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知秋:龙城故事 第一百四十七章 优秀评选(三)

小说:一叶知秋:龙城故事 作者:伊小塔 更新时间:2025-10-05 07:53:48 源网站:2k小说网
  法律系的小会议室里,气氛庄重而略显沉闷。长方形的会议桌擦得锃亮,反射着屋顶日光灯清冷的光。江芸坐在主位,左边依次坐着潘禹会、温宜;右边则是陈秋铭、娄越和翁斯桐。

  潘禹会清了清嗓子,打破了室内的寂静。他面前摊开着笔记本和几份文件,圆圆的脑袋在灯光下显得更加光亮。“今天召集各位老师开会,主要议题就是确定本学期校级评优的推荐人选。学工处的文件我已经提前转给大家了,据了解,各班都已经初步确定了推荐名单。”他的语调带着惯有的官腔,“我们今天开会,就是集中讨论一下这些名单,最终确定下来,然后按要求进行公示。首先,请陈秋铭老师介绍一下四班的情况。”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陈秋铭身上。他坐直身体,翻开准备好的材料,语气平稳地开始汇报:“好的,潘主任。第一项,三好学生。系里分配给我们班三个名额。我们严格按照文件规定的程序,综合考察了入学以来三个学期的学习成绩、综合测评排名,并组织了班级民主投票,最终根据积分排名,确定推荐的三位同学分别是:金叶子、郑燚和诸葛宁静。”

  江芸微微点头,示意道:“陈老师,请你详细介绍一下这三位同学的具体情况吧。”

  “好的,江主任。”陈秋铭调整了一下坐姿,首先看向温宜,语气中带着尊重,“首先说金叶子同学。她从入学开始就一直担任班级团支书,过去温宜老师担任班主任时也非常重用她。”

  温宜闻言,脸上露出些许复杂的表情,但很快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陈秋铭的说法。

  陈秋铭继续介绍:“金叶子同学工作能力非常突出,团支部的各项工作在她带领下,都能出色、高效地完成。她的学习成绩尤其优异,三个学期的总平均分排在班级第一位,同时也是我们法律专业的全系第一名。”他顿了顿,补充了更重要的一点,“此外,金叶子同学非常注重社会实践,积极参加了新州市团委组织的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并且连续两次获得了‘优秀大学生’的荣誉。”

  江芸脸上露出赞许的神色:“哦?连续两次获得市级社会实践优秀?这很难得。看来这位同学确实是全面发展。各位老师,你们对金叶子同学作为三好学生推荐人选,有什么看法?”

  潘禹会皱了皱眉,用手指敲了敲桌面,语气带着挑剔:“金叶子……我有印象。每次那个王刚跟别人发生冲突,好像都有她在场。这个同学,感觉心眼很多,挺有个性。我一直怀疑,王刚那些冲动行为,会不会是她在背后挑拨怂恿的?”他的话语带着明显的臆测和偏见。

  陈秋铭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他可以接受对程序的质疑,但绝不能容忍这种毫无根据的人身攻击,尤其是针对他十分看重和爱护的学生。一股热血涌上头顶,他“嚯”地一下站了起来,声音因为激动而提高了八度:“潘主任!您说的这种毫无依据的猜测是什么意思?!这是系务会议,请您对自己的发言负责!”

  他的突然发作让在场所有人都吃了一惊。坐在他旁边的翁斯桐赶紧悄悄拉了一下他的衣角,低声提醒:“铭哥,冷静点……”

  陈秋铭也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深吸了一口气,强压住怒火,缓缓坐了下来,但眼神依旧锐利地盯着潘禹会。

  温宜这时开口了,她的声音平稳,带着为往事佐证的意味:“潘主任,这个我可以说明一下。四班的学生我比较了解,王刚那个孩子就是天生的火爆脾气,一点就着,跟炮仗似的,这跟金叶子完全没关系。相反,金叶子这孩子品性纯良,做事有分寸,是非常不错的。”

  陈秋铭接过话头,语气恢复了冷静,但更加坚定:“温老师说得对。金叶子同学除了自身优秀,更难得的是具有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她始终把班级荣誉放在首位,和那些对集体事务漠不关心的同学形成鲜明对比。她真正做到了‘集体高于个人’。这样的学生如果不是优秀,那什么样的才算优秀?”

