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砚盯着手机屏幕,那四个字像钉子一样扎进眼睛——“适配源确认”。
他指尖微微发颤,却不是因为恐惧,而是一种近乎荒谬的预感终于落地。
三年来那些无法解释的“巧合”,每一次手术后的异常恢复期,身体里仿佛有某种东西在悄然重组……原来都不是错觉。
他把手机塞回兜里,手指无意间触到婚纱的边角。
布料粗糙,划得掌心发痒,像是提醒他什么不该被遗忘。
他没再看它一眼,转身走出房间。
走廊尽头传来推车声,金属轮子碾过水泥地,发出沉闷的摩擦音。
声音由近及远,渐渐消失在拐角。
陈砚起身,沿着墙根往下走。
负三层的灯坏了几盏,一明一暗地闪,像是某种生物在呼吸。
空气又湿又冷,吸进肺里像含了口凉水,喉咙深处泛起铁锈味。
铁门虚掩着,电子锁还在倒计时。
三十七秒。他靠在墙边,没动。
心跳很稳,五十八下。
从小就这样,医生说是窦性心动过缓,说这病可能影响寿命。
他习惯了。比心跳更让他在意的是那种感觉——有人在看着他,从很久以前就开始了。
时间跳到零,锁屏一闪,弹出新界面。
请输入生物密钥
他伸手,拇指按上去。屏幕亮了一下,没提示成功,也没失败。
下一秒,画面跳转,出现一行小字:
“身份验证通过。权限绑定:陈砚。关联项目:适配源计划。”
门咔的一声开了。
里面比外面更冷。一排金属柜子贴墙立着,表面结着薄霜。
最前面那个柜门上有标签,打印体写着:“器官类型:心脏。适配源:陈砚。采集时间:2015年,车祸术后。”
他走近,呼吸在空气中凝成白雾。
又看了眼旁边的柜子,标签上写的是“肝脏”,采集时间是两年前那次阑尾炎手术后。
再下一个,“肾脏”,时间对得上他被推下楼梯送急诊的那天。
手指碰上柜面,冰得刺骨。他抽出手术刀,刀尖轻轻刮下一点霜,放进随身的小密封袋。然后打开对讲机。
“秦雪。”
“我在。”声音立刻回了,干巴巴的,没有多余情绪。
“冷冻舱,负三层污水区。编号从G7到G12,全是标着我名字的器官样本。你查一下这些日期,是不是都跟我住院记录对得上。”
那边安静了几秒。
键盘敲击声很快响起。
“对上了。”
秦雪的声音变了,“五次住院,每次术后都有组织提取记录。不是常规病理留样,是完整器官切片保存。而且……”
她顿了顿,“提取时间都在你麻醉深度最高的十分钟内,手法精准,避开主要血管网,不引起术后出血风险。”
陈砚站在原地,没说话。
“这不是巧合。”秦雪继续说,“有人在你每一次进手术室的时候,顺手拿走一部分身体组织。像定期收割。”
“谁能做到?”
“主刀医生,麻醉师,器械护士。至少三人配合。但最关键的是——系统允许这些操作被登记为‘临床研究样本’,说明权限来自高层批文。”
陈砚想起王振海。那人在手术排班表上总能安排自己当他的主治。
他又刮了两个柜子的霜,分别装好。
正要收起对讲机,秦雪突然说:“等等。我刚调出这批样本的基因报告。不只是匹配你那么简单。”
“什么意思?”
“它们的端粒长度、线粒体活性,全都处于年轻状态。比你实际年龄年轻十岁以上。这不是简单的克隆备份,是经过优化的再生组织。有人把你当成模板,在做升级版的身体零件。”
陈砚握紧了刀。
“更奇怪的是,”秦雪声音压低,“其中三个样本,检测到轻微脑电活动痕迹。虽然强度极低,但确实存在。就像……这些器官还连着某个意识信号。”
“哪个部位?”
