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高门 第208章 抵彭城

小说:晋末高门 作者:一眼云烟 更新时间:2025-10-31 05:53:48 源网站:2k小说网
  傍晚,随着最后一抹夕阳渐渐昏暗,割鹿军泊于岸边的十八艘飞龙舰相继起锚,缓缓向江中驶去。

  连续数日的转运渡江终于拉下了帷幕。

  北府诸将全程围观,凭心而论,很震憾,主要是渡江时全程不乱,未让桓修找到机会。

  更何况自东吴以来,南人普遍不愿北上,而在王愔之军中,士气高昂,充满着一种建功立业的渴望。

  仅这能力,就让人毛骨耸然。

  再看桓修,自执掌北府以来,终日饮宴游乐,又如防贼般防着北府诸将,不论有事没事,每日都要把众将召来军府。

  而且桓修从不下军,对军中状况一无所知。

  试问,这如何能带领北府军打胜仗?

  “寄奴,出事了!”

  突然臧爱亲寻了过来,满脸的焦急与愤怒之色。

  “诸公,仆去去就来!”

  刘裕拉着臧爱亲去往一边。

  “兴男跑啦!”

  臧爱亲把刘兴男留下的书信递给刘裕。

  刘裕一看,就大怒:“孽女,安敢如此?”

  臧爱亲恨声道:“定是王愔之勾引了兴男,寄奴,这该如何是好啊?”

  刘裕怔怔望向大江。

  来不及了!

  刘兴男已经过江了。

  突然他浑身泛起了一股无力感。

  他已经快四十了,却一事无成,本来好容易有些起色,可随着刘牢之过早败亡,不仅丢了下邳太守,还受桓修猜忌。

  如今辛辛苦苦养大的爱女又和王愔之私奔,王愔之可不是什么好货色,怕是今晚兴男就会贞洁不保,

  再想着妻子明明失去了生育能力,还不许自己纳妾,这一辈子,窝囊啊!

  试问人生可有第二个四十年?

  士人生活优渥,中年而崩者仍不胜枚举,又何况自己?

  算了吧。

  安渡余生吧。

  刘裕身上那逼人的气势瞬间消散,整个人如苍老了十来岁,面色灰败,眼神浑浊。

  “寄奴,寄奴!”

  臧爱亲觉察到了刘裕的变化,吓的大叫。

  刘裕却是眼前一黑,不省人事。

  “寄奴,你别吓唬妾啊!”

  臧爱亲扶住刘裕,绝望的惊叫起来。

  孙无终、田洛等人纷纷赶来,抬着刘裕回了家。

  刘裕做了个离奇的梦。

  他梦到王愔之死于四年前的王恭之乱,而他,才是这方世界的主角。

  他平孙恩、败卢循,举义一击,掀翻桓玄,然后伐南燕,灭政敌,刘穆之也是他的有力臂助,他的霸业于攻占关中时达至巅峰。

  他不出意外地承晋祚,建立新朝。

  虽然是梦境,但给他的感觉,无比真实,就好象真的经历过。

  次日一早,刘裕豁然睁开双眼!

  定是神仙给我托梦,原来王愔之的一切,本该是我的啊,他夺走了属于我的名位。

  王贼!

  我刘寄奴与你誓不两立!

  但很快地,刘裕又眉头一皱,如果王愔之死在了四年前,那么,现在的王愔之又是谁?

  这可是毛骨耸然!

  “寄奴,你醒了?”

  臧爱亲推门进来,见着刘裕眼里绽现出光彩,顿时又惊无喜。

  “无妨!”

  刘裕摆了摆手,掀了被子下床,心里重新充满着斗志,他不打算和任何人提起梦境。

  ……

  江北!

  忙忙碌碌,全军陆续用过早膳,就收拾起营帐,准备上路。

  “兴男,快去罢!”

  王灵笑着推了把刘兴男。

  刘兴男红着脸,目光躲躲闪闪,偷偷瞥向王愔之。

  王愔之笑道:“兴男小娘子,整日缩家里有甚意思,世界大的很,既来之,且安之,我带你好好看一看这世界。”

  “哼,莫要小瞧人,兴男可是去过句章和下邳呢!”

