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柜的连忙点头:“小的也这么觉得,他这一个月真的太反常了。”
“怎么说?”
“本来王团练使是个很勤快的人,对底下士兵也好,大家都服他。”
“可最近他就像变了个人似的,每天快中午了才出门。也不管练兵的事,就躲在军营里喝酒,喝得大醉才骑马回家。”
“军里喝酒可是大忌啊,以前他可是滴酒不沾的,现在倒好,直接在营里喝起来。”
“我猜啊,准是因为儿子被金兵抓了,他才乱了方寸,借酒消愁呗。”
罗毅听了,眉头微微一皱:这伙金兵怎么老爱绑人家儿子?
他看向掌柜,“那汪知县想让我具体怎么做?”
掌柜的赶紧弯下腰,陪着笑说:“大人想请您去王团练使府上走一趟,探探里头的情况。”
“要是金兵真藏在那儿,还望您出手相助,救出我们家衙内。”
“汪知县说了,只要罗公子能救回衙内,一定奉上一万两白银作为酬谢。”
一万两白银?
真是好大的手笔!
要知道在大宋初年,一两白银能换一贯铜钱。
可这一百多年来,朝廷为了议和,不断把金银成批成批地送给辽国、金国。
到了如今这兵荒马乱的时候,一两白银已经能换到两贯铜钱了。
一万两,那可就是两万多贯,真是一笔想都不敢想的巨款!
看来汪知县是真疼他那个好色的儿子。
之前没线索也就罢了,如今一有消息,立刻不惜重金来请他出手。
先是送上金叶子作见面礼,又许下万两白银。
看在那一万两的份上……这活儿,我接了。
掌柜的一听罗毅答应了,立马喜笑颜开,连声道谢后便匆匆告辞,急着赶回县城向汪知县报告好消息。
他本想邀罗毅一同进城,却被罗毅婉拒了。
掌柜的虽有些失望,却也没多说什么。
临走前,两人约好今晚子时在悦来客栈门口碰面,到时由掌柜的带路。
等掌柜的走远,张大茂忍不住担心道:“这该不会是他们设的套吧?故意把您骗过去再……”
罗毅笑了笑:“你的顾虑我也考虑过。不过就算真是陷阱,他们也留不住我。”
这倒不是他夸口。
如今的他,早已不是一个月前刚穿越来时的样子了。
经过这一个月的适应和不断采购,他的装备几乎称得上“武装到牙齿”了。
防护装备全面升级,除了原本护住上半身的防弹背心、战术头盔和内置钢板的军靴,他又添了两件贴身穿的防弹衣。
这种防弹衣看起来有点像保暖**,实际上却是由一种名为SSP的新型防弹布料制成。
不仅防弹性能出色,穿起来还像丝绸一样舒适。
这种布料的纤维是一种超高强度聚乙烯,研发公司称其为“全球最强、最轻的纤维”。
这件防弹衣穿在身上几乎感觉不到什么重量。
虽然防护力可能比防弹背心稍弱一点,但胜在隐蔽性好,而且一点也不像背心那么笨重。
尤其眼看夏天就要到了,天气越来越热,再套着那厚厚的防弹背心,简直能捂出一身痱子。
不过今晚进城,罗毅还是把防弹背心穿在了最外面。
双重保险,总没错。
除了防护装备,武器方面他也小小升级了一下。
现在他随身带着四种家伙:兵工铲、电棍、防狼喷雾,外加一把射钉器。
射钉器本来是建筑工地上用的安装工具,外形和原理都跟**有点像,是木工和施工队常用的手动工具。
罗毅之所以选中它,是因为这东西靠发射**产生的火药燃气作动力,把钉子打出去,整个过程和**非常接近。
而且它不像其他工具需要外接电源或者风管,只要有火药就能用。
它的钉管很细,射出的钉子速度接近每秒五百米。
要是近距离打在人身上,很容易造成贯穿伤。
万一击中眼睛、心脏这些要害部位,甚至可能致命。
除了这几样武器,罗毅的背包里还常年备着不少东西:
狼眼手电、望远镜、烟雾弹、防毒面具、射绳枪、登山绳、急救包、饮用水和巧克力棒之类的高能量食物。
再加上一些零零碎碎的小物件。
天色将近傍晚,罗毅早早吃过晚饭,又把随身装备仔细检查一遍,这才骑上越野摩托,朝着阳谷县城出发。
和上回差不多,路上还是没什么行人。
抵达县城时,天已经彻底黑了。
他在城外小树林里找了个隐蔽的位置停好车。
这回没走城门,而是直接翻过城墙,钻进小巷,一路朝着悦来客栈赶去。
不走大路,是因为他想先暗中观察汪知县他们会不会已经提前设下埋伏,正等他自投罗网。
行走江湖,靠的就是这份小心,谨慎才能活得长久。
他爬上悦来客栈的屋顶,戴上夜视仪,把周围仔仔细细看了一遍。
确认没有埋伏之后,才顺着墙头滑到地面,抬手敲响了客栈大门。
“罗公子,您来得可真早啊!”
