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车门铁皮还在响,风没停。
陈砚蹲在车尾,手里的刀缠着铜线,电池接在电路末端,电流滋滋地跳。
他没看河,也没看林美媛,只盯着前方那片被雨泡得发白的空地。
他知道那不是空地,是掩体后的死角,有人在等。
铁盒还在怀里,军功章贴着胸口。
他刚把电池接稳,车门突然一震。
不是风,是撞击。整辆车晃了一下,铁皮发出刺耳的摩擦声。
他立刻侧身,把铁盒往怀里压,同时脚尖一挑,把电池踢离线路。
干扰源断了电。
黑影从车头方向扑来,动作快得不像人。
陈砚翻滚,后背撞上车轮,泥水溅进领口。
那东西落地没停,一拳砸向他面门。
他抬手格挡,手腕被机械臂扫中,骨头像是被铁钳夹了一下。
是克隆体。
它没穿衣服,皮肤泛着青灰,右臂是全金属结构,关节处有细密的散热孔。
它的眼睛睁着,但瞳孔没焦距,像两片玻璃片。
它一击落空,立刻转向,机械臂横扫,砸在车门上,整扇门凹进去一大块。
陈砚没动。
他躺在泥里,手摸到刀柄,但没拔。
他在等。
克隆体停了半秒,头微微偏转,像是在扫描。
然后它抬腿,一脚踩向他胸口。
陈砚猛地侧身,刀出袖口,顺着机械臂的缝隙**去,直没至柄。
铜线缠着的刀身贴上金属关节,电流顺着线路反冲。
克隆体动作一顿,手臂抽搐了一下。
伺服系统发出短促的蜂鸣,关节锁死。
陈砚翻身站起,左手护着铁盒,右手握紧刀柄。
他没拔刀,而是借力一拧,把克隆体的机械臂扭向背后。
那东西踉跄一步,膝盖砸进泥里,但没倒。
它头一甩,另一只手反手抓向陈砚喉咙。
陈砚后仰,刀柄撞上它手腕,骨头发出闷响。
他顺势抽刀,退开两步。
克隆体跪在泥里,机械臂垂着,关节冒烟。
它没再动,但头慢慢抬起来,脸正对陈砚。
雨水顺着它的额角流下,滑过眉骨,滴在鼻尖。
陈砚盯着它,呼吸没乱。
他知道这东西不会死,但它需要指令重启。
只要干扰源还能用,它就废一半。
他回头看了一眼。
林美媛站在车尾五米外,枪在手里,但没抬。
她的眼神不对,像是刚从什么里面挣出来。
她嘴唇动了动,没说话。
陈砚用刀尖敲了三下车体。
咚、咚、咚。
战地暗号:准备撤离。
林美媛的手指在扳机上动了一下。
她抬枪,对准运输车底下的燃料罐支架。
三发点射,子弹穿透铁皮,支架断裂,燃料罐倾斜,汽油开始泄漏。
陈砚把电池重新接上电路,电火花顺着铜线跳到车壳。
他退到车尾,把干扰源往林美媛脚边一扔。
“十秒。”他说。
林美媛没应。
她盯着燃料罐,手指扣在扳机上,但没再开枪。
陈砚没等她。
他冲向火场边缘,白大褂脱下来浸了泥水,裹在左手上。火焰已经窜起来,热浪扑面。
他用手术刀挑起U盘的链绳,链子烧得发红,但他没松手。
U盘离地瞬间,他看清了上面的刻字:夜枭计划最终版。
他刚把U盘塞进内袋,身后传来脚步声。
林美媛冲过火线,速度快得不像受伤的人。
她的眼睛又空了,手腕上的定位器在闪。
信号同步要来了。
陈砚没跑。
他站在原地,等她靠近。
她冲到他面前,枪口抬起,对准他眉心,手指在扳机上收紧。
陈砚没动。
他伸手,把U盘从内袋拿出来,塞进她手里。
然后他反手压住她扣扳机的手,声音压得极低:“干扰源还能撑十秒——这次,你传出去。”
林美媛身体一僵。
她的眼球剧烈颤动,像是内部在打架。
一秒后,她突然发力,右手猛推陈砚肩膀。
他没防,脚下一滑,整个人从河岸滚下去,砸进浑浊的水流。
