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烈浓眉一拧,瞬间从复杂的思绪中抽离,恢复了统帅的威严。他一把抓过竹筒,指尖用力掰断火漆,抽出里面卷得紧紧的羊皮纸。目光如炬,迅速扫过上面的字迹。
苏慕白也侧过身,静待下文。
城头的风似乎也屏住了呼吸。
几息之后,苏烈猛地抬起头,眼中再无半分迷茫,只剩下铁一般的凝重与肃杀。
他抬眼看向苏慕白,声音沉如磐石,一字一句地道:
“沙钵略动了。主力……奔云州而来。”
这句话像一块巨石投入死水,激起的不是涟漪,而是汹涌的暗流。
空气骤然凝固。
苏慕白深邃的眼底,一丝极淡的了然闪过,旋即被更深的冰寒覆盖。
他微微颔首,动作轻缓,目光却如利刃般刺向关外那片苍茫大地,仿佛要穿透重重烟尘,直抵突厥王庭的核心。
“果然。还是选了这条路。”
沙钵略主力奔袭云州的消息,像一块浸透冰水的巨石,沉甸甸地砸在紫荆关的城头。
肃杀的寒意瞬间盖过了先前关于未来的隐忧与试探。
苏烈脸上最后一丝迷茫彷徨被凌厉的战意取代。
他重重一拍垛口,震落簌簌浮尘。
“好个狼崽子!终究还是来了!”
他猛地转头,目光如炬,瞬间将所有精力投入到眼前的生死存亡之中,方才那诛心之论被他刻意深埋,仿佛从未提起。
“苏大人,紫荆关乃咽喉,万不容有失!关墙虽已加固,然突厥此番必是倾力而来,志在必得!”
“一万守军,需得精打细算,每一处垛口,每一段马面,都要成为突厥人的坟场!”
苏慕白神色沉静,深绯官袍在料峭春寒中纹丝不动。
“大帅放心,关防按照你我先前所议,下官会重新布防。”
“滚木礌石、火油金汁足备。”
“新筑瓮城,正待豺狼入彀。烽燧联络,三关一体,绝不让突厥钻了空子。粮草箭矢,已着张铭加紧调运支撑,幽州便是紫荆之背脊。”
两人迅速交换着更细致的部署。
苏烈指向关外几处可能被突厥利用来隐蔽集结的坡地,苏慕白则点出新设的几处暗藏弩机的箭楼位置。
关于士卒轮替、伤员转运、水源保障等繁琐却关键的细节,也在冷峻的言语中一一敲定。
苏烈的军事才能此刻展露无遗,条理分明,杀伐果断;而苏慕白则冷静得如同在棋盘上落子,将每一分力量都精确地安置在防御的节点上,那份掌控全局的从容,让苏烈紧绷的心弦也不由得为之一缓。
大战的阴云挤压着空间,两人之间的对话,再无半分私心杂念,只剩下纯粹的、冰冷的战争筹谋。
商议既定,苏烈再无滞留理由。
他最后深深看了一眼关外莽莽苍原,又深深看了一眼身旁这位年轻的知州。
苏慕白迎着他的目光,微微颔首,眼神平静无波,却蕴**一种磐石般的意志。
苏烈翻身上马,玄甲在灰暗天光下泛着幽光。
“紫荆关,拜托了!”
他沉声低喝,猛地一夹马腹,带着亲兵卷起烟尘,向着居庸关方向疾驰而去。
那里是朔方军的中枢,是他纵横草原的策源之地,也是苏慕白“疲虏”大计得以施展的根基。
苏烈必须回去,指挥那三万深入漠北的利刃,在突厥的后院点燃更多的烽火,以攻代守,减轻紫荆关正面的压力。
苏烈策马狂奔的身影消失在尘埃中,苏慕白独立城头,望着那远去的一骑烟尘,眼神深邃。
方才苏烈刻意的回避,他尽收眼底。这位忠勇的统帅,内心显然已被那“狡兔死,走狗烹”的冰冷预言刺中,巨大的恐惧与不甘正在他心底翻涌。
然而,苏慕白对此并不忧心,反而确信。
确信苏烈早晚会彻底倒向自己这边。
因为他看清了苏烈骨子里的军人秉性与对袍泽的珍视,更看清了隆化帝刻薄寡恩、绝不容人的本质。
当北疆烽烟散尽,当朔方军的存续真正面临帝王刀锋时,当将士们的前途化为泡影时,苏烈将别无选择。
朔方军,将是苏慕白手中最锋利、也最忠诚的刀,而苏烈,将是持刀之人。
这个结局,已在今日城头的沉默与抗拒中埋下了种子,只待时机成熟,便会破土而出。
苏烈离去,苏慕白便成了这紫荆关唯一的主心骨。
他即刻召集关内所有将校、吏员。
深绯色的官袍在肃穆的军帐中显得格外醒目,苏慕白端坐主位,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穿透力,清晰地传达着即将到来的血战指令。
“……云州方向,突厥主力已动。”
“其最终目标,必是我紫荆关。”
“此战,关乎幽州存亡,关乎朔方军后路,更关乎北疆千里百姓能否免遭荼毒!”
