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老、这根人参拿去给我奶奶补补身体。”朱雄英说着连盒子递给戴思恭。
一旁的马皇后心里特别感动,眼眶都湿润了,还是自己乖孙孝顺。
戴思恭连连摆手:“不行、老夫人虚不受补,千年人参的药效太过于霸道,用来给老夫人补身体,反而会适得其反。”
朱元璋也开口说道:“大孙、咱知道你的孝心,不过、你奶奶真用不到千年人参,不然的话,早给你奶奶用了。”
“千年人参虽然稀罕,但家里还是有几根的。”
朱元璋说的家里,自然是他的内帑,千年人参这种能保命的东西,历朝历代的皇宫里都会存放。
马皇后也笑着说道:“乖孙、我们要听大夫的,千年人参虽好,但奶奶无福消受啊。”
朱雄英无奈的点点头,自己又不懂医术,只知道人参是好东西,千年人参更是好东西,可以补身体的。
但他却不知道,不是什么人都你吃人参。
朱雄英在锦盒里看到一张书信,好奇打开看看,纸条是燕王朱棣写的。
上面的内容是:“大侄儿、想四叔没?四叔老想你了,等有机会四叔就回来看你,草原上的牛羊特别美味,肉质鲜嫩,等过一段时间,四叔带兵去草原上逛一圈,给你抓一些牛羊回来。”
“对了、大侄儿喜不喜欢草原丫头?喜欢的话四叔给你抓几个回来伺候你。”
“大侄儿、听说人参炖鸡很美味,这根人参你拿去炖鸡吃,比小鸡炖蘑菇还好吃。”
“如果喜欢吃的话,就写信给四叔,四叔让人去辽东找……”
燕王朱棣巴拉巴拉的写了很多,字里行间都是对朱雄英的宠爱。
这份宠爱,比对他儿子朱高炽和朱高煦的还多。
老三朱高燧还没出生,按照历史记载,燕王妃徐妙云已经怀上朱高燧了,洪武十六年1383年就会诞下朱高燧。
看着书信上的内容,朱雄英心里暖暖的,这是亲戚的羁绊,是血脉亲情。
朱雄英分析过史书,其实燕王朱棣并没有谋反的心思,他对权利没有野心,只喜欢打仗。
历史中的记载也是如此,他当了皇帝以后五次亲征草原,最后一次亲征草原的时候已经六十四岁了,因为年纪衰老,身体状况大不如前,途中风餐露宿,最终因劳累过度病逝。
如果建文帝朱允炆别发癫,哪怕是平和削藩,不对叔叔们下狠手,残忍害死叔叔。
那么、燕王朱棣都不会举兵谋反。
朱雄英几在下,朱允炆这样**,读书读傻了,变得跟扶苏一样,被儒家忽悠瘸了。
别小看儒士,他们看上去斯斯文文的,整天之乎者也,一副老好人的样子。
其实、这些人的心更狠辣,比如齐泰、黄子澄和方孝孺这些儒士,如果不是他们。
湘王也不会自焚,齐王、代王、岷王被废。
还有,正常来说,人都是有求生欲的,湘王怎么可能会自焚,这背后肯定是这些人的手段。
只不过为了好听一点,编造出湘王自焚的情节。
朱雄英下意识的抬头看向方孝孺,赤裸裸的眼神看得方孝孺浑身直冒冷汗。
他发现长孙朱雄英的眼神太可怕了,感觉长孙朱雄英好像要弄死他。
朱雄英眼里的杀意一闪而逝,好似从未发生过一样。
方孝孺暗道,难道是最近学习小学知识,熬夜熬多了?刚才看眼花了?出现幻觉了。
如果朱雄英知道方孝孺的想法,绝对会跟他说,你丫的没有出现幻觉,本殿下刚才是真想弄死你。
朱元璋也一起看了燕王朱棣写的书信,他笑着说道:“大孙、咱这就让人进山逮几只又大又肥的野鸡去,野鸡比家鸡炖起来更香。”
好家伙!
这可是千年人参啊!