掌柜的赶忙开门,点头哈腰地把他迎了进去,又是端茶又是送点心。
“这会儿时辰还早,要不……等半夜他们都睡熟了再动手?”
罗毅摇了摇头,桌上的茶水点心一动也没动。
“你先带我去认认路,看看那位王团练使的府邸在哪儿。等夜深了我自己过去,不用你再带路了。”
掌柜的一听,顿时喜形于色,连声应道:“是是是,小人这就带您去认个门。”
看得出来,他压根不想跟着罗毅去夜探王府,那可不是什么轻松事儿。
之前那么提议,八成也是碍于汪知县的命令,不敢不从。
两人一道出了客栈,沿着大街往城南走去。
这会儿差不多晚上七点左右,要是在张家村,村民们早就熄灯睡下了。
但阳谷县毕竟是县城,晚上依然有不少青楼酒肆亮着灯火。
这些生意本就做的是城里人的买卖,高额的城门税对他们影响不大。
城南的烟花巷一到晚上就灯火通明,人声嘈杂,格外热闹。
王团练使的府邸就在南城,和那条烟花巷仅一街之隔。
王家宅子也是三进三出的大院,不过比县衙小得多。
        “怎么说?”
“本来王团练使是个很勤快的人,对底下士兵也好,大家都服他。”
“可最近他就像变了个人似的,每天快中午了才出门。也不管练兵的事,就躲在军营里喝酒,喝得大醉才骑马回家。”
“军里喝酒可是大忌啊,以前他可是滴酒不沾的,现在倒好,直接在营里喝起来。”
“我猜啊,准是因为儿子被金兵抓了,他才乱了方寸,借酒消愁呗。”
罗毅听了,眉头微微一皱:这伙金兵怎么老爱绑人家儿子?
他看向掌柜,“那汪知县想让我具体怎么做?”
掌柜的赶紧弯下腰,陪着笑说:“大人想请您去王团练使府上走一趟,探探里头的情况。”
“要是金兵真藏在那儿,还望您出手相助,救出我们家衙内。”
“汪知县说了,只要罗公子能救回衙内,一定奉上一万两白银作为酬谢。”
一万两白银?
真是好大的手笔!
要知道在大宋初年,一两白银能换一贯铜钱。
可这一百多年来,朝廷为了议和,不断把金银成批成批地送给辽国、金国。
到了如今这兵荒马乱的时候,一两白银已经能换到两贯铜钱了。
一万两,那可就是两万多贯,真是一笔想都不敢想的巨款!
