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于莉在供销社主任办公室郑重递上辞职信的同时。
李宏军也去轧钢厂找南易了。
轧钢厂下班的铃声清脆而悠长,在暮色渐浓的空气中回荡,仿佛在宣告着一天辛勤劳作的结束。
工人们如潮水般从厂门口涌出,脸上带着疲惫却轻松的神情。
人群中,南易推着他的自行车,一个人走出了轧钢厂大门,梁拉娣并没有和他一起下班,因为她今天又要加班。
说起梁拉娣,无论是在嫁给南易之前,还是成为南易的媳妇之后,她始终保持着那股吃苦耐劳的劲头。
只要有加班的机会,她从不推辞,总是第一个举手报名。
正是凭借着这份对工作的热忱和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梁拉娣才能在这个以男性为主的行业里脱颖而出,成为一名令人敬佩的八级焊工。
要知道,轧钢厂作为拥有上万职工的大型企业,焊工岗位并不少见,但女性焊工却是凤毛麟角。
更难得的是,能够达到八级这个最高技术等级的女焊工,在全厂更是屈指可数。
一个女人,能够在火花飞溅、环境艰苦的焊接岗位上取得如此成就,这本就是一件值得所有人敬佩的事。
在最初的分厂时期,梁拉娣的才华确实被埋没了。
直到分厂并入总厂,梁拉娣才真正找到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
就连见多识广的李宏军,值得他敬佩的女性也是寥寥无几,而梁拉娣就是其中之一。
当然,这份敬佩纯粹是出于对专业能力的认可,李宏军从未对梁拉娣有过任何非分之想。
南易推着自行车刚走出厂门,就注意到路边停着一辆小汽车。
他本没有特别在意,正准备推车绕行,就在这时,小汽车的后车窗缓缓降下,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南师傅。”
李宏军的这一声招呼,让南易下意识地停下了脚步。
他脸上写满了诧异,当看清车内坐着的是李宏军时,惊讶之情更是溢于言表。
南易对李宏军并不陌生,毕竟同在轧钢厂工作,但两人分属不同部门,平时并无太多交集,关系也说不上熟悉。
“李工?您是在叫我吗?”南易不确定地环顾四周,确认附近没有其他姓南的工友。
这时,李宏军已经推开车门走了下来,面带温和的微笑来到南易面前:“南师傅,我们找个安静的地方聊聊?”
这个突如其来的邀请让南易更加疑惑,但他还是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这一幕被不少下班的工人看在眼里,顿时引起了阵阵议论。
“快看,那不是李宏军李大工程师吗?他找南易干什么?”
“李工可是厂里的大人物,怎么会突然找上一个厨子?”
“八成是看中南易的厨艺了,想请他去做家宴吧。”
“要说南易的手艺,那确实是没得挑。就连以前的傻柱,在厨艺上也比不上南易。”
“别提那个傻柱了,都是陈年旧事了。就他那个德行,也配跟南师傅相提并论?”
.......
暂且不论工友们的闲言碎语,李宏军带着南易来到了一家环境清雅的茶馆。
两人在靠窗的位置坐下,侍者很快端上了热气腾腾的香茗。
在氤氲的茶香中,李宏军与南易开始了交谈。
通过这番闲聊,李宏军对南易目前的家庭状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南易毫不掩饰对媳妇梁拉娣的感情,他表示从未后悔娶梁拉娣为妻,两人的感情一直很好。
在结婚之初,南易其实并不打算再要孩子,他觉得抚养大毛等四个孩子已经够吃力了。
但梁拉娣却执意要为他生一个孩子,这让南易感动不已。
更让人动容的是,不仅梁拉娣为南易生的儿子姓南,连大毛等四个孩子也都改姓了南。
这意味着,南易现在拥有四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在子女数量上只比李宏军略逊一筹。
尽管南易和梁拉娣的工资在厂里都算得上是高收入,但要养活这么一大家子人,经济负担依然相当沉重。
“南易。”李宏军适时切入正题,“我媳妇于莉打算下海经商,计划开一家饭店,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合作?”
