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
严清溪支吾着,她不知道不是很正常吗?
什么叫她就住在这儿,她又不是土生土长的原主。
严清溪抓了抓脑袋,难道,是她误会了?
“黎小姐,你可知手机?”严清溪试探着问。
黎东珠眼中浮现出疑惑:“那是……新款纺织机?为何起名首机,可是首屈一指之意?”
得了,果然是她误会了。
黎东珠并不是她的穿越同乡,她连手机都不知道。
严清溪扯了扯嘴角:“差不多是这个意思,我想着黎小姐来自京城,可能见过。”
黎东珠摇了摇头。
“光顾着说话了,子谦,你去车上给黎小姐拿一袋米,咱们就回去了。”
严清溪难掩失望。
她今日来这一趟,是以为黎东珠和她一样,能知道接下来的剧情。
她想问一问这一场战乱什么时候结束,义通城会怎样。
眼下看来,她这一趟白来了。
宋子谦从车上扛下来一袋五十斤的大米,放到屋里。
郝嬷嬷见了一双眼睛都亮了,她朝着严清溪深深地行了一礼。
口粮这事儿终于解决了。
严清溪刚走到门口,身后黎东珠突然叫住了她:“严大娘。”
“嗯?”严清溪回眸。
“虽说胡人来势汹汹,可您也不必太担心,义通城不会破,不出三个月他们就得灰溜溜地撤回去。”
黎东珠轻飘飘地声音,却说得很笃定。
严清溪望着她怔了片刻,问道:“你怎么知道?”
黎东珠抬起手指往天上指了指,俏皮地眨了眨眼:“您信我就是。”
严清溪的眼中再度燃起希望的光芒。
她就说!
这个黎东珠一定不对劲儿!
敌国来犯,天底下有谁敢说用不了三个月敌国一定会撤,又有谁敢打保证义通一定能守得住?
这些话,就是钦天监都不敢说。
黎东珠敢。
她敢说,严清溪就敢信。
严清溪回到纺织厂后,就做了决定,他们不走了。
“不走了?”
林招娣把行李都收拾好了。
可听见严清溪做了这样的决定,她虽然不理解,却也没有说什么,又把包起来的东西一样样放了回去。
城内的气氛一日紧过一日。
起初还能零星买到些菜蔬,后来便是有钱也无处使了。粮铺早已关门歇业,稍有存粮的人家也紧锁门户,不敢露白。
街面上肉眼可见地萧条下来,偶尔有行人也是步履匆匆,面带惶然。
义通县令秦大人焦头烂额,城中滞留的百姓远比预想的多,其中不乏无力逃离的老弱妇孺。
眼看就要出现饿殍,他不得不亲自出面,召集城内尚存的乡绅富户,商议施粥赈济之事。
消息传到纺织厂,严清溪沉默片刻,便做了决定:“我们也去。”
“大娘!”
宋子言第一个反对,“咱们的粮食虽说还能撑几个月,可那是按咱们现在这些人算的!外面那么多人,万一……万一日子还长,咱们自己怎么办?”
严清溪轻轻拍了拍宋子言的肩膀:“好孩子,这不是你该操心的事儿,相信大娘,绝不会饿着你。”
“可是……”
“我知道你担心。但你看,若是城里先乱了,饿疯了的人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人人都知道我们有粮食,我们难道真能独善其身?现在出去施粥,是救人,也是稳我们自己的人心,更是告诉外面的人,我们这儿还有粮,还没乱,还有秩序。”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宋子谦和宋子询:“况且,我们有秦大人派的官兵跟着,只在指定的粥棚附近,不会走远。子谦,你去安排人手,多带些棍棒。子询,你跟我们一起去,见识一下。”
宋子询重重地点了点头,少年人的脸上带着几分凝重与使命感。
林招娣一向最听严清溪的话,转头就去默默地去准备去淘米了。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严清溪便带着一家人,与燕凝一起,拉着几大袋小米和几口大锅,来到了城西临时设立的粥棚区。
施粥的消息已经散了出去,此时已有不少饥肠辘辘的百姓拿着碗等在这儿了。
见到严清溪一家子,纷纷伸长了脑袋。
早就听说了女子纺织厂有位能干的老太太,今日终于见到了。
不只能干,还是个菩萨心肠的。
秦大人从远处走来,望了一眼米袋子,憔悴的脸上露出一丝动容:“严老夫人,燕五姑娘,多谢二位深明大义!我替义通百姓,谢过二位。”
支锅、生火、淘米、下锅……严清溪和林招娣动作麻利的忙碌起来。
粥的香气弥漫开来,引得排队的人群一阵骚动,眼中重新燃起了渴望的光芒。
一勺勺稀粥递出去,换来的是无数声感激。
原本还反对施粥的宋子言在此刻也被眼前场景所震撼。
这些日子,他一直躲在纺织厂里,一顿也没少吃,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人已经饿到了这个地步。
甚至,他还在排队的人群中看见了一个和他一起上学的同窗。
不过才一月未见,对方竟瘦了一大圈。
宋子言急忙从他手里拿过碗,成了满满一碗的生米给他:“你家里不是还有两个弟弟吗,你拿回家去煮,能多煮一点。”
那孩子满眼感激,却不敢耽误,抱紧了米,转身就往家跑。
严清溪和宋子谦对视一眼,皆是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老三这孩子,是真的有变化。
“怎么这么多人都不知道囤粮呢?”宋子言又不明白了,想当初,他们家在严大**带领下,可是囤了一地窖的粮食,整个摘云岭的百姓也都多多少少囤了粮。
宋子询一边往灶里加柴,一边道:“你以为所有人都是咱们大娘,都能有先见之明?”
