班级群里看到了学校下发的那份关于评优的文件。相关的条件、要求,大家应该都清楚了。”
教室里鸦雀无声,只有窗外的蝉鸣隐约可闻。
陈秋铭微微停顿,语气变得深沉起来:“评优这件事,说起来是好事,是表彰先进。但经历过的人都知道,这其实也是件容易‘得罪人’的差事。名额有限,注定有人能评上,有人评不上。评不上的同学,心里难免会有失落,甚至可能会觉得不公平。这种心情,我能理解。”
他的坦诚让台下的学生们有些动容,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在这里,我想首先要说明一点,”陈秋铭提高了声调,目光坚定,“我们评优,不是为了区分谁优秀、谁不优秀。在我眼里,我们法律四班的每一位同学,都有各自的闪光点,都很优秀!如果按我的想法,最好能有五十个名额,人手一个,皆大欢喜,对不对?”
台下响起一阵轻松的笑声和赞同的附和声,气氛缓和了不少。
“但现实不是这样,”陈秋铭话锋一转,“名额只有这么多,这是学校的规则,我们必须遵守。特别是,评优文件中有一项‘班主任综合评价加分’。”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这几个字,“这项加分,没有具体的量化标准,我请教过潘主任,他也没有给出明确的操作指南。说白了,这项加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班主任的主观判断。”
同学们屏息凝神,听着这关键的部分。
“为了避免我个人的主观意愿过度影响最终的评选结果,最大限度地保证公平,”陈秋铭的声音清晰而有力,回荡在教室里,“我决定,放弃这项权力带来的自由裁量空间!”
此言一出,台下泛起一阵细微的骚动,同学们交头接耳,脸上露出惊讶和敬佩的神色。
陈秋铭抬手示意大家安静,继续解释道:“我的做法是:班主任加分,将完全依据前面各项客观条件(学习成绩、综合测评、干部任职等)计算出来的总分排名来决定。排名第一的同学,获得最高的班主任加分;排名第二的,获得次高的加分,以此类推。也就是说,班主任加分不再是一个独立的、主观的变量,而是对客观排名的一个‘强化’和‘确认’。这样,最终的结果将完全由前面的客观数据决定,最大程度地排除人为干预。同学们,听明白我的意思了吗?”
“明白了!”台下异口同声地回答,声音响亮而整齐。许多同学的脸上露出了释然和安心的表情。这种将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做法,极大地增强了过程的公信力。
“好!”陈秋铭点点头,“为了进一步体现本次评优过程的公开、透明和民主,我还邀请了三位同学,组成了一个临时的评优工作小组。”他侧身,向谷江河三人示意了一下,“这三位同学,谷江河、袁友三、冯欣钰,他们本身不具备参与本次个人荣誉评优的资格,因此可以保持中立和客观。他们将负责具体的票务、计分、监督工作,并且全程见证整个评选过程。他们的存在,就是为了确保一切都在阳光下进行。”
谷江河、袁友三、冯欣钰向前一步,向同学们微微鞠躬。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对这特殊的“监督员”角色表示认可。
陈秋铭拿起一份文件,开始宣布具体名额:“根据系里分配,我们班本次获得的推荐名额是:校级三好学生3名,优秀学生干部5名,先锋学生7名。另外,还有优秀宿舍,男、女寝各1个。”
他看向冯欣钰。冯欣钰会意,走上前,将一叠空白的选票分发给第一排的同学,示意大家往后传。同学们拿到选票后,都注意到选票的右下角,清晰地盖着一个红色的“阅”字印章——正是陈秋铭那个独特的“防伪标志”。
“为了保证选票的真实有效,防止有人私自加印或伪造,每张选票都加盖了我的私章。”陈秋铭解释道,“现在,我们开始第一项:三好学生的评选。”
袁友三走到黑板前,用粉笔写下了符合三好学生硬性条件的五位候选人名字:金叶子、郑燚、米冠军、穆双双、诸葛宁静。
“这五位同学,是综合入学以来三个学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测评排名,符合文件规定条件的。现在,请全体同学进行无记名投票,从五位候选人中选出你认为最适合获得‘三好学生’荣誉的三位。投票结果将按一定规则折算成分数,计入总评。”
教室里安静下来,只剩下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同学们神情专注,慎重地在自己认可的候选人名字后面打勾。金叶子坐在座位上,背脊挺直,目光平静,但微微抿起的嘴唇透露出一丝紧张。郑燚推了推她的黑金丝眼镜,表情一如既往的从容。米冠军双手合十,似乎在默默祈祷。穆双双则微微扬着下巴,眼神中带着自信。诸葛宁静显得有些腼腆,低着头。
投票结束,冯欣钰和袁友三抱着投票箱,从前到后收集选票。然后,袁友三负责唱票,谷江河站在黑板前,在五个名字下方一笔一划地写下“正”字计票。冯欣钰则在一旁监督,确保唱票和计票准确无误。
“金叶子,一票!”