他在水里翻了个身,抬头。
林美媛站在岸上,背对着火场,雨水打在她身上。
她低头看了眼手里的U盘,然后转身,冲进火焰深处。
她的背影很快被烟雾吞没。
陈砚在水里挣扎着站起,河水到胸口。
他抬头看岸上,只看到一片火光和雨幕。
他伸手摸向胸口,铁盒还在,军功章贴着皮肤。
他没动。
远处,运输车的油箱炸了,火球冲天而起,照亮整片荒地。
热浪推着雨水横飞,像一层雾墙。
他低头,看见自己右手还攥着那把手术刀。
刀刃上有血,不是他的。
————————————————————————————————
河水顺着裤管往下淌,泥浆在鞋里打滑。
陈砚没甩,也没抬头看岸上那片火光。
他靠着河床慢慢站起来,左手一直压着胸口,铁盒还在,边角硌着肋骨。
他往上游走了二十米,找到一处缓坡爬上去。
衣服滴着水,贴在身上发冷,但他没停。
穿过荒地时,看见几块烧焦的金属碎片,像是从燃料罐上炸飞的。
他弯腰捡起一片,边缘卷曲,上面有编号残迹——和医院设备库的标签格式一样。
他把碎片塞进裤兜,继续走。
三天后。
陈砚坐在办公桌前,手里拿着一份药监局派驻通知。
纸是新的,字是打印的,但落款章盖得偏了一点,像是匆忙压下去的。
他把文件翻过去,背面没字,只有个指纹印,偏左。
他放下文件,打开电脑,调出监控记录。
时间拉到今早七点十四分,医院正门。
画面里一个穿灰西装的男人走进来,提着公文包,左耳戴着助听器。
镜头拉近,助听器外壳贴合得很紧,但耳廓下缘有一道弧形疤痕,边缘不规则,像是撕裂后缝合的。
陈砚截了图,存进加密文件夹。
然后他点开人事系统,输入那人的名字:张立峰。
资料显示,三十八岁,药监局稽查科副科长,派驻本院为期三个月,负责药品合规审查。
他关掉系统,从抽屉里取出一个牛皮纸袋,里面是那具医院杀手尸体的现场照片。
他把两张图并排放在屏幕上:一张是眼前这个“张立峰”的左耳,一张是尸体耳后疤痕的特写。
角度不同,但弧度、长度、缝合针距完全一致。
他合上电脑,起身走到窗边。
楼下急诊科门口,林美媛正站在台阶上。
她穿着一件深色风衣,手提一个黑色行李箱,轮子碾过地砖上一道暗红痕迹。
那血迹还没干透,被雨水泡得发乌,箱轮压过去时,留下两道断续的印子。
陈砚盯着她看了五秒。
她没往上看,也没进楼,转身朝街口走去。
他回到桌前,打开内网病历系统,输入清晨送进急诊的那名“突发肝衰竭”患者信息。
姓名:赵德才,四十五岁,职业:无业。
入院时间:六点五十二分。
死亡时间:七点零七分。
他往下拉,看到一项备注:曾参与“阳光健康计划”免费体检,地点为城南社区中心,时间为两个月前。
陈砚手指停在触控板上。
两个月前,城南社区中心,九名参加免费体检的居民在一周内相继出现器官衰竭症状,其中七人死于肝肾功能崩溃。
当时他查过这批人,血液里有微量未知抑制剂残留,代谢路径与“新体计划”早期试验药物高度相似。
后来这批病历被调走,说是归档。
他重新调出赵德才的化验单,放大肝酶指标曲线。
数值飙升得不正常,像是被某种外源性毒素强行激活。
他又点开尸检报告附件,发现胆管壁有细小划痕,排列成环状——和无名尸案中的“切割标记”一致。
他关掉页面,靠回椅背。
林美媛没杀他。
她推他下河,是为了让他避开燃料罐爆炸的冲击波。
她在火场里消失,不是逃,是带走了U盘。
她的左手无名指在监控画面里**了一下,那是战地特工之间确认自主意识的暗号:我没被控,我在执行任务。
