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柱失魂落魄地站在原地,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双手不自觉地搓着衣角。
他现在连个正经工作都没有,全靠在各个红白喜事上帮厨打零工维持生计。
自从失去嗅觉后,他的厨艺一落千丈,往日里那手让人赞不绝口的川菜功夫早已不复存在。
加上这些年得罪的人不少,在街坊四邻间的名声越来越差,愿意请他掌勺的人家也越来越少。
“要钱没有,要命一条!”傻柱把心一横,梗着脖子摆出一副豁出去的架势,可微微颤抖的双手却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安。
“好你个傻柱!打了人还敢这么横?”二大妈气得浑身发抖,指着傻柱的鼻子骂道,“既然你这么说,那咱们就公事公办,我这就去报案!看看到底是你横还是法大!”
一听到“报案”二字,傻柱顿时慌了神。
他刚才确实下手太重,阎埠贵被打得鼻青脸肿,蜷缩在地上呻吟的样子还历历在目。
要是真追究起来,自己肯定要吃不了兜着走。
至于遗书的事,全凭痴呆的易中海一面之词,阎埠贵一口咬定烧的是废纸,二大妈更是声称那只是句玩笑话。
最要命的是,易中海和傻柱早已翻脸,现在傻柱也不管易中海的死活。
真要闹到公家那里,对傻柱绝对没有好处。
想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傻柱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语气软了下来:“二大妈,您消消气。一百块实在是太多了,我...我赔十块钱行不行?我这阵子接的活儿少,实在是...”
“十块钱?你打发要饭的呢?”
二大妈指着刚被抬走的阎埠贵的方向,声音里带着哭腔,“我家老头子伤得这么重,光是医药费就不止这个数!你看看,这一地的血,这一身的伤...没有一百块,这事没完!”
平心而论,阎家已经算是讲道理的了。
阎埠贵伤得不轻,额头上的伤口还在渗血,去医院治疗少说也要二三十块钱,再加上误工费、营养费,真要细算起来,一百块并不算多。
要是换成从前的贾家,贾张氏那个老虔婆不狮子大开口要个三五百块才怪,说不定还要在地上打几个滚,哭天抢地地闹上一场。
就在傻柱一筹莫展之际,一直在旁边沉默不语的何大清终于开口了:
“他二大妈,柱子现在的情况您也看到了,一时半会儿确实拿不出一百块。”
“要不这样,每个月还十块,分十个月还清,您看如何?”
“我这把老骨头给您作保。”
二大妈犹豫了片刻,看着何大清父子确实捉襟见肘的窘境,又想到老伴还在医院等着治疗,终于不情愿地点了头。
何大清从怀里摸出一张皱巴巴的大团结,小心翼翼地抚平上面的折痕,这才递给二大妈。
这第一个月的赔偿总算是有了着落,可接下来的九个月该怎么办,傻柱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见热闹散去,围观的邻居们也渐渐散去,但窃窃私语声还在院子里回荡。
李宏军和于莉也回到了自己屋里,关上门,总算隔绝了外面的喧嚣。
“你说,易中海真的立了遗嘱要把房子给傻柱吗?”
于莉一边给李宏军倒茶,一边忍不住好奇地问。
她纤细的手指轻轻摩挲着茶杯边缘,眼神中满是思索。
“十有八九是真的。”
李宏军接过茶杯,轻啜一口,不紧不慢地说道:
“易中海上次痴呆好了之后,傻柱确实对他不错。”
“不过现在说这些已经没意义了。”
“阎埠贵把遗书一烧,死无对证。”
于莉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给李宏军削了个苹果,忽然话锋一转:
“宏军,这些天我一直在想件事。”
“我在供销社的工作虽然稳定,但一个月就那么点死工资。”
“你看现在政策放开了,好多人都下海经商,我听说前街的王寡妇摆个早点摊,一天都能赚十来块钱呢!”
“这都快赶上我大半个月的工资了。”
李宏军有些意外地看向妻子,注意到她眼中闪烁的光芒:“你的意思是?”
“我想辞职做生意。”于莉终于说出了盘桓在心中许久的念头,但随即又有些犹豫,“可是供销社毕竟是铁饭碗,万一生意做不好......而且爸妈那边,怕是也会反对。”
“既然你有这个想法,那就放手去做。”
李宏军笑着鼓励道,伸手轻轻拍了拍妻子的手背,“现在正是好时机,等再过几年,想做生意的人多了,竞争就激烈了。再说,供销社这个铁饭碗,迟早要打破的。你看看现在满大街的个体户,这就是大势所趋。”
于莉没想到丈夫这么支持,顿时喜形于色,连日来的犹豫一扫而空:
“那你觉得做什么生意好?”
“我考虑过做早茶,也想过卖服装.......”