  刘兴男闷哼了声,心里的些许生疏感竟莫名地消失了。

  “若是受了委屈就和姊姊说,不要憋在心里,知道吗?”

  薛银瓶叹了口气,拉住刘兴男的手,向王愔之递去一个责怪的眼神。

  “姊姊!”

  刘兴男乖巧的唤了声。

  薛银瓶心疼地牵住了刘兴男的手。

  “走罢!”

  王愔之挥了挥手。

  全军逐次北行。

  而破锋营将于次日,驾飞龙舰、虎卉舰与斗舰,出大江沿海岸线北上,去往洧州。

  从彭城到洧州,有水道联通。

  可南下下邳,自宜河口入沐水,此水于新沂折向东行,与游水汇合之后,再度向北,于赣榆入海。

  不过大船走不了,只能通过熊罴舰大小的船只。

  江北风貌窘异于江南,仅一江之隔,就人烟稀疏,大片土地抛荒,一股苍凉浩荡的气息扑面而来。

  全军沿邗沟北上,当初祖逛北伐,也是自京口出兵,过江入邗沟。

  邗沟又称中渎水,始建于春秋末期,吴王夫差为北上伐齐,引江水自江都县,经射阳湖西北至淮阴末口入淮,全长约四百里。

  永和年间,因长江北移,水源不足,遂改引欧阳埭(今仪征附近)江水替代原引江口,筑堰坝开门引潮、闭门蓄水,把潮汐引水首次应用于实践当中。

  太元十年(385年),谢安也于广陵筑埭,是后世明清扬州邵伯船闸的的前身。

  又与与吴地河流多棣桁阻塞航道不同,江北因战乱,河流几无棣桁,这无形中保持了航道的畅通,只有些河段因淤积,水浅难行,需要拉纤。

  沿途所经城池,均是整兵备弋,严阵以待。

  十日后,全军渡过淮水,经泗口,入泗水。

  泗水源于山东泗水县,在彭城与汴水交汇,最终于淮阴上游注入淮水。

  东晋时,山东南四湖尚未形成,泗水河道相对稳定,是连接淮水与黄河的关键水道。

  汴水又称汴渠,是人工河,始建于汉代,引济水经浚仪东南流至彭城注入泗水,东晋延续了这一格局,汴水成为沟通黄河与淮河的重要支流。

  自彭城经汴水西向,水陆并进,可至浚仪,渡了黄河,便是河北濮阳。

  越往北,越是荒凉,土地抛荒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平坦的大地上,杂草丛生,就连坞堡都没几座。

  毕竟在下邳彭城一带,南北方势力常年在此拉锯。

  自永嘉南渡以来,彭城逐渐被石赵蚕食,石虎死后,冉魏大杀北方,东晋趁机北伐,将国土推进至黄河南岸。

  前燕建立,东晋多次与之于淮北交兵,勉强保彭城不失。

  前秦灭前燕,彭城再失。

  淝水战后,东晋再一次收复彭城,并将疆哉拓展到青州。

  几十年间,反复拉锯,别说平民,寨围都悉数灭绝,小坞堡也陆续崩溃,只有寥寥无己的大坞堡还在苟延残喘。

  据王愔之了解,彭城早没了良人,要么没籍入大户为奴,要么逃散,毕竟良人势单力孤,很难在遍地豪强的彭城生存。

  别说不说,就说春季收麦子,眼见收获在即,突然闯来十几个大汉割你麦子,你怎么办?

  反抗是找死,不反抗,一年心血化为乌有,不想饿死,就只能投靠豪强。

  又是十日过去,全军已推至彭城以南三里处。

  彭城周长一千五百丈,是楚元王刘交在春秋宋城的基础上扩建,又筑城外城,墙厚濠沉,易守难攻。

  且有汴水和泗水交汇,敌军很难将城池围死,只要有水军,就可以确保里外交通不断绝。

  但自汉末以来,彭城左近多次沦为战场,几百年过去,城池早已残破不堪,多处城墙倾颓,三丈宽的城濠,也大半淤塞。

  而城外城已经被摧毁,成了一片废墟瓦砾。

  船只沿着泗水岸边停靠,物资粮草陆续卸下来,岸边愈发喧闹,物资堆成了一座座小山,今日显然没法进城了。

  于是,王愔之吩咐就地扎营,明早入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