“郑燚,一票!”
“诸葛宁静,一票!”
“金叶子,一票!”
“穆双双,一票!”
……
唱票声在安静的教室里格外清晰。票数逐渐拉开差距。金叶子和郑燚的名字下方的“正”字迅速增加,几乎齐头并进。最终,计票结果出炉:金叶子和郑燚获得了全班同学的全票通过!紧接着是诸葛宁静、米冠军和穆双双。
同学们对这个结果似乎并不意外,纷纷点头。金叶子和郑燚的全票通过,足见她们在班级中的威望和认可度。
接下来是紧张的算分环节。袁友三打开笔记本电脑,将学习成绩、综合测评的原始分数,以及刚刚的投票折算分,按照文件规定的公式快速输入。谷江河紧盯着屏幕,进行监督核对。教室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等待着最终的结果。
几分钟后,袁友三将计算结果打印出来,交给谷江河。谷江河仔细核对后,郑重地走上讲台,将结果递给陈秋铭。陈秋铭接过名单,一行行仔细审阅,偶尔用笔点一下,确认无误后,向谷江河点了点头。
谷江河面向全班,声音洪亮地宣布:“根据综合积分排名,由高到低顺序为:金叶子、郑燚、诸葛宁静、穆双双、米冠军。因此,班级拟向系里推荐金叶子、郑燚、诸葛宁静三位同学,作为校级三好学生人选!”
“哗——”
教室里瞬间爆发出热烈而持久的掌声。金叶子、郑燚和诸葛宁静站起身,面向陈秋铭和全班同学,深深地鞠了一躬。金叶子的脸上泛着激动的红晕,郑燚显得很从容,诸葛宁静则害羞地笑着。令人感动的是,未能入选的米冠军和穆双双,也真诚地用力鼓掌。米冠军还主动走过去,和金叶子、郑燚分别拥抱了一下,又向诸葛宁静点头致意,送上祝福。穆双双也大方地与金叶子、郑燚握手,向诸葛宁静点头示意。这种竞争中的友谊与风度,赢得了同学们赞许的目光。
陈秋铭欣慰地看着这一幕,抬手示意掌声暂停。“接下来,进行优秀学生干部的评选。”他宣布了规则,“这一项除了成绩要求,还必须担任学生干部满一学期。因此,像米冠军(心理委员)、宣萱(组织委员)等同学,虽然成绩符合,但任职时间不足,无法参选。另外,根据一人不能兼得多项荣誉的原则,已确定为三好学生人选的的金叶子和郑燚,也不再参与此项评选。”
符合条件的候选人共有七位:班长典晨阳、副班长穆双双、宣传委员祁淇、体育委员林晓安、生活委员段雪平、系自律会体育部负责人孙乐乐、系自律会纪律部成员梁晓青。需要从七人中选出五人。
投票、唱票、计票流程再次重复。这一次的竞争显得更为激烈,票数分布也更分散一些。最终,谷江河宣布积分排名顺序为:穆双双、典晨阳、祁淇、林晓安、段雪平、孙乐乐、梁晓青。拟推荐前五名:穆双双、典晨阳、祁淇、林晓安、段雪平。
掌声再次响起。当选的五位同学起身致谢,孙乐乐和梁晓青虽然落选,但也面带微笑地向当选者表示祝贺,展现了良好的气度。
“最后一项,先锋学生。”陈秋铭的语气轻松了一些,“这项荣誉的名额是7个。而除去已经获得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推荐资格的同学外,班里符合该项基本条件的同学,恰好也是7位。”他笑了笑,“所以,这一项我们就不需要投票了。请谷江河直接宣布拟推荐名单吧。”
谷江河拿出名单,念道:“拟推荐作为校级先锋学生人选的是:米冠军、孙乐乐、梁晓青、方圆圆、宣萱、颜心心、时丽雯!”
