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三章 酷似她的云儿
男子身形挺拔,衣着单薄。
一张皮质面具下,有几道伤痕暴露在外。纵横狰狞交错,活像索命阎王。
沈清宜和薛秀莲一眼认出他是谁。
她惊诧这个男人竟还跟到这里来。
卫琢走过来,从她手中接过布条,“不是说等为兄来吗?私自带娘出来,还差点让为兄打的猎物被人抢走。”
吐出话时,凶狠如野兽的目光扫过所有村民。
那骇人的杀气,震慑十足。
薛秀莲听他叫娘,愣神住,感觉熟悉。
沈清宜并不想承认他刚说的话,白白让他得了两个便宜。可现下,偏偏不得不配合。
她说:“我是想兄长还在打猎,就想跟娘过来先拿虎腿换钱,替兄长分担事情。谁知会这样......”
说完,她低下头。
让人误以为她是在委屈。
卫琢挑眉,冷视他们,“刚才听诸位说这老虎是东林的,很不巧,这是在下从西林打的。东林那只老虎还在山洞里睡觉,要不要在下带诸位去探一探?”
村民都是欺软怕硬,误以为是孤女寡母好欺负。谁曾想是有个哥哥打猎,长得凶鸷不说,还随身佩戴长剑。
一看就是练家子。
吓得连话都不敢再说,纷纷逃走。
卫琢没有追,吓唬就足矣。
昨晚观音庙光线太暗,再加上他的伤太血腥,薛秀莲没有太仔细看。此刻,她越看他越觉得熟悉,尤其是这身板、这声音,酷似她的云儿。
可当男人转过身时,薛秀莲无意间看见面具里的眼睛时,顿时就把这个念头打消了。
不对,她云儿的眼睛不会如此可怕。
云儿是习武,可向来文质彬彬,斯文儒雅。
“沈姑娘,这个三水村是附近出了名的土匪村,还是去隔壁村换钱比较好。”卫琢善意提醒。
“多谢。”沈清宜要把布条拿回来,自己拉到隔壁村。
“无妨,正好在下也要拿野兔换钱,可以搭把手。”说完,他已经拉走了。
看他轻轻松松的样子,沈清宜不得不承认,力气悬殊。
薛秀莲总觉得哪里怪怪的,低声问:“清宜,他......”
早上已经离开,这会儿又出现。
怎么看怎么不对劲。
沈清宜不好把卫琢身份说出来,便随便胡诌了句:“他家道中落,遭奸人追杀。我救他一命,他想报恩,同行护送,但我回绝了。”
薛秀莲点头:“是不好同行。”
一群女眷,有个男子同行,太过招摇了。
来到隔壁村,他们顺利拿虎腿换钱又换粗粮。沈清宜还顺便换来一双鞋底,用老虎皮包严实,捯饬几番后,确定牢固,她就拿着鞋子蹲在薛秀莲面前。
“娘,您穿上试试看。”
杵在旁边的卫琢正在啃干粮,听到这话不由身躯一震,错愕回首去看。
只见沈清宜已经要脱掉薛秀莲那双湿透的靴子。
薛秀莲手忙脚乱地阻拦,“不行不行,这么好的鞋子怎么能给我穿呢。你这两天来回太辛苦了,自己穿。”
“虎皮还有,我会做。这是专门给您做的。”
“给我穿就是浪费。”她推脱道。
闻言,沈清宜拧眉,认真道:“娘在说什么胡话,这怎么能是浪费!现在身子骨硬朗才是本钱,您好好的,我才能放心。”
薛秀莲心里暖意四溢,不好再驳儿媳面子,便妥协换上。
穿上后,她惊喜道:“真暖和啊。”
“虎皮本就防风保暖。”
其实虎皮卖了更值钱,但权衡之下,换钱的方法多了去,可虎皮难得才有。
沈清宜胡乱在自己鞋子做假动作,卫琢都看在眼中,她的鞋子还是原来的,外面包的也不是虎皮。
她竟做到这种地步?
“娘,我们回去。”
“我们这样.......会不会被发现?”一想到她们嚷嚷起来的尖锐声音,薛秀莲就开始头疼了。
“老虎是我的,我说的算。”
薛秀莲温和一笑,“也对。只是......”
她故意停顿,隐晦地往后瞟了一眼。
沈清宜也回首。
男人果然是想跟着。
卫琢还在啃干粮,“顺路。”
已经知道他会?? 阴魂不散,沈清宜懒得理会,挽着婆婆的手臂说:“别管他,我们走。”
可还没走几步,后面突然传来一声扑通。
薛秀莲先回过头去,发现那男子倒在雪地里,惊色道:“哎呀,他晕倒了!”
沈清宜觉得他可真会掐时间晕,走过去,吃力地把人反过来。
白雪染了血。
薛秀莲惊呼:“清宜,他伤口裂了。”
她吐口气,没想到是真晕。
见他这样,薛秀莲于心不忍,“清宜,他也救过你的命,刚刚又帮了我们,我们不能见死不救。”
沈清宜觉得就算把他丢在这里不管不顾,等他醒过来,估计还能阴魂不散,像鬼一样出现在她面前。“嗯,救!”