  三班的娄越老师也扶了扶眼镜,温和地补充道:“我也赞成推荐金叶子。上次开会我提到过,我家毛毛在足球场差点出事,多亏了金叶子同学和李一泽同学,及时出手相助。从这件事就能看出她的责任心和善良。我对她的推荐完全赞成。”

  翁斯桐也小声说:“四个班的团支部工作,确实四班完成得最快、质量最高。我们都认为金叶子组织能力很强,所以她的优秀是实至名归的。”

  潘禹会被众人接连反驳,脸上有些挂不住,悻悻地说:“我刚才说的也只是……只是一种猜测嘛。不过,”他话锋一转,又找到一个攻击点,“金叶子开学的时候请了一周的假,这总是不太好的记录吧?三好学生毕竟是份量最重的奖项,我认为还是要慎重考虑。”

  陈秋铭立刻反驳,逻辑清晰:“潘主任,金叶子请假是事先经过您和系里审批同意的,程序合规,并非无故旷课。更何况,能否评优应该主要看学生一贯的综合表现,怎么能仅仅因为一次合规的请假就否定其资格?如果一名学生各方面都表现平平,还经常请假,那确实不该评优;但如果像金叶子这样,各方面都非常突出,仅仅因为生病请了几天病假就被排除在外,这难道不是因噎废食,太过武断了吗?”

  潘禹会被陈秋铭有理有据的反驳堵得哑口无言,张了张嘴,最终只是含糊地点了点头,不再坚持。

  江芸见状,一锤定音:“好,既然大家都没有实质性的反对意见,金叶子同学就确定为推荐人选。陈老师,请继续介绍下一位。”

  陈秋铭平复了一下心情,接着说:“第二位三好学生推荐人选是郑燚同学。她是我们班的学习委员,学习成绩优异,工作能力极强,在同学中威望很高,支持率可以说是百分之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她作为队长,带领我们法律系的志愿者团队,参加了去年冬天的亚洲冬季运动会的志愿服务工作,表现非常出色。回到家乡后,她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比如去奶茶店体验生活,吃苦耐劳,受到了广泛好评。”

  江芸微笑道:“郑燚我知道,亚冬会志愿者里那个最机灵的姑娘,安检流程那些复杂的规矩,她一学就会,还能教会其他人。”

  翁斯桐连连点头:“对对对,那次志愿者带队,多亏了有郑燚在,我和陈老师、王老师都轻松不少。她特别有办法,遇到问题总能及时化解,还能主动帮助其他同学。”

  娄越也补充道:“郑燚我也知道,听我们班吴简平他们说,这孩子简直是个全才,不仅学习工作拔尖,体育、艺术样样精通,篮球、足球、跆拳道、舞蹈、书法、唱歌……好像就没有她不会的。”

  江芸想起来了:“哦!上次校园音乐节上唱说唱的那个女孩就是她吧?很有活力。”

  陈秋铭点头:“是的,就是她。”

  潘禹会这次仔细听着,想挑点毛病,却发现郑燚的履历几乎无懈可击,只好无奈地点了点头。江芸见状,直接说:“郑燚通过。下一个。”

  “第三位推荐人选是诸葛宁静同学。”陈秋铭介绍道,“他目前是团支部副书记,协助金叶子工作,之前也担任过其他班级干部。学习成绩优秀,工作耐心细致,而且非常有法治精神。上次带领同学成功为受骗消费者向‘诚信美发’维权的事件,就是他主导的。”

  江芸表示赞赏:“这件事我也有耳闻,确实是一次将法律知识应用于实践的优秀案例,值得肯定。”

  其他老师也纷纷点头,表示没有异议。诸葛宁静的推荐顺利通过。

  陈秋铭开始继续介绍优秀学生干部的五名人选。

  “第一位是穆双双同学,目前担任班级副班长,主要协助我管理女生宿舍的相关事务。”他语速平稳,既肯定了成绩,也不回避过去,“穆双双同学之前确实和部分同学有过一些摩擦和冲突,但经过沟通和教育,她已经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且在实际行动中有了明显的改正和进步。现在她对班级工作能够积极参与,提出过一些建设性意见,学习成绩和其他硬性条件也都符合优秀学生干部的要求。”

  这时,温宜插话道,语气带着一种她特有的、混合着评价和辩护的意味:“穆双双这孩子吧,本质是不坏的。可能就是因为她父母都是县城体制内的,特别是她父亲,在执法单位还是个有点权力的小头头,家里那种环境熏陶,让她多少沾了点小官僚主义的习气,说话办事有时候不太注意方式方法。但心眼不坏,也知道上进。”

  江芸闻言,微微颔首,接口道,目光扫过在场众人,像是在强调一种普遍原则:“对于学生身上存在的缺点,我们要加强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识到错误并能积极改正,这就是进步的表现。”

  陈秋铭点头表示认同,继续介绍:“第二位是班长典晨阳。典晨阳同学长期担任班长,对班级工作始终任劳任怨,毫无怨言。我这里有个具体的例子,”他顿了顿,看向众人,“这学期学校的值勤周,典晨阳同学负责校园流动岗,几乎每天都在各个岗位间巡查。大家可能没注意,他假期新买的一双运动鞋,短短一周时间,后脚跟外侧的橡胶底就磨平了一大块。这只是个小小的细节,但足以证明他在岗位上投入了多少心血,跑了多少路。而这,仅仅是他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

  这个具体而微的细节,让在座的几位老师都露出了动容的神色。连潘禹会也挑了挑眉,没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