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高门 第212章 徐道覆又献计

小说:晋末高门 作者:一眼云烟 更新时间:2025-10-31 05:53:48 源网站:2k小说网
  王愔之笑道:“无须进去,舰队调头北上,离海岸线稍远点。”

  当时的船,一般是以司南结合有经验的水手,观测日月星导航,夜间行船可大体保持航向,但是太远的地方,王愔之暂时不敢去。

  欧洲能最早能迈入大航海时代,很多人说是被奥斯曼逼的,这固然没错,但是,也与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有关。

  地中海就象个大澡盆,波澜不兴,很小的船,甚至羊皮筏子,都能横渡地中海。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地中海是航海的新手村,保护着早古欧洲那脆弱的航海水平。

  而东亚不行,从春季到秋末,海面都有飓风活动,碰上一个,就全军覆没,秋冬时节,还常年刮起七八级的偏北大风,且沿海有天文大潮。

  海况比之地中海,恶劣了百十倍都不止,相当于连新手村的保护期都没有,一登录就是残酷的野外战场。

  不到迫不得己,谁愿意出海讨生活。

  但东亚人口基数大,总会有人出海,在与恶劣海况的搏斗中,龙骨、水密舱、罗盘、太阳黄道等一系列航海要素相继出现,后来才逐渐扩散到欧洲。

  如果去日本开矿,王愔之绝对不敢横渡东海,而是老老实实沿半岛海岸线南下,穿过济州岛,绕到半岛东面,过对马海峡到日本,再沿海岸线南下石见银矿。

  王愔之心中一动,回头道:“日后可派遣些船只过来,测量这片海域的水深,开辟航线,他日行船去倭国开采银矿也方便些。”

  “仆明白了,此趟回返就安排人手。”

  苏荃拱手应下。

  船队渐渐转向,向北方行驶,船上有司南导航,水手也攀上桅杆,校对着月亮的位置,并结合风向调整风帆的角度。

  不过因着夜间,有数艘小船放了出来,掌着灯火,在前引路。

  次日正午,舰队抵达了阿利水入海口。

  最显著的标志,便是江华岛,在当时,江华岛被称作沁。

  为什么**王室一遇**就往江华岛跑?

  一是足够大,有四百一十平方公里,岛上最高峰有六百多米。

  二是江流海流在江华岛周围交汇,水文条件复杂,潮水落差大,多暗礁,航道被**王室视为机密,牢牢把持。

  但是!

  但是又来了!

  所谓久守必失,庚子胡乱时,去往江华岛避难的**王室被多尔衮一锅端了。

  百济都城慰礼城(今韩国首尔)距离江华岛约百里左右。

  王愔之依稀记得,刘宋时期,整个**半岛约有十余万户,百济三分天下有其一。

  “这里就是百济了吗?”

  刘兴男望向江华岛。

  “这是江华岛,东岸才是,不过东岸水情复杂,多暗礁,我们没法直接在东岸登陆,苏将军,放缓船速,从江华岛的西面绕过,再遣小船探明航道。”

  王愔之回头道。

  “诺!”

  苏荃立刻着手安排。

  十余艘小船被放了出去,沿江华岛海岸线上行。

  不得不说,半岛确实是有优越的地理条件,仅仅是汉江的出海口,水情就异常复杂,加大了从海上登陆的难度。

  而那时辽西走廊还没有淤积出来,从陆路走,要穿过连绵数百里的沼泽地带,再渡过鸭绿水,翻过一座又一座的高山,后勤压力极大。

  所以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失败,非是无因。

  又自慕容氏崛起之后,与高句丽的战争时断时续,迫使高句丽南下,经营**半岛,如今的高句丽,定都平壤。

  勘探航道需要不停地测量水深,一点点地向北开拓。

  好在江华岛以西,有个席毛岛,面积数十平方公里,海况相对简单,经勘探过后,当天傍晚,舰队于席毛岛泊岸。

  除了留有人手看守船只,几乎全员上岸休整。

  “怎么样?苦不苦?”

  王愔之见好多府兵上了岸东摇西晃,如喝醉酒一般,还有人稀里哗拉的呕吐,于是问道。

  贺栋道:“郎君都不觉得苦,仆等苦什么?”

  “谁也不是神仙,习惯了就好,待进了阿利水,上溯二三十里,就有百济的重要城池弥皱忽(今韩国仁川),争取把它攻下来,给将士们打打牙祭!”

  一听这话,府兵们眼神亮了。

  刘兴男终于忍不住道:“郎君来没过百济吧,江东也几乎无人与百济交往,郎君又是从哪里得来的讯报?”

  王愔之却如赶人般的挥手:“兴男小娘子,你身上难闻死了,离我远点!”

  “我……”

  刘兴男顿时胀红了脸,眼泪水夺眶而出。

  这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就是赤果果的污辱啊。

  “搞的谁身上好闻似的!”