本来她们能轻松回去,如今木板上多个人,死沉死沉。硬生生害她们的回程时间又增加。
天色逐渐转暗。
女眷们见她们迟迟未归,就开始想东想西。
一种焦灼的气氛就在她们之间蔓延开。
沈琳琅靠在母亲身上,她身体恢复不错,只是饿了。
她小声且担心地问:“娘,三嫂不回来,她会不会拿虎腿换了钱就带大伯母走了啊。”
这话一下子就让众人心慌起来。
赵明月心里本就一直堵着气,此时顺着沈琳琅的话往下接,“以前清宜对我们都是温顺有礼,自从祖母去世,她性情大变,好像完全换了个人似的。是不是觉得我们什么都不会干,在嫌弃我们?”
郑氏气哄哄起来,“她有什么资格敢嫌弃我们,要不是老夫人,到现在她都不知道还在哪里乞讨。”
见有人接话,赵明月立马改变话语:“或许是想多了,清宜毕竟在观影娘娘和祖母面前起誓过,会带我们去川城。清宜心地善良知恩图报,不会一走了之。对了,清宜起誓的时候,刘嬷嬷不也听见了。”
已经躺在那里一天一夜萎靡不振的刘嬷嬷,听到大少夫人叫她,便梗着脖子点头,“听见了。”
说完这三字,仿佛是要了她半条命,而后又重重地躺回去。
见她要死不活的,与她最近的几人纷纷嫌弃往旁挪动。
“明月,别把话说的那么好,之前沈清宜心地善良,那是沈家有钱有势,她舍不得走。现在沈家没了,她不能白吃白喝,怎么可能乐意带我们去川城。”郑氏振振有词道。
“就是啊,说不定回头连大嫂都会被她丢在半路不知是死是活呢。否则为何方才不是叫大嫂陪你回来,而是让她。”说话时,小郑氏指向沈玲珑。
如此一说,大家觉得这个可能性很大。
赵明月信了这话,捉急道:“那怎么办?我们没钱没吃的,怎么走到川城?”
其他人也被搞得焦灼难安。
但李氏听不下去,鼓足勇气反驳:“或许是外头风雪太大,所以大伯母和清宜走的慢些呢,天还没完全黑,再等等吧。”
见她说话,小郑氏当即没好气道:“你最近是越来越能说会道了,是显着你了?”
李氏惧怕婆婆,抱紧女儿侧过身。余光意外瞥到门外出现的人,登时惊喜:“快看,是她们回来了!”
第十三章 酷似她的云儿
男子身形挺拔,衣着单薄。
一张皮质面具下,有几道伤痕暴露在外。纵横狰狞交错,活像索命阎王。
沈清宜和薛秀莲一眼认出他是谁。
她惊诧这个男人竟还跟到这里来。
卫琢走过来,从她手中接过布条,“不是说等为兄来吗?私自带娘出来,还差点让为兄打的猎物被人抢走。”
吐出话时,凶狠如野兽的目光扫过所有村民。
那骇人的杀气,震慑十足。
薛秀莲听他叫娘,愣神住,感觉熟悉。
沈清宜并不想承认他刚说的话,白白让他得了两个便宜。可现下,偏偏不得不配合。
她说:“我是想兄长还在打猎,就想跟娘过来先拿虎腿换钱,替兄长分担事情。谁知会这样......”
说完,她低下头。
让人误以为她是在委屈。
卫琢挑眉,冷视他们,“刚才听诸位说这老虎是东林的,很不巧,这是在下从西林打的。东林那只老虎还在山洞里睡觉,要不要在下带诸位去探一探?”
村民都是欺软怕硬,误以为是孤女寡母好欺负。谁曾想是有个哥哥打猎,长得凶鸷不说,还随身佩戴长剑。
一看就是练家子。
吓得连话都不敢再说,纷纷逃走。
卫琢没有追,吓唬就足矣。
昨晚观音庙光线太暗,再加上他的伤太血腥,薛秀莲没有太仔细看。此刻,她越看他越觉得熟悉,尤其是这身板、这声音,酷似她的云儿。
可当男人转过身时,薛秀莲无意间看见面具里的眼睛时,顿时就把这个念头打消了。
不对,她云儿的眼睛不会如此可怕。
云儿是习武,可向来文质彬彬,斯文儒雅。
“沈姑娘,这个三水村是附近出了名的土匪村,还是去隔壁村换钱比较好。”卫琢善意提醒。
“多谢。”沈清宜要把布条拿回来,自己拉到隔壁村。
“无妨,正好在下也要拿野兔换钱,可以搭把手。”说完,他已经拉走了。
看他轻轻松松的样子,沈清宜不得不承认,力气悬殊。
薛秀莲总觉得哪里怪怪的,低声问:“清宜,他......”