“心脏,肝脏,和右肾。”
他抬头看那几个柜子,标签上的字清晰可见。
脚步声在这时响起来。
不是走廊,是头顶。有重物移动的声音,缓慢,规律。像是有人在楼上拖东西。
他对秦雪说:“先挂了。”
“你小心。这种地方不会只有冷冻功能。如果有活体监测,说明系统还在运行实验流程。”
他关掉对讲机,贴着柜子边缘往里走。角落有个控制台,屏幕黑着。他按下开机键,等了几秒,画面亮起。
主界面跳出一行提示:“温控系统独立运行,禁止外部干预。”
陈砚试着点开日志记录。需要指纹加密码。
刚抬手,脚边地板微微震动。
低头看,最近的一个冷冻柜正在缓缓升温,显示屏上的温度从零下八十升到零下六十。
他退后半步,手摸到手术刀。
通讯器突然响了。
“陈砚!”秦雪的声音急了,“我刚发现一件事!所有样本的采集频率,跟你过去五年遭遇‘意外’的时间完全吻合!每一次受伤,都是别人安排好的入院机会!你不是病人,你是他们的培养皿!”
话音未落,控制台发出一声轻响。
面板自动翻转,露出下方的手动调节旋钮。红色,带刻度,像是老式收音机的那种。
他没碰。
可还是伸出了手。
指尖刚碰到旋钮,头顶喇叭突然传出机械音:
“检测到原体接触。启动适配唤醒程序。”
天花板的通风口打开,一股淡蓝色的雾气喷了出来,飘得很慢,贴着地面扩散。
他屏住呼吸,立刻翻身滚到两排冷冻柜之间的夹道。雾气顺着风向流过来,碰到柜体才往上爬。
他撕下白大褂内衬的一块布,用水龙头接了点冷水浸湿,捂住口鼻。但这地方没窗户,空气流通差,毒气散得慢。
视线开始模糊。腿有点软,撑着柜子才没倒。
他咬牙,用刀尖在地上划。
一道,两道,三道。
最后四个字勉强成型:适配=克隆
手腕一沉,刀差点脱手。他用力攥住,指节发白。
头越来越重,耳朵里嗡嗡响。最后看到的画面,是那个标着“心脏”的柜子,门缝里透出一点红光,一闪,又灭了。
他靠着柜子滑下去,背贴着金属,冷得像冰。手里还抓着刀,但胳膊抬不起来了。
通讯器又响了一声。
他没力气去拿。
屏幕亮着,秦雪的名字在闪烁。
没人接。
雾气弥漫到整个房间,蓝得发暗。所有冷冻柜的显示屏同时跳动,数字快速变化。
温度回升。
柜门锁扣逐一松开。
陈砚盯着手机屏幕,那四个字像钉子一样扎进眼睛——“适配源确认”。
他指尖微微发颤,却不是因为恐惧,而是一种近乎荒谬的预感终于落地。
三年来那些无法解释的“巧合”,每一次手术后的异常恢复期,身体里仿佛有某种东西在悄然重组……原来都不是错觉。
他把手机塞回兜里,手指无意间触到婚纱的边角。
布料粗糙,划得掌心发痒,像是提醒他什么不该被遗忘。
他没再看它一眼,转身走出房间。
走廊尽头传来推车声,金属轮子碾过水泥地,发出沉闷的摩擦音。
声音由近及远,渐渐消失在拐角。
陈砚起身,沿着墙根往下走。
负三层的灯坏了几盏,一明一暗地闪,像是某种生物在呼吸。
空气又湿又冷,吸进肺里像含了口凉水,喉咙深处泛起铁锈味。
铁门虚掩着,电子锁还在倒计时。
三十七秒。他靠在墙边,没动。
心跳很稳,五十八下。
从小就这样,医生说是窦性心动过缓,说这病可能影响寿命。
他习惯了。比心跳更让他在意的是那种感觉——有人在看着他,从很久以前就开始了。
时间跳到零,锁屏一闪,弹出新界面。
请输入生物密钥
他伸手,拇指按上去。屏幕亮了一下,没提示成功,也没失败。
下一秒,画面跳转,出现一行小字:
“身份验证通过。权限绑定:陈砚。关联项目:适配源计划。”
门咔的一声开了。
里面比外面更冷。一排金属柜子贴墙立着,表面结着薄霜。
最前面那个柜门上有标签,打印体写着:“器官类型:心脏。适配源:陈砚。采集时间:2015年,车祸术后。”
他走近,呼吸在空气中凝成白雾。
又看了眼旁边的柜子,标签上写的是“肝脏”,采集时间是两年前那次阑尾炎手术后。
再下一个,“肾脏”,时间对得上他被推下楼梯送急诊的那天。
手指碰上柜面,冰得刺骨。他抽出手术刀,刀尖轻轻刮下一点霜,放进随身的小密封袋。然后打开对讲机。
“秦雪。”
“我在。”声音立刻回了,干巴巴的,没有多余情绪。
“冷冻舱,负三层污水区。编号从G7到G12,全是标着我名字的器官样本。你查一下这些日期,是不是都跟我住院记录对得上。”
那边安静了几秒。
键盘敲击声很快响起。
“对上了。”
秦雪的声音变了,“五次住院,每次术后都有组织提取记录。不是常规病理留样,是完整器官切片保存。而且……”
她顿了顿,“提取时间都在你麻醉深度最高的十分钟内,手法精准,避开主要血管网,不引起术后出血风险。”
陈砚站在原地,没说话。
“这不是巧合。”秦雪继续说,“有人在你每一次进手术室的时候,顺手拿走一部分身体组织。像定期收割。”
“谁能做到?”