苏慕白目光扫过一张张或年轻或沧桑、却都绷紧的面孔。
“关墙,是我们的倚仗,更是我们的坟墓!若关破,玉石俱焚!若守住,便是千秋之功!”
“加固工事一刻不停!所有预备礌石滚木,再次检查固定,确保随时可用!”
“火油、金汁储备点,加派双岗,严防走水。”
“瓮城闸门绞盘,每六个时辰测试一次!弩床、投石机,箭矢石弹备足,射手轮替,勿使器械空置!”
“哨探前出三十里,十二时辰轮替,有任何风吹草动,烽烟为号!关内所有水井、储水容器,务必确保充足、洁净!”
“伤兵营即刻扩大规制,药材纱布加紧征调。”
“告诉医官,此战之后,活人比死人更有用!”
一条条命令流水般发出,冷硬如铁,却又条理分明,将整个紫荆关的战争机器彻底激活。
将校吏员们凛然领命,无人质疑这位文官知州的权威。
他过去数月展现的能力与此刻临战的冷峻,早已赢得了所有人的敬畏。
关内气氛瞬间绷紧,如同拉满的强弓。
士卒的呼喊声、号令声、器械搬运的碰撞声、战**嘶鸣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首铁血的前奏曲。
炊烟在压抑中升起,铁匠铺的炉火彻夜通红,刀枪剑戟在磨石上发出刺耳的尖啸。
空气里弥漫着桐油、铁锈、汗水和一种山雨欲来的土腥味。
紫荆关,这座刚刚从废墟中站起的雄关,正默默**着爪牙,等待着即将到来的疯狂撕咬。
千里之外的神都,繁华的表象下,暗流汹涌。
首辅萧钦言的府邸,朱门紧闭,透着一股与春日暖阳格格不入的沉沉暮气。
内室温暖如春,名贵的沉香在博山炉中袅袅升腾。
萧钦言却只穿着一件单薄的素色中衣,面色苍白如纸,斜倚在铺着厚厚锦褥的卧榻之上,厚厚的貂绒毯子盖在膝头,也驱不散那从骨子里透出的寒意。
他并非佯病,是真的病了。
一股邪火自乾清宫那日被林如海当众破局、被隆化帝漠视后便郁结于心,加之西海乱局走向完全失控带来的巨大挫败和恐惧,日夜煎熬,终于将他这副不再年轻的身躯彻底击垮。
萧钦言手里无意识地捻着一串冰凉的玉珠,眼神空洞地望着窗外一树开得正盛的玉兰。
那洁白硕大的花朵在阳光下耀眼夺目,落在他眼中却只觉刺眼。
“咳咳……”
一阵压抑的咳嗽撕扯着他的肺腑,旁边的老仆连忙递上温热的参汤。
萧钦言勉强啜了一口,苦涩的滋味从舌尖蔓延到心底。
“西海……咳…西海……”
萧钦言喃喃自语,声音虚弱却充满了不甘与怨毒。
“老夫呕心沥血……布下此局,原想断林如海臂膀,解朔方军出塞之危,为自己自己彻底掌控内阁铺路……”
他闭上眼,乾清宫那日林如海侃侃而谈、抛出那“抵押织造坊”奇策时,满朝震惊钦佩的目光,还有隆化帝眼中那如释重负后对自己这个首辅的彻底无视……一幕幕清晰地刺痛着他。
“岂料……岂料竟是为他人做了嫁衣!”