早上已经离开,这会儿又出现。
怎么看怎么不对劲。
沈清宜不好把卫琢身份说出来,便随便胡诌了句:“他家道中落,遭奸人追杀。我救他一命,他想报恩,同行护送,但我回绝了。”
薛秀莲点头:“是不好同行。”
一群女眷,有个男子同行,太过招摇了。
来到隔壁村,他们顺利拿虎腿换钱又换粗粮。沈清宜还顺便换来一双鞋底,用老虎皮包严实,捯饬几番后,确定牢固,她就拿着鞋子蹲在薛秀莲面前。
“娘,您穿上试试看。”
杵在旁边的卫琢正在啃干粮,听到这话不由身躯一震,错愕回首去看。
只见沈清宜已经要脱掉薛秀莲那双湿透的靴子。
薛秀莲手忙脚乱地阻拦,“不行不行,这么好的鞋子怎么能给我穿呢。你这两天来回太辛苦了,自己穿。”
“虎皮还有,我会做。这是专门给您做的。”
“给我穿就是浪费。”她推脱道。
闻言,沈清宜拧眉,认真道:“娘在说什么胡话,这怎么能是浪费!现在身子骨硬朗才是本钱,您好好的,我才能放心。”
薛秀莲心里暖意四溢,不好再驳儿媳面子,便妥协换上。
穿上后,她惊喜道:“真暖和啊。”
“虎皮本就防风保暖。”
其实虎皮卖了更值钱,但权衡之下,换钱的方法多了去,可虎皮难得才有。
沈清宜胡乱在自己鞋子做假动作,卫琢都看在眼中,她的鞋子还是原来的,外面包的也不是虎皮。
她竟做到这种地步?
“娘,我们回去。”
“我们这样.......会不会被发现?”一想到她们嚷嚷起来的尖锐声音,薛秀莲就开始头疼了。
“老虎是我的,我说的算。”
薛秀莲温和一笑,“也对。只是......”
她故意停顿,隐晦地往后瞟了一眼。
沈清宜也回首。
男人果然是想跟着。
卫琢还在啃干粮,“顺路。”
已经知道他会?? 阴魂不散,沈清宜懒得理会,挽着婆婆的手臂说:“别管他,我们走。”
可还没走几步,后面突然传来一声扑通。
薛秀莲先回过头去,发现那男子倒在雪地里,惊色道:“哎呀,他晕倒了!”
沈清宜觉得他可真会掐时间晕,走过去,吃力地把人反过来。
白雪染了血。
薛秀莲惊呼:“清宜,他伤口裂了。”
她吐口气,没想到是真晕。
见他这样,薛秀莲于心不忍,“清宜,他也救过你的命,刚刚又帮了我们,我们不能见死不救。”
沈清宜觉得就算把他丢在这里不管不顾,等他醒过来,估计还能阴魂不散,像鬼一样出现在她面前。“嗯,救!”
本来她们能轻松回去,如今木板上多个人,死沉死沉。硬生生害她们的回程时间又增加。
天色逐渐转暗。
女眷们见她们迟迟未归,就开始想东想西。
一种焦灼的气氛就在她们之间蔓延开。
沈琳琅靠在母亲身上,她身体恢复不错,只是饿了。
她小声且担心地问:“娘,三嫂不回来,她会不会拿虎腿换了钱就带大伯母走了啊。”
这话一下子就让众人心慌起来。
赵明月心里本就一直堵着气,此时顺着沈琳琅的话往下接,“以前清宜对我们都是温顺有礼,自从祖母去世,她性情大变,好像完全换了个人似的。是不是觉得我们什么都不会干,在嫌弃我们?”
郑氏气哄哄起来,“她有什么资格敢嫌弃我们,要不是老夫人,到现在她都不知道还在哪里乞讨。”
见有人接话,赵明月立马改变话语:“或许是想多了,清宜毕竟在观影娘娘和祖母面前起誓过,会带我们去川城。清宜心地善良知恩图报,不会一走了之。对了,清宜起誓的时候,刘嬷嬷不也听见了。”
已经躺在那里一天一夜萎靡不振的刘嬷嬷,听到大少夫人叫她,便梗着脖子点头,“听见了。”
说完这三字,仿佛是要了她半条命,而后又重重地躺回去。
见她要死不活的,与她最近的几人纷纷嫌弃往旁挪动。
“明月,别把话说的那么好,之前沈清宜心地善良,那是沈家有钱有势,她舍不得走。现在沈家没了,她不能白吃白喝,怎么可能乐意带我们去川城。”郑氏振振有词道。
“就是啊,说不定回头连大嫂都会被她丢在半路不知是死是活呢。否则为何方才不是叫大嫂陪你回来,而是让她。”说话时,小郑氏指向沈玲珑。
如此一说,大家觉得这个可能性很大。
赵明月信了这话,捉急道:“那怎么办?我们没钱没吃的,怎么走到川城?”
其他人也被搞得焦灼难安。
但李氏听不下去,鼓足勇气反驳:“或许是外头风雪太大,所以大伯母和清宜走的慢些呢,天还没完全黑,再等等吧。”
见她说话,小郑氏当即没好气道:“你最近是越来越能说会道了,是显着你了?”
李氏惧怕婆婆,抱紧女儿侧过身。余光意外瞥到门外出现的人,登时惊喜:“快看,是她们回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