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烈的战斗中,一个白天过去。
除了火箭造成的光亮,双方偃灯熄火,孙恩军就着黑攻城,北府军也仅凭着月色辨认撕杀。
孙无终虽白发苍苍,却亲临一线,一阵阵疲惫席卷全身,两侧太阳穴跳疼,他的身子骨早已吃不消了,也只能坚持着。
“德舆,战况如何?”
留意到刘裕匆匆行来,孙无终问道。
刘裕吸了口气道:“水寨已经被贼兵攻占,船工水手与水军,非死即降,这几日下来,我军阵亡超过了五千。
而京口大城,周两千步,所需兵力甚众,如今兵员已经严重不足,自明日起,得召健妇了,否则只能弃大城,固守铁瓮城。”
孙无终叹道:“铁瓮城又能进多少人,倘若放弃大城,进不去的人你道会怎样?是自相残杀,还是投贼?”
刘裕沉默了。
是啊,若非刘牢之率众北上彭城,又何至于沦落到这般地步?
京口除三千余卒,还有征发丁壮与各家部曲僮仆,计有兵一万三千左右。
孙无终不太管事,只把着方向,诸般军务,均由刘裕操办。
刘裕起先留了一半人手作为预备队,但孙恩日夜狂攻,这一招根本不管用。
毕竟孙恩人多,京口又足够大,所有人必须上城,物资运送由老弱妇孺承担。
将士们没法休整,只能揪着空档稍稍喘口气,喝口水吃点食物,体力精神的消耗几近于极限,全凭意志强撑。
但人力终不能无穷无尽。
刘裕觉察到,弓箭手射箭的手臂已经不稳了,倾倒沸油、投掷檑木与滚石时,需要把身体匍匐上城垛,这又带来了额外的伤亡。
“啊!”
一声惨叫响起,一名军卒被流矢射中面门,气绝身亡!
“德舆兄,索性出城冲杀落个快活,即便被乱刀砍死,也好过被活活磨死!”
诸葛长民按耐不住,大叫道。
刘裕颇为犹豫。
守城不能死守,前几日,趁着贼兵退却换人的空档,城里曾组织兵力追杀过数次,取得了一定的战果。
不过效果依次递减,孙恩有了防备。
但问题是,卢循已经夺了水寨,至迟明天白天,就会从北固山方向攻打,兵力的分配将会更加捉襟见肘。
孙无终目中现出了悲愤之色,却无能为力。
“也罢!死也要溅孙贼一身血!”
刘裕心头快速闪过臧爱亲与刘兴男的面容,暗道了声来世再见之后,横下一条心,大喝道:“谁愿与刘某出城再战?”
“我等愿追随将军!”
“誓与贼寇同归于尽!”
守军轰然应诺,士气奇迹般的提升!
“好!”
刘裕组织了五百人,以他、诸葛长民与孟旭为首,开南门冲杀而出。
“嗖嗖嗖!”
一蓬蓬的箭雨射来,即便撑着盾,仍有不少战士倒在了血泊中。
刘裕的心都在滴血,可此时,半步都退不得。
“杀!”
冒着箭雨,刘裕率先冲入敌阵,一槊就捅死一名贼兵。
身后众人紧紧跟上,组成了一个圆阵,于密密麻麻的贼兵中冲杀,不时有人倒下,壮勇而又惨烈。
却是隐隐地,东南方似有闷雷般的轰鸣传来。
“德舆,那是什么声音?”
诸荀长民忍不住道。
“是马蹄声,对!就是马蹄声,难道辅国将军回来了?”
孟旭又惊又喜。
这也是每个人的想法,尽管普遍认为刘牢之不可能及时赶回,可凡事都有例外。
有没有可能在孙恩到来之前,刘牢之已经在归途中了呢?
在北府众将眼里,除了刘牢之,还能是谁?
他们讨论过王愔之来援的可能,也没太当回事。
毕竟是北府军先对不住王愔之,站在王愔之的立场,巴不得北府军与孙恩拼个两败俱伤才舒坦。
城头!
