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煤并非是把煤炭泡在水里洗,而是先把大块煤进行破碎,使尺寸缩小,并且进行筛选,把劣质煤块挑出。
然后用喷水的方式,把水喷洒在煤块上,去除原煤里的杂质,以及硫分等有害物质。
经过洗选的煤炭,其质量和热值度更高,燃烧也更加充分。
煤炭燃烧中毒,有一个原因就是燃烧不够充分,而且洗过的煤,去除了大部分硫分等有害物质,其燃烧挥发出来的赌气大大降低。
朱雄英大致跟众人科普了一下,朱元璋他们如同醍醐灌顶一样。
等煤炭洗好后,块状煤堆放在一旁凉晒着,朱雄英让蒋瓛他们对细煤动手。
面煤占百分之六十的比例,黄泥占百分之三十的比例,水占百分之十的比例。
比例配合好后,就是搅拌,要把煤面和黄泥充分搅拌,黄泥有黏性,掺入黄土就是为了增加黏性,并且延长燃烧时间。
等蒋瓛他们搅拌差不多了,朱雄英取来一个磨具,是朱雄英刚才让村民赶工制作出来的。
其实就是制作蜂窝煤的磨具,全是木制的,所以花不了多少时间。
朱雄英双手握着手柄,把磨具压了下去,然后提起来,找了一个太阳直晒的地方,把磨具里的蜂窝煤放出来。
众人好奇的看着眼前的蜂窝煤,感觉稀奇古怪的,里面有很多孔。
朱雄英演示过后,把磨具交给了蒋瓛他们,他只是个孩子,怎么能干苦力活呢。
“大孙、这面煤也能烧吗?”朱元璋好奇道。
古代是不使用面煤的,都使用的煤块。
朱雄英点点头:“当然烧,刚才掺入黄泥,是为了增加黏性,无论是制作蜂窝煤还是煤球,都不容易闪架。”
“而且、掺入黄泥,还能延长燃烧时间,比如眼前这个煤球,烧水做饭的时候能持续两到三个时辰左右,若是稍微控制,把炉子掩盖只留一个气孔,能持续六个时辰左右。”
“最主要的是,蜂窝煤能充分燃烧,毒气大大降低,只要不在封闭的密室里燃烧,基本是不会中毒的。”
古代的房子基本都不密封,百姓家里的还漏风呢,所以,朱雄英敢百分百确定,使用蜂窝煤,绝对不会煤气中毒。
朱元璋眼前一亮,这么一个蜂窝煤,居然能燃烧那么久,而且还有一大部分是黄泥,基本没有什么本钱,本来开采煤炭的时候,面煤都是无用的。
如果蜂窝煤真如朱雄英所说的那样,那么,大明百姓再也不用担心寒冷的冬天了。
柴禾跟木炭的价格也能打下来。
应该说,以后蜂窝煤会普及,只有一些偏远,运输困难的地区才会使用柴禾跟木炭。
朱雄英看出朱元璋的心思,自己爷爷心系百姓,是难道的好皇帝。
他推出蜂窝煤,其实也是为了大明百姓,很多地方的山都被薅秃了,遇到旱灾连树皮都找不到。
可想而知,柴禾跟木炭的价格有多昂贵。
还有、明朝处于小冰河时期,天灾不断,大明的灭亡,一个是党争,另外一个就是频繁的天灾。
据史书记载,明朝一共发生三千九百五十二次自然灾害,有水灾、旱灾、地震、瘟疫等等。
特别是冰雹和气温骤降,极寒雪灾,虫灾等少见的自然灾害。
西瓜大的冰雹就问你恐怖不恐怖?
