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府掌家:我把恶婆婆哄成亲妈 第11章 还是女儿家贴心

小说:侯府掌家:我把恶婆婆哄成亲妈 作者:篱上 更新时间:2025-11-22 19:30:03 源网站:2k小说网
  ();

  第十一章 还是女儿家贴心

  翌日,沈夏带着账本去给柳氏请安,并顺便将自己查到的有用信息做了整理,一并呈上。

  柳氏用过早膳,神色比昨日缓和了许多,但眉宇间仍带着倦意。

  “母亲万福。”

  沈夏行礼过后,将账本和摘要双手奉上。

  “儿媳已粗略看过账本,将其中几处不明和疑点之处都标记了出来,请母亲过目。”

  柳氏接过那本摘要,见上面字迹清秀,条理清晰,三间铺子的大致收支,主要问题都罗列出来,一目了然。

  柳氏微微颔首,颇为满意。

  翻开账本,对照着沈夏用朱笔标记的地方细看,沈夏在一旁垂首侍立,适时轻声解释:

  “母亲您看这里,城南绸缎庄上月有一笔采购苏杭细绢的支出,数额比往年高出了两成,备注是‘市价浮动’。”

  “儿媳愚钝,想着或许是因为今年雨水多,影响了蚕丝收成,导致价格上涨?只是不知这涨幅是否在合理范围,还需母亲明断。”

  她指出的这个地方,确实比市价略高,但高出得并不离谱,属于可解释的范畴。

  这是沈夏故意留下的一个“破绽”。

  柳氏仔细看了看,发现确实价格略高,但也不是很离谱。

  “今年苏杭丝绸确实比往年贵些,但涨幅在一成左右,两成,确实高了些。”

  “看来,这负责采买的人,要么是打听消息迟了,要么……”

  柳氏冷哼一声,没说下去,但意思已经很明显。

  “核查采购底单,问责采办。”

  沈夏‘恍然大悟’,不禁赞道:“还是母亲见多识广,儿媳受教了。”

  柳氏嘴角的线条柔和了许多,继续往下看。

  接下来,沈夏又指出了几处恰到好处的‘疑惑’,都是一些问题不大,但很考验掌管者对市场行情的了解,和经验。

  柳氏先后一一点拨,心里却觉得,这儿媳倒也不像那么愚笨,只是缺乏历练,对侯府的产业和人情往来细节了解不深。

  待全部看完,柳氏合上账本,心中已然有了决断。

  她端起茶盏呷了一口,语气随意:“你能注意到这些,已是不易。只是这些事,光靠账目算得清还不够,得懂行市、知人心,你在这方面,还差些历练。”

  “母亲说得是,儿媳往后定多向母亲和账房先生请教,多学些行市的门道。”

  柳氏没说什么,朝一旁的孔嬷嬷示意一下。

  孔嬷嬷应声而去,再回来时,手里多出一个托盘,上面放着几本账册,和几把钥匙。

  柳氏点点下巴,“针线房虽说不是什么要紧的地方,但一府上下穿戴用度都在那里,琐碎是琐碎了些,正好给练练手,往后,这针线房就交给你打理,可别出了岔子,丢了侯府的脸面。”

  沈夏闻言,受宠若惊,连忙起身推辞:“母亲,这……这如何使得?针线房关系阖府体面,责任重大,儿媳年轻识浅,只怕难以胜任,辜负了母亲的信任。”

  柳氏还未说话,一旁的孔嬷嬷笑着开口劝道:

  “少夫人您就莫要推辞了,夫人这是看重您,给您机会历练呢,以少夫人的聪慧,定能打理得井井有条。”

  柳氏也绷着脸,不冷不淡的道:“给你便拿着,有什么不懂的,自有下面的管事姑姑回话,实在决断不了,再来问我。”

  沈夏这才像是被说服,脸上泛起一丝腼腆和欣喜的红晕,小心翼翼接过那沉甸甸的托盘。

  “儿媳感谢母亲信任!定当竭尽全力,不敢有负母亲重托。必会将针线房打理妥当,为母亲分忧!”

  她语气坚定,眼神清亮,任谁看了都会觉得她是真心且充满感激。

  将托盘交给春桃后,沈夏像是想到什么,又从袖子里取出一个做工精巧,还散发着淡淡清香的荷包,双手奉上:

  “儿媳见母亲近日很是操劳,心中难安,这是儿媳用一些安神静心的药材缝制的香包,夜里置于枕边,或能助母亲安眠,东西粗陋,不及母亲所赐万分之一,只是儿媳一点心意,还望母亲莫要嫌弃。”

  柳氏目光落在那针脚细密,配色雅致的香包上,眼神微微一动。

  闺中时,母亲夜不能寐,她也是这般,偷偷寻了医女配出安神的方子,亲手缝制香包塞到母亲枕头底下,那时母亲搂着她欣慰的说:“还是女儿家贴心……”

  可自从嫁来侯府二十多年,她从一个新妇,撑起偌大的侯府,与姨娘斗,与妯娌斗,为儿子筹谋……她早已习惯了付出,习惯了强势,也习惯了,无人问津的疲惫。

  儿子顾宴辞性子清冷,虽孝顺,却从不会留心这些细节,她收到的礼物,也大多是底下人置办的金玉之物,或贵重礼品……

  孔嬷嬷见她怔忪,轻声唤她:“夫人?”

  柳氏回神,压下鼻尖淡淡的酸意,却依旧保持着高傲的姿态,语气淡淡:

  “嗯,你有心了,放着吧。”

  她没有伸手去接。

  沈夏敏锐的捕捉到她那一瞬间的失神,对此她毫不介意,浅笑一礼:

  “那儿媳就不打扰母亲休息了,先行告退。”

  待沈夏走后,孔嬷嬷拿起香包轻放在柳氏手边:“老奴瞧着,少夫人是真心敬重夫人您的,这香包里的药材配得也极好,都是温和安神的。”

  柳氏拿起香包,在鼻尖嗅了嗅,清雅的药香沁人心脾。

  她紧绷的神经,似乎真的舒缓了些许。她扭头朝孔嬷嬷吩咐:“让人盯着点,别真让倚老卖老的老奴给欺负了去。”

  孔嬷嬷会意,脸上笑出了褶子:“夫人放心。”

  ——

  沈夏领了针线房差事的消息,不胫而走。

  二夫人赵氏听闻后,眼里精光闪烁了一阵,嘴角扯出冷笑:

  “倒是小瞧了她,这么快就搭上了大嫂的船。”

  她转头招来心腹丫鬟,低声吩咐几句,丫鬟很快应声退下。

  就在心腹丫鬟刚走,张嬷嬷脚步匆匆的走进来,脸上带着一丝隐秘的兴奋。

  “夫人。”

  待屏退左右,张嬷嬷凑到赵氏跟前,从袖子里掏出一张叠好的纸,压低声音:

  “您让老奴去查那沈氏的底细,有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