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张挡风沟通完事,陈建业回到生产线上,跟苏新城等项目成员说了一下自己和车间交接的安排。
“留两个人在这边交接是对的,要是热得快生产线停产,交不出货,大家都会挨批评。”
苏新城点头。
项目组简单探讨了一下,决定留下李际生和陆宏志这对师徒。
原因很简单,他俩是电工。
研发高压锅需要钳工和磨修工出力,电工发挥的机会不多。
而生产线最容易出问题的就是和电相关的设备。
李际生和陆宏志不大高兴,但也不好说什么。
他们当然更愿意跟着干项目,获得荣誉。
但现实情况确实是他们留在生产线这边更好,而且项目团队已经做出了决策。
服从命令是必须的。
“你俩也别不高兴,研发高压锅这个项目,起码要干一个半月。”
“半个月后,你俩再加入也不迟。”
陈建业看出两人心里的担忧,主动说道。
“谢谢陈总工。”
李际生高兴了。
“谢啥,都是一个团队的,我能把你们丢了吗?”
“这次研发高压锅,你们表现的机会少,等明年年中研发电热毯,你俩是毫无疑问的主力。”
“还有半年时间,你们可以多看看电热毯的技术方案,找一找资料。”
陈建业给出建议。
李际生和赵航行连连点头。
两人心里有了底,陈建业又给了他们目标,变的干劲十足。
一转眼就是两天后。
到了陈建业带着项目团队离开的时候了。
“陈总工,我很期待你接下来的研发的产品,希望你再接再厉,再创辉煌。”
张挡风紧紧握着陈建业的手。
“谢谢张主任,我一定不会让大家伙失望。”
陈建业笑着道。
生产线的工人们自发为项目团队举办了一个简短的欢送仪式。
他们合唱一首非常红火的红歌,声音响彻三车间。
陈建业冲着工人们挥了挥手,带着苏新城等人回到技术办公室。
“现在你成总工了,我都要给你打下手。”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苏新城笑呵呵道。
“苏总工,你才是轧钢厂技术办公室的定海神针,我主要是干活的。”
陈建业笑着道。
“那你的意思,我不干活呗?”
苏新城故意开玩笑。
“我可不敢,原则上你是我的上级,我得听你的命令才对。”
陈建业连忙道。
两人扯了几句片汤儿话,便来到会议室。
项目团队成员休息了一会,纷纷来到会议室集合。
“刚才陈建业同志已经把高压锅项目立项书递交给我,我签字审批通过,代表高压锅项目已立项。”
苏新城朗声说道。
众人纷纷鼓掌,脸上满是兴奋之色。
一件热得快,让他们获得了极大的荣誉,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再来一个高压锅,他们功劳簿都要堆满了。
“接下来大家在这份文件上签字,正式加入高压锅研发项目组,保密条例等会由陈建业同志跟大家复述。”
苏新城拿出一份文件。
每一个项目,都有相应的流程。
做技术方案,交给苏新城审批,审批通过之后立项,成立项目组。
项目组成员需要在文件上签字,还要签署保密条例。
不论项目能不能成功,相关文件都要存档,可以追溯。
做完了立项的前期工作,陈建业开始讲解高压锅技术方案。
高压锅技术非常简单,一句话总结,加大锅内的压力,提高水的沸点。
项目团队成员一听就懂。
这样的案例其实并不少见,例如平时家里用的烧水壶。
一旦水烧开之后,会把烧水壶上面的盖子顶起来,冒出白色水汽。
高压锅类似死死按住烧水壶的盖子,让水汽不能溢散出来,提高锅内的压力。
当压力达到一个1.2倍的大气压强,则会顶起高压锅锅盖上的限压阀,通过限压阀溢散锅里的水汽。
同时限压阀会让高压锅里面的压强,保持一个比较平稳的状态。
这个技术方案非常成熟,大家伙一听就能明白,没有技术难题,肯定能做出来。
这也是为什么苏新城选定先做高压锅的原因。
“关于高压锅的研发进度,我将其分成两个模块。”
“一个模块是做锅身锅盖,一个模块是做密封圈和高压锅把手以及限压阀。”