这一次的掌声带着更多的鼓励意味。这七位同学或许不是成绩最拔尖、职务最突出的,但他们在日常学习、活动参与或品德表现方面各有亮点。听到自己的名字,方圆圆惊喜地捂住了嘴,颜心心兴奋地晃了晃拳头,米冠军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另外,关于优秀宿舍的推荐,”陈秋铭补充道,“根据文件里的卫生、纪律、学习氛围等打分标准,评优小组也已核算完毕。”谷江河接着宣布:“拟推荐作为优秀宿舍的是:女寝918宿舍,成员是金叶子、祁淇、王刚、孙乐乐;男寝403宿舍,成员是林晓安、典晨阳、段雪平、诸葛宁静、孙有志、华清宝!”
被点到的宿舍成员们互相击掌、拥抱,脸上洋溢着集体荣誉带来的喜悦。
评选流程全部结束。谷江河、袁友三、冯欣钰一起走上讲台。谷江河作为组长,代表评优小组发言,他的声音沉稳有力:“我代表评优小组全体成员郑重声明:本次班级评优工作的全过程,都是在陈老师主持下,公开、公平、公正地进行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据可查,有迹可循!我们三人全程参与、共同监督!如果以后有任何人,敢质疑陈老师的公正,诋毁这次评选的结果,我们评优小组第一个不答应!我们愿意为我们所见证的一切作证!”
他的话音刚落,台下立刻响起了更加热烈的、近乎沸腾的掌声!这掌声,既是给评优小组的,更是给班主任陈秋铭的!为他敢于放弃权力、追求程序正义的勇气,为他处处为学生着想、竭力维护公平的良苦用心!
陈秋铭连连摆手,示意大家安静:“好了好了,我相信我们班的同学都是明事理的,不会有那样不讲理的人。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祝贺所有被推荐的同学!你们的荣誉,是靠自己平时的努力和表现赢得的!暂时没有获得的同学,也不要气馁,继续努力,下次评优,也许站在这里的就是你们!”
他顿了顿,最后提醒道:“当然,今天这只是班级层面的推荐名单。最终能否获得校级荣誉,还需要经过系里研究讨论和公示。大家耐心等待系的正式通知就好。班会到此结束!”