但她现在出现在这里,提着箱子,碾过血迹,像在示威。
陈砚站起身,把手术刀从袖口取出来,轻轻**白大褂内袋。
刀柄露出半寸,银灰色金属在灯光下泛着冷光。
他以前从不让刀露出来,怕惹事。
现在他让它亮着。
他走出办公室,沿着走廊往急诊科走。
路上碰到几个护士,有人打招呼,他点头,没说话。
走到分诊台时,看见张立峰正和周慧萍说话。
周慧萍脸色不太好看,手里捏着一份药品清单。
“这批进口镇痛剂,必须重新登记。”张立峰说,声音平稳,带着公事公办的腔调。
“已经登记过两次了。”周慧萍语气硬,“你要查,去药房调记录。”
张立峰笑了笑,没接话,转头看见陈砚。
两人视线碰了一下。张立峰下意识抬手摸了摸左耳助听器,动作很轻,但陈砚看见了。
他没停步,径直走到饮水机前接了杯水。喝完把纸杯捏成团,抬手一抛。
纸团划了道弧线,落进十米外的**桶。
张立峰站在原地没动,但肩膀微微绷紧。
陈砚转身,靠在墙边,从口袋里摸出那个烧焦的金属碎片。
他用手指摩挲着边缘,看着上面模糊的编号。
这东西来自爆炸现场,是“新体计划”的设备残骸,现在却出现在市医院的供应链里。
他们不是潜伏,是入驻。
他把碎片收回口袋,抬头看向走廊尽头。
林美媛刚才走过的地砖上,那道血迹还在。
箱轮压过的痕迹清晰,像是某种标记。
他没去查是谁的血,也不想知道。
他知道,这血不是终点,是开始。
他低头看了看自己影子。
白大褂下摆沾着泥点,刀柄在胸口位置微微反光。
他没动,但呼吸慢了下来,像在等什么。
走廊另一头,张立峰转身走了,脚步比来时快半拍。
陈砚站着没动。
他的手指在口袋里轻轻碰了下刀柄,确认它还在。
车门铁皮还在响,风没停。
陈砚蹲在车尾,手里的刀缠着铜线,电池接在电路末端,电流滋滋地跳。
他没看河,也没看林美媛,只盯着前方那片被雨泡得发白的空地。
他知道那不是空地,是掩体后的死角,有人在等。
铁盒还在怀里,军功章贴着胸口。
他刚把电池接稳,车门突然一震。
不是风,是撞击。整辆车晃了一下,铁皮发出刺耳的摩擦声。
他立刻侧身,把铁盒往怀里压,同时脚尖一挑,把电池踢离线路。
干扰源断了电。
黑影从车头方向扑来,动作快得不像人。
陈砚翻滚,后背撞上车轮,泥水溅进领口。
那东西落地没停,一拳砸向他面门。
他抬手格挡,手腕被机械臂扫中,骨头像是被铁钳夹了一下。
是克隆体。
它没穿衣服,皮肤泛着青灰,右臂是全金属结构,关节处有细密的散热孔。
它的眼睛睁着,但瞳孔没焦距,像两片玻璃片。
它一击落空,立刻转向,机械臂横扫,砸在车门上,整扇门凹进去一大块。
陈砚没动。
他躺在泥里,手摸到刀柄,但没拔。
他在等。
克隆体停了半秒,头微微偏转,像是在扫描。
然后它抬腿,一脚踩向他胸口。
陈砚猛地侧身,刀出袖口,顺着机械臂的缝隙**去,直没至柄。
铜线缠着的刀身贴上金属关节,电流顺着线路反冲。
克隆体动作一顿,手臂抽搐了一下。
伺服系统发出短促的蜂鸣,关节锁死。
陈砚翻身站起,左手护着铁盒,右手握紧刀柄。
他没拔刀,而是借力一拧,把克隆体的机械臂扭向背后。
那东西踉跄一步,膝盖砸进泥里,但没倒。
它头一甩,另一只手反手抓向陈砚喉咙。
陈砚后仰,刀柄撞上它手腕,骨头发出闷响。
他顺势抽刀,退开两步。
克隆体跪在泥里,机械臂垂着,关节冒烟。
它没再动,但头慢慢抬起来,脸正对陈砚。