孙无终乍现惊喜之色,还有抑制不住的如释重负,再看周围战士,有人两腿一软,差点瘫坐下来!
孙无终唤道:“辅国将军归来,京口无忧矣,通知各门守军,再坚持一会,莫让贼兵破城!”
“诺!”
十余人重重应诺,飞奔而去,跑的比兔子还快。
……
“师君,王愔之来了!”
孙恩正在高台上观战,突有亲随来报。
“什么?”
孙恩大吃一惊。
沈穆夫色变道:“怎可能?我军不是在后路伏有暗哨么?怎么会被王愔之摸过来?”
这问题无人能答。
实则是薛家子弟亲自带着精锐骑兵定点拨除,以确保消息不外泄。
以薛雀儿部和段谷合部为龙头,割鹿军全体骑兵,包括义从骑兵,朝着孙恩军的队尾猛冲而去。
虽只三两千骑,但破坏力极大,所经之处,抛尸遍地,如涟漪般,混乱一圈圈的蔓延开来。
步卒也下了驴骡,交给辅兵打理,又两两相互穿戴甲胄,稍做整饬之后,就冲入敌阵。
这可不是几百上千军,而是一万多虎狼之军,王愔之动用了几乎所有能调动的兵力。
转眼间,孙恩军由后往前,就一层层的溃散。
夜晚的战场上,到处都是奔逃的人群。
“王愔之!”
孙恩咬牙切齿,陷入了巨大的恐慌之中,双手如抽风般,不停地颤抖。
他不攻会稽,就是避免与王愔之野战。
攻城和野战完全不同,他驱十余万之众,以精锐督后队,后队督前队,轮番攻城送死,有组织有纪律,可是野战的话,必须以精锐顶在前面。
只要精锐一败,必然全军溃败。
而今更恶劣的是,直接被偷袭了。
沈穆夫急道:“师君,请速速收兵,能走多少是多少,迟则全军溃败啊。”
孙恩很不甘心,可是混乱正在向四面八方蔓延,军卒已无心攻城,京口也城门洞开,队队军卒冲了出来。
“三官帝君,何不开眼?”
孙恩仰天咆哮,他预感自已将大败亏输。
去年败在刘牢之手上,尚能扔下财货女人掩护主力撤离,今年还有什么?
孙恩眼前一黑,身形摇摇欲坠!
沈穆夫与丘尪忙扶上孙恩,凄厉大呼:“速退,先回甬东诸岛!”
说着,与一众亲军撒开腿向江滩水寨跑去。
一艘艘船只起锚,根本不管人上没上满,向着江中奋力划动。
好些赶不及的军士泅水跟着船,伸出手臂大声呼叫。
还有机灵的去抢夺未来得及离开的船只。
江滩上乱作了一团!
王愔之亲领破锋营与虎啸营冲向水寨。
他要抢船!
北府军的战船还是很让他眼红的。
一艘斗舰正要启行,苏荃大喝道:“我乃长广苏荃,现已投效督帅,尔等何不弃暗投明,岂非胜过岛上天天啃咸鱼干?”
韩滔也喝道:“督帅在此,还不速来拜见?”
船上起了喧哗。
其中不全是老贼,还有投降的北府军水军及船工水手,这些人自然愿意投奔王愔之。
突然船上爆出几声惨叫,尸体被扔入江中之后,就把帆降了下来,又搭起舢板,一名名船工水的鱼贯上岸。
不仅仅是他们,各老贼放开嗓门大喊。
“小七,我看到你了,别躲,舅兄都不认了,是不?”
“二子,回来,回来,你**,信不信老子割了你的卵子?”
江岸边,喝骂声不止。
一艘又一艘的斗舰及各类船只爆发内乱,又一队队的水手军卒下船。
王愔之看的暗暗点头。
其余各军也散了开来,大喊着投降不杀,四处砍杀抓降贼寇,一排排的贼寇献兵跪下!
而此时,刘牢之回援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在京口散播。
有如重大节日来临,家家户户点亮灯烛,街面上全是欢呼奔走的妇孺老人。
甚至有性子急的,不顾守军拦阻,纷纷挤上了城头,他们要第一时间向他们敬爱的统帅致以最崇高的敬礼!
