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高门 第118章 希望

小说:晋末高门 作者:一眼云烟 更新时间:2025-10-31 05:53:48 源网站:2k小说网
  东门外的民居废墟里,争吵声,喝骂声不断。

  郡兵还好些,一赶就走,但士族私军和山阴民众可不是那么容易赶走,他们也觊觎财货女子,甚至马匹。

  北府军骑兵一人双马,一匹骑乘,一匹冲锋作战,留下的,多数是骑乘,虽比战马差点,但对于严重缺少马匹的山阴士族来说,也足以眼红。

  而今,马匹、女子、财货全都处于割鹿军的控制之下。

  这是非常危险的时刻,天色也要黑了,更易引来混乱。

  但王愔之没有一丁一点与山阴士族分润的意思。

  开玩笑,山阴又不是他的老巢,张嘴就给出去,别人只会以为你好欺。

  想要?

  试问汝剑可利否?

  “啊!”

  突有惨叫声传来,割鹿军开始杀人了!

  见了血就是有用,民众惊慌失措的逃返,士族私军除留下人手监视,也避向远处。

  王愔之很快收回目光,因为顾氏与贺江梅随着健保营来了,还有很多自发前来帮忙的随军妇孺。

  “妾恭贺郎君诛乱定难,涤荡妖氛,歼厥丑类,战以功成,名邑得保。

  郎君于山阴之下,摧枯拉朽,致豺狼奔逃于草莽,威可济暴乱,德可济生灵,山阴士民感之、念之。”

  顾氏屈膝施了一礼,心绪波澜翻涌。

  她本是病急乱投医,才把爱女许给王愔之,以账面难以计数的土地财产作为嫁妆,实则心里是有几分不甘。

  毕竟是山阴贺氏的嫡女给王愔之做平妻。

  可是大胜的消息震惊了她!

  她意识到,或许小瞧了王愔之。

  也许……这笔买卖并不亏呢?

  王愔之可不敢生受未来丈母娘一礼,侧身避开,回礼道:“夫人谬赞了,不过是侥一时之幸将北府军逐出罢了,实则主力未损,眼下并不能掉以轻心。”

  贺江梅正偷眼瞥着王愔之,自打接受了给王愔之做平妻之后,她的心态有了微妙变化,开始想了解这个男人了,也想去关心他。

  王愔之看过去。

  顿时,贺江梅俏面绯红,就如受惊的小兔子,忙把脑袋低下。

  “愔之贤侄!”

  这时,王凝之和谢道韫带着随从来了,挥手唤道。

  “府君,谢夫人!”

  王愔之拱手。

  “好,好啊,多亏了贤侄啊!”

  王凝之紧紧握上王愔之的手,连连点头。

  王愔之笑道:“北府军贼性不改,空负虚名,今次不过是打回原形罢了,他若敢再来,就再打他一次。

  把府君与夫人请来,是因得了数万女子,如今衣食无着,还请府君调拨些粮草,好歹先撑着几日。”

  “无妨!”

  王凝之到底财大气粗,爽快的摆了摆手,又回头交待了番,除了粮食,还安排食水,并着人去官仓运送三千匹麻布过来。

  “诺!”

  仆从分别跑开。

  谢道韫则是张望了片刻,便道:“贤侄打算如何安置那些女子?”

  王愔之道:“首先是甄别,凡是在山阴有家人的,尽快送回去,健保营也会吸纳一部分,但人数不会多。

  她们既入孙恩之手,想必父兄夫郎已遭了不测,小侄打算将她们配与军中将士。

  另俘虏来的辅兵杂兵过万,除留一部分补充贺氏庄客,余者皆带往钱塘,或屯田,或留用,为使安心定居,每人配妻一名,谢夫人觉得如何?”

  “如此甚好!”

  谢道韫心下不忍,却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了。

  毕竟这世道,什么都没活下来重要。

  王愔之又道:“那些女子情绪不太稳,小侄想请谢夫人去安抚一二。”

  “也好!”

  谢道韫点了点头,看向顾氏道:“妹妹同去罢!”

  “嗯!”

  顾氏领着贺江梅,与谢道韫及一众婢女在健保营女兵的引领下离去。

  王愔之与王凝之及一众随从也跟了过去。

  诺大的一片区域,一群群的女子靠着墙根,面色麻木,眼神浑浊,好些衣衫不整,见着人来,只掩了掩。

  一名妇人正给怀中婴儿哺乳,那婴儿用力**,却是什么都吸不到,饿的哇哇大哭,那妇人急的抹起了眼泪。

  “哎~~”

  谢道韫与顾氏同声叹息,这一幕,给她们的冲击极大。

  “阿母!”

  贺江梅眼圈红红的,扯了扯顾氏的衣袖。

  “山阴士民遭此苦难,皆吾之过也!”

  王凝之以袖掩面。

  毕竟人心都是肉长的,再是高门贵种,见着这一幕,都难免不受触动。

  “吃吧!”

  薛银瓶从布包里,拿出个胡饼递去。

  “谢谢!”