“前些天我还特意去百货大楼转了一圈,现在最时兴的的确是的确良衬衫和喇叭裤。”
李宏军沉吟了一会,说道:
“开饭店怎么样?”
“前期投入不用太大,先投个五千块试试水。”
“厨师的人选我倒是有一个——南易。”
“他的厨艺比傻柱强多了,现在在轧钢厂食堂当主任,人脉也广。”
“我打听过了,他现在带着八个徒弟,在餐饮圈里很有些名气。”
“开饭店?”于莉有些顾虑,眉头微蹙,“这投入可不小,而且还得找个好厨子...五千块可不是小数目。”
李宏军分析道:
“南易现在养着五个孩子,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梁拉娣虽然是八级焊工,但往上晋升空间有限。”
“五个孩子要吃要穿,将来还要上学、结婚,压力不小。”
“若是我们找他合伙,他未必不会动心。”
“我算过了,如果生意好,一个月赚个三五百不成问题。”
于莉仔细思量着,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画着圈。
她认识南易的妻子梁拉娣,知道南易确实是个靠谱的人。
虽然开饭店不是她最初的首选,但既然李宏军这么建议,想必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好,那就开饭店!”于莉终于下定了决心,眼神坚定起来,“不过我得先把手头的工作交接好。”
.......
第二天一早,于莉特意穿了那身最体面的的确良衬衫,来到了供销社主任办公室。
“主任,这是我的辞职报告。”于莉将一份工工整整的辞呈放在办公桌上,声音虽然轻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
供销社主任推了推眼镜,一脸难以置信:“于莉,你可是咱们这的骨干,干得好好的怎么突然要辞职?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了?你要是有难处就跟组织说,组织一定会帮你解决的。”
“谢谢主任关心,是我个人想要尝试一下其他发展。”于莉礼貌而坚定地说,“这些年在供销社承蒙您照顾,我都记在心里。”
主任又苦口婆心地劝了半天,从铁饭碗的重要性说到做生意的风险,见于莉心意已决,只好叹了口气,在辞职报告上签了字:“于莉啊,既然你决定了,我也不好再拦着你。不过你要记住,供销社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
.......
于莉辞职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就在四合院和整个南锣鼓巷传开了。
“听说于莉把供销社的工作辞了?她是不是疯了?”
“好好的铁饭碗不要,非要学人家做生意,万一赔了可怎么办?”
“女人家家的,还是安稳点好。”
“李宏军也是,就这么由着媳妇胡来?”
各种议论不绝于耳,大多数人都不看好于莉的选择。
他现在连个正经工作都没有,全靠在各个红白喜事上帮厨打零工维持生计。
自从失去嗅觉后,他的厨艺一落千丈,往日里那手让人赞不绝口的川菜功夫早已不复存在。
加上这些年得罪的人不少,在街坊四邻间的名声越来越差,愿意请他掌勺的人家也越来越少。
“要钱没有,要命一条!”傻柱把心一横,梗着脖子摆出一副豁出去的架势,可微微颤抖的双手却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安。
“好你个傻柱!打了人还敢这么横?”二大妈气得浑身发抖,指着傻柱的鼻子骂道,“既然你这么说,那咱们就公事公办,我这就去报案!看看到底是你横还是法大!”
一听到“报案”二字,傻柱顿时慌了神。
他刚才确实下手太重,阎埠贵被打得鼻青脸肿,蜷缩在地上呻吟的样子还历历在目。
要是真追究起来,自己肯定要吃不了兜着走。
至于遗书的事,全凭痴呆的易中海一面之词,阎埠贵一口咬定烧的是废纸,二大妈更是声称那只是句玩笑话。
最要命的是,易中海和傻柱早已翻脸,现在傻柱也不管易中海的死活。
真要闹到公家那里,对傻柱绝对没有好处。
想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傻柱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语气软了下来:“二大妈,您消消气。一百块实在是太多了,我...我赔十块钱行不行?我这阵子接的活儿少,实在是...”
“十块钱?你打发要饭的呢?”
二大妈指着刚被抬走的阎埠贵的方向,声音里带着哭腔,“我家老头子伤得这么重,光是医药费就不止这个数!你看看,这一地的血,这一身的伤...没有一百块,这事没完!”
平心而论,阎家已经算是讲道理的了。
阎埠贵伤得不轻,额头上的伤口还在渗血,去医院治疗少说也要二三十块钱,再加上误工费、营养费,真要细算起来,一百块并不算多。
要是换成从前的贾家,贾张氏那个老虔婆不狮子大开口要个三五百块才怪,说不定还要在地上打几个滚,哭天抢地地闹上一场。
就在傻柱一筹莫展之际,一直在旁边沉默不语的何大清终于开口了:
“他二大妈,柱子现在的情况您也看到了,一时半会儿确实拿不出一百块。”
“要不这样,每个月还十块,分十个月还清,您看如何?”