萧钦言猛地攥紧玉珠,指节发白。
“四王……那群冢中枯骨,竟借着这场乱局重新爬了起来!南安郡王……总督征西军务?呵…咳咳…好大的威风!”
“他们何德何能?老夫费尽心机点起的火,倒把他们烤得红光满面!而老夫……”
他剧烈地喘息着,眼中满是自嘲与愤懑。
“老夫倒成了个彻头彻尾的笑话!告病?皇帝他可曾派过一个内侍前来探问?只怕是巴不得老夫就此一病不起,好让林如海名正言顺地坐上那把紫檀椅!”
巨大的失落和恐惧如同冰冷的毒蛇,缠绕着他的心脏。
萧钦言越想越觉得后悔,肠子都悔青了。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何必冒这天大的风险去策划什么西海之乱?
如今倒好,不仅没能扳倒林如海,没能压制苏慕白,反而四王势力大涨,自己却成了最大的输家,失去了圣心,失去了权柄,还被架在火上烤。
隆化帝现在不知道自己在西海之变充当的角色,可万一呢?
万一夏守忠那个阉奴察觉了什么蛛丝马迹?
万一四王得意忘形泄露了口风?
万一……
萧钦言不敢深想下去,冷汗又涔涔地从额角渗出。
一旦东窗事发,勾结外敌,祸乱边疆,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
林如海翁婿,绝对会抓住这个把柄,将他萧家连根拔起!
“开弓没有回头箭……”
萧钦言喘息着,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近乎疯狂的厉色。
后悔已经无用,坐以待毙更是死路一条。
如今林如海代行首辅,权势熏天;隆化帝对自己形同陌路;四王在侧虎视眈眈,又得了兵权……
他萧钦言,似乎真的只剩下一条道走到黑了。
一个更大胆、更疯狂的念头在他心中滋生、盘旋,最终占据了上风。
“林如海能掌控朔方军,倚仗苏慕白在北地翻云覆雨……老夫为何不能?”
萧钦言低语着,如同魔鬼的呓语。“西海边军……如今不就在四王手中吗?南安郡王那个蠢货,不过是摆在台面上的掌控者而已。”
他的思维急速运转,苍白的面颊因激动而泛起病态的潮红。
“四王要的是什么?是保命!是保住他们的富贵和兵权!老夫要的是什么?是重回权力之巅,是压制林如海,是让隆化帝离不开我!我们的目标,其实是一致的!”
一个清晰的轮廓在他脑中形成:军政合流!与四王结成紧密的同盟!他萧钦言在朝堂为四王及西海边军提供庇护、谋取利益、打压异己。
四王则用手中的兵权,成为他萧钦言抗衡皇权、威慑政敌的坚强后盾!
“养寇自重……不够!远远不够!”
萧钦言的呼吸急促起来。
“仅仅维持西海的乱局,让番邦作为筹码,太被动,风险也太高。老夫要与他们把利益彻底捆绑!西海边军,就是老夫的‘朔方军’!林如海能用军功固宠,老夫就能用军权保位!”
“隆化帝看老夫不爽又如何?只要老夫与四王牢牢掌握西海边军,只要西海的‘乱局’离不开老夫来‘周旋’,他就只能忍着!咬碎了牙也得给老夫忍着!”
这个计划让萧钦言病弱的身体都微微颤抖起来,不是恐惧,而是一种孤注一掷的兴奋。
他将所有顾虑都抛到了脑后。
隆化帝的猜忌?他已经感受到了,再坏又能坏到哪里去?不拼,就是坐等灭亡!拼了,或许还能搏出一线生机,甚至重回巅峰!
萧钦言挣扎着坐直身体,他需要立刻行动,完善这个“军政合流”的计划,需要朝堂上属于他的力量开始串联,需要打通与西海边军、与四王沟通的秘密渠道。
时间不等人,林如海在北疆的布局如火如荼,隆化帝那边也绝不会闲着。
他必须抢在前面,将这盘看似死局的棋,强行走活!