面对如此极端的自然灾害,在优秀的帝王也顶不住。
系数明朝历任帝王,其实还真没有出现过昏君,就连大明战神,被叫做叫门天子的朱祁镇,前期很废但后期有体现出了他的治国能力。
再说了、也不能全怪朱祁镇,谁让朱瞻基死得早呢,九岁就登基,根本没经历过培养。
但总的来说,朱祁镇打心眼里也是想大明强盛,他没有去欺压盘剥百姓。
应该说,大明历任帝王,都跟朱元璋一样,节俭,爱民。
哪怕崇祯这个亡国之君,也从未向老百姓吸血,他穷到裤衩打补丁,也要省吃俭用把钱拿出来。
“蒋叔、你拿两个蜂窝煤反正灶台上烤干。”
朱元璋现在急切想知道结果,朱雄英看他那么着急的样子,只能加速烘干蜂窝煤。
趁着这个时间,朱雄英让锦衣卫制作出了一个炉子,方便使用蜂窝煤。
等待的时间是漫长的,朱雄英躺在凉亭里的藤椅上,马皇后也坐在边上,秦小鱼这个小丫头非常勤快,一直在给朱雄英捏肩敲背。
马皇后看着朱雄英享受的样子,笑骂道:“你比你爷爷还会享受。”
一旁的李景隆连连点头,他这个京城第一执跨,好像也比不上表弟吧。
朱雄英嘿嘿笑着说道:“来这世上走一遭不容易,该享受就享受,谁也不知道意外和明天那个先来。”
马皇后都被逗笑了,故作生气道:“什么意外不意外,乖孙肯定会长命百岁。”
朱元璋现在可么心情聊天,他在院子里来回踱步,不时的看向不远处的房间。
蜂窝煤早就烤干了,为了验证有没有毒,特意抓了几只兔子和一头羊关在房间里,然后在房间里点燃几个蜂窝煤,并且把窗户和房门都关上。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转眼已经过去了一个时辰,如果蜂窝煤有毒,这么长的时间,几只兔子和羊都死了。
“开门看看情况。”朱元璋命令道。
守在门口都毛骧打开一闪门,他刚打开一条缝隙,一只灰兔就跑了出来。
众人见状,面露喜色,有兔子跑出来,说明没中毒,现在就看其它的兔子和山羊了。
等房门大开,几只活蹦乱跳的兔子蹿了出来,山羊跟在后面猛追。
“成了!蜂窝煤果然没毒。”朱元璋激动的眼眶泛红:“有了蜂窝煤,百姓再也不用担心过冬了,也不用担心买不起柴禾了。”
煤炭并没有禁止开采,李景隆知道这是巨大的商机,心里盘算着去山西弄几座煤矿去。
山西的煤块资源非常丰富,很多都是露天煤矿,一锄头下去就能挖到煤炭。
朱元璋走到凉亭里,开说道:“大孙、你说朝廷要不要也制作蜂窝煤卖给百姓?”
朱雄英看出了朱元璋的心思,如今朝廷也在开采煤块,但都是用于冶铁或者是窑厂等等,并未推向百姓。
朱元璋的想法是,让商人去做,朝廷本就财政吃紧,由商人去开采煤矿生产蜂窝煤,能大大缓解朝廷的压力。
而且商人为了赚钱,还能快速把蜂窝煤推广开。
朱雄英想都不想就说道:“收回所有的煤矿,禁止私人开采。”
        然后用喷水的方式,把水喷洒在煤块上,去除原煤里的杂质,以及硫分等有害物质。
经过洗选的煤炭,其质量和热值度更高,燃烧也更加充分。
煤炭燃烧中毒,有一个原因就是燃烧不够充分,而且洗过的煤,去除了大部分硫分等有害物质,其燃烧挥发出来的赌气大大降低。
朱雄英大致跟众人科普了一下,朱元璋他们如同醍醐灌顶一样。
等煤炭洗好后,块状煤堆放在一旁凉晒着,朱雄英让蒋瓛他们对细煤动手。
面煤占百分之六十的比例,黄泥占百分之三十的比例,水占百分之十的比例。
比例配合好后,就是搅拌,要把煤面和黄泥充分搅拌,黄泥有黏性,掺入黄土就是为了增加黏性,并且延长燃烧时间。
等蒋瓛他们搅拌差不多了,朱雄英取来一个磨具,是朱雄英刚才让村民赶工制作出来的。
其实就是制作蜂窝煤的磨具,全是木制的,所以花不了多少时间。
朱雄英双手握着手柄,把磨具压了下去,然后提起来,找了一个太阳直晒的地方,把磨具里的蜂窝煤放出来。
众人好奇的看着眼前的蜂窝煤,感觉稀奇古怪的,里面有很多孔。
朱雄英演示过后,把磨具交给了蒋瓛他们,他只是个孩子,怎么能干苦力活呢。
“大孙、这面煤也能烧吗?”朱元璋好奇道。
古代是不使用面煤的,都使用的煤块。
朱雄英点点头:“当然烧,刚才掺入黄泥,是为了增加黏性,无论是制作蜂窝煤还是煤球,都不容易闪架。”
“而且、掺入黄泥,还能延长燃烧时间,比如眼前这个煤球,烧水做饭的时候能持续两到三个时辰左右,若是稍微控制,把炉子掩盖只留一个气孔,能持续六个时辰左右。”
“最主要的是,蜂窝煤能充分燃烧,毒气大大降低,只要不在封闭的密室里燃烧,基本是不会中毒的。”
古代的房子基本都不密封,百姓家里的还漏风呢,所以,朱雄英敢百分百确定,使用蜂窝煤,绝对不会煤气中毒。
朱元璋眼前一亮,这么一个蜂窝煤,居然能燃烧那么久,而且还有一大部分是黄泥,基本没有什么本钱,本来开采煤炭的时候,面煤都是无用的。
如果蜂窝煤真如朱雄英所说的那样,那么,大明百姓再也不用担心寒冷的冬天了。
柴禾跟木炭的价格也能打下来。
应该说,以后蜂窝煤会普及,只有一些偏远,运输困难的地区才会使用柴禾跟木炭。
朱雄英看出朱元璋的心思,自己爷爷心系百姓,是难道的好皇帝。
他推出蜂窝煤,其实也是为了大明百姓,很多地方的山都被薅秃了,遇到旱灾连树皮都找不到。
可想而知,柴禾跟木炭的价格有多昂贵。
还有、明朝处于小冰河时期,天灾不断,大明的灭亡,一个是党争,另外一个就是频繁的天灾。
据史书记载,明朝一共发生三千九百五十二次自然灾害,有水灾、旱灾、地震、瘟疫等等。
特别是冰雹和气温骤降,极寒雪灾,虫灾等少见的自然灾害。
西瓜大的冰雹就问你恐怖不恐怖?
