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英传奇 第15章 从军

小说:云英传奇 作者:舒君 更新时间:2025-11-19 19:44:43 源网站:2k小说网
  ();

  云卿自从那日离开英儿之后,一路向西,想着先回老家和父母家人说一声。回到祖安镇柳江村以后,祖父和伯父父亲他们都在,一看云卿回来了,王老太爷喜泪长流:“我娃回来了!”又拉着云卿的手仔细打量了半天,说:“我娃到了大堡子了,长见识了,变俊了,也长高了!”大老爷王志强忍俊不禁:“好我的阿爹,谁家男孩子还说长得俊?”王老太太白了大老爷一眼,说:“我娃抽条了,长高了,白净了好多,就是别人家的大姑娘,也没我娃俊。”二老爷王志刚也只好附和道:“好好好,对对对,阿爹阿娘说啥都是对的——”大太太王冯氏接口道:“你看你看,就是我二弟会说话。大老爷,你可要好好学学,千万不要落了后去——”一句话说得众人都笑了。

  见过众人以后,云卿回到大伯这里,回禀了自己想要从军之事。那大老爷最是爱结交三教九流,本就是个豪气干云之人,一听说云卿想要投军,连拍着大腿说:“好好好,这才是我王家好男儿!我曾经给种师道老将军募集过军粮,也曾见过种老将军,那是一个忠心为国的好将军。我和种老将军手下的军需官赵隆将军常来常往,关系很熟。我立马给你写一封信,你这就去见他,让他给你谋一个差事。”

  告别了伯父,云卿又来和父母作别。二老爷耕读传家,倒是很希望云卿能够好好读书,完成自己当年未完成的科举理想。听说大老爷支持云卿投军,很是表达了一番遗憾:“唉,咱渭北一带已被割让给了金国。我看咸阳府已有很多人报名参加大金国的科考,你两个哥哥不成器,整天只知道舞枪弄棒,咱家的科考希望只能落在你身上,我想给你捐一个贡生,我还指望着你能光耀门楣呢。再说,那大宋早都把我们渭河以北割让给金国了,官家都不心疼,你还参加什么义军?”

  听见父亲这么说,云卿正色说:“阿爹,我觉得话不能这么说。我们现在住在祖安镇柳江村,这里已是抗金前线,如果我们人人都不去抵抗,那这里迟早也会变成金人的天下。我们本来就是大宋的子民,怎么能眼睁睁看着大好河山沦陷?再说了,朝廷现在文有李刚,武有宗泽,我们这里还有种师道老将军驻守,怎见得我们就不能收复失地?”

  志刚老爷看见儿子长身玉立,脸上虽然稚嫩,说出的话却是掷地有声,竟然有点恍惚起来,那个年轻人仿佛就是许多年前的自己。自己当年何尝不是这么慷慨激昂?唉,这多年过去了,当年济世救民的理想早已成为泡影。儿子有这番豪情,真是让他又喜又悲:喜的是当年儿子出生的时候就看见大鹏旋顶,果然这个儿子有大志向,不是个窝窝囊囊混世事的人;悲的是儿子小小年纪就要去投军打仗,刀枪无眼,万一有个什么好歹可该怎么办。

  云卿看出了父亲的犹豫不决,就坚定地对父亲说:“阿爹,我意已决,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国事为重。还请阿爹成全我!只是请阿爹待我走后再告诉爷爷奶奶和阿娘他们。”说罢,一个响头郑重地叩了下去:“还请阿爹原谅,孩儿不能在您面前尽孝了!待到收复失地的那一天,孩儿一定承欢膝下,寸步不离阿爹阿娘。”二老爷无奈,只得去和大老爷商量,给他备好行囊。有一个健仆王安,从小跟在大老爷身边,粗通拳脚功夫,就让他跟着云卿一起去投军。

  本来打算第二天一大早出发,但云卿害怕万一让爷爷奶奶他们知道,惹出不必要的麻烦,于是就趁夜深人静之时,偷偷地带着王安出发了。

  走出庄门的那一刻,云卿回过头去,只见:月朗星稀,终南隐隐,老王家的在望山庄已经沉睡在一片静谧之中。驻留片刻,他猛地调转马头,“达达”的马蹄声惊醒了路边的宿鸟,“唰”的一下从头顶掠过。沿着溪边小路,云卿披星戴月,策马奔腾,一路向东北而去。

  赶了几天几夜的路,傍晚时分,云卿终于赶到了太原府附近。种师道老将军正是驻扎在这里。见过赵隆将军,呈上王大老爷王志强的书信之后,赵将军大喜:“老将军这里正好缺一个书记官,你既有才学,我立马把你举荐给主帅。”当下就带他来到了中军帐里。老将军白发苍髯,虎虎生威,正带着袁武等几个副将,站在一幅巨大的行军地图前面指点江山:“那完颜斡离不已经率领大军越过了河间府一带,目下正向太原赶来。太原一旦失守,京城岌岌可危。如今敌人士气正盛,我意建议官家先撤兵退守关中。咱们东有函谷关,南有秦岭,几十万大军坚守这里,每晚再发兵袭扰敌人,我怕那完颜斡离不也会睡不安枕,定会知难而退。”

  赵隆将军见过主帅,趁便把云卿介绍给老将军。老将军见那云卿年纪虽小,却雄姿英发,儒雅风流,便哈哈大笑道:“果然是王志强的侄子,真是英雄出少年!既然能文能武,那就留在我身边,做一个书记官吧。”恰在这时,只听见一个尖细的声音从外面响起:“种老将军,你今日商谈军事,避过咱家,是何道理?难道老将军你还有什么不可外道之事?”