萧钦言靠在软枕上,急促地喘息着,望着那袅袅升起的青烟,嘴角扯出一个冰冷而决绝的弧度。
神都这盘棋,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重重屋宇,投向了遥远的西海烽烟,也投向了乾清宫那至高无上的御座。
        苏慕白也侧过身,静待下文。
城头的风似乎也屏住了呼吸。
几息之后,苏烈猛地抬起头,眼中再无半分迷茫,只剩下铁一般的凝重与肃杀。
他抬眼看向苏慕白,声音沉如磐石,一字一句地道:
“沙钵略动了。主力……奔云州而来。”
这句话像一块巨石投入死水,激起的不是涟漪,而是汹涌的暗流。
空气骤然凝固。
苏慕白深邃的眼底,一丝极淡的了然闪过,旋即被更深的冰寒覆盖。
他微微颔首,动作轻缓,目光却如利刃般刺向关外那片苍茫大地,仿佛要穿透重重烟尘,直抵突厥王庭的核心。
“果然。还是选了这条路。”
沙钵略主力奔袭云州的消息,像一块浸透冰水的巨石,沉甸甸地砸在紫荆关的城头。
肃杀的寒意瞬间盖过了先前关于未来的隐忧与试探。
苏烈脸上最后一丝迷茫彷徨被凌厉的战意取代。
他重重一拍垛口,震落簌簌浮尘。
“好个狼崽子!终究还是来了!”
他猛地转头,目光如炬,瞬间将所有精力投入到眼前的生死存亡之中,方才那诛心之论被他刻意深埋,仿佛从未提起。
“苏大人,紫荆关乃咽喉,万不容有失!关墙虽已加固,然突厥此番必是倾力而来,志在必得!”
“一万守军,需得精打细算,每一处垛口,每一段马面,都要成为突厥人的坟场!”
苏慕白神色沉静,深绯官袍在料峭春寒中纹丝不动。
“大帅放心,关防按照你我先前所议,下官会重新布防。”
“滚木礌石、火油金汁足备。”
“新筑瓮城,正待豺狼入彀。烽燧联络,三关一体,绝不让突厥钻了空子。粮草箭矢,已着张铭加紧调运支撑,幽州便是紫荆之背脊。”
两人迅速交换着更细致的部署。
苏烈指向关外几处可能被突厥利用来隐蔽集结的坡地,苏慕白则点出新设的几处暗藏弩机的箭楼位置。
关于士卒轮替、伤员转运、水源保障等繁琐却关键的细节,也在冷峻的言语中一一敲定。
苏烈的军事才能此刻展露无遗,条理分明,杀伐果断;而苏慕白则冷静得如同在棋盘上落子,将每一分力量都精确地安置在防御的节点上,那份掌控全局的从容,让苏烈紧绷的心弦也不由得为之一缓。
大战的阴云挤压着空间,两人之间的对话,再无半分私心杂念,只剩下纯粹的、冰冷的战争筹谋。
商议既定,苏烈再无滞留理由。
他最后深深看了一眼关外莽莽苍原,又深深看了一眼身旁这位年轻的知州。
苏慕白迎着他的目光,微微颔首,眼神平静无波,却蕴**一种磐石般的意志。
苏烈翻身上马,玄甲在灰暗天光下泛着幽光。
“紫荆关,拜托了!”
他沉声低喝,猛地一夹马腹,带着亲兵卷起烟尘,向着居庸关方向疾驰而去。
那里是朔方军的中枢,是他纵横草原的策源之地,也是苏慕白“疲虏”大计得以施展的根基。
苏烈必须回去,指挥那三万深入漠北的利刃,在突厥的后院点燃更多的烽火,以攻代守,减轻紫荆关正面的压力。
苏烈策马狂奔的身影消失在尘埃中,苏慕白独立城头,望着那远去的一骑烟尘,眼神深邃。
方才苏烈刻意的回避,他尽收眼底。这位忠勇的统帅,内心显然已被那“狡兔死,走狗烹”的冰冷预言刺中,巨大的恐惧与不甘正在他心底翻涌。
然而,苏慕白对此并不忧心,反而确信。
确信苏烈早晚会彻底倒向自己这边。
因为他看清了苏烈骨子里的军人秉性与对袍泽的珍视,更看清了隆化帝刻薄寡恩、绝不容人的本质。
当北疆烽烟散尽,当朔方军的存续真正面临帝王刀锋时,当将士们的前途化为泡影时,苏烈将别无选择。
朔方军,将是苏慕白手中最锋利、也最忠诚的刀,而苏烈,将是持刀之人。
这个结局,已在今日城头的沉默与抗拒中埋下了种子,只待时机成熟,便会破土而出。
苏烈离去,苏慕白便成了这紫荆关唯一的主心骨。
他即刻召集关内所有将校、吏员。
深绯色的官袍在肃穆的军帐中显得格外醒目,苏慕白端坐主位,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穿透力,清晰地传达着即将到来的血战指令。
“……云州方向,突厥主力已动。”
“其最终目标,必是我紫荆关。”
“此战,关乎幽州存亡,关乎朔方军后路,更关乎北疆千里百姓能否免遭荼毒!”