雨水顺着它的额角流下,滑过眉骨,滴在鼻尖。
陈砚盯着它,呼吸没乱。
他知道这东西不会死,但它需要指令重启。
只要干扰源还能用,它就废一半。
他回头看了一眼。
林美媛站在车尾五米外,枪在手里,但没抬。
她的眼神不对,像是刚从什么里面挣出来。
她嘴唇动了动,没说话。
陈砚用刀尖敲了三下车体。
咚、咚、咚。
战地暗号:准备撤离。
林美媛的手指在扳机上动了一下。
她抬枪,对准运输车底下的燃料罐支架。
三发点射,子弹穿透铁皮,支架断裂,燃料罐倾斜,汽油开始泄漏。
陈砚把电池重新接上电路,电火花顺着铜线跳到车壳。
他退到车尾,把干扰源往林美媛脚边一扔。
“十秒。”他说。
林美媛没应。
她盯着燃料罐,手指扣在扳机上,但没再开枪。
陈砚没等她。
他冲向火场边缘,白大褂脱下来浸了泥水,裹在左手上。火焰已经窜起来,热浪扑面。
他用手术刀挑起U盘的链绳,链子烧得发红,但他没松手。
U盘离地瞬间,他看清了上面的刻字:夜枭计划最终版。
他刚把U盘塞进内袋,身后传来脚步声。
林美媛冲过火线,速度快得不像受伤的人。
她的眼睛又空了,手腕上的定位器在闪。
信号同步要来了。
陈砚没跑。
他站在原地,等她靠近。
她冲到他面前,枪口抬起,对准他眉心,手指在扳机上收紧。
陈砚没动。
他伸手,把U盘从内袋拿出来,塞进她手里。
然后他反手压住她扣扳机的手,声音压得极低:“干扰源还能撑十秒——这次,你传出去。”
林美媛身体一僵。
她的眼球剧烈颤动,像是内部在打架。
一秒后,她突然发力,右手猛推陈砚肩膀。
他没防,脚下一滑,整个人从河岸滚下去,砸进浑浊的水流。
他在水里翻了个身,抬头。
林美媛站在岸上,背对着火场,雨水打在她身上。
她低头看了眼手里的U盘,然后转身,冲进火焰深处。
她的背影很快被烟雾吞没。
陈砚在水里挣扎着站起,河水到胸口。
他抬头看岸上,只看到一片火光和雨幕。
他伸手摸向胸口,铁盒还在,军功章贴着皮肤。
他没动。
远处,运输车的油箱炸了,火球冲天而起,照亮整片荒地。
热浪推着雨水横飞,像一层雾墙。
他低头,看见自己右手还攥着那把手术刀。
刀刃上有血,不是他的。
————————————————————————————————
河水顺着裤管往下淌,泥浆在鞋里打滑。
陈砚没甩,也没抬头看岸上那片火光。
他靠着河床慢慢站起来,左手一直压着胸口,铁盒还在,边角硌着肋骨。
他往上游走了二十米,找到一处缓坡爬上去。
衣服滴着水,贴在身上发冷,但他没停。
穿过荒地时,看见几块烧焦的金属碎片,像是从燃料罐上炸飞的。
他弯腰捡起一片,边缘卷曲,上面有编号残迹——和医院设备库的标签格式一样。
他把碎片塞进裤兜,继续走。
三天后。
陈砚坐在办公桌前,手里拿着一份药监局派驻通知。
纸是新的,字是打印的,但落款章盖得偏了一点,像是匆忙压下去的。
他把文件翻过去,背面没字,只有个指纹印,偏左。
他放下文件,打开电脑,调出监控记录。
时间拉到今早七点十四分,医院正门。
画面里一个穿灰西装的男人走进来,提着公文包,左耳戴着助听器。
镜头拉近,助听器外壳贴合得很紧,但耳廓下缘有一道弧形疤痕,边缘不规则,像是撕裂后缝合的。
陈砚截了图,存进加密文件夹。
然后他点开人事系统,输入那人的名字:张立峰。
资料显示,三十八岁,药监局稽查科副科长,派驻本院为期三个月,负责药品合规审查。
他关掉系统,从抽屉里取出一个牛皮纸袋,里面是那具医院杀手尸体的现场照片。
