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明顶,校场。
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数千名身穿统一黑色劲装的明教教众,已然汇成了一片沉默而又肃杀的钢铁洪流。
没有了往日的派系之分,更没有了昔日的散漫骄横。
此刻的校场之上,只有整齐划一的队列,与那冲天而起的、如同实质般的凛冽杀气。
“喝!”
“哈!”
锐金旗的汉子们,刀光如雪,每一刀劈出,都带着一股无坚不摧的锋锐之气。
巨木旗的教众,则手持巨盾,步履沉稳,阵型开合之间,竟隐隐有了一丝山岳般不可撼动的气势。
烈火旗与洪水旗的弟子,身法变幻,时而如烈焰燎原,时而如怒涛拍岸,彼此配合,竟是将两种截然不同的功法,融合成了一套威力倍增的合击之术。
整个校场,杀气腾腾,却又井然有序。
而在那数千人的方阵之旁,一片独立的演武场上,另一支人数不过三百,却个个气息彪悍、眼神锐利如鹰的队伍,更是引人注目。
他们没有操练阵法,只是在进行着最残酷、也最直接的对练。
拳拳到肉,掌掌见风,每一次对撞,都发出一声沉闷的、如同败革被重锤敲响的巨响。
为首一人,正是天鹰教少主殷野王。
他赤裸着上身,古铜色的肌肤之上,布满了纵横交错的伤疤,每一道伤疤,都仿佛是一枚荣耀的勋章。
他没有半分留手,一套霸道绝伦的鹰爪功,将一名同样是堂主级别的下属,逼得节节败退。
这里,便是刚刚完成整编,由原天鹰教核心教众组成的明教第一营——
鹰卫营。
宋青书静立于校场最高处的点将台之上,身后,只有一道纤细的身影,为他捧着一件御寒的黑色大氅。
他看着山下那片热火朝天的操练景象,看着那些原本是一盘散沙的江湖豪客,正在他的意志之下,被锻造成一支真正的铁血之师,那双深邃的眸子里,一片古井无波。
“教主,”小昭的声音,带着一丝少女特有的清脆,从他身后轻轻响起,“山里风大,还是披上大氅吧。”
宋青书没有回头,只是淡淡一笑:“无妨。”
他缓缓伸出右手,五指微张。
嗡!
一股无形的、却又仿佛实质般的磅礴气劲,从他掌心轰然爆发!
他周遭三尺的空气,竟被这股气劲引动,化作了一道高速旋转的无形气旋,将那凛冽的山风,尽数隔绝在外。
小昭看着他那只平平无奇、却仿佛能掌控风云的手掌,那双清澈的眸子里,再次闪过一丝近乎于仰望的崇拜。
她知道,自从那日从大都归来之后,这位少年教主,又变了。
他的气息,变得更加渊深,更加内敛,也更加……可怕。
宋青书缓缓收回手掌,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识海之中,那枚古老的青色玉盘,正在散发着前所未有的、温润而又强大的光辉。
万安寺一役,他揭穿赵敏阴谋,挫败玄冥二老,更是以一己之力,救下了整个中原武林的命脉。
这一系列的惊天壮举,让他获得了难以想象的磅礴回馈。
那枚原本布满裂痕的玉盘,如今已修复了大半,其上光华流转,玄奥的符文若隐若现,仿佛随时都能彻底觉醒。
而那日与金刚门阿三的短暂交手,更是让他将那门霸道绝伦的“大力金刚指”,尽数刻录、解析、洞悉。
如今,这门西域奇功,已成了他武学宝库之中,又一记威力无穷的杀招。
他的神魂,他的内力,他的武道境界,都已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巅峰。
“小昭。”宋青书缓缓开口。
“奴婢在。”
“你怕吗?”宋青书的目光,望向了东方那片被无尽云海笼罩的中原大地,声音平静,“跟着我,走上这条与整个大元为敌的道路,你怕吗?”