何澹之也在城头,借着月光,看着城下那混乱的场景,转头道:“来者可是辅国将军?”
何会道:“阿父可是以为来的是王郎?”
何澹之点头道:“刘牢之此人,素无韬略,善行小惠而惘顾大义,他在山阴城下吃了大亏,绝无可能再为朝廷作战。
况朝廷召他的旨意怕是还没到彭城呢,怎么可能是他?”
“呵呵~~”
何会看了看周围那一张张欢欣雀跃的面孔,呵呵一笑。
呆会儿有的你们好看。
“王郎终究是起势了啊!”
何澹之不胜唏嘘,也庆幸于当初王愔之尚弱小时,释放出的善意。
京口城头,陆陆续续站满了人,多是老小和妇女,兴奋的相互交谈,发泄着劫后余生的喜悦。
甚至有人暗暗决定,只要刘牢之出现,就大呼万岁。
把最高的尊崇奉献给他们最为敬爱的将军。
这一刻,刘牢之成了京口的救星,没人去计较刘牢之的过失,心里只有爱戴之情!
臧爱亲与刘兴男也按耐不住焦急的心情,带着几个臧氏部典,跟着拥挤的人群挤到上城头。
时间缓缓流逝。
那兴高彩烈的喧嚣声也渐渐减弱。
刘兴男发现了个奇怪的现象,忍不住道:“阿母,辅国将军为何还不进城?追击贼寇也用不着他亲力亲为吧?
且小女观辅国将军好象转了性子,对贼寇多为收降,按他以往的脾气,该扔江里喂鱼才是啊!”
臧爱亲并非接腔,只睁大眼睛看着。
不过陆续有人觉察出了蹊跷。
城下的军卒中,竟没有一个熟人,也不见北府诸将的旗号,还有人拿着大竹杈子挥舞。
而且每抓捕到数百降卒,就用绳索串起来,带往江滩集中,不象是要进城的样子。
……
        除了火箭造成的光亮,双方偃灯熄火,孙恩军就着黑攻城,北府军也仅凭着月色辨认撕杀。
孙无终虽白发苍苍,却亲临一线,一阵阵疲惫席卷全身,两侧太阳穴跳疼,他的身子骨早已吃不消了,也只能坚持着。
“德舆,战况如何?”
留意到刘裕匆匆行来,孙无终问道。
刘裕吸了口气道:“水寨已经被贼兵攻占,船工水手与水军,非死即降,这几日下来,我军阵亡超过了五千。
而京口大城,周两千步,所需兵力甚众,如今兵员已经严重不足,自明日起,得召健妇了,否则只能弃大城,固守铁瓮城。”
孙无终叹道:“铁瓮城又能进多少人,倘若放弃大城,进不去的人你道会怎样?是自相残杀,还是投贼?”
刘裕沉默了。
是啊,若非刘牢之率众北上彭城,又何至于沦落到这般地步?
京口除三千余卒,还有征发丁壮与各家部曲僮仆,计有兵一万三千左右。
孙无终不太管事,只把着方向,诸般军务,均由刘裕操办。
刘裕起先留了一半人手作为预备队,但孙恩日夜狂攻,这一招根本不管用。
毕竟孙恩人多,京口又足够大,所有人必须上城,物资运送由老弱妇孺承担。
将士们没法休整,只能揪着空档稍稍喘口气,喝口水吃点食物,体力精神的消耗几近于极限,全凭意志强撑。
但人力终不能无穷无尽。
刘裕觉察到,弓箭手射箭的手臂已经不稳了,倾倒沸油、投掷檑木与滚石时,需要把身体匍匐上城垛,这又带来了额外的伤亡。
“啊!”
一声惨叫响起,一名军卒被流矢射中面门,气绝身亡!
“德舆兄,索性出城冲杀落个快活,即便被乱刀砍死,也好过被活活磨死!”
