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卧龙岗剧透三国 第一章:隆中对弈,稚子语出惊卧龙

小说:我在卧龙岗剧透三国 作者:老僧伏枥 更新时间:2025-11-11 09:54:24 源网站:2k小说网
  ();

  建安十二年,隆冬腊月。

  南阳卧龙岗,隆中诸葛庐。

  茅庐之外,刘备与关、张二人再访不遇,背影消失在苍松翠柏间。

  茅庐之内,炭火噼啪,映着两张年轻儒雅的面庞。

  “叔父,那玄德公已然去远了。”送客而返的诸葛彦,轻声向诸葛亮回复。

  诸葛亮微微颔首,望向窗外被风吹动的竹梢,有些失神,半晌才缓缓开口:

  “嗯。备尝艰辛,屡败屡战,玄德公之志,令人钦佩。只是……”

  他话锋微顿,看向诸葛彦,嘴角勾起一抹淡笑,“彦儿,你我先前之赌约,可还记得?”

  诸葛彦直起身,神色恭敬,语气笃定:“自然记得。月前玄德公初来草庐之时,侄儿与叔父对赌,玄德公腊月之前,必定二度枉顾草庐。”

  “昔日以为不过玩笑之言,不曾想却让你蒙对了,这对赌,你赢了。”

  看着自家侄子脸上那自得的模样,诸葛亮不由地被逗乐了,手指连点,轻笑出声。

  诸葛彦微微躬身,神色恭敬却不卑怯:“论神机妙算,侄儿怎敢与叔父相比,不过是侥幸猜中罢了。”

  约莫在一月之前,刘备初顾茅庐,诸葛亮恰好外出访友未归。

  刘备访贤未遇,怅然离去,诸葛彦却向诸葛亮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赌约。

  他断言,刘备最晚不过腊月,必当第二次前来拜访。

  诸葛亮当时只当是少年戏言,并未当真,随口应下。

  不曾想一切却真如侄儿所料,不过一月时间,刘玄德竟再次登门拜访。

  但他却再次让下人推脱,只道自己外出未归,并未与刘备相见。

  他虽自比管仲乐毅,心怀天下,对刘备此人,亦有耳闻,择主之事却需谨慎。

  一次两次拜访,不足以说明其诚意,仍需继续观察。

  听闻诸葛彦谦虚之语,诸葛亮放下书卷,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直视诸葛彦:

  “侥幸,恐怕未必?我观你方才目送玄德公离去时,神色间颇有了然,绝非侥幸二字可解。你且与我说说,为何如此肯定玄德公必会再来?”

  诸葛彦心中一紧,内心激动不已。

  这正是诸葛彦等待的时刻!

  他,并非这个时代的诸葛彦。

  三月前,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青年诸葛彦,在一场意外后,魂穿到了这个同名同姓的少年身上。

  融合了两世记忆,他深知眼前这位看似闲云野鹤的族叔,未来将是何等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也深知那位刚刚离去的刘皇叔,将是族叔一生辅佐,却最终未能完成兴复汉室大业的君主。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的诗句,如同魔咒,在他脑海中回荡。

  他不能让历史重演!

  改变历史,需从源头开始。

  而第一步,便是取得这位卧龙先生的绝对信任。

  赌约,只是铺垫。

  诸葛彦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荡,抬起头,迎上诸葛亮探究的目光。

  他没有直接回答,反而问道:“叔父,您以为,当今天下,何人可称明主?”

  诸葛亮眼中闪过一丝讶异,略一沉吟,答道:

  “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据中原,势大难敌;孙权承父兄基业,坐断江东,国险而民附。此二者,皆非明主,然亦是一时之雄。”

  “那刘玄德呢?”诸葛彦紧追不舍。

  “玄德公……”诸葛亮抚须,眼中神色复杂。

  “中山靖王之后,素有仁德之名,折而不挠,确有过人之处。然,势单力薄,寄人篱下,前路未卜啊!”

  这是他的真实看法,也是《隆中对》前,他对刘备的基本判断。

  诸葛彦点了点头,却又轻轻摇了摇头:“叔父所言甚是,却也不尽然。侄儿斗胆,愿为叔父言之。”

  他顿了顿,组织着语言,尽量让自己的话听起来不那么惊世骇俗,却又足以震撼人心:

  “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其志不在匡扶汉室,而在取而代之。此人虽多疑嗜杀,却能唯才是举,颇具奸雄之姿,然霸道终究只能一时,未必真能长久。

  “孙权虽有江东,然偏安一隅,守成有余,进取不足,不过一守家之犬尔。”

  “唯有刘备,其皇叔之名,天下皆知,此乃大义。仁德布于四海,百姓归心,此乃人和。虽屡败屡战,然百折不挠,其志可嘉。更重要的是……”诸葛彦的目光变得异常坚定。

  “他求贤若渴,有容人之量,能识人,亦能用贤。叔父若能辅佐,必能人尽其才,一展抱负!”

  这番话,条理清晰,分析透彻,远超一个十六岁书童的见识。

  诸葛亮的眼神彻底变了,从最初的讶异,转为凝重,再到深深的探究。

  “你,这些见解,从何而来?”诸葛亮的声音不自觉地压低了几分。

  这些话,隐隐触动了他内心深处的某些想法,却又比他此刻的思虑更为大胆和肯定。

  诸葛彦心中一个咯噔,他知道,时机到了。

  他上前一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对着诸葛亮重重磕了三个头。

  “叔父,侄儿有惊天之秘,今日不得不对叔父坦诚!若叔父不能信我,彦儿此生,恐再无宁日!”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一半是演技,一半是穿越者对自己即将改变历史的激动。

  诸葛亮大惊,连忙起身扶起他:“彦儿,你我亲如父子,有话但讲无妨,何必行此大礼?”

  诸葛彦站起身,眼眶微微泛红,直视着诸葛亮的眼睛,一字一句,掷地有声:

  “叔父,侄儿、侄儿此前病重不醒,在榻上却一梦千年!”

  “一梦千年?”

  诸葛亮眉头紧锁,细细咀嚼着这四个字,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

  他看着眼前的族侄,少年面容虽带稚气,眼神却异常认真,不似说谎。

  可一梦千年,这简直是闻所未闻的天方夜谭!

  “彦儿,休要胡言乱语!”

  诸葛亮的语气带着一丝严厉,他希望这只是少年读书过多,产生的臆想。

  “此等怪诞之言,不可轻出!”

  诸葛彦知道他会有此反应,并未退缩,反而再次深深一揖:

  “叔父息怒,侄儿所言,句句肺腑,绝非妄言。若有半句虚言,甘受叔父责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