他把两张图并排放在屏幕上:一张是眼前这个“张立峰”的左耳,一张是尸体耳后疤痕的特写。
角度不同,但弧度、长度、缝合针距完全一致。
他合上电脑,起身走到窗边。
楼下急诊科门口,林美媛正站在台阶上。
她穿着一件深色风衣,手提一个黑色行李箱,轮子碾过地砖上一道暗红痕迹。
那血迹还没干透,被雨水泡得发乌,箱轮压过去时,留下两道断续的印子。
陈砚盯着她看了五秒。
她没往上看,也没进楼,转身朝街口走去。
他回到桌前,打开内网病历系统,输入清晨送进急诊的那名“突发肝衰竭”患者信息。
姓名:赵德才,四十五岁,职业:无业。
入院时间:六点五十二分。
死亡时间:七点零七分。
他往下拉,看到一项备注:曾参与“阳光健康计划”免费体检,地点为城南社区中心,时间为两个月前。
陈砚手指停在触控板上。
两个月前,城南社区中心,九名参加免费体检的居民在一周内相继出现器官衰竭症状,其中七人死于肝肾功能崩溃。
当时他查过这批人,血液里有微量未知抑制剂残留,代谢路径与“新体计划”早期试验药物高度相似。
后来这批病历被调走,说是归档。
他重新调出赵德才的化验单,放大肝酶指标曲线。
数值飙升得不正常,像是被某种外源性毒素强行激活。
他又点开尸检报告附件,发现胆管壁有细小划痕,排列成环状——和无名尸案中的“切割标记”一致。
他关掉页面,靠回椅背。
林美媛没杀他。
她推他下河,是为了让他避开燃料罐爆炸的冲击波。
她在火场里消失,不是逃,是带走了U盘。
她的左手无名指在监控画面里**了一下,那是战地特工之间确认自主意识的暗号:我没被控,我在执行任务。
但她现在出现在这里,提着箱子,碾过血迹,像在示威。
陈砚站起身,把手术刀从袖口取出来,轻轻**白大褂内袋。
刀柄露出半寸,银灰色金属在灯光下泛着冷光。
他以前从不让刀露出来,怕惹事。
现在他让它亮着。
他走出办公室,沿着走廊往急诊科走。
路上碰到几个护士,有人打招呼,他点头,没说话。
走到分诊台时,看见张立峰正和周慧萍说话。
周慧萍脸色不太好看,手里捏着一份药品清单。
“这批进口镇痛剂,必须重新登记。”张立峰说,声音平稳,带着公事公办的腔调。
“已经登记过两次了。”周慧萍语气硬,“你要查,去药房调记录。”
张立峰笑了笑,没接话,转头看见陈砚。
两人视线碰了一下。张立峰下意识抬手摸了摸左耳助听器,动作很轻,但陈砚看见了。
他没停步,径直走到饮水机前接了杯水。喝完把纸杯捏成团,抬手一抛。
纸团划了道弧线,落进十米外的**桶。
张立峰站在原地没动,但肩膀微微绷紧。
陈砚转身,靠在墙边,从口袋里摸出那个烧焦的金属碎片。
他用手指摩挲着边缘,看着上面模糊的编号。
这东西来自爆炸现场,是“新体计划”的设备残骸,现在却出现在市医院的供应链里。
他们不是潜伏,是入驻。
他把碎片收回口袋,抬头看向走廊尽头。
林美媛刚才走过的地砖上,那道血迹还在。
箱轮压过的痕迹清晰,像是某种标记。
他没去查是谁的血,也不想知道。
他知道,这血不是终点,是开始。
他低头看了看自己影子。
白大褂下摆沾着泥点,刀柄在胸口位置微微反光。
他没动,但呼吸慢了下来,像在等什么。
走廊另一头,张立峰转身走了,脚步比来时快半拍。
陈砚站着没动。
他的手指在口袋里轻轻碰了下刀柄,确认它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