“锅身锅盖我准备采用不锈钢和铝合金两种材质,对应不同的售价,我们先用不锈钢材料来做实验。”
“密封圈需要橡胶材料,高压锅把手需要塑料材料,限压阀则是金属材料和塑料材料的结合。”
陈建业侃侃而谈。
既然选择了做高压锅,这几天他自然没有闲着,一直在脑海中思索如何协调项目团队。
轧钢厂技术人才济济,做一个高压锅自然没问题,但怎么安排需要研究。
人才要放在合适的位置上,而不是丢给他们一个任务,让他们混乱的去研发。
那样效率低,而且可能会有重复,以及考虑不到的点。
陈建业也是经过深思熟虑,才这么安排。
“我赞同建业的想法,分成两个模块来做,更符合我们项目团队的情况。”
“我们现在人手很多,一起做人手有富余,分开做能够提高效率。”
苏新城表示赞同。
接下来大家便按照陈建业的安排,划分两个小组。
苏新城作为总工程师,不适合做小组长,那样会拉低他的位置。
陈建业也不会让苏新城做小组长,凌驾在苏新城上面。
所以这次高压锅项目组,依旧是陈建业做组长,苏新城做副组长。
罗仁平作为项目一队队长,雷凯旋作为项目二队队长。
两个队伍分别配置三个八级技工,分别是一个磨修工,一个焊工,一个钳工。
另外还有两个工程师,以及三个高级技工。
划分完小队人员,陈建业赫然发现,项目团队已经有二十二个人了。
接下来,陈建业又给两个小队安排了工作节点。
例如一个星期,他要看到高压锅锅身和锅盖的粗胚,以及配件粗胚。
配件要装到锅盖上去,锅盖能和锅身旋转锁在一起。
别管能不能用,先把粗胚做出来。
有了粗胚,接下来项目团队花两周时间打磨。
完成稳定生产粗胚模具的制作,以及稳定生产配件模具的制造,还有粗胚表面打磨。
接下来两周,则调试高压锅密封能力以及实际工作能力。
最后一周,将成型的高压锅投入实际使用,炖牛肉或者猪蹄。
高压锅是烹饪器具,必须做菜,模拟用户使用的场景,才能发现问题。
项目团队成员对陈建业的安排没有意见。
和张挡风沟通完事,陈建业回到生产线上,跟苏新城等项目成员说了一下自己和车间交接的安排。
“留两个人在这边交接是对的,要是热得快生产线停产,交不出货,大家都会挨批评。”
苏新城点头。
项目组简单探讨了一下,决定留下李际生和陆宏志这对师徒。
原因很简单,他俩是电工。
研发高压锅需要钳工和磨修工出力,电工发挥的机会不多。
而生产线最容易出问题的就是和电相关的设备。
李际生和陆宏志不大高兴,但也不好说什么。
他们当然更愿意跟着干项目,获得荣誉。
但现实情况确实是他们留在生产线这边更好,而且项目团队已经做出了决策。
服从命令是必须的。
“你俩也别不高兴,研发高压锅这个项目,起码要干一个半月。”
“半个月后,你俩再加入也不迟。”
陈建业看出两人心里的担忧,主动说道。
“谢谢陈总工。”
李际生高兴了。
“谢啥,都是一个团队的,我能把你们丢了吗?”
“这次研发高压锅,你们表现的机会少,等明年年中研发电热毯,你俩是毫无疑问的主力。”
“还有半年时间,你们可以多看看电热毯的技术方案,找一找资料。”
陈建业给出建议。
李际生和赵航行连连点头。
两人心里有了底,陈建业又给了他们目标,变的干劲十足。
一转眼就是两天后。
到了陈建业带着项目团队离开的时候了。
“陈总工,我很期待你接下来的研发的产品,希望你再接再厉,再创辉煌。”
张挡风紧紧握着陈建业的手。
“谢谢张主任,我一定不会让大家伙失望。”
陈建业笑着道。
生产线的工人们自发为项目团队举办了一个简短的欢送仪式。
他们合唱一首非常红火的红歌,声音响彻三车间。
陈建业冲着工人们挥了挥手,带着苏新城等人回到技术办公室。
“现在你成总工了,我都要给你打下手。”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苏新城笑呵呵道。
“苏总工,你才是轧钢厂技术办公室的定海神针,我主要是干活的。”
陈建业笑着道。
“那你的意思,我不干活呗?”