诸葛长民按耐不住,大叫道。
刘裕颇为犹豫。
守城不能死守,前几日,趁着贼兵退却换人的空档,城里曾组织兵力追杀过数次,取得了一定的战果。
不过效果依次递减,孙恩有了防备。
但问题是,卢循已经夺了水寨,至迟明天白天,就会从北固山方向攻打,兵力的分配将会更加捉襟见肘。
孙无终目中现出了悲愤之色,却无能为力。
“也罢!死也要溅孙贼一身血!”
刘裕心头快速闪过臧爱亲与刘兴男的面容,暗道了声来世再见之后,横下一条心,大喝道:“谁愿与刘某出城再战?”
“我等愿追随将军!”
“誓与贼寇同归于尽!”
守军轰然应诺,士气奇迹般的提升!
“好!”
刘裕组织了五百人,以他、诸葛长民与孟旭为首,开南门冲杀而出。
“嗖嗖嗖!”
一蓬蓬的箭雨射来,即便撑着盾,仍有不少战士倒在了血泊中。
刘裕的心都在滴血,可此时,半步都退不得。
“杀!”
冒着箭雨,刘裕率先冲入敌阵,一槊就捅死一名贼兵。
身后众人紧紧跟上,组成了一个圆阵,于密密麻麻的贼兵中冲杀,不时有人倒下,壮勇而又惨烈。
却是隐隐地,东南方似有闷雷般的轰鸣传来。
“德舆,那是什么声音?”
诸荀长民忍不住道。
“是马蹄声,对!就是马蹄声,难道辅国将军回来了?”
孟旭又惊又喜。
这也是每个人的想法,尽管普遍认为刘牢之不可能及时赶回,可凡事都有例外。
有没有可能在孙恩到来之前,刘牢之已经在归途中了呢?
在北府众将眼里,除了刘牢之,还能是谁?
他们讨论过王愔之来援的可能,也没太当回事。
毕竟是北府军先对不住王愔之,站在王愔之的立场,巴不得北府军与孙恩拼个两败俱伤才舒坦。
城头!
孙无终乍现惊喜之色,还有抑制不住的如释重负,再看周围战士,有人两腿一软,差点瘫坐下来!
孙无终唤道:“辅国将军归来,京口无忧矣,通知各门守军,再坚持一会,莫让贼兵破城!”
“诺!”
十余人重重应诺,飞奔而去,跑的比兔子还快。
……
“师君,王愔之来了!”
孙恩正在高台上观战,突有亲随来报。
“什么?”
孙恩大吃一惊。
沈穆夫色变道:“怎可能?我军不是在后路伏有暗哨么?怎么会被王愔之摸过来?”
这问题无人能答。
实则是薛家子弟亲自带着精锐骑兵定点拨除,以确保消息不外泄。
以薛雀儿部和段谷合部为龙头,割鹿军全体骑兵,包括义从骑兵,朝着孙恩军的队尾猛冲而去。
虽只三两千骑,但破坏力极大,所经之处,抛尸遍地,如涟漪般,混乱一圈圈的蔓延开来。
步卒也下了驴骡,交给辅兵打理,又两两相互穿戴甲胄,稍做整饬之后,就冲入敌阵。
这可不是几百上千军,而是一万多虎狼之军,王愔之动用了几乎所有能调动的兵力。
转眼间,孙恩军由后往前,就一层层的溃散。
夜晚的战场上,到处都是奔逃的人群。
“王愔之!”
孙恩咬牙切齿,陷入了巨大的恐慌之中,双手如抽风般,不停地颤抖。
他不攻会稽,就是避免与王愔之野战。
攻城和野战完全不同,他驱十余万之众,以精锐督后队,后队督前队,轮番攻城送死,有组织有纪律,可是野战的话,必须以精锐顶在前面。
只要精锐一败,必然全军溃败。
而今更恶劣的是,直接被偷袭了。
沈穆夫急道:“师君,请速速收兵,能走多少是多少,迟则全军溃败啊。”
孙恩很不甘心,可是混乱正在向四面八方蔓延,军卒已无心攻城,京口也城门洞开,队队军卒冲了出来。
“三官帝君,何不开眼?”