苏慕白目光扫过一张张或年轻或沧桑、却都绷紧的面孔。
“关墙,是我们的倚仗,更是我们的坟墓!若关破,玉石俱焚!若守住,便是千秋之功!”
“加固工事一刻不停!所有预备礌石滚木,再次检查固定,确保随时可用!”
“火油、金汁储备点,加派双岗,严防走水。”
“瓮城闸门绞盘,每六个时辰测试一次!弩床、投石机,箭矢石弹备足,射手轮替,勿使器械空置!”
“哨探前出三十里,十二时辰轮替,有任何风吹草动,烽烟为号!关内所有水井、储水容器,务必确保充足、洁净!”
“伤兵营即刻扩大规制,药材纱布加紧征调。”
“告诉医官,此战之后,活人比死人更有用!”
一条条命令流水般发出,冷硬如铁,却又条理分明,将整个紫荆关的战争机器彻底激活。
将校吏员们凛然领命,无人质疑这位文官知州的权威。
他过去数月展现的能力与此刻临战的冷峻,早已赢得了所有人的敬畏。
关内气氛瞬间绷紧,如同拉满的强弓。
士卒的呼喊声、号令声、器械搬运的碰撞声、战**嘶鸣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首铁血的前奏曲。
炊烟在压抑中升起,铁匠铺的炉火彻夜通红,刀枪剑戟在磨石上发出刺耳的尖啸。
空气里弥漫着桐油、铁锈、汗水和一种山雨欲来的土腥味。
紫荆关,这座刚刚从废墟中站起的雄关,正默默**着爪牙,等待着即将到来的疯狂撕咬。
千里之外的神都,繁华的表象下,暗流汹涌。
首辅萧钦言的府邸,朱门紧闭,透着一股与春日暖阳格格不入的沉沉暮气。
内室温暖如春,名贵的沉香在博山炉中袅袅升腾。
萧钦言却只穿着一件单薄的素色中衣,面色苍白如纸,斜倚在铺着厚厚锦褥的卧榻之上,厚厚的貂绒毯子盖在膝头,也驱不散那从骨子里透出的寒意。
他并非佯病,是真的病了。
一股邪火自乾清宫那日被林如海当众破局、被隆化帝漠视后便郁结于心,加之西海乱局走向完全失控带来的巨大挫败和恐惧,日夜煎熬,终于将他这副不再年轻的身躯彻底击垮。
萧钦言手里无意识地捻着一串冰凉的玉珠,眼神空洞地望着窗外一树开得正盛的玉兰。
那洁白硕大的花朵在阳光下耀眼夺目,落在他眼中却只觉刺眼。
“咳咳……”
一阵压抑的咳嗽撕扯着他的肺腑,旁边的老仆连忙递上温热的参汤。
萧钦言勉强啜了一口,苦涩的滋味从舌尖蔓延到心底。
“西海……咳…西海……”
萧钦言喃喃自语,声音虚弱却充满了不甘与怨毒。
“老夫呕心沥血……布下此局,原想断林如海臂膀,解朔方军出塞之危,为自己自己彻底掌控内阁铺路……”
他闭上眼,乾清宫那日林如海侃侃而谈、抛出那“抵押织造坊”奇策时,满朝震惊钦佩的目光,还有隆化帝眼中那如释重负后对自己这个首辅的彻底无视……一幕幕清晰地刺痛着他。
“岂料……岂料竟是为他人做了嫁衣!”