  薛银瓶狠狠瞪了王愔之一眼,牵住刘兴男的手道:“别理他,他这是在顾左右而言他呢。”

  “哼!”

  刘兴男气不过的哼了声,狠狠抹了把眼睛,随即闻了闻自己,小鼻子皱了起来。

  出了彭城,只在洧州蘸水擦了擦身子,之后在海上飘泊那么多日,船仓又闷热,身上几乎都馊了。

  王愔之嘿嘿一笑:“席毛岛上有温泉,一会找到了,大家都好好洗一洗,怕是还要呆个好几日。”

  席毛岛上,最著名的就是温泉,韩国人一到冬季,蜂涌而来泡温泉,因着该岛人口稀少,开发有限,地形地貌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很快就找到了好几个温泉出水口,不过水温极高,需要舀出来放冷了,才能沐浴。

  当晚,刘兴男、薛银瓶、奴奴与薛丽妃一遍又一遍的擦洗身体,把自己洗的干干净净香喷喷,王愔之也与薛银瓶共享了久违的鱼水之欢。

  第二天早起,却见刘兴男故意在自己跟前晃荡,飘来香风阵阵,似乎是在问,本女郎香不香啊。

  王愔之大感兴趣,招手道:“兴男小娘子,有话说的好,闻香识美人,过来让我闻一下,我就能知道你是什么样的美人。”

  “哼!”

  刘兴男哼道:“兴男身上难闻死啦,郎君离兴男远点。”

  话虽是这样说,却是不走,拿眼乜斜着王愔之。

  “嘿嘿!”

  王愔之嘿嘿一笑,一把将刘兴男拉了过来,就着那洁白的颈脖,凑上去深深一嗅。

  嗯!

  幽香袭来,心旷神怡!

  “啊,快放开我!”

  刘兴男如后知后觉般的尖叫,脖子上起了层小颗粒。

  薛银瓶很是无语,这是有多么地缺心眼啊。

  也不知被郎君极为重视的刘寄奴,怎会生了这样一个女儿。

  ……

  勘测航道,比预想的要慢,一直用了七天工夫,才探明通往阿利水的水道,于是全军一大早启航,从江华岛北侧进入阿利水。

  半岛也受了旱灾影响,两边岸上,到底都是黄黄绿绿,几乎不见人踪。

  偶尔有人,多数躺在树底下躲避日头,还有些人在江边,拿着木叉子捕鱼。

  “使君,前面可是弥皱忽城?”

  徐道覆向岸边一指。

  一座丈许高的土城出现在视线中,方圆里许,城外靠着城墙,搭着些破烂的窝棚。

  城头守军显然发现了这支舰队,铜锣炸响,外面的人一古脑儿的涌进了城里。

  “上岸!”

  王愔之挥了挥手。

  照例是先派小船勘测水深,小半日过去,还就只有简陋的码头可以停泊,于是一艘艘的舰船开过去,把军卒陆续放到岸上。

  “使君,有人来了,想必是弥皱忽城里的贵人,仆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徐道覆见到有十数人被篮子从城头缒下,便从旁道。

  “但说无妨!”

  王愔之点头。

  徐道覆道:“简文帝咸安二年(公元372年),百济近肖古王遣使入建康,尊晋室为宗主,被封为镇东将军,领乐浪太守,二十多年来,时常朝贡,不知使君以何名义攻打百济?”

  “哦?”

  王愔之眼神一缩。

  这确实是个问题啊,无端攻打属国,总是不妥。

  “冒充燕人如何?”

  王愔之试着问道。

  自慕容皝起,慕容氏始终在与高句丽作战,甚至丸都山城都被焚毁过。

  迫使高句丽放弃了向西南方向的扩张,转而经营半岛,三年前,高句丽跨海而来,肆虐百济腹地,致使百济将主力布于阿利水以南的慰礼城,以及东面与新罗交界的几个城池。

  再看自己一方,甲胄齐全,兵弋耀日,高句丽不可能拥有装束如此整齐的军队。

  至于晋军,应没人往那方面想。

  毕竟晋室谦和内敛,内斗内行,对外也就是淝水大捷威风了一阵子,但在刘牢之败给慕容垂之后,立时转为收缩。

  似乎冒充燕人可行啊。

  慕容氏的长相,和中原人差不多,男性多数俊美,女性普遍漂亮,武力也很强。

  只是自慕容垂死后,就不停地兄弟宗室相残,不然根本没有拓跋氏崛起的机会。

  后燕主慕容盛,曾于永康三年(398年)攻打高句丽,去年才收兵,克高句丽新城(今辽宁抚顺市浑河北岸高尔山上,是高句丽控制辽东的重要据点,隋唐曾在此多次与高句丽作战)与南苏城(今辽宁铁岭县东南催阵堡山城)。

  徐道覆却是道:“冒充燕人恐有后患,毕竟使君在江东家喻户晓,不如以揖捕盗匪为名,命弥皱忽打开城门,放我军入城搜查。”

  “此计甚妥!”

  王愔之叫了声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