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济是扶余人所建,该国王室以扶余为姓,下有沙、燕、劦、解、真、国、木、苩八大氏族,统治阶层是扶余人,不同于下层百姓韩人。
该国设左将,掌兵权,设佐平,主管贵族会议,又颁布禁令,构建了由率系官阶和德系官阶为基础的官制。
所谓率系官阶,是与军事职能相关,左将即属此系。
德系官阶则侧重行政与贵族事务管理,如佐平管贵族会议,协调贵族势力,六佐平(内臣、内头、内法、朝廷、卫士、兵官佐平)分掌财政、司法、防卫等核心事务,后增设总管上佐平统筹。
自近肖古王起,到阿莘王,百济王都与真氏联姻。
当代百济王阿莘王扶余干是第十七代王,据《日本书纪》记载,其叔辰斯王对倭人第十五代王来纱别命(应神天皇)无礼,倭人第十六代王大鹪鹩命(仁德天皇)派亲信纪角宿祢前来责问百济,百济人遂杀辰斯王,纪角宿祢拥立阿莘王后返国。
来者身着麻袍,果露小腿,足踏草履,头发以木钗束住,约四十来岁的模样。
远远就拱手,用夹杂地方方言的洛阳官话唤道:“仆百济达率(兼具地方行政与军事职能,相当于汉地的太守)真相如,请问来者乃哪方贵客?”
王愔之朗声道:“我乃大晋朝徐州刺史王愔之,领平北将军,近来沿海有倭寇出没,袭杀百姓,本将亲领大军追击,倭寇逃入弥皱忽城,命你立刻打开城门,由我军进城搜查。
若敢于违抗,必毁城摧寨,教尔等子子孙孙无孑遗矣。”
“什么?”
真相如面色大变,忙喊冤:“冤枉啊,百济与倭人从无往来,怎会窝藏倭人,城中丁口仆皆有数,仆敢保证,绝无倭人!”
“呵~~”
王愔之冷笑道:“你拿什么担保,是你的脑袋吗?”
“这……”
真相如神色一滞。
真姓是百济的后族,又是八大姓之一,自然不是**,什么倭寇不倭寇的,只是借口,人家就是来烧杀抢掠的。
不过他仍是不死心道:“我百济王受大晋朝廷册封为镇东将军,乐浪太守,与将军同殿为臣,将军硬说百济勾结倭寇,可由我王遣使去往建康申辨。”
“哈哈哈哈~~”
一阵哄笑声传来。
尤其是府兵,战意炽烈,就等着破城大抢特抢呢。
王愔之也道:“速回去开门,莫谓言之不预也!”
真相如面色灰败,带着随从匆匆而回。
开门是不可能的,四门紧闭,并着快马赶往慰礼城求救。
王愔之不急于攻城,抱着围点打援的心思,于城外堆土筑弩台。
毕竟他的目地是掠夺人口,带回彭城开矿做奴隶,顺带着再给手下的光棍讨房老婆,让他们能安心在彭城扎根。
事实上彭城,包括淮北的大部分地域,气候还是相当适宜的,既不象江南那样湿热,又不比北方的酷寒。
粮食收成也还可以。
在彭城扎根,多数人都愿意。
时至现代,淮北仍是粮食主产区。
弥皱忽只有丈许高,弩台堆积两丈就足够了,千余辅兵齐齐动手,有的担土,有的夯实,然后一层层地堆筑。
城头守军眼睁睁看着床弩从船上卸下,由数百人呼着号子,一点点地拉上弩台,没有人不心惊肉跳。
“嗡!”
巨大的弓弦震动。
一枚三尺巨箭激射而出,狠狠打上城垛。
夯土堆筑而成的城垛陡然炸开,泥土碎块迸射,几名军卒闪躲不及,惨叫着掩面,满地翻滚。
还有人捂着眼睛的指缝中,渗出了鲜血。
“绷绷绷!”
随同登上弩台的,还有十余名弩手,纷纷扣动板机,射出一枚枚劲弩。
城头又是惨叫连声,一名名守军中箭身亡。
第二座弩台开始堆彻。
其实弩矢的杀伤有限,却是能制造不安全感和焦虑,毕竟没有人能长期忍受头顶有箭矢飞过,让你每一刻都提心吊胆。
这对士气的打击十分巨大。
真相如带着随从走在城里,忧心忡忡,再看着一名名受伤的军卒,乃至于死尸被抬下来,心里又说不出的愤怒。
三年前,高句丽来袭,掠走了数万人和大量的粮食财货,让百济损失惨重。
三年后,晋人泛海而来。
不是说晋国士人温良谦恭让吗?
却是突然间,城门被打了开来,数百卒冲了出去。
“不好!”
真相如面色大变,向左右问道:“谁出去了?”
“是劦家的小子,勇壮如牛。”
“他的阿父中流矢身亡,许是去报仇了!”
左右打探了一番,七嘴八舌道。
“走,上城!”