同学们陆续离开教室,许多人还在兴奋地讨论着刚才的评选。阳光依旧明媚,照在每个人脸上,也照进了大家心里。这一次完全在阳光下进行的评选,不仅选出了公认的优秀者,更重要的,是巩固了一种信任——对规则的信赖,对班主任的信任,以及对公平正义的共同追求。陈秋铭站在讲台上,看着学生们青春洋溢的背影,心中充满了作为一名教育者的满足与平静。他知道,今天这堂课,关于规则与公平的课,远比任何书本知识都更加深刻。
脚步声由远及近,陈秋铭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他今天穿着一件浅蓝色的衬衫,下身是合身的休闲裤,鼻梁上架着那副标志性的黑框眼镜,神情一如既往的沉稳。与往常不同的是,他身后还跟着三个人——谷江河、袁友三和冯欣钰。谷江河手里抱着一个文件夹和一个笔记本电脑,袁友三拿着一个透明的文件袋和一叠纸张,冯欣钰则捧着一个投票箱和几支笔。这个阵容立刻让同学们意识到,这次班会非同寻常。
陈秋铭走上讲台,目光缓缓扫过台下每一张年轻而专注的面孔。他清了清嗓子,开门见山:“同学们,下午好。相信大家已经在班级群里看到了学校下发的那份关于评优的文件。相关的条件、要求,大家应该都清楚了。”
教室里鸦雀无声,只有窗外的蝉鸣隐约可闻。
陈秋铭微微停顿,语气变得深沉起来:“评优这件事,说起来是好事,是表彰先进。但经历过的人都知道,这其实也是件容易‘得罪人’的差事。名额有限,注定有人能评上,有人评不上。评不上的同学,心里难免会有失落,甚至可能会觉得不公平。这种心情,我能理解。”
他的坦诚让台下的学生们有些动容,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在这里,我想首先要说明一点,”陈秋铭提高了声调,目光坚定,“我们评优,不是为了区分谁优秀、谁不优秀。在我眼里,我们法律四班的每一位同学,都有各自的闪光点,都很优秀!如果按我的想法,最好能有五十个名额,人手一个,皆大欢喜,对不对?”
台下响起一阵轻松的笑声和赞同的附和声,气氛缓和了不少。
“但现实不是这样,”陈秋铭话锋一转,“名额只有这么多,这是学校的规则,我们必须遵守。特别是,评优文件中有一项‘班主任综合评价加分’。”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这几个字,“这项加分,没有具体的量化标准,我请教过潘主任,他也没有给出明确的操作指南。说白了,这项加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班主任的主观判断。”
同学们屏息凝神,听着这关键的部分。
“为了避免我个人的主观意愿过度影响最终的评选结果,最大限度地保证公平,”陈秋铭的声音清晰而有力,回荡在教室里,“我决定,放弃这项权力带来的自由裁量空间!”
此言一出,台下泛起一阵细微的骚动,同学们交头接耳,脸上露出惊讶和敬佩的神色。
陈秋铭抬手示意大家安静,继续解释道:“我的做法是:班主任加分,将完全依据前面各项客观条件(学习成绩、综合测评、干部任职等)计算出来的总分排名来决定。排名第一的同学,获得最高的班主任加分;排名第二的,获得次高的加分,以此类推。也就是说,班主任加分不再是一个独立的、主观的变量,而是对客观排名的一个‘强化’和‘确认’。这样,最终的结果将完全由前面的客观数据决定,最大程度地排除人为干预。同学们,听明白我的意思了吗?”
“明白了!”台下异口同声地回答,声音响亮而整齐。许多同学的脸上露出了释然和安心的表情。这种将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做法,极大地增强了过程的公信力。
“好!”陈秋铭点点头,“为了进一步体现本次评优过程的公开、透明和民主,我还邀请了三位同学,组成了一个临时的评优工作小组。”他侧身,向谷江河三人示意了一下,“这三位同学,谷江河、袁友三、冯欣钰,他们本身不具备参与本次个人荣誉评优的资格,因此可以保持中立和客观。他们将负责具体的票务、计分、监督工作,并且全程见证整个评选过程。他们的存在,就是为了确保一切都在阳光下进行。”