萧钦言猛地攥紧玉珠,指节发白。
“四王……那群冢中枯骨,竟借着这场乱局重新爬了起来!南安郡王……总督征西军务?呵…咳咳…好大的威风!”
“他们何德何能?老夫费尽心机点起的火,倒把他们烤得红光满面!而老夫……”
他剧烈地喘息着,眼中满是自嘲与愤懑。
“老夫倒成了个彻头彻尾的笑话!告病?皇帝他可曾派过一个内侍前来探问?只怕是巴不得老夫就此一病不起,好让林如海名正言顺地坐上那把紫檀椅!”
巨大的失落和恐惧如同冰冷的毒蛇,缠绕着他的心脏。
萧钦言越想越觉得后悔,肠子都悔青了。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何必冒这天大的风险去策划什么西海之乱?
如今倒好,不仅没能扳倒林如海,没能压制苏慕白,反而四王势力大涨,自己却成了最大的输家,失去了圣心,失去了权柄,还被架在火上烤。
隆化帝现在不知道自己在西海之变充当的角色,可万一呢?
万一夏守忠那个阉奴察觉了什么蛛丝马迹?
万一四王得意忘形泄露了口风?
万一……
萧钦言不敢深想下去,冷汗又涔涔地从额角渗出。
一旦东窗事发,勾结外敌,祸乱边疆,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
林如海翁婿,绝对会抓住这个把柄,将他萧家连根拔起!
“开弓没有回头箭……”
萧钦言喘息着,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近乎疯狂的厉色。
后悔已经无用,坐以待毙更是死路一条。
如今林如海代行首辅,权势熏天;隆化帝对自己形同陌路;四王在侧虎视眈眈,又得了兵权……
他萧钦言,似乎真的只剩下一条道走到黑了。
一个更大胆、更疯狂的念头在他心中滋生、盘旋,最终占据了上风。
“林如海能掌控朔方军,倚仗苏慕白在北地翻云覆雨……老夫为何不能?”
萧钦言低语着,如同魔鬼的呓语。“西海边军……如今不就在四王手中吗?南安郡王那个蠢货,不过是摆在台面上的掌控者而已。”
他的思维急速运转,苍白的面颊因激动而泛起病态的潮红。
“四王要的是什么?是保命!是保住他们的富贵和兵权!老夫要的是什么?是重回权力之巅,是压制林如海,是让隆化帝离不开我!我们的目标,其实是一致的!”
一个清晰的轮廓在他脑中形成:军政合流!与四王结成紧密的同盟!他萧钦言在朝堂为四王及西海边军提供庇护、谋取利益、打压异己。
四王则用手中的兵权,成为他萧钦言抗衡皇权、威慑政敌的坚强后盾!
“养寇自重……不够!远远不够!”
萧钦言的呼吸急促起来。
“仅仅维持西海的乱局,让番邦作为筹码,太被动,风险也太高。老夫要与他们把利益彻底捆绑!西海边军,就是老夫的‘朔方军’!林如海能用军功固宠,老夫就能用军权保位!”
“隆化帝看老夫不爽又如何?只要老夫与四王牢牢掌握西海边军,只要西海的‘乱局’离不开老夫来‘周旋’,他就只能忍着!咬碎了牙也得给老夫忍着!”
这个计划让萧钦言病弱的身体都微微颤抖起来,不是恐惧,而是一种孤注一掷的兴奋。
他将所有顾虑都抛到了脑后。
隆化帝的猜忌?他已经感受到了,再坏又能坏到哪里去?不拼,就是坐等灭亡!拼了,或许还能搏出一线生机,甚至重回巅峰!
萧钦言挣扎着坐直身体,他需要立刻行动,完善这个“军政合流”的计划,需要朝堂上属于他的力量开始串联,需要打通与西海边军、与四王沟通的秘密渠道。
时间不等人,林如海在北疆的布局如火如荼,隆化帝那边也绝不会闲着。
他必须抢在前面,将这盘看似死局的棋,强行走活!
萧钦言靠在软枕上,急促地喘息着,望着那袅袅升起的青烟,嘴角扯出一个冰冷而决绝的弧度。
神都这盘棋,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重重屋宇,投向了遥远的西海烽烟,也投向了乾清宫那至高无上的御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