孙恩仰天咆哮,他预感自已将大败亏输。
去年败在刘牢之手上,尚能扔下财货女人掩护主力撤离,今年还有什么?
孙恩眼前一黑,身形摇摇欲坠!
沈穆夫与丘尪忙扶上孙恩,凄厉大呼:“速退,先回甬东诸岛!”
说着,与一众亲军撒开腿向江滩水寨跑去。
一艘艘船只起锚,根本不管人上没上满,向着江中奋力划动。
好些赶不及的军士泅水跟着船,伸出手臂大声呼叫。
还有机灵的去抢夺未来得及离开的船只。
江滩上乱作了一团!
王愔之亲领破锋营与虎啸营冲向水寨。
他要抢船!
北府军的战船还是很让他眼红的。
一艘斗舰正要启行,苏荃大喝道:“我乃长广苏荃,现已投效督帅,尔等何不弃暗投明,岂非胜过岛上天天啃咸鱼干?”
韩滔也喝道:“督帅在此,还不速来拜见?”
船上起了喧哗。
其中不全是老贼,还有投降的北府军水军及船工水手,这些人自然愿意投奔王愔之。
突然船上爆出几声惨叫,尸体被扔入江中之后,就把帆降了下来,又搭起舢板,一名名船工水的鱼贯上岸。
不仅仅是他们,各老贼放开嗓门大喊。
“小七,我看到你了,别躲,舅兄都不认了,是不?”
“二子,回来,回来,你**,信不信老子割了你的卵子?”
江岸边,喝骂声不止。
一艘又一艘的斗舰及各类船只爆发内乱,又一队队的水手军卒下船。
王愔之看的暗暗点头。
其余各军也散了开来,大喊着投降不杀,四处砍杀抓降贼寇,一排排的贼寇献兵跪下!
而此时,刘牢之回援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在京口散播。
有如重大节日来临,家家户户点亮灯烛,街面上全是欢呼奔走的妇孺老人。
甚至有性子急的,不顾守军拦阻,纷纷挤上了城头,他们要第一时间向他们敬爱的统帅致以最崇高的敬礼!
何澹之也在城头,借着月光,看着城下那混乱的场景,转头道:“来者可是辅国将军?”
何会道:“阿父可是以为来的是王郎?”
何澹之点头道:“刘牢之此人,素无韬略,善行小惠而惘顾大义,他在山阴城下吃了大亏,绝无可能再为朝廷作战。
况朝廷召他的旨意怕是还没到彭城呢,怎么可能是他?”
“呵呵~~”
何会看了看周围那一张张欢欣雀跃的面孔,呵呵一笑。
呆会儿有的你们好看。
“王郎终究是起势了啊!”
何澹之不胜唏嘘,也庆幸于当初王愔之尚弱小时,释放出的善意。
京口城头,陆陆续续站满了人,多是老小和妇女,兴奋的相互交谈,发泄着劫后余生的喜悦。
甚至有人暗暗决定,只要刘牢之出现,就大呼万岁。
把最高的尊崇奉献给他们最为敬爱的将军。
这一刻,刘牢之成了京口的救星,没人去计较刘牢之的过失,心里只有爱戴之情!
臧爱亲与刘兴男也按耐不住焦急的心情,带着几个臧氏部典,跟着拥挤的人群挤到上城头。
时间缓缓流逝。
那兴高彩烈的喧嚣声也渐渐减弱。
刘兴男发现了个奇怪的现象,忍不住道:“阿母,辅国将军为何还不进城?追击贼寇也用不着他亲力亲为吧?
且小女观辅国将军好象转了性子,对贼寇多为收降,按他以往的脾气,该扔江里喂鱼才是啊!”
臧爱亲并非接腔,只睁大眼睛看着。
不过陆续有人觉察出了蹊跷。
城下的军卒中,竟没有一个熟人,也不见北府诸将的旗号,还有人拿着大竹杈子挥舞。
而且每抓捕到数百降卒,就用绳索串起来,带往江滩集中,不象是要进城的样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