这次专程来找南易,正是为了洽谈合作事宜。
既然决定让于莉经营饭店,就必须找到一个厨艺精湛的大厨。
南易不仅厨艺出众,人品更是值得信赖,这样德才兼备的人才实在难得。
其实李宏军也可以选择雇佣南易,按月支付工资。
但如果采取合作模式,南易将占有饭店的一部分股份。
这样一来,如果饭店经营不善,南易的利益就会受到影响。
不过反过来说,若是饭店生意兴隆、发展壮大,南易能够获得的回报也将更加丰厚。
“开饭店?”南易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作为一名厨师,一个曾经在国宴上展示过厨艺的厨师,开一家属于自己的饭店一直是他的梦想。
南易出身于餐饮世家,他家的老字号“雅和居”在新中国成立后被改制为“向阳红”,不过这家店并不在京城。
此刻,南易内心既感到心动,又充满担忧。
毕竟他现在是轧钢厂的食堂主任,放弃这个铁饭碗去经商,万一饭店经营失败,损失可就太大了。
但南易也清楚李宏军在厂里和社会上的影响力。
既然是李宏军的媳妇开饭店,只要菜品质量过关,生意应该不会差到哪里去。
南易自己积蓄有限,即便梁拉娣全力支持,仅凭他一个人的力量也很难开起一家饭店。
如今,一个难得的机会就摆在面前,这让南易内心充满了矛盾。
答应?还是拒绝?
他一时难以抉择。
“你不用急着做决定。”李宏军体谅地说,“明天早上再给我答复也不迟。”
这么重要的事情,南易确实需要和梁拉娣好好商量。
李宏军进一步说明了合作条件。
如果南易同意合作,他有两个选择:
一是占有10℅的股份,但没有基本工资;
二是每月领取一百元工资,同时占有5℅的股份。
李宏军计划前期投入五千元开办饭店,10℅的股份就相当于五百元。
可以说,这个条件充分体现了李宏军的诚意。
当然,南易精湛的厨艺也是李宏军看重的重要因素。
原著中阎解成夫妇开饭店的时候。
他们聘请傻柱掌勺时生意红火,赚得盆满钵满。
后来觉得傻柱工资太高,改用他的徒弟胖子做主厨。
结果因为胖子手艺不精,饭店生意一落千丈。
由此可见,厨师对饭店的经营至关重要。
即便饭店规模再大,如果菜品味道不佳,也很难实现盈利。
其实,李宏军此举也是想拉南易一把。
现在就看南易能否把握住这个机会了。
......
当晚,南易家刚刚吃过晚饭。
梁拉娣收拾完碗筷,南易就迫不及待地和她谈起了这件事。
得知李宏军的媳妇于莉要下海经商,而且李宏军亲自来找南易谈合作,梁拉娣先是愣了一下,随即认真地思考起来。
她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当然,做生意总是有风险的。
“我觉得可以试一试。”
梁拉娣一脸认真地对南易说。
于莉连供销社的工作都敢辞掉,梁拉娣也支持南易辞去现在的工作。
如果换了是秦淮茹,肯定不会同意南易辞职,毕竟轧钢厂食堂主任是个令人羡慕的职位。
事实上,南易现在想提前退休都不被批准。
其实,南易和梁拉娣平时没少听说有人做生意发了财。
厂里一些下岗工人和辞职的职工,下海经商后都赚了不少钱。
既然梁拉娣表示支持,南易也就下定了决心。
接下来,南易需要考虑的是选择哪种合作方式。
如果选择5℅的股份,每月就能拿到一百元工资。
要知道,梁拉娣这个八级焊工,月工资也才九十九元。一百元的月收入确实不算低。
梁拉娣也为南易仔细权衡利弊。
“从长远来看,应该选择10℅的股份。”
她分析道。
不过,选择10℅的股份就意味着没有固定工资。
如果饭店短期内无法盈利,南易就拿不到任何分红。
毕竟南易也要养家糊口,总不能全靠梁拉娣一个人支撑这个家。
经过深思熟虑,南易最终决定选择5℅的股份。
见南易已经做出选择,梁拉娣也不再反对。
......
消息很快传遍了四合院,大家都知道了于莉辞职,要和南易合作开饭店的事。
李宏军的儿女们也表示,有空时会去饭店帮忙。
与南易谈妥合作条件后,双方签订了一份正式的合同。
李宏军拿出了五千元钱交给于莉作为启动资金。
这笔钱虽然数额不小,但对李宏军来说并不构成太大压力。
就在这个星期,他的系统签到就获得了八百元的奖励。
.......
在阎埠贵家,老两口也在议论这件事。
“于莉胆子可真大,居然放弃了供销社的工作下海经商。”二大妈感叹道。
“听说李宏军找了南易合作,南易也真是的,连轧钢厂食堂主任的职位都不要了。”
“做生意风险太大了,我看于莉迟早会后悔,南易也一样。”
“不过南易的厨艺确实没得说,连何大清都承认南易的厨艺不比他差,应该能赚钱吧。”
“赚再多钱也不是铁饭碗啊。”
“这话倒是没错。”
.......