小昭的身体,微微一颤。
她看着眼前这道孤单而又挺拔的背影,看着他那双仿佛承载了整片天下重量的肩膀,那张清秀的小脸上,所有的怯懦与不安尽数褪去。
取而代得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与有荣焉的坚定。
她上前一步,与他并肩而立,同样望着那片壮丽的云海。
“以前,小昭怕。”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足以穿透风雪的力量,“小昭怕黑,怕冷,怕那些永远也挣不脱的铁链。小昭的世界,只有那条又冷又长的密道。”
她顿了顿,转过头,那双明亮的眸子里,映照着的全是他的身影。
“但现在,小昭不怕了。”
“因为教主在的地方,便是光明顶。便是这世间,最温暖、也最安全的地方。”
宋青书闻言,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仿佛被什么东西,轻轻地触动了一下。
他转过头,看着眼前这个早已将自己视作全部信仰的少女,那双深邃的眸子里,第一次露出了一丝真正的、发自内心的温和笑意。
他伸出手,想像以前那样,揉一揉她的脑袋。
可手伸到一半,却又停了下来。
他如今,已是明教教主。
有些事,终究是不同了。
他缓缓收回手,将目光再次投向了山下那片杀气腾腾的校场,投向了那片即将被他亲手搅动的、波澜壮阔的天下。
他的声音,恢复了之前的平静与决断,却又带着一丝前所未有的、即将开启一场全新棋局的昂扬战意。
“整编,已经完成。”
“接下来,”他的嘴角,缓缓勾起一抹冰冷的、充满无尽锋芒的弧度,“该我们,主动出击了。”
一番话,掷地有声,气贯长虹!
仿佛是在回应他的这番豪言壮语。
就在此时,一名身穿黑色劲装,背后插着三支令旗的“风字台”探子,如同一只离弦的箭,从山下那条蜿蜒的山道之上,飞奔而来!
他的脸上,写满了焦灼与急切!
他甚至来不及登上点将台,便已在那高高的台阶之下,单膝跪地,声音嘶哑,却又充满了十万火急的紧迫!
“启禀教主!”
“八百里加急!绝密军情!”
宋青书的瞳孔,骤然收缩。
那名探子不敢怠慢,立刻从怀中取出一卷用火漆密封的竹筒,双手高高举起,用尽全身力气,嘶声禀报!
“丐帮大会,即将在君山召开!”
“据可靠消息,陈友谅已暗中联络元廷高手,并策反帮中数位长老,意图于大会之上,行那不轨之事,图谋……帮主之位!”
光明顶,校场。
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数千名身穿统一黑色劲装的明教教众,已然汇成了一片沉默而又肃杀的钢铁洪流。
没有了往日的派系之分,更没有了昔日的散漫骄横。
此刻的校场之上,只有整齐划一的队列,与那冲天而起的、如同实质般的凛冽杀气。
“喝!”
“哈!”
锐金旗的汉子们,刀光如雪,每一刀劈出,都带着一股无坚不摧的锋锐之气。
巨木旗的教众,则手持巨盾,步履沉稳,阵型开合之间,竟隐隐有了一丝山岳般不可撼动的气势。
烈火旗与洪水旗的弟子,身法变幻,时而如烈焰燎原,时而如怒涛拍岸,彼此配合,竟是将两种截然不同的功法,融合成了一套威力倍增的合击之术。
整个校场,杀气腾腾,却又井然有序。
而在那数千人的方阵之旁,一片独立的演武场上,另一支人数不过三百,却个个气息彪悍、眼神锐利如鹰的队伍,更是引人注目。
他们没有操练阵法,只是在进行着最残酷、也最直接的对练。
拳拳到肉,掌掌见风,每一次对撞,都发出一声沉闷的、如同败革被重锤敲响的巨响。
为首一人,正是天鹰教少主殷野王。
他赤裸着上身,古铜色的肌肤之上,布满了纵横交错的伤疤,每一道伤疤,都仿佛是一枚荣耀的勋章。
他没有半分留手,一套霸道绝伦的鹰爪功,将一名同样是堂主级别的下属,逼得节节败退。
这里,便是刚刚完成整编,由原天鹰教核心教众组成的明教第一营——
鹰卫营。
宋青书静立于校场最高处的点将台之上,身后,只有一道纤细的身影,为他捧着一件御寒的黑色大氅。
他看着山下那片热火朝天的操练景象,看着那些原本是一盘散沙的江湖豪客,正在他的意志之下,被锻造成一支真正的铁血之师,那双深邃的眸子里,一片古井无波。
“教主,”小昭的声音,带着一丝少女特有的清脆,从他身后轻轻响起,“山里风大,还是披上大氅吧。”
宋青书没有回头,只是淡淡一笑:“无妨。”
他缓缓伸出右手,五指微张。
嗡!
