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长孙:老朱家的团宠 第109章 快夸夸咱大孙

小说:大明皇长孙:老朱家的团宠 作者:小白不怕 更新时间:2025-10-31 02:44:25 源网站:2k小说网
  朱元璋撇撇嘴:“你觉得?你觉得有用吗?”

  “谁都知道官绅世家富商有钱有粮,你以为咱一道圣旨下去,他们就会捐钱捐粮吗?”

  “如果他们真有那么好心,当初蒙古鞑子就打不进来,我们华夏也不会被蛮夷奴役。”

  “不是咱开玩笑,想要从他们口袋里掏钱掏粮,比杀了他们还要难受,他们不吸老百姓的血,咱就心安了。”

  “当然、如果咱颁布圣旨,他们多少要给咱一点面子,只不过、他们捐出来的仨瓜俩枣,跟打发乞丐一样,根本没用。”

  方孝孺不可置信的说道:“陛下出面,他们都不捐吗?”

  朱元璋摇摇头:“你还年轻,一直在读书学习,没有什么阅历,你根本不知道世道的真实样子。”

  “等你看清官绅世家富商以后,你就算成长起来了。”

  方孝孺顿时沉默了,他读了那么多书,书上教的都是皇权至上,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更何况还是开国皇帝朱元璋,有着绝对的权力。

  在他原先的设想里,朱元璋让谁捐款,谁敢不捐?

  朱元璋是谁?朱屠夫,摘脑袋狂魔。

  可现在看来,事情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是自己的想法太肤浅了。

  方孝孺如今的状态,就属于涉世未深,想法还过于天真。

  “多谢老爷的教诲。”方孝孺诚恳的感谢道。

  朱元璋满意的点点头:“你能醒悟过来,没让咱失望,以后想要有一番作为,想要名垂青史,你就要把事情看透,才能有办法去解决各种问题,才能实现你的抱负。”

  方孝孺认真的点点头,跟朱元璋的对话,他感觉学到了,这些不是书本上能学到的。

  吸收完这些知识以后,方孝孺开口说道:“如今京城已经有不少难民涌入,其它地方恐怕更多。”

  “我刚才也看了,这些难民都席地而睡,晴天还好,若是下雨,这些难民没有遮风挡雨的地方,恐怕会冲击城池。”

  “即便他们不会冲击城池,若是生病的话,要死很多人。”

  朱元璋眉头紧锁,他确实没想到这个问题。

  “你说的很有道理,是咱没考虑到这个问题。”

  “咱会让人去给难民们修建暂住的草棚,这事拖不得。”

  得到朱元璋的认同,方孝孺嘴角泛起笑意,自己还是有用的嘛,也不全是死读书。

  马车刚来到村口,村口的位置就已经停靠着一驾马车。

  马车上的李善长从马车上下来,快步迎了过去。

  “老爷、李先生来了。”赶车的毛骧对马车内的朱元璋说道。

  没错、李善长是以先生的名义来的。

  “让他上来吧。”朱元璋开口说道。

  等李善长上了马车,这才看到马车上的方孝孺。

  他虽然跟方孝孺不熟,但也认识此人。

  两人对视一眼后,各自点点头算是打招呼,李善长这才找了一个位置坐下。

  方孝孺此时很是诧异,李善长居然也来了,他们到底要去做什么?

  马车里朱元璋继续逗弄三个小家伙,李善长一时觉得有点尴尬,于是找话题说道:“老爷、我刚才看了一下,发现柳树村的村民很不一样。”

  “哦!”朱元璋扭头看向李善长:“有什么不一样的?“

  李善长如实说道:“柳树村的百姓精气神都不错,跟别的村完全不一样,虽然身体也消瘦,但面有血色,不是蜡黄。”

  他说着顿了顿,沉吟道:“我感觉,他们跟城里的百姓差不多,如果不说的话,还真会把他们当做城里人。”

  朱元璋嘴角上扬,夸赞道:“老李不愧是老李,这都让你发现了。”

  李善长谦虚道:“我只是多看而已,多观察罢了。”

  朱元璋点点头,忽然问道:“那么你可知道,他们为什么跟别的村的百姓不一样?”

  李善长没有直接回答朱元璋这个问题,他觉得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首先可以排除是朱元璋给柳树村拨钱拨粮。

  因为朱元璋穷啊,有钱也会用到更重要的地方。

  思索片刻之后,李善长不确定的说道:“我猜测,柳树村粮食亩产高,百姓家有余粮都能吃饱。”

  “还有、他们养殖了很多家畜家禽,生活有盼头,已经脱贫了。”

  一旁的方孝孺赞同的点点头,感觉李善长说的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

  朱元璋摇摇头:“你猜错了,其实是咱大孙改变他们的。”

  “咱大孙虽然只有八岁,还是个孩子,但心系百姓。”

  “前几天还亲自钓鱼分给村民,之前还杀猪请村民吃席。”

  “最重要的是,咱大孙招了不少村民做工,顿顿都有白面馒头,顿顿都有肉。”

  “即便那些没有上工的村民,咱大孙也给了他们赚钱的机会,比如去山上收集枯枝腐叶。”

  “就连小孩子,都能帮咱大孙放牛赚钱。”

  朱元璋夸个不停,都快把朱雄英夸上天了。

  李善长和方孝孺恍然大悟。

  好家伙!

  顿顿有大米饭白馒头还有肉,气色不好才怪。

  李善长心里腹诽,我就说你会把钱花在刀刃上,不可能特意照顾柳树村的人,给他们特别优待。

  原来、一切都是因为长孙朱雄英,你朱元璋也太宠溺大孙了吧,只因为长孙朱雄英,就给了柳树村百姓如此多的优待。

  朱元璋看出了李善长的心思,故作严肃的说道:“咱可没给咱大孙一个铜钱,也没给一粒粮食,这些都是咱大孙自己出的。”

  他确实没有给朱雄英拨款,只不过有的他没说,比如、那些粮食和猪,都是抄家抄来的。

  还有修建工坊的钱,是李景隆花的钱。

  反正、这些都算给自己大孙,总之朝廷没有拨款就对了。

  一切都是大孙的功劳。

  朱元璋说完就眼巴巴的看着李善长和方孝孺,暗道你们快夸夸咱大孙啊。

  可过了好一会,方孝孺和李善长都只是一脸震惊的样子,没有要夸奖人的意思。

  朱元璋暗骂,两个不醒目的狗东西,信不信咱给你们穿小鞋?

  马车很快来到朱府,朱元璋冷着脸下了马车,没有给李善长和方孝孺一点好脸色。

  “孙女、孙儿……来爷爷抱你们下车。”朱元璋立马换上笑脸,张开双手抱朱允熥他们。

  李善长和方孝孺满脑子疑惑,感觉很是莫名其妙,他们好像也没说错话啊,怎么朱元璋说变脸就变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