朱雄英整个人都麻了,自己爷爷也太宠爱他了,千年人参说炖就顿。
朱雄英赶忙盖上锦盒递给李碗儿,开口说道:“爷爷、百年人参都能吊命,垂死之人含一片百年人参都能保住一口气一段时,更何况千年人参了。”
“直接把千年人参炖野鸡,是不是太奢侈太浪费了,千年人参百年难得一遇,还是留着救命用。”
朱元璋迟疑片刻之后说道:“行、咱听大孙的,千年人参不好遇见,但百年人参咱不缺。”
他说着看向戴思恭:“去拿一根百年人参去,今晚百年人参炖大鹅。”
戴思恭连忙点头:“好的、老爷,我这就去拿。”
百年人寿说吃就吃,朱雄英在一次体会到皇族的好处。
实在是太奢侈了,实在是太豪横了。
朱雄英:我喜欢。
李碗儿和秦小鱼她们,抱着珍贵的礼物,手点在颤抖。
即便秦小鱼和邵珠儿年纪还小,没什么见识,但也知道手中东西有多值钱。
她们生怕没拿好掉地上摔坏了,于是、三女小心翼翼的抱着礼盒去库房去了,只有放在库房里才安心。
就在这时,毛骧急匆匆的走了过来。
他手中拿着一份奏折,锐利的眼神不时的看向方孝孺。
方孝孺顿时就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朱元璋察觉到毛骧的异常,看了看方孝孺,开口说道:“这里都是自己人,有什么事就说。”
毛骧这才把奏折递给朱元璋,握紧刀柄警惕的看向方孝孺,开口说道:“有人启奏,说济宁知府方克勤贪墨税款,利用空白文书大肆敛财。”
“并且、在济宁府鱼肉百姓,残害济宁府百姓。”
朱元璋此时不动声色的看着奏折,神情古井无波,看不出喜怒。
而此时李善长他们,都用诧异的目光看向方孝孺。
蒋瓛和家丁装备的锦衣卫,此事也握紧了刀柄,只要方孝孺敢有异动,他们立马就会弄死方孝孺。
方孝孺听到这个消息,直接呆滞当场,一脸的懵逼和恐惧。
过了片刻,回过神来的方孝孺“噗通”一声跪在地上:“陛下、我父亲绝对没有欺压百姓,绝对没有贪墨税款,还望陛下恕罪。”
朱元璋不动声色的把奏折放在一旁,用审视的目光看着方孝孺:“咱信、不过、无风不起浪,既然有人状告你父亲,咱也要给百姓一个交代,你说对吧?”
朱元璋很看好方孝孺的,毕竟是宋濂教出来的高徒。
可是、关系到贪墨税款,欺压百姓,即便朱元璋再怎么看好方孝孺,他也不会对方克勤心慈手软。
        一旁的马皇后心里特别感动,眼眶都湿润了,还是自己乖孙孝顺。
戴思恭连连摆手:“不行、老夫人虚不受补,千年人参的药效太过于霸道,用来给老夫人补身体,反而会适得其反。”
朱元璋也开口说道:“大孙、咱知道你的孝心,不过、你奶奶真用不到千年人参,不然的话,早给你奶奶用了。”
“千年人参虽然稀罕,但家里还是有几根的。”
朱元璋说的家里,自然是他的内帑,千年人参这种能保命的东西,历朝历代的皇宫里都会存放。
马皇后也笑着说道:“乖孙、我们要听大夫的,千年人参虽好,但奶奶无福消受啊。”
朱雄英无奈的点点头,自己又不懂医术,只知道人参是好东西,千年人参更是好东西,可以补身体的。
但他却不知道,不是什么人都你吃人参。
朱雄英在锦盒里看到一张书信,好奇打开看看,纸条是燕王朱棣写的。
上面的内容是:“大侄儿、想四叔没?四叔老想你了,等有机会四叔就回来看你,草原上的牛羊特别美味,肉质鲜嫩,等过一段时间,四叔带兵去草原上逛一圈,给你抓一些牛羊回来。”
“对了、大侄儿喜不喜欢草原丫头?喜欢的话四叔给你抓几个回来伺候你。”
“大侄儿、听说人参炖鸡很美味,这根人参你拿去炖鸡吃,比小鸡炖蘑菇还好吃。”
“如果喜欢吃的话,就写信给四叔,四叔让人去辽东找……”
燕王朱棣巴拉巴拉的写了很多,字里行间都是对朱雄英的宠爱。
这份宠爱,比对他儿子朱高炽和朱高煦的还多。
老三朱高燧还没出生,按照历史记载,燕王妃徐妙云已经怀上朱高燧了,洪武十六年1383年就会诞下朱高燧。
看着书信上的内容,朱雄英心里暖暖的,这是亲戚的羁绊,是血脉亲情。