一股无形的、却又仿佛实质般的磅礴气劲,从他掌心轰然爆发!
他周遭三尺的空气,竟被这股气劲引动,化作了一道高速旋转的无形气旋,将那凛冽的山风,尽数隔绝在外。
小昭看着他那只平平无奇、却仿佛能掌控风云的手掌,那双清澈的眸子里,再次闪过一丝近乎于仰望的崇拜。
她知道,自从那日从大都归来之后,这位少年教主,又变了。
他的气息,变得更加渊深,更加内敛,也更加……可怕。
宋青书缓缓收回手掌,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识海之中,那枚古老的青色玉盘,正在散发着前所未有的、温润而又强大的光辉。
万安寺一役,他揭穿赵敏阴谋,挫败玄冥二老,更是以一己之力,救下了整个中原武林的命脉。
这一系列的惊天壮举,让他获得了难以想象的磅礴回馈。
那枚原本布满裂痕的玉盘,如今已修复了大半,其上光华流转,玄奥的符文若隐若现,仿佛随时都能彻底觉醒。
而那日与金刚门阿三的短暂交手,更是让他将那门霸道绝伦的“大力金刚指”,尽数刻录、解析、洞悉。
如今,这门西域奇功,已成了他武学宝库之中,又一记威力无穷的杀招。
他的神魂,他的内力,他的武道境界,都已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巅峰。
“小昭。”宋青书缓缓开口。
“奴婢在。”
“你怕吗?”宋青书的目光,望向了东方那片被无尽云海笼罩的中原大地,声音平静,“跟着我,走上这条与整个大元为敌的道路,你怕吗?”
小昭的身体,微微一颤。
她看着眼前这道孤单而又挺拔的背影,看着他那双仿佛承载了整片天下重量的肩膀,那张清秀的小脸上,所有的怯懦与不安尽数褪去。
取而代得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与有荣焉的坚定。
她上前一步,与他并肩而立,同样望着那片壮丽的云海。
“以前,小昭怕。”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足以穿透风雪的力量,“小昭怕黑,怕冷,怕那些永远也挣不脱的铁链。小昭的世界,只有那条又冷又长的密道。”
她顿了顿,转过头,那双明亮的眸子里,映照着的全是他的身影。
“但现在,小昭不怕了。”
“因为教主在的地方,便是光明顶。便是这世间,最温暖、也最安全的地方。”
宋青书闻言,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仿佛被什么东西,轻轻地触动了一下。
他转过头,看着眼前这个早已将自己视作全部信仰的少女,那双深邃的眸子里,第一次露出了一丝真正的、发自内心的温和笑意。
他伸出手,想像以前那样,揉一揉她的脑袋。
可手伸到一半,却又停了下来。
他如今,已是明教教主。
有些事,终究是不同了。
他缓缓收回手,将目光再次投向了山下那片杀气腾腾的校场,投向了那片即将被他亲手搅动的、波澜壮阔的天下。
他的声音,恢复了之前的平静与决断,却又带着一丝前所未有的、即将开启一场全新棋局的昂扬战意。
“整编,已经完成。”
“接下来,”他的嘴角,缓缓勾起一抹冰冷的、充满无尽锋芒的弧度,“该我们,主动出击了。”
一番话,掷地有声,气贯长虹!
仿佛是在回应他的这番豪言壮语。
就在此时,一名身穿黑色劲装,背后插着三支令旗的“风字台”探子,如同一只离弦的箭,从山下那条蜿蜒的山道之上,飞奔而来!
他的脸上,写满了焦灼与急切!
他甚至来不及登上点将台,便已在那高高的台阶之下,单膝跪地,声音嘶哑,却又充满了十万火急的紧迫!
“启禀教主!”
“八百里加急!绝密军情!”
宋青书的瞳孔,骤然收缩。
那名探子不敢怠慢,立刻从怀中取出一卷用火漆密封的竹筒,双手高高举起,用尽全身力气,嘶声禀报!
“丐帮大会,即将在君山召开!”
“据可靠消息,陈友谅已暗中联络元廷高手,并策反帮中数位长老,意图于大会之上,行那不轨之事,图谋……帮主之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