苏新城故意开玩笑。
“我可不敢,原则上你是我的上级,我得听你的命令才对。”
陈建业连忙道。
两人扯了几句片汤儿话,便来到会议室。
项目团队成员休息了一会,纷纷来到会议室集合。
“刚才陈建业同志已经把高压锅项目立项书递交给我,我签字审批通过,代表高压锅项目已立项。”
苏新城朗声说道。
众人纷纷鼓掌,脸上满是兴奋之色。
一件热得快,让他们获得了极大的荣誉,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再来一个高压锅,他们功劳簿都要堆满了。
“接下来大家在这份文件上签字,正式加入高压锅研发项目组,保密条例等会由陈建业同志跟大家复述。”
苏新城拿出一份文件。
每一个项目,都有相应的流程。
做技术方案,交给苏新城审批,审批通过之后立项,成立项目组。
项目组成员需要在文件上签字,还要签署保密条例。
不论项目能不能成功,相关文件都要存档,可以追溯。
做完了立项的前期工作,陈建业开始讲解高压锅技术方案。
高压锅技术非常简单,一句话总结,加大锅内的压力,提高水的沸点。
项目团队成员一听就懂。
这样的案例其实并不少见,例如平时家里用的烧水壶。
一旦水烧开之后,会把烧水壶上面的盖子顶起来,冒出白色水汽。
高压锅类似死死按住烧水壶的盖子,让水汽不能溢散出来,提高锅内的压力。
当压力达到一个1.2倍的大气压强,则会顶起高压锅锅盖上的限压阀,通过限压阀溢散锅里的水汽。
同时限压阀会让高压锅里面的压强,保持一个比较平稳的状态。
这个技术方案非常成熟,大家伙一听就能明白,没有技术难题,肯定能做出来。
这也是为什么苏新城选定先做高压锅的原因。
“关于高压锅的研发进度,我将其分成两个模块。”
“一个模块是做锅身锅盖,一个模块是做密封圈和高压锅把手以及限压阀。”
“锅身锅盖我准备采用不锈钢和铝合金两种材质,对应不同的售价,我们先用不锈钢材料来做实验。”
“密封圈需要橡胶材料,高压锅把手需要塑料材料,限压阀则是金属材料和塑料材料的结合。”
陈建业侃侃而谈。
既然选择了做高压锅,这几天他自然没有闲着,一直在脑海中思索如何协调项目团队。
轧钢厂技术人才济济,做一个高压锅自然没问题,但怎么安排需要研究。
人才要放在合适的位置上,而不是丢给他们一个任务,让他们混乱的去研发。
那样效率低,而且可能会有重复,以及考虑不到的点。
陈建业也是经过深思熟虑,才这么安排。
“我赞同建业的想法,分成两个模块来做,更符合我们项目团队的情况。”
“我们现在人手很多,一起做人手有富余,分开做能够提高效率。”
苏新城表示赞同。
接下来大家便按照陈建业的安排,划分两个小组。
苏新城作为总工程师,不适合做小组长,那样会拉低他的位置。
陈建业也不会让苏新城做小组长,凌驾在苏新城上面。
所以这次高压锅项目组,依旧是陈建业做组长,苏新城做副组长。
罗仁平作为项目一队队长,雷凯旋作为项目二队队长。
两个队伍分别配置三个八级技工,分别是一个磨修工,一个焊工,一个钳工。
另外还有两个工程师,以及三个高级技工。
划分完小队人员,陈建业赫然发现,项目团队已经有二十二个人了。
接下来,陈建业又给两个小队安排了工作节点。
例如一个星期,他要看到高压锅锅身和锅盖的粗胚,以及配件粗胚。
配件要装到锅盖上去,锅盖能和锅身旋转锁在一起。
别管能不能用,先把粗胚做出来。
有了粗胚,接下来项目团队花两周时间打磨。
完成稳定生产粗胚模具的制作,以及稳定生产配件模具的制造,还有粗胚表面打磨。
接下来两周,则调试高压锅密封能力以及实际工作能力。
最后一周,将成型的高压锅投入实际使用,炖牛肉或者猪蹄。
高压锅是烹饪器具,必须做菜,模拟用户使用的场景,才能发现问题。
项目团队成员对陈建业的安排没有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