朱雄英分析过史书,其实燕王朱棣并没有谋反的心思,他对权利没有野心,只喜欢打仗。
历史中的记载也是如此,他当了皇帝以后五次亲征草原,最后一次亲征草原的时候已经六十四岁了,因为年纪衰老,身体状况大不如前,途中风餐露宿,最终因劳累过度病逝。
如果建文帝朱允炆别发癫,哪怕是平和削藩,不对叔叔们下狠手,残忍害死叔叔。
那么、燕王朱棣都不会举兵谋反。
朱雄英几在下,朱允炆这样**,读书读傻了,变得跟扶苏一样,被儒家忽悠瘸了。
别小看儒士,他们看上去斯斯文文的,整天之乎者也,一副老好人的样子。
其实、这些人的心更狠辣,比如齐泰、黄子澄和方孝孺这些儒士,如果不是他们。
湘王也不会自焚,齐王、代王、岷王被废。
还有,正常来说,人都是有求生欲的,湘王怎么可能会自焚,这背后肯定是这些人的手段。
只不过为了好听一点,编造出湘王自焚的情节。
朱雄英下意识的抬头看向方孝孺,赤裸裸的眼神看得方孝孺浑身直冒冷汗。
他发现长孙朱雄英的眼神太可怕了,感觉长孙朱雄英好像要弄死他。
朱雄英眼里的杀意一闪而逝,好似从未发生过一样。
方孝孺暗道,难道是最近学习小学知识,熬夜熬多了?刚才看眼花了?出现幻觉了。
如果朱雄英知道方孝孺的想法,绝对会跟他说,你丫的没有出现幻觉,本殿下刚才是真想弄死你。
朱元璋也一起看了燕王朱棣写的书信,他笑着说道:“大孙、咱这就让人进山逮几只又大又肥的野鸡去,野鸡比家鸡炖起来更香。”
好家伙!
这可是千年人参啊!
朱雄英整个人都麻了,自己爷爷也太宠爱他了,千年人参说炖就顿。
朱雄英赶忙盖上锦盒递给李碗儿,开口说道:“爷爷、百年人参都能吊命,垂死之人含一片百年人参都能保住一口气一段时,更何况千年人参了。”
“直接把千年人参炖野鸡,是不是太奢侈太浪费了,千年人参百年难得一遇,还是留着救命用。”
朱元璋迟疑片刻之后说道:“行、咱听大孙的,千年人参不好遇见,但百年人参咱不缺。”
他说着看向戴思恭:“去拿一根百年人参去,今晚百年人参炖大鹅。”
戴思恭连忙点头:“好的、老爷,我这就去拿。”
百年人寿说吃就吃,朱雄英在一次体会到皇族的好处。
实在是太奢侈了,实在是太豪横了。
朱雄英:我喜欢。
李碗儿和秦小鱼她们,抱着珍贵的礼物,手点在颤抖。
即便秦小鱼和邵珠儿年纪还小,没什么见识,但也知道手中东西有多值钱。
她们生怕没拿好掉地上摔坏了,于是、三女小心翼翼的抱着礼盒去库房去了,只有放在库房里才安心。
就在这时,毛骧急匆匆的走了过来。
他手中拿着一份奏折,锐利的眼神不时的看向方孝孺。
方孝孺顿时就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朱元璋察觉到毛骧的异常,看了看方孝孺,开口说道:“这里都是自己人,有什么事就说。”
毛骧这才把奏折递给朱元璋,握紧刀柄警惕的看向方孝孺,开口说道:“有人启奏,说济宁知府方克勤贪墨税款,利用空白文书大肆敛财。”
“并且、在济宁府鱼肉百姓,残害济宁府百姓。”
朱元璋此时不动声色的看着奏折,神情古井无波,看不出喜怒。
而此时李善长他们,都用诧异的目光看向方孝孺。
蒋瓛和家丁装备的锦衣卫,此事也握紧了刀柄,只要方孝孺敢有异动,他们立马就会弄死方孝孺。
方孝孺听到这个消息,直接呆滞当场,一脸的懵逼和恐惧。
过了片刻,回过神来的方孝孺“噗通”一声跪在地上:“陛下、我父亲绝对没有欺压百姓,绝对没有贪墨税款,还望陛下恕罪。”
朱元璋不动声色的把奏折放在一旁,用审视的目光看着方孝孺:“咱信、不过、无风不起浪,既然有人状告你父亲,咱也要给百姓一个交代,你说对吧?”
朱元璋很看好方孝孺的,毕竟是宋濂教出来的高徒。
可是、关系到贪墨税款,欺压百姓,即便朱元璋再怎么看好方孝孺,他也不会对方克勤心慈手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