在中院,傻柱也听说了这个消息,眼中不禁流露出羡慕和嫉妒的神情。
要知道,开一家属于自己的饭店是傻柱从小到大的梦想。
如今于莉想要做生意,李宏军就出钱让她开饭店,还找来了南易合作。
李宏军有资金、有人脉,南易有厨艺,于莉又有管理才能。
再加上现在政策放开的大环境,这饭店开起来肯定能赚钱。
傻柱感到十分失落,为什么李宏军不找他合作呢?
他自己开不起饭店,如果有人愿意合作那是再好不过了。
但李宏军显然没有看上傻柱,直接找了南易。
就算南易拒绝合作,李宏军也可能找其他厨师。
平心而论,傻柱的厨艺还是不错的,但自从失去嗅觉后,他的厨艺就大不如前了。
原本就比不上南易的他,现在差距就更大了。
而且,傻柱在院子里的名声也不太好。
在为人处世这方面,南易可比傻柱强太多了。
在这个注重口碑的年代,名声的好坏确实很重要。
如今,傻柱没有正式工作,只能靠打零工、帮人做饭维持生计。
每个月还要赔偿阎家医药费,幸好有何大清帮衬着他。
但一想到于莉居然开起了饭店,傻柱心里就充满了羡慕和嫉妒。
......
在后院刘海中家,刘海中老两口和刘光天、刘光福四个人也在讨论这件事。
刘光天对南易佩服不已,居然敢放弃轧钢厂食堂主任这么好的职位。
换做是他,可舍不得放弃这个肥差。
“做生意是能赚大钱,但毕竟不是铁饭碗。”
“李宏军家不缺钱,他每个月工资就好几百,于莉做生意亏了他们也承受得起。”
“要是生意失败,南易的损失可就大了。”
“既然想要赚大钱,承担风险是必须的。”
在这个四合院里,于莉是第一个下海经商的,所以大家都在观望。
如果于莉做生意真的赚了大钱,这个四合院里肯定会出现第二个、第三个下海经商的人。
万事开头难。
如今工人还是“老大哥“,端着铁饭碗。
只要不下岗,很少有人会主动辞职做生意。
当然,利用下班时间做点小生意的人倒是不少。
在经商大潮中,有人赚钱,自然也有人亏本,这就是市场的规律。
李宏军也去轧钢厂找南易了。
轧钢厂下班的铃声清脆而悠长,在暮色渐浓的空气中回荡,仿佛在宣告着一天辛勤劳作的结束。
工人们如潮水般从厂门口涌出,脸上带着疲惫却轻松的神情。
人群中,南易推着他的自行车,一个人走出了轧钢厂大门,梁拉娣并没有和他一起下班,因为她今天又要加班。
说起梁拉娣,无论是在嫁给南易之前,还是成为南易的媳妇之后,她始终保持着那股吃苦耐劳的劲头。
只要有加班的机会,她从不推辞,总是第一个举手报名。
正是凭借着这份对工作的热忱和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梁拉娣才能在这个以男性为主的行业里脱颖而出,成为一名令人敬佩的八级焊工。
要知道,轧钢厂作为拥有上万职工的大型企业,焊工岗位并不少见,但女性焊工却是凤毛麟角。
更难得的是,能够达到八级这个最高技术等级的女焊工,在全厂更是屈指可数。
一个女人,能够在火花飞溅、环境艰苦的焊接岗位上取得如此成就,这本就是一件值得所有人敬佩的事。
在最初的分厂时期,梁拉娣的才华确实被埋没了。
直到分厂并入总厂,梁拉娣才真正找到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
就连见多识广的李宏军,值得他敬佩的女性也是寥寥无几,而梁拉娣就是其中之一。
当然,这份敬佩纯粹是出于对专业能力的认可,李宏军从未对梁拉娣有过任何非分之想。
南易推着自行车刚走出厂门,就注意到路边停着一辆小汽车。
他本没有特别在意,正准备推车绕行,就在这时,小汽车的后车窗缓缓降下,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南师傅。”
李宏军的这一声招呼,让南易下意识地停下了脚步。
他脸上写满了诧异,当看清车内坐着的是李宏军时,惊讶之情更是溢于言表。
南易对李宏军并不陌生,毕竟同在轧钢厂工作,但两人分属不同部门,平时并无太多交集,关系也说不上熟悉。
“李工?您是在叫我吗?”南易不确定地环顾四周,确认附近没有其他姓南的工友。
这时,李宏军已经推开车门走了下来,面带温和的微笑来到南易面前:“南师傅,我们找个安静的地方聊聊?”
