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高门 第231章 释放俘虏

小说:晋末高门 作者:一眼云烟 更新时间:2025-10-31 05:53:48 源网站:2k小说网
  “尔等牧地本在河北,今却肆虐我河南,本应将尔等悉数坑杀,以尽效尤,不过上天有好生之德,今给尔等一条活路,把那些鲜卑屠了,即可离去!”

  王愔之向被俘的杂胡道。

  “这……”

  一众杂胡部大面面相觑。

  作为被征服的部落,他们对拓跋氏有着天然的畏惧。

  “杀!”

  “杀!”

  “杀!”

  割鹿军上万将士顿兵大呼。

  顿时,胡人纷纷色变。

  阿会丹壮着胆子问道:“使君,我等若杀了拓跋家的人,使君能否收容我等?”

  “呵呵~~”

  王愔之呵呵一笑。

  收容,开什么玩笑?

  不说杂胡都是养不熟的白眼狼,留在身边,他还怕被反噬呢。

  况且他手头也没有那么多的粮食来养。

  固然钱塘可以输粮,但旱灾的范围太大了,钱塘那边也过的紧巴巴,同时这数万丁壮,还要靠他来提供粮食。

  随即便道:“他日若再能见到诸位,入我帐下亦不为迟,开始罢!”

  “当郎!”

  “当郎!”

  一捆捆的长矛扔了下来。

  “去,杀了他们!”

  阿会丹猛一咬牙,向自己的部众喝道。

  他清楚,这是活命的投名状。

  要是不交的话,他毫不怀疑王愔之能干出坑杀的恶事。

  “杀!”

  族众纷纷拾起长矛,冲杀过去。

  “杀!”

  各部杂胡也拾起长矛冲了过去。

  杂胡各部,只听从部大的号令,况且他们很多人还和拓跋氏有仇,是被迫无奈才臣服了拓跋氏。

  如今有手刃拓跋氏的机会,自是求之不知。

  至于杀了的后果,不是有部大吗?

  这不是该他们考虑的。

  虽然拓跋氏四千人奋起反抗,可赤手空拳,哪里是手拿武器的杂胡对手。

  没一会,就被屠戮殆尽。

  王愔之又看向以拓跋遵为首的一众魏国贵族高官。

  “汝杀降,莫非不怕天理迢迢,我主也屠汝汉人?”

  拓跋遵早醒了,心知已无幸理,索性大骂。

  王愔之怜笑道:“杀,让他杀,滞留于北地的汉人,少说也有几百万,他能杀多少,我怕他再杀一个冉天王出来。

  再者,没了汉人协同理政,拓跋氏如何治理河北并州?”

  拓跋遵暗道了声好狠!

  魏国虽然是由鲜卑人掌权,政务,却需要汉人着手,拓跋珪或能忍一时之气,但猜忌从此种下了。

  这是最为高明的离间之计啊。

  本来,他还把王愔之比作拓跋珪,但如今才发现,王愔之比拓跋珪更加狠毒。

  拓跋珪是残暴,就如一只恶虎,随时张口而噬,狠毒却如毒蛇,隐在暗处,比残暴更加难缠。

  “要杀要剐,休得多言!”

  拓跋遵强撑着哼了声。

  王愔之澹澹道:“杀你们做什么,兵败被俘,大辱国体,我饶你们,拓跋未必会饶,来人,给他们马,让他们走!”

  一众魏国贵族高官顿时面如死灰。

  在拓跋遵心里,王愔之又一次刷新了他的下限。

  是啊,对于拓跋珪,面对他们这一群人时,肯定愤怒,可是杀了,会引来众怨,连王愔之都不杀,虽然王愔之不安好心,你却杀了,岂非不够理智?

  不杀的话,又碍眼,吃了那么大的败仗,全军覆没,不杀不足以惩诫!

  这是个两难的选择,杀也不是,不杀也不是。

  况且先一步把他们放走,可令那些杂胡熄了瞒混过关的心思,从此与拓跋氏反目。

  毕竟再是情有可缘,杂胡亲手屠戮了拓跋氏四千精骑是不争的事实,即便拓跋珪出于大局,能忍气吞声,但以其残暴噬杀的性子,杂胡还会再相信他吗?