“主刀医生,麻醉师,器械护士。至少三人配合。但最关键的是——系统允许这些操作被登记为‘临床研究样本’,说明权限来自高层批文。”
陈砚想起王振海。那人在手术排班表上总能安排自己当他的主治。
他又刮了两个柜子的霜,分别装好。
正要收起对讲机,秦雪突然说:“等等。我刚调出这批样本的基因报告。不只是匹配你那么简单。”
“什么意思?”
“它们的端粒长度、线粒体活性,全都处于年轻状态。比你实际年龄年轻十岁以上。这不是简单的克隆备份,是经过优化的再生组织。有人把你当成模板,在做升级版的身体零件。”
陈砚握紧了刀。
“更奇怪的是,”秦雪声音压低,“其中三个样本,检测到轻微脑电活动痕迹。虽然强度极低,但确实存在。就像……这些器官还连着某个意识信号。”
“哪个部位?”
“心脏,肝脏,和右肾。”
他抬头看那几个柜子,标签上的字清晰可见。
脚步声在这时响起来。
不是走廊,是头顶。有重物移动的声音,缓慢,规律。像是有人在楼上拖东西。
他对秦雪说:“先挂了。”
“你小心。这种地方不会只有冷冻功能。如果有活体监测,说明系统还在运行实验流程。”
他关掉对讲机,贴着柜子边缘往里走。角落有个控制台,屏幕黑着。他按下开机键,等了几秒,画面亮起。
主界面跳出一行提示:“温控系统独立运行,禁止外部干预。”
陈砚试着点开日志记录。需要指纹加密码。
刚抬手,脚边地板微微震动。
低头看,最近的一个冷冻柜正在缓缓升温,显示屏上的温度从零下八十升到零下六十。
他退后半步,手摸到手术刀。
通讯器突然响了。
“陈砚!”秦雪的声音急了,“我刚发现一件事!所有样本的采集频率,跟你过去五年遭遇‘意外’的时间完全吻合!每一次受伤,都是别人安排好的入院机会!你不是病人,你是他们的培养皿!”
话音未落,控制台发出一声轻响。
面板自动翻转,露出下方的手动调节旋钮。红色,带刻度,像是老式收音机的那种。
他没碰。
可还是伸出了手。
指尖刚碰到旋钮,头顶喇叭突然传出机械音:
“检测到原体接触。启动适配唤醒程序。”
天花板的通风口打开,一股淡蓝色的雾气喷了出来,飘得很慢,贴着地面扩散。
他屏住呼吸,立刻翻身滚到两排冷冻柜之间的夹道。雾气顺着风向流过来,碰到柜体才往上爬。
他撕下白大褂内衬的一块布,用水龙头接了点冷水浸湿,捂住口鼻。但这地方没窗户,空气流通差,毒气散得慢。
视线开始模糊。腿有点软,撑着柜子才没倒。
他咬牙,用刀尖在地上划。
一道,两道,三道。
最后四个字勉强成型:适配=克隆
手腕一沉,刀差点脱手。他用力攥住,指节发白。
头越来越重,耳朵里嗡嗡响。最后看到的画面,是那个标着“心脏”的柜子,门缝里透出一点红光,一闪,又灭了。
他靠着柜子滑下去,背贴着金属,冷得像冰。手里还抓着刀,但胳膊抬不起来了。
通讯器又响了一声。
他没力气去拿。
屏幕亮着,秦雪的名字在闪烁。
没人接。
雾气弥漫到整个房间,蓝得发暗。所有冷冻柜的显示屏同时跳动,数字快速变化。
温度回升。
柜门锁扣逐一松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