“我这把老骨头给您作保。”
二大妈犹豫了片刻,看着何大清父子确实捉襟见肘的窘境,又想到老伴还在医院等着治疗,终于不情愿地点了头。
何大清从怀里摸出一张皱巴巴的大团结,小心翼翼地抚平上面的折痕,这才递给二大妈。
这第一个月的赔偿总算是有了着落,可接下来的九个月该怎么办,傻柱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见热闹散去,围观的邻居们也渐渐散去,但窃窃私语声还在院子里回荡。
李宏军和于莉也回到了自己屋里,关上门,总算隔绝了外面的喧嚣。
“你说,易中海真的立了遗嘱要把房子给傻柱吗?”
于莉一边给李宏军倒茶,一边忍不住好奇地问。
她纤细的手指轻轻摩挲着茶杯边缘,眼神中满是思索。
“十有八九是真的。”
李宏军接过茶杯,轻啜一口,不紧不慢地说道:
“易中海上次痴呆好了之后,傻柱确实对他不错。”
“不过现在说这些已经没意义了。”
“阎埠贵把遗书一烧,死无对证。”
于莉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给李宏军削了个苹果,忽然话锋一转:
“宏军,这些天我一直在想件事。”
“我在供销社的工作虽然稳定,但一个月就那么点死工资。”
“你看现在政策放开了,好多人都下海经商,我听说前街的王寡妇摆个早点摊,一天都能赚十来块钱呢!”
“这都快赶上我大半个月的工资了。”
李宏军有些意外地看向妻子,注意到她眼中闪烁的光芒:“你的意思是?”
“我想辞职做生意。”于莉终于说出了盘桓在心中许久的念头,但随即又有些犹豫,“可是供销社毕竟是铁饭碗,万一生意做不好......而且爸妈那边,怕是也会反对。”
“既然你有这个想法,那就放手去做。”
李宏军笑着鼓励道,伸手轻轻拍了拍妻子的手背,“现在正是好时机,等再过几年,想做生意的人多了,竞争就激烈了。再说,供销社这个铁饭碗,迟早要打破的。你看看现在满大街的个体户,这就是大势所趋。”
于莉没想到丈夫这么支持,顿时喜形于色,连日来的犹豫一扫而空:
“那你觉得做什么生意好?”
“我考虑过做早茶,也想过卖服装.......”
“前些天我还特意去百货大楼转了一圈,现在最时兴的的确是的确良衬衫和喇叭裤。”
李宏军沉吟了一会,说道:
“开饭店怎么样?”
“前期投入不用太大,先投个五千块试试水。”
“厨师的人选我倒是有一个——南易。”
“他的厨艺比傻柱强多了,现在在轧钢厂食堂当主任,人脉也广。”
“我打听过了,他现在带着八个徒弟,在餐饮圈里很有些名气。”
“开饭店?”于莉有些顾虑,眉头微蹙,“这投入可不小,而且还得找个好厨子...五千块可不是小数目。”
李宏军分析道:
“南易现在养着五个孩子,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梁拉娣虽然是八级焊工,但往上晋升空间有限。”
“五个孩子要吃要穿,将来还要上学、结婚,压力不小。”
“若是我们找他合伙,他未必不会动心。”
“我算过了,如果生意好,一个月赚个三五百不成问题。”
于莉仔细思量着,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画着圈。
她认识南易的妻子梁拉娣,知道南易确实是个靠谱的人。
虽然开饭店不是她最初的首选,但既然李宏军这么建议,想必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好,那就开饭店!”于莉终于下定了决心,眼神坚定起来,“不过我得先把手头的工作交接好。”
.......
第二天一早,于莉特意穿了那身最体面的的确良衬衫,来到了供销社主任办公室。
“主任,这是我的辞职报告。”于莉将一份工工整整的辞呈放在办公桌上,声音虽然轻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
供销社主任推了推眼镜,一脸难以置信:“于莉,你可是咱们这的骨干,干得好好的怎么突然要辞职?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了?你要是有难处就跟组织说,组织一定会帮你解决的。”
“谢谢主任关心,是我个人想要尝试一下其他发展。”于莉礼貌而坚定地说,“这些年在供销社承蒙您照顾,我都记在心里。”
主任又苦口婆心地劝了半天,从铁饭碗的重要性说到做生意的风险,见于莉心意已决,只好叹了口气,在辞职报告上签了字:“于莉啊,既然你决定了,我也不好再拦着你。不过你要记住,供销社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
.......
于莉辞职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就在四合院和整个南锣鼓巷传开了。
“听说于莉把供销社的工作辞了?她是不是疯了?”
“好好的铁饭碗不要,非要学人家做生意,万一赔了可怎么办?”
“女人家家的,还是安稳点好。”
“李宏军也是,就这么由着媳妇胡来?”
各种议论不绝于耳,大多数人都不看好于莉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