  老将军挤出一点笑容,从容道:“许监军,刚才的意见只是设想,还不成型,正想让咱这刚来的书记官记录下来,请你过目后呈给蔡相呢!”云卿正在疑惑,老将军那么威严,其他人在老将军面前皆敛声屏气,毕恭毕敬,何人竟敢如此放诞无礼?看到云卿疑惑,赵隆将军一脸鄙夷地在云卿耳边轻轻说道:“此人名叫许山,说是监军,其实就是蔡贵妃宫里的管事宦官。这人不知给贵妃灌了什么迷魂汤,贵妃硬是让她的丞相父亲塞到咱们老将军这里来。”云卿细看那许监军,一张刻薄尖瘦的长条脸,两只狭长尖细的细缝眼,那眼光锥子一样掠过云卿,说:“哟,新来的书记官啊,那你可得快点给咱家呈来!咱家急着看呢!”说罢,竟扬长而去。大家都愤愤不平起来:“一个宦官,手无缚鸡之力,没有半点军事常识,有什么资格对军国大事指手画脚,有什么资格在这帮流血拼命的将军面前说长道短?”反倒是老将军安慰着手下这些将领:“你既知道他是宦官,何必跟他一般计较?何况现在情势如此危急,他能在官家和丞相那里替我们说几句好话,我们这里行动也方便些。”便指点云卿把他们的作战方案形成一道奏折,让那许监军阅过加印之后,八百里加急,送往东京。

  敌我双方已在洛水边对阵一月有余,种老将军一边等待着朝廷圣旨,一边派几队兵士连续骚扰敌军,零敲碎打下来,敌人的损失也不小。

  一天清晨,种老将军正和几位副将议事,副将袁武一身是血地闯了进来,这个钢铁硬汉一进大帐,竟然失声痛哭起来:“大帅,太惨了,太惨了……”大帅被他哭得莫名其妙,就问道:“什么事?你说清楚!”云卿给他端来一杯水请他喝。袁武喝过水,这才断断续续地讲了起来:“昨天晚上,我们到了金营附近侦察。远远地,就听到那边隐隐传来女人的惨哭声。等到夜深时,我们走近一看,就看到那大帐前竖起一支铁杆来,那金人——那金人——”他哽咽了,竟然说不下去。他平了平气,才又接着道:“那金人竖起的铁杆上面,竟然串着三个女人,都是我大宋的女人!我们刚救下串在最上面的女人,金人就发觉了,我只好带着那张氏女冲了出来。一路上,那张氏女断断续续告诉我,其余那两个女子是陆氏和秦氏,她们都是被开封府捉住的,是朝廷为了抵债进献给金人的贵女。你道张氏的官人是谁?”袁武瞪大了眼睛,眼眶通红地吼道:“那是东京禁军骑术教头张彪呀!”云卿一听见“张彪”二字,紧张地插嘴问道:“这个张氏人现在哪里呢?”袁武这时才平静下来,长叹一声,说道:“唉,可怜啊!因为不从、反抗,已经被折磨得不**形了,还被串在铁杆上暴晒三天三夜。等我们救下她时,人已经奄奄一息了。再加上这一路颠簸,走到半途就死了。我刚吩咐军士把她埋了。”

  种老将军听到这里,气得血红了眼睛,喟然叹道:“朝廷无能,让女人们也跟着遭殃!”云卿眼含泪花,愤恨得握起了拳头:“这个张氏,是我好朋友的伯母,没有想到竟然死得这么惨!”

  这时,只听见许监军尖细的公鸭嗓响了起来:“蔡丞相手谕!”将军们赶紧迎接,只听见那个尖细的声音道:“时下正值宋金和谈,尔等急功冒进,是为大错。着,种师道立即交还军权,由监军许山全权代管。”

  听到这里,种老将军一口闷气憋在心头,长叹一声,说:“唉,奸臣误国!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大宋亡矣——”说罢,竟直挺挺地倒了下去。袁武他们赶紧上前扶起将军,怎奈将军古稀之年,又受如此打击,药石无效,第二天早上竟溘然长逝。老将军死后,金人越过洛水,长驱直下。许监军早脚底抹油,跑得比兔子还快。袁武率众拼死抵抗,怎奈寡不敌众,一败涂地。袁武战死,洛河南岸全是大宋官兵的尸首。金人气势如虎,一路南下,一举攻到东京城下。

  老仆王安早已战死,云卿从死人堆里爬了出来,已经是一天以后的事情了。此时,暮云四合,残阳如血,几只老鸦呀呀地叫着,盘旋在头顶。他流着血,跛着脚,踽踽独行,一路向西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