这个突如其来的邀请让南易更加疑惑,但他还是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这一幕被不少下班的工人看在眼里,顿时引起了阵阵议论。
“快看,那不是李宏军李大工程师吗?他找南易干什么?”
“李工可是厂里的大人物,怎么会突然找上一个厨子?”
“八成是看中南易的厨艺了,想请他去做家宴吧。”
“要说南易的手艺,那确实是没得挑。就连以前的傻柱,在厨艺上也比不上南易。”
“别提那个傻柱了,都是陈年旧事了。就他那个德行,也配跟南师傅相提并论?”
.......
暂且不论工友们的闲言碎语,李宏军带着南易来到了一家环境清雅的茶馆。
两人在靠窗的位置坐下,侍者很快端上了热气腾腾的香茗。
在氤氲的茶香中,李宏军与南易开始了交谈。
通过这番闲聊,李宏军对南易目前的家庭状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南易毫不掩饰对媳妇梁拉娣的感情,他表示从未后悔娶梁拉娣为妻,两人的感情一直很好。
在结婚之初,南易其实并不打算再要孩子,他觉得抚养大毛等四个孩子已经够吃力了。
但梁拉娣却执意要为他生一个孩子,这让南易感动不已。
更让人动容的是,不仅梁拉娣为南易生的儿子姓南,连大毛等四个孩子也都改姓了南。
这意味着,南易现在拥有四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在子女数量上只比李宏军略逊一筹。
尽管南易和梁拉娣的工资在厂里都算得上是高收入,但要养活这么一大家子人,经济负担依然相当沉重。
“南易。”李宏军适时切入正题,“我媳妇于莉打算下海经商,计划开一家饭店,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合作?”
这次专程来找南易,正是为了洽谈合作事宜。
既然决定让于莉经营饭店,就必须找到一个厨艺精湛的大厨。
南易不仅厨艺出众,人品更是值得信赖,这样德才兼备的人才实在难得。
其实李宏军也可以选择雇佣南易,按月支付工资。
但如果采取合作模式,南易将占有饭店的一部分股份。
这样一来,如果饭店经营不善,南易的利益就会受到影响。
不过反过来说,若是饭店生意兴隆、发展壮大,南易能够获得的回报也将更加丰厚。
“开饭店?”南易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作为一名厨师,一个曾经在国宴上展示过厨艺的厨师,开一家属于自己的饭店一直是他的梦想。
南易出身于餐饮世家,他家的老字号“雅和居”在新中国成立后被改制为“向阳红”,不过这家店并不在京城。
此刻,南易内心既感到心动,又充满担忧。
毕竟他现在是轧钢厂的食堂主任,放弃这个铁饭碗去经商,万一饭店经营失败,损失可就太大了。
但南易也清楚李宏军在厂里和社会上的影响力。
既然是李宏军的媳妇开饭店,只要菜品质量过关,生意应该不会差到哪里去。
南易自己积蓄有限,即便梁拉娣全力支持,仅凭他一个人的力量也很难开起一家饭店。
如今,一个难得的机会就摆在面前,这让南易内心充满了矛盾。
答应?还是拒绝?
他一时难以抉择。
“你不用急着做决定。”李宏军体谅地说,“明天早上再给我答复也不迟。”
这么重要的事情,南易确实需要和梁拉娣好好商量。
李宏军进一步说明了合作条件。
如果南易同意合作,他有两个选择:
一是占有10℅的股份,但没有基本工资;
二是每月领取一百元工资,同时占有5℅的股份。
李宏军计划前期投入五千元开办饭店,10℅的股份就相当于五百元。
可以说,这个条件充分体现了李宏军的诚意。
当然,南易精湛的厨艺也是李宏军看重的重要因素。
原著中阎解成夫妇开饭店的时候。
他们聘请傻柱掌勺时生意红火,赚得盆满钵满。
后来觉得傻柱工资太高,改用他的徒弟胖子做主厨。
结果因为胖子手艺不精,饭店生意一落千丈。
由此可见,厨师对饭店的经营至关重要。
即便饭店规模再大,如果菜品味道不佳,也很难实现盈利。
其实,李宏军此举也是想拉南易一把。
现在就看南易能否把握住这个机会了。
......
