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靖康:我的弓箭爆射金兵 第46章 先修路

小说:穿越靖康:我的弓箭爆射金兵 作者:我很想减肥 更新时间:2025-10-31 06:09:53 源网站:2k小说网
  在冷兵器打仗的年代,到底什么样的军队才能成为战场上最强的存在?

  是不是非得个个力大如牛、身手敏捷、精通各种武艺的精锐士兵才行?

  其实并不是。

  军队真正依靠的,是集体的力量。

  哪怕单个人的战斗力不那么突出,只要整支队伍纪律严明、服从指挥,把所有人的力量拧成一股绳、攥成一个拳头。

  那样的威力才是真正可怕的!

  历史上那些有名的军队,最看重的就是“令出必行,步调一致”。

  团队的力量,大多数情况下都远远胜过个人。

  为了尽快把这些民兵凝聚起来,罗毅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自己那个时代的新兵训练营的办法。

  大家都清楚,新兵连那三个月的训练,主要内容都是条令条例、队列动作、卫生整理、行军拉练、体能锻炼这些。

  真正涉及到作战技巧的,反而学得很少。

  当罗毅刚把这份训练计划拿出来的时候,张成他们几个都愣住了。

  怎么也想不通:学这些站军姿、走队列、稍息立正之类枯燥的东西,到底能有什么用?

  罗毅一时也解释不清楚,只好让他们先照着做,说以后自然就明白了。

  张成他们也没再多问,这种信任,几乎都快变成他们的本能反应了。

  下午的训练还是列队站军姿,不过不再像之前那样所有人挤在一块儿练,而是按“排”为单位分开训练。

  晚饭依然有肉汤喝!但这次不一样,只有全排每个人都达标,才能享受这个待遇。

  不管中午已经尝过肉汤滋味的,还是当时只能眼巴巴看着的,这会儿都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为了这碗肉汤,今天拼了!

  民兵的训练一天天进行,从未间断。

  即便是下雨天也照常不误,所有人都在雨地里摸爬滚打。

  好在旁边搭起了帐篷,有充当伙夫的村民在里面提前煮好了姜汤,随时给他们驱寒。

  起初的训练只是站军姿、走队列、向左转向右转这些基础内容。

  慢慢地,开始加入跑步,沿着那条通往官道的小路来回折返跑。

  又过了几天,训练项目里又多了一项:唱军歌。

  张大茂的心里直嘀咕:当兵还要学唱歌?

  而且非得所有人唱得整齐、唱出气势不可,要是唱不好,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别的连队先吃饭。

  教的歌倒不算难,歌词简简单单只有几句,主题都围绕着保卫家园。

  旋律朗朗上口,歌词也好记,没几天大家就全都学会了。

  唱军歌不光是为了娱乐,更重要的是鼓舞士气、激发斗志。

  罗毅明白,每天这样大声唱出来,人的精神面貌会不知不觉变得昂扬,队伍的凝聚力也会越来越强。

  除了体能和纪律训练,罗毅还安排人在打谷场边上砌了一堵砖墙。

  墙面用水泥抹平,再喷上他从现代带来的黑色油漆,就做成了一块简易黑板。

  他又拿出几十盒粉笔,请李邦义和李庆义当老师,轮流给民兵们上课。

  教的自然不是四书五经、诗词歌赋,而是一些常用字的认读和书写。

  罗毅对这项学习的要求很明确:每个人最终都必须能看懂书面命令。

  可即便这样,这群大字不识的庄稼汉们还是想不通:他们这帮泥腿子,不是该好好练武、学耍刀枪吗?

  干嘛非要读书认字?

  对此,罗毅的解释是:“一支能打仗、能打胜仗的队伍,也必然是一支善于学习的队伍。这是历史反复验证过的经验。”

  日子一天天过去。

  就在民兵队训练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城墙的修建工作却卡住了壳。

  头一个难题是人手不够。

  张大茂在村里已经宣传了十来天,本来已经招到了六七百名民夫。

  可前些天,有个人从山冈上往下运石头时,一脚没踩稳,连人带石滚下山坡,当场就被石头砸中,没了性命。

  虽然张大茂按照罗毅的交代,给那户人家赔了一笔不少的抚恤金。

  可民夫们还是怕了,不少人干脆不来上工了。

  负责筑墙的张宝林好说歹说、劝了又劝,大家依然不肯回来开工。

  太危险了,不干了!

  不少人直接撂了挑子。

  没辙了,作为总负责人的张宝林只好来找罗毅帮忙,希望他出面号召一下。

  他相信,以罗毅现在的威信,村民们肯定会听他的。

  罗毅一听这事就皱起了眉头。

  作为现代人,他非常看重工人的生命安全。

  而且他觉得,光靠自己的威信去招揽民夫,那是治标不治本,跟饮鸩止渴没两样。

  不把根本的危险解决掉,下次再出事,大家照样会闹起来。

  他当即让张宝林带路,亲自去景阳冈上看看情况。

  景阳冈不算大,只是个一百多米高的小山丘,大部分地方覆盖着泥土和树木,只有南边靠近村庄的这一侧,山石是**出来的。

  民夫们的任务就是在这里开采石头,然后把石料运到村口。

  这条路线虽然坡度不算陡,但道路坑洼不平,很不好走,之前那场悲剧就是这样发生的。

  “先修路吧。”

  罗毅实地看了一上午,最后觉得,还是得先修一条水泥路出来最管用。

  按照他的设想,这条路要从村口一直通到山上,把整个张家村都贯穿起来。

  这条路一旦修成,村里就不再是只有那些弯弯曲曲、跟田埂似的羊肠小道了。

  取而代之的,将是一条能容两辆马车并排通行的大道。

  “修路?”

  张宝林一听罗毅说要修路,当场就吸了口凉气。

  从村口到山上,这段路说长不长、说远不远,可要是按现在村里那些弯弯绕绕的小路来算,少说也得有三四里地。

  就算有水泥这种好东西,没两三个月也休想修成啊!

  再说了,光有水泥也不顶事,修路还得用上大量碎石头,这些都得一块一块从山上开采出来,急也急不来。

  他把心里的顾虑跟罗毅一说,就听罗毅回道:“首先,这条路得修成笔直的。”

  “沿途有挡路的人家,你就帮他们另盖新房,请他们搬出来把路让开。这事我会让张大茂配合你。”

  “另外,你们现在开山采石的效率太低了。”

  “我待会儿就让张大茂派人去买硫磺和木炭,你呢,就安排人去茅房里刮点硝土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