真相如面色数变,猛一挥手,快步向斜坡走去。
待得登上城头,正见劦家小子领着三百来名军卒,嗷嗷叫着冲向弩台,奔跑时带出大量的烟尘,气势滚滚。
真相如紧张的双手捏在了一起。
却是迎面一阵箭矢射来,当场射翻数十人,又有一队衣甲驳杂的军卒冲出,身材高大,面色狞狰,冲入已方军阵。
或大呼酣战,挥刀砍杀,或三五成群,结队杀敌。
转眼间,便是惨叫声不断,一具具尸体轰然倒地。
那劦家的小子两眼通红,挥舞着长矛,用力咒骂。
“嗤!”
一柄步槊如毒蛇出洞,狠狠刺入他的肋下。
就在他身形一僵,难以置信的下望之时,又是一柄环首刀狠狠斩向他的后颈!
头颅落地,鲜血从脖腔飙射而出。
“败了,我军败啦!”
随行军卒一看那劦家的小子被斩首了,均是惊恐大叫,撒腿往城里奔去。
“杀!”
贺栋扯着嗓子嘶吼。
声音都变形了。
这可是破城之功啊!
话说当了好几年的兵,还从来没有攻破城池,尽管是衔尾追击,难度不如登城破贼,却也是破城不是?
府兵们都是这样想的,大吼着追杀。
“关门,关门!”
真相如在城头急的大叫。
有军卒要关门,但也有拉着不让关,说他们的亲人还在外面,等一等就能回来。
“弓箭手掩护,撼山营与无当营从两翼包抄!”
王愔之下令。
虽然他有围点打援的心思,可是真有破城的机会,也不会错过。
“诺!”
檀道济与冼砚双双拱手,各领部属绕城奔去。
事实上,百济人如此孱弱,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这几乎是一击即溃。
而付出的代价,只有数人受伤。
没错,府兵一个没死!
“郎君,快看,百济人自己打起来啦!”
刘兴男突然向前一指。
城门两拨百济人,互相砍杀起来。
弓箭手则是赶了上前,向城头挽弓便射,密密麻麻的箭矢射上去,顿时惨叫连声,即便有人鼓起勇气向下对射,可那稀稀落落的箭矢,几乎不起作用。
而且威力很小,只能勉强射穿皮甲。
这一轮箭雨,城头总共有近百人中箭,守军再也无心守城,撒腿往下跑去。
真相如不禁眼前一黑,抚着额头,身形摇摇欲坠。
百济见过的最强军,就是高句丽,即便他们屡屡在高句丽手头吃了大亏,可好歹还能有来有回,过个几招。
如今却是一击即溃。
“杀!”
府兵缀着溃军冲进了城门。
……
        该国设左将,掌兵权,设佐平,主管贵族会议,又颁布禁令,构建了由率系官阶和德系官阶为基础的官制。
所谓率系官阶,是与军事职能相关,左将即属此系。
德系官阶则侧重行政与贵族事务管理,如佐平管贵族会议,协调贵族势力,六佐平(内臣、内头、内法、朝廷、卫士、兵官佐平)分掌财政、司法、防卫等核心事务,后增设总管上佐平统筹。
自近肖古王起,到阿莘王,百济王都与真氏联姻。
当代百济王阿莘王扶余干是第十七代王,据《日本书纪》记载,其叔辰斯王对倭人第十五代王来纱别命(应神天皇)无礼,倭人第十六代王大鹪鹩命(仁德天皇)派亲信纪角宿祢前来责问百济,百济人遂杀辰斯王,纪角宿祢拥立阿莘王后返国。
来者身着麻袍,果露小腿,足踏草履,头发以木钗束住,约四十来岁的模样。
远远就拱手,用夹杂地方方言的洛阳官话唤道:“仆百济达率(兼具地方行政与军事职能,相当于汉地的太守)真相如,请问来者乃哪方贵客?”
王愔之朗声道:“我乃大晋朝徐州刺史王愔之,领平北将军,近来沿海有倭寇出没,袭杀百姓,本将亲领大军追击,倭寇逃入弥皱忽城,命你立刻打开城门,由我军进城搜查。
若敢于违抗,必毁城摧寨,教尔等子子孙孙无孑遗矣。”
“什么?”
真相如面色大变,忙喊冤:“冤枉啊,百济与倭人从无往来,怎会窝藏倭人,城中丁口仆皆有数,仆敢保证,绝无倭人!”
“呵~~”
王愔之冷笑道:“你拿什么担保,是你的脑袋吗?”
“这……”
真相如神色一滞。
真姓是百济的后族,又是八大姓之一,自然不是**,什么倭寇不倭寇的,只是借口,人家就是来烧杀抢掠的。
不过他仍是不死心道:“我百济王受大晋朝廷册封为镇东将军,乐浪太守,与将军同殿为臣,将军硬说百济勾结倭寇,可由我王遣使去往建康申辨。”
“哈哈哈哈~~”
一阵哄笑声传来。
尤其是府兵,战意炽烈,就等着破城大抢特抢呢。
王愔之也道:“速回去开门,莫谓言之不预也!”