当晚,南易家刚刚吃过晚饭。
梁拉娣收拾完碗筷,南易就迫不及待地和她谈起了这件事。
得知李宏军的媳妇于莉要下海经商,而且李宏军亲自来找南易谈合作,梁拉娣先是愣了一下,随即认真地思考起来。
她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当然,做生意总是有风险的。
“我觉得可以试一试。”
梁拉娣一脸认真地对南易说。
于莉连供销社的工作都敢辞掉,梁拉娣也支持南易辞去现在的工作。
如果换了是秦淮茹,肯定不会同意南易辞职,毕竟轧钢厂食堂主任是个令人羡慕的职位。
事实上,南易现在想提前退休都不被批准。
其实,南易和梁拉娣平时没少听说有人做生意发了财。
厂里一些下岗工人和辞职的职工,下海经商后都赚了不少钱。
既然梁拉娣表示支持,南易也就下定了决心。
接下来,南易需要考虑的是选择哪种合作方式。
如果选择5℅的股份,每月就能拿到一百元工资。
要知道,梁拉娣这个八级焊工,月工资也才九十九元。一百元的月收入确实不算低。
梁拉娣也为南易仔细权衡利弊。
“从长远来看,应该选择10℅的股份。”
她分析道。
不过,选择10℅的股份就意味着没有固定工资。
如果饭店短期内无法盈利,南易就拿不到任何分红。
毕竟南易也要养家糊口,总不能全靠梁拉娣一个人支撑这个家。
经过深思熟虑,南易最终决定选择5℅的股份。
见南易已经做出选择,梁拉娣也不再反对。
......
消息很快传遍了四合院,大家都知道了于莉辞职,要和南易合作开饭店的事。
李宏军的儿女们也表示,有空时会去饭店帮忙。
与南易谈妥合作条件后,双方签订了一份正式的合同。
李宏军拿出了五千元钱交给于莉作为启动资金。
这笔钱虽然数额不小,但对李宏军来说并不构成太大压力。
就在这个星期,他的系统签到就获得了八百元的奖励。
.......
在阎埠贵家,老两口也在议论这件事。
“于莉胆子可真大,居然放弃了供销社的工作下海经商。”二大妈感叹道。
“听说李宏军找了南易合作,南易也真是的,连轧钢厂食堂主任的职位都不要了。”
“做生意风险太大了,我看于莉迟早会后悔,南易也一样。”
“不过南易的厨艺确实没得说,连何大清都承认南易的厨艺不比他差,应该能赚钱吧。”
“赚再多钱也不是铁饭碗啊。”
“这话倒是没错。”
.......
在中院,傻柱也听说了这个消息,眼中不禁流露出羡慕和嫉妒的神情。
要知道,开一家属于自己的饭店是傻柱从小到大的梦想。
如今于莉想要做生意,李宏军就出钱让她开饭店,还找来了南易合作。
李宏军有资金、有人脉,南易有厨艺,于莉又有管理才能。
再加上现在政策放开的大环境,这饭店开起来肯定能赚钱。
傻柱感到十分失落,为什么李宏军不找他合作呢?
他自己开不起饭店,如果有人愿意合作那是再好不过了。
但李宏军显然没有看上傻柱,直接找了南易。
就算南易拒绝合作,李宏军也可能找其他厨师。
平心而论,傻柱的厨艺还是不错的,但自从失去嗅觉后,他的厨艺就大不如前了。
原本就比不上南易的他,现在差距就更大了。
而且,傻柱在院子里的名声也不太好。
在为人处世这方面,南易可比傻柱强太多了。
在这个注重口碑的年代,名声的好坏确实很重要。
如今,傻柱没有正式工作,只能靠打零工、帮人做饭维持生计。
每个月还要赔偿阎家医药费,幸好有何大清帮衬着他。
但一想到于莉居然开起了饭店,傻柱心里就充满了羡慕和嫉妒。
......
在后院刘海中家,刘海中老两口和刘光天、刘光福四个人也在讨论这件事。
刘光天对南易佩服不已,居然敢放弃轧钢厂食堂主任这么好的职位。
换做是他,可舍不得放弃这个肥差。
“做生意是能赚大钱,但毕竟不是铁饭碗。”
“李宏军家不缺钱,他每个月工资就好几百,于莉做生意亏了他们也承受得起。”
“要是生意失败,南易的损失可就大了。”
“既然想要赚大钱,承担风险是必须的。”
在这个四合院里,于莉是第一个下海经商的,所以大家都在观望。
如果于莉做生意真的赚了大钱,这个四合院里肯定会出现第二个、第三个下海经商的人。
万事开头难。
如今工人还是“老大哥“,端着铁饭碗。
只要不下岗,很少有人会主动辞职做生意。
当然,利用下班时间做点小生意的人倒是不少。
在经商大潮中,有人赚钱,自然也有人亏本,这就是市场的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