  那妇人忙掩起残破的衣襟,接过胡饼,先咬下一小口嚼碎,用唾沫浸软,再喂给婴儿。

  婴儿还未长牙,直接吞咽了下去,然后啊啊叫着,意思是还要吃。

  周围一双双饥饿的目光投来。

  “都拿着吧,没拿到的也别急,府君已经在调拨粮米了,一会就送来。”

  薛银瓶把胡饼都分了出去。

  女人们狼吞虎咽,分明饿了很久。

  那妇人也一小口一小口的喂着,眼神中尽是慈爱,却似是想到了什么不堪的往事,悲从中来,呜咽哭泣起来。

  王愔之转头问道:“府君,城里可有牲畜鸡鸭?”

  “这……”

  王凝之为难道:“纵有也杯水车薪,牲畜鸡鸭多养在庄里,如今庄子大部已毁,怕是早沦为了贼人的果腹之物。”

  薛银瓶提醒道:“郎君不是剿获了刘牢之的辎重粮草么,精锐战兵光吃谷物可不行,或会备有肉干。”

  “去看看,若有,全拿来!”

  王愔之回头道。

  “诺!”

  有军卒跑开。

  王愔之在那妇人面前蹲了下来,问道:“女郎如何称呼,哪里人?”

  那妇人畏畏缩缩道:“妾**姓秦,吴郡嘉兴人士,夫家姓刘,与妾同乡,亦耕亦读,可恨贼人来了,家业尽毁,妾也被贼人掳走,若非为这小儿,妾早已追随夫郎而去。”

  “好了,苦难都过去了,今后会越来越好,好好活着,把孩儿教养**。”

  王愔之柔声劝了句,便问道:“秦娘子可会读书识字?”

  “会的!”

  “读的什么书?”

  “列女传、诗经、论语。”

  谢道韫听的心如刀绞,这女子可称才女啊,是地道的吴郡良人,并非高门显族,亦非乡里豪右,可见江东文风之盛,却是毁于一旦。

  王愔之又道:“秦娘子可愿做教习,专门教授孩童读书识字?”

  秦氏抿了抿嘴唇,瞥了眼王愔之,好一会,不是太好意思的问道:“郎君可给饭吃?”

  “呵呵~~”

  王愔之呵呵笑道:“不仅包吃包住,还按月发放钱粮,夏发夏布,冬发冬布,足够你们母子吃饱喝好。”

  “愿意,妾愿意!”

  秦氏现出笑容,忙不迭点头。

  “陈归女!”

  王愔之站起来唤道。

  “郎君何事?”

  陈归女远远唤道。

  王愔之道:“甄别时再加一项,若有读书识字的,单独列出。”

  “知道啦!”

  陈归女跑了开去。

  “阿母!”

  贺江梅扯了扯顾氏,吞吞吐吐道:“小女也会读书识字,不如和这位姊姊一起教授孩童罢。”

  “胡闹,都要嫁人了,抛头露面,成何体统?”

  顾氏斥道。

  “世道凋残,郎君忙的脚不沾地,小女也想为这世道做些什么。”

  小姑娘委屈的抹着眼泪,却偷偷翻眼望向王愔之,她知道自己这要求很过份,却仍抱有一丝幻想,希望王愔之能帮她说话。

  毕竟都要是夫妻了嘛。

  王愔之笑道:“夫人不必苛责,令爱有济世渡人之心,可见其心性纯良,应大加褒扬才是,不如这样,江娘子年齿尚幼,可于禀明家母后,把婚事定下,待及了芨再完婚也不为迟,在婚前,江娘子尽可自便。”

  “嗯!”

  贺江梅重重点头,一双明眸,笑的弯成了月芽。

  “哎!”

  顾氏重重叹了口气,不满地瞪了王愔之一眼。

  “哎呀!”

  王凝之却是一拍大腿。赞道:“贤侄此举,善莫大焉!”

  谢道韫笑道:“妾在山阴有所宅子,尚空着,这几日拾掇下,就给贤侄做为教舍好了,世道不堪,妾也想做些事情。”

  王愔之认真道:“这世道该变一变了,会好起来的。”

  所有人均是心头一震,纷纷看去。

  夕阳下,那瘦削的身形竟似披上了层层霞光。

  很快的,粮米和布匹送来。

  一匹布幅宽二尺二寸,长四丈,把布匹裁剪开,发放给衣衫不整的女子裹身,并开始生火造饭。

  渐渐地,米香四溢,营地里有了欢声笑语,妇人们把米汤舀出来给小孩子喝,健保营又加了糖,小孩子喝的吱吱直笑。

  北府军的辎重车里,确有不少肉干肉脯,切开加入锅中,再加盐与野菜叶子,一种奇异的香味飘散开来。

  妇人们望向那翻滚的泡泡,眼里绽现出希望。

  王愔之、谢道韫、王凝之与顾氏母女也留下来,一边与诸女谈笑,一边吃着。

  还别说,颇有几分忆苦思甜饭的意味。

  ……

  吃饱喝足后,当王愔之出来时,正见匡超。

  “督帅!”

  匡超拱手道:“打听过了,俘虏中有檀道济,并无刘裕!”

  王愔之特意交待,甄别俘虏中有没有檀道济与刘裕。

  “走!”

  王愔之手一挥,与匡超离去。

  北府军降卒约有千余,与辅兵杂兵分开看押,一堆堆汉子三五成群的坐在地上,面色灰败,还有人眼里闪烁着不服气之色。

  “他就是檀道济!”

  匡超对檀道济印象太深刻了,战的有来有回,当即指着人群中的一名汉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