面对如此极端的自然灾害,在优秀的帝王也顶不住。
系数明朝历任帝王,其实还真没有出现过昏君,就连大明战神,被叫做叫门天子的朱祁镇,前期很废但后期有体现出了他的治国能力。
再说了、也不能全怪朱祁镇,谁让朱瞻基死得早呢,九岁就登基,根本没经历过培养。
但总的来说,朱祁镇打心眼里也是想大明强盛,他没有去欺压盘剥百姓。
应该说,大明历任帝王,都跟朱元璋一样,节俭,爱民。
哪怕崇祯这个亡国之君,也从未向老百姓吸血,他穷到裤衩打补丁,也要省吃俭用把钱拿出来。
“蒋叔、你拿两个蜂窝煤反正灶台上烤干。”
朱元璋现在急切想知道结果,朱雄英看他那么着急的样子,只能加速烘干蜂窝煤。
趁着这个时间,朱雄英让锦衣卫制作出了一个炉子,方便使用蜂窝煤。
等待的时间是漫长的,朱雄英躺在凉亭里的藤椅上,马皇后也坐在边上,秦小鱼这个小丫头非常勤快,一直在给朱雄英捏肩敲背。
马皇后看着朱雄英享受的样子,笑骂道:“你比你爷爷还会享受。”
一旁的李景隆连连点头,他这个京城第一执跨,好像也比不上表弟吧。
朱雄英嘿嘿笑着说道:“来这世上走一遭不容易,该享受就享受,谁也不知道意外和明天那个先来。”
马皇后都被逗笑了,故作生气道:“什么意外不意外,乖孙肯定会长命百岁。”
朱元璋现在可么心情聊天,他在院子里来回踱步,不时的看向不远处的房间。
蜂窝煤早就烤干了,为了验证有没有毒,特意抓了几只兔子和一头羊关在房间里,然后在房间里点燃几个蜂窝煤,并且把窗户和房门都关上。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转眼已经过去了一个时辰,如果蜂窝煤有毒,这么长的时间,几只兔子和羊都死了。
“开门看看情况。”朱元璋命令道。
守在门口都毛骧打开一闪门,他刚打开一条缝隙,一只灰兔就跑了出来。
众人见状,面露喜色,有兔子跑出来,说明没中毒,现在就看其它的兔子和山羊了。
等房门大开,几只活蹦乱跳的兔子蹿了出来,山羊跟在后面猛追。
“成了!蜂窝煤果然没毒。”朱元璋激动的眼眶泛红:“有了蜂窝煤,百姓再也不用担心过冬了,也不用担心买不起柴禾了。”
煤炭并没有禁止开采,李景隆知道这是巨大的商机,心里盘算着去山西弄几座煤矿去。
山西的煤块资源非常丰富,很多都是露天煤矿,一锄头下去就能挖到煤炭。
朱元璋走到凉亭里,开说道:“大孙、你说朝廷要不要也制作蜂窝煤卖给百姓?”
朱雄英看出了朱元璋的心思,如今朝廷也在开采煤块,但都是用于冶铁或者是窑厂等等,并未推向百姓。
朱元璋的想法是,让商人去做,朝廷本就财政吃紧,由商人去开采煤矿生产蜂窝煤,能大大缓解朝廷的压力。
而且商人为了赚钱,还能快速把蜂窝煤推广开。
朱雄英想都不想就说道:“收回所有的煤矿,禁止私人开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