  从表面上看,王愔之不杀降,手头不沾血,却是比拓跋珪的残忍噬杀更加可怕。

  自己怎会落在这样的人手里?

  并由此可预见,未来的河北,必然各部落渐渐离心,拓跋珪参和陂战后雄霸北国的成果一朝丧尽。

  和杂胡中的明眼人,看王愔之的眼神不一样了,心里暗暗叫苦,这一刻,拓跋珪的残暴噬杀在他们眼里,竟然顺眼了许多。

  “吾等只求速死,无须放离!”

  和拓也想明了个中要点,凄厉大叫。

  这对于他,生不如死啊。

  “呵~~”

  王愔之轻笑一声:“想死还不容易,过了小沛,随便找颗枯树,解开腰带挂上去把自己吊死便是,又何必脏了我们手。”

  说话间,亲卫牵来了马匹。

  “还不快走?半个时辰后,我将释放杂胡,尔等纵有求死之心,落杂胡手上,怕是求死也难。”

  王愔之如赶人般的连挥手。

  一众魏国贵族高官想想也是,纵然他们一心求死,却也不想被凌虐至死。

  于是失魂落魄的翻身上马,不声不响地驰向远处。

  杂胡部大们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左右看了看,最终,均是潸然长叹。

  “使君,能否发还马匹?”

  阿会丹试着问道。

  “呵!”

  王愔之气极而笑。

  还想索回马匹?

  当我是冤大头是吧?

  半个时辰倏忽而过,杂胡们连同部落里的老弱妇孺成群结队的向西行去。

  除了一杆破旧的长矛,啥都没有。

  而沿途赤地千里,不可能找到粮食。

  不过王愔之不相信会全部倒毙于途,毕竟杂胡是未开化的人类,真饿级了,管你呢,什么都吃。

  没准儿在途中,还会自相残杀,让彼此间的裂痕更大。

  王愔之非常钦佩隋朝的裴寂,几乎以一己之力,分裂了突厥,对唐初的兴盛有不可磨灭之功。

  “将军,你好狠!”

  刘兴男忍不住道。

  “我狠在何处?”

  王愔之饶有兴趣的问道。

  “那……”

  刘兴男掰起手指,一二三,与众人所想的几无差异。

  王愔之却是提醒道:“还漏了一点,魏国正处于上升期,人才济济,少了拓跋遵等数十人,对魏国非但无害,反而有益,底层更多有才能的人会占据他们的位置。

  可是放还回去,会有两种结果、

  其一,拓跋珪许其戴罪立功,底层有才能的人必然不满。

  其二,剥夺官职,投闲置散。

  这些人也会不满,毕竟战败的最直接因素是拓跋遵失手被擒,他们是受了无妄之灾,若非拓跋遵以千金之身犯身,鹿死谁手,尤未可知呢。

  不论是哪一种,魏国内部都会分裂,除非拓跋珪将他们全部治罪处死,但我料拓跋珪不至于如此不济,否则打了败仗就是死,将领们行军作战必然日趋保守。”

  徐道覆眼前一亮,赞道:“使君所言甚是,魏国以骑兵为主,倘若作战保守,实乃自取灭亡之道,如此说来,若是拓跋珪将之斩了,反是好事。”

  “哈哈~~”

  周围一阵哄笑。

  也确实,很多人都没想到,仅仅是释放俘虏,就有这么多的门道。

  “拜见使君!”

  “使君一枪破索头,乃天降神人也!”

  “天降使君,太康盛世不复远矣!”

  ……

  以裴天赐为首,一众士族豪强纷纷前来拜见,狠狠吹捧了王愔之一通。

  王愔之自是清楚这些士族豪强的尿性,推托了几句,便正色道:“我虽有北复故土之声,却不可冒进,须得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诸君怕是短时间内,难以回返故里了,不如先在彭城小沛安置下来,诸君意下如何?”

  “这……”

  众人开始议论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