谷江河、袁友三、冯欣钰向前一步,向同学们微微鞠躬。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对这特殊的“监督员”角色表示认可。
陈秋铭拿起一份文件,开始宣布具体名额:“根据系里分配,我们班本次获得的推荐名额是:校级三好学生3名,优秀学生干部5名,先锋学生7名。另外,还有优秀宿舍,男、女寝各1个。”
他看向冯欣钰。冯欣钰会意,走上前,将一叠空白的选票分发给第一排的同学,示意大家往后传。同学们拿到选票后,都注意到选票的右下角,清晰地盖着一个红色的“阅”字印章——正是陈秋铭那个独特的“防伪标志”。
“为了保证选票的真实有效,防止有人私自加印或伪造,每张选票都加盖了我的私章。”陈秋铭解释道,“现在,我们开始第一项:三好学生的评选。”
袁友三走到黑板前,用粉笔写下了符合三好学生硬性条件的五位候选人名字:金叶子、郑燚、米冠军、穆双双、诸葛宁静。
“这五位同学,是综合入学以来三个学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测评排名,符合文件规定条件的。现在,请全体同学进行无记名投票,从五位候选人中选出你认为最适合获得‘三好学生’荣誉的三位。投票结果将按一定规则折算成分数,计入总评。”
教室里安静下来,只剩下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同学们神情专注,慎重地在自己认可的候选人名字后面打勾。金叶子坐在座位上,背脊挺直,目光平静,但微微抿起的嘴唇透露出一丝紧张。郑燚推了推她的黑金丝眼镜,表情一如既往的从容。米冠军双手合十,似乎在默默祈祷。穆双双则微微扬着下巴,眼神中带着自信。诸葛宁静显得有些腼腆,低着头。
投票结束,冯欣钰和袁友三抱着投票箱,从前到后收集选票。然后,袁友三负责唱票,谷江河站在黑板前,在五个名字下方一笔一划地写下“正”字计票。冯欣钰则在一旁监督,确保唱票和计票准确无误。
“金叶子,一票!”
“郑燚,一票!”
“诸葛宁静,一票!”
“金叶子,一票!”
“穆双双,一票!”
……
唱票声在安静的教室里格外清晰。票数逐渐拉开差距。金叶子和郑燚的名字下方的“正”字迅速增加,几乎齐头并进。最终,计票结果出炉:金叶子和郑燚获得了全班同学的全票通过!紧接着是诸葛宁静、米冠军和穆双双。
同学们对这个结果似乎并不意外,纷纷点头。金叶子和郑燚的全票通过,足见她们在班级中的威望和认可度。
接下来是紧张的算分环节。袁友三打开笔记本电脑,将学习成绩、综合测评的原始分数,以及刚刚的投票折算分,按照文件规定的公式快速输入。谷江河紧盯着屏幕,进行监督核对。教室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等待着最终的结果。
几分钟后,袁友三将计算结果打印出来,交给谷江河。谷江河仔细核对后,郑重地走上讲台,将结果递给陈秋铭。陈秋铭接过名单,一行行仔细审阅,偶尔用笔点一下,确认无误后,向谷江河点了点头。
谷江河面向全班,声音洪亮地宣布:“根据综合积分排名,由高到低顺序为:金叶子、郑燚、诸葛宁静、穆双双、米冠军。因此,班级拟向系里推荐金叶子、郑燚、诸葛宁静三位同学,作为校级三好学生人选!”
“哗——”
教室里瞬间爆发出热烈而持久的掌声。金叶子、郑燚和诸葛宁静站起身,面向陈秋铭和全班同学,深深地鞠了一躬。金叶子的脸上泛着激动的红晕,郑燚显得很从容,诸葛宁静则害羞地笑着。令人感动的是,未能入选的米冠军和穆双双,也真诚地用力鼓掌。米冠军还主动走过去,和金叶子、郑燚分别拥抱了一下,又向诸葛宁静点头致意,送上祝福。穆双双也大方地与金叶子、郑燚握手,向诸葛宁静点头示意。这种竞争中的友谊与风度,赢得了同学们赞许的目光。
陈秋铭欣慰地看着这一幕,抬手示意掌声暂停。“接下来,进行优秀学生干部的评选。”他宣布了规则,“这一项除了成绩要求,还必须担任学生干部满一学期。因此,像米冠军(心理委员)、宣萱(组织委员)等同学,虽然成绩符合,但任职时间不足,无法参选。另外,根据一人不能兼得多项荣誉的原则,已确定为三好学生人选的的金叶子和郑燚,也不再参与此项评选。”