看来汪知县是真疼他那个好色的儿子。
之前没线索也就罢了,如今一有消息,立刻不惜重金来请他出手。
先是送上金叶子作见面礼,又许下万两白银。
看在那一万两的份上……这活儿,我接了。
掌柜的一听罗毅答应了,立马喜笑颜开,连声道谢后便匆匆告辞,急着赶回县城向汪知县报告好消息。
他本想邀罗毅一同进城,却被罗毅婉拒了。
掌柜的虽有些失望,却也没多说什么。
临走前,两人约好今晚子时在悦来客栈门口碰面,到时由掌柜的带路。
等掌柜的走远,张大茂忍不住担心道:“这该不会是他们设的套吧?故意把您骗过去再……”
罗毅笑了笑:“你的顾虑我也考虑过。不过就算真是陷阱,他们也留不住我。”
这倒不是他夸口。
如今的他,早已不是一个月前刚穿越来时的样子了。
经过这一个月的适应和不断采购,他的装备几乎称得上“武装到牙齿”了。
防护装备全面升级,除了原本护住上半身的防弹背心、战术头盔和内置钢板的军靴,他又添了两件贴身穿的防弹衣。
这种防弹衣看起来有点像保暖**,实际上却是由一种名为SSP的新型防弹布料制成。
不仅防弹性能出色,穿起来还像丝绸一样舒适。
这种布料的纤维是一种超高强度聚乙烯,研发公司称其为“全球最强、最轻的纤维”。
这件防弹衣穿在身上几乎感觉不到什么重量。
虽然防护力可能比防弹背心稍弱一点,但胜在隐蔽性好,而且一点也不像背心那么笨重。
尤其眼看夏天就要到了,天气越来越热,再套着那厚厚的防弹背心,简直能捂出一身痱子。
不过今晚进城,罗毅还是把防弹背心穿在了最外面。
双重保险,总没错。
除了防护装备,武器方面他也小小升级了一下。
现在他随身带着四种家伙:兵工铲、电棍、防狼喷雾,外加一把射钉器。
射钉器本来是建筑工地上用的安装工具,外形和原理都跟**有点像,是木工和施工队常用的手动工具。
罗毅之所以选中它,是因为这东西靠发射**产生的火药燃气作动力,把钉子打出去,整个过程和**非常接近。
而且它不像其他工具需要外接电源或者风管,只要有火药就能用。
它的钉管很细,射出的钉子速度接近每秒五百米。
要是近距离打在人身上,很容易造成贯穿伤。
万一击中眼睛、心脏这些要害部位,甚至可能致命。
除了这几样武器,罗毅的背包里还常年备着不少东西:
狼眼手电、望远镜、烟雾弹、防毒面具、射绳枪、登山绳、急救包、饮用水和巧克力棒之类的高能量食物。
再加上一些零零碎碎的小物件。
天色将近傍晚,罗毅早早吃过晚饭,又把随身装备仔细检查一遍,这才骑上越野摩托,朝着阳谷县城出发。
和上回差不多,路上还是没什么行人。
抵达县城时,天已经彻底黑了。
他在城外小树林里找了个隐蔽的位置停好车。
这回没走城门,而是直接翻过城墙,钻进小巷,一路朝着悦来客栈赶去。
不走大路,是因为他想先暗中观察汪知县他们会不会已经提前设下埋伏,正等他自投罗网。
行走江湖,靠的就是这份小心,谨慎才能活得长久。
他爬上悦来客栈的屋顶,戴上夜视仪,把周围仔仔细细看了一遍。
确认没有埋伏之后,才顺着墙头滑到地面,抬手敲响了客栈大门。
“罗公子,您来得可真早啊!”
掌柜的赶忙开门,点头哈腰地把他迎了进去,又是端茶又是送点心。
“这会儿时辰还早,要不……等半夜他们都睡熟了再动手?”
罗毅摇了摇头,桌上的茶水点心一动也没动。
“你先带我去认认路,看看那位王团练使的府邸在哪儿。等夜深了我自己过去,不用你再带路了。”
掌柜的一听,顿时喜形于色,连声应道:“是是是,小人这就带您去认个门。”
看得出来,他压根不想跟着罗毅去夜探王府,那可不是什么轻松事儿。
之前那么提议,八成也是碍于汪知县的命令,不敢不从。
两人一道出了客栈,沿着大街往城南走去。
这会儿差不多晚上七点左右,要是在张家村,村民们早就熄灯睡下了。
但阳谷县毕竟是县城,晚上依然有不少青楼酒肆亮着灯火。
这些生意本就做的是城里人的买卖,高额的城门税对他们影响不大。
城南的烟花巷一到晚上就灯火通明,人声嘈杂,格外热闹。
王团练使的府邸就在南城,和那条烟花巷仅一街之隔。
王家宅子也是三进三出的大院,不过比县衙小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