真相如面色灰败,带着随从匆匆而回。
开门是不可能的,四门紧闭,并着快马赶往慰礼城求救。
王愔之不急于攻城,抱着围点打援的心思,于城外堆土筑弩台。
毕竟他的目地是掠夺人口,带回彭城开矿做奴隶,顺带着再给手下的光棍讨房老婆,让他们能安心在彭城扎根。
事实上彭城,包括淮北的大部分地域,气候还是相当适宜的,既不象江南那样湿热,又不比北方的酷寒。
粮食收成也还可以。
在彭城扎根,多数人都愿意。
时至现代,淮北仍是粮食主产区。
弥皱忽只有丈许高,弩台堆积两丈就足够了,千余辅兵齐齐动手,有的担土,有的夯实,然后一层层地堆筑。
城头守军眼睁睁看着床弩从船上卸下,由数百人呼着号子,一点点地拉上弩台,没有人不心惊肉跳。
“嗡!”
巨大的弓弦震动。
一枚三尺巨箭激射而出,狠狠打上城垛。
夯土堆筑而成的城垛陡然炸开,泥土碎块迸射,几名军卒闪躲不及,惨叫着掩面,满地翻滚。
还有人捂着眼睛的指缝中,渗出了鲜血。
“绷绷绷!”
随同登上弩台的,还有十余名弩手,纷纷扣动板机,射出一枚枚劲弩。
城头又是惨叫连声,一名名守军中箭身亡。
第二座弩台开始堆彻。
其实弩矢的杀伤有限,却是能制造不安全感和焦虑,毕竟没有人能长期忍受头顶有箭矢飞过,让你每一刻都提心吊胆。
这对士气的打击十分巨大。
真相如带着随从走在城里,忧心忡忡,再看着一名名受伤的军卒,乃至于死尸被抬下来,心里又说不出的愤怒。
三年前,高句丽来袭,掠走了数万人和大量的粮食财货,让百济损失惨重。
三年后,晋人泛海而来。
不是说晋国士人温良谦恭让吗?
却是突然间,城门被打了开来,数百卒冲了出去。
“不好!”
真相如面色大变,向左右问道:“谁出去了?”
“是劦家的小子,勇壮如牛。”
“他的阿父中流矢身亡,许是去报仇了!”
左右打探了一番,七嘴八舌道。
“走,上城!”
真相如面色数变,猛一挥手,快步向斜坡走去。
待得登上城头,正见劦家小子领着三百来名军卒,嗷嗷叫着冲向弩台,奔跑时带出大量的烟尘,气势滚滚。
真相如紧张的双手捏在了一起。
却是迎面一阵箭矢射来,当场射翻数十人,又有一队衣甲驳杂的军卒冲出,身材高大,面色狞狰,冲入已方军阵。
或大呼酣战,挥刀砍杀,或三五成群,结队杀敌。
转眼间,便是惨叫声不断,一具具尸体轰然倒地。
那劦家的小子两眼通红,挥舞着长矛,用力咒骂。
“嗤!”
一柄步槊如毒蛇出洞,狠狠刺入他的肋下。
就在他身形一僵,难以置信的下望之时,又是一柄环首刀狠狠斩向他的后颈!
头颅落地,鲜血从脖腔飙射而出。
“败了,我军败啦!”
随行军卒一看那劦家的小子被斩首了,均是惊恐大叫,撒腿往城里奔去。
“杀!”
贺栋扯着嗓子嘶吼。
声音都变形了。
这可是破城之功啊!
话说当了好几年的兵,还从来没有攻破城池,尽管是衔尾追击,难度不如登城破贼,却也是破城不是?
府兵们都是这样想的,大吼着追杀。
“关门,关门!”
真相如在城头急的大叫。
有军卒要关门,但也有拉着不让关,说他们的亲人还在外面,等一等就能回来。
“弓箭手掩护,撼山营与无当营从两翼包抄!”
王愔之下令。
虽然他有围点打援的心思,可是真有破城的机会,也不会错过。
“诺!”
檀道济与冼砚双双拱手,各领部属绕城奔去。
事实上,百济人如此孱弱,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这几乎是一击即溃。
而付出的代价,只有数人受伤。
没错,府兵一个没死!
“郎君,快看,百济人自己打起来啦!”
刘兴男突然向前一指。
城门两拨百济人,互相砍杀起来。
弓箭手则是赶了上前,向城头挽弓便射,密密麻麻的箭矢射上去,顿时惨叫连声,即便有人鼓起勇气向下对射,可那稀稀落落的箭矢,几乎不起作用。
而且威力很小,只能勉强射穿皮甲。
这一轮箭雨,城头总共有近百人中箭,守军再也无心守城,撒腿往下跑去。
真相如不禁眼前一黑,抚着额头,身形摇摇欲坠。
百济见过的最强军,就是高句丽,即便他们屡屡在高句丽手头吃了大亏,可好歹还能有来有回,过个几招。
如今却是一击即溃。
“杀!”
府兵缀着溃军冲进了城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