符合条件的候选人共有七位:班长典晨阳、副班长穆双双、宣传委员祁淇、体育委员林晓安、生活委员段雪平、系自律会体育部负责人孙乐乐、系自律会纪律部成员梁晓青。需要从七人中选出五人。
投票、唱票、计票流程再次重复。这一次的竞争显得更为激烈,票数分布也更分散一些。最终,谷江河宣布积分排名顺序为:穆双双、典晨阳、祁淇、林晓安、段雪平、孙乐乐、梁晓青。拟推荐前五名:穆双双、典晨阳、祁淇、林晓安、段雪平。
掌声再次响起。当选的五位同学起身致谢,孙乐乐和梁晓青虽然落选,但也面带微笑地向当选者表示祝贺,展现了良好的气度。
“最后一项,先锋学生。”陈秋铭的语气轻松了一些,“这项荣誉的名额是7个。而除去已经获得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推荐资格的同学外,班里符合该项基本条件的同学,恰好也是7位。”他笑了笑,“所以,这一项我们就不需要投票了。请谷江河直接宣布拟推荐名单吧。”
谷江河拿出名单,念道:“拟推荐作为校级先锋学生人选的是:米冠军、孙乐乐、梁晓青、方圆圆、宣萱、颜心心、时丽雯!”
这一次的掌声带着更多的鼓励意味。这七位同学或许不是成绩最拔尖、职务最突出的,但他们在日常学习、活动参与或品德表现方面各有亮点。听到自己的名字,方圆圆惊喜地捂住了嘴,颜心心兴奋地晃了晃拳头,米冠军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另外,关于优秀宿舍的推荐,”陈秋铭补充道,“根据文件里的卫生、纪律、学习氛围等打分标准,评优小组也已核算完毕。”谷江河接着宣布:“拟推荐作为优秀宿舍的是:女寝918宿舍,成员是金叶子、祁淇、王刚、孙乐乐;男寝403宿舍,成员是林晓安、典晨阳、段雪平、诸葛宁静、孙有志、华清宝!”
被点到的宿舍成员们互相击掌、拥抱,脸上洋溢着集体荣誉带来的喜悦。
评选流程全部结束。谷江河、袁友三、冯欣钰一起走上讲台。谷江河作为组长,代表评优小组发言,他的声音沉稳有力:“我代表评优小组全体成员郑重声明:本次班级评优工作的全过程,都是在陈老师主持下,公开、公平、公正地进行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据可查,有迹可循!我们三人全程参与、共同监督!如果以后有任何人,敢质疑陈老师的公正,诋毁这次评选的结果,我们评优小组第一个不答应!我们愿意为我们所见证的一切作证!”
他的话音刚落,台下立刻响起了更加热烈的、近乎沸腾的掌声!这掌声,既是给评优小组的,更是给班主任陈秋铭的!为他敢于放弃权力、追求程序正义的勇气,为他处处为学生着想、竭力维护公平的良苦用心!
陈秋铭连连摆手,示意大家安静:“好了好了,我相信我们班的同学都是明事理的,不会有那样不讲理的人。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祝贺所有被推荐的同学!你们的荣誉,是靠自己平时的努力和表现赢得的!暂时没有获得的同学,也不要气馁,继续努力,下次评优,也许站在这里的就是你们!”
他顿了顿,最后提醒道:“当然,今天这只是班级层面的推荐名单。最终能否获得校级荣誉,还需要经过系里研究讨论和公示。大家耐心等待系的正式通知就好。班会到此结束!”
同学们陆续离开教室,许多人还在兴奋地讨论着刚才的评选。阳光依旧明媚,照在每个人脸上,也照进了大家心里。这一次完全在阳光下进行的评选,不仅选出了公认的优秀者,更重要的,是巩固了一种信任——对规则的信赖,对班主任的信任,以及对公平正义的共同追求。陈秋铭站在讲台上,看着学生们青春洋溢的背影,心中充满了作为一名教育者的满足与平静。他知道,今天这堂课,关于规则与公平的课,远比任何书本知识都更加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