宋子言呲牙一笑,开始拍马屁:“大娘天下第一最厉害!”
“哈哈哈,你快别贫嘴了,赶紧地干活了。”严清溪笑容灿烂。
她也同样为自己的决定而感到庆幸。
随着一声急促的号角声,严清溪脸上的笑容骤然消失。
“胡人又攻城了!”有人尖声叫道。
排队领粥的人群瞬间大乱,人们再也顾不上那点救命的粥水,像无头苍蝇般四处奔逃,仓皇保命。
就在这时,一阵令人牙酸的破空声从城外传来!
“小心!”宋子谦眼疾手快,猛地将身旁距离最近的林招娣和宋子言扑倒在地。
“轰!”
一块巨大的投石机抛来的石块,狠狠地砸在离粥棚不远处的空地上,溅起漫天尘土。
紧接着,第二块、第三块……石块如同冰雹般落下。
其中一块不偏不倚,正中那口翻滚着米粥的大锅!
“哐当——!”
“我……”
严清溪支吾着,她不知道不是很正常吗?
什么叫她就住在这儿,她又不是土生土长的原主。
严清溪抓了抓脑袋,难道,是她误会了?
“黎小姐,你可知手机?”严清溪试探着问。
黎东珠眼中浮现出疑惑:“那是……新款纺织机?为何起名首机,可是首屈一指之意?”
得了,果然是她误会了。
黎东珠并不是她的穿越同乡,她连手机都不知道。
严清溪扯了扯嘴角:“差不多是这个意思,我想着黎小姐来自京城,可能见过。”
黎东珠摇了摇头。
“光顾着说话了,子谦,你去车上给黎小姐拿一袋米,咱们就回去了。”
严清溪难掩失望。
她今日来这一趟,是以为黎东珠和她一样,能知道接下来的剧情。
她想问一问这一场战乱什么时候结束,义通城会怎样。
眼下看来,她这一趟白来了。
宋子谦从车上扛下来一袋五十斤的大米,放到屋里。
郝嬷嬷见了一双眼睛都亮了,她朝着严清溪深深地行了一礼。
口粮这事儿终于解决了。
严清溪刚走到门口,身后黎东珠突然叫住了她:“严大娘。”
“嗯?”严清溪回眸。
“虽说胡人来势汹汹,可您也不必太担心,义通城不会破,不出三个月他们就得灰溜溜地撤回去。”
黎东珠轻飘飘地声音,却说得很笃定。
严清溪望着她怔了片刻,问道:“你怎么知道?”
黎东珠抬起手指往天上指了指,俏皮地眨了眨眼:“您信我就是。”
严清溪的眼中再度燃起希望的光芒。
她就说!
这个黎东珠一定不对劲儿!
敌国来犯,天底下有谁敢说用不了三个月敌国一定会撤,又有谁敢打保证义通一定能守得住?
这些话,就是钦天监都不敢说。
黎东珠敢。
她敢说,严清溪就敢信。
严清溪回到纺织厂后,就做了决定,他们不走了。
“不走了?”
林招娣把行李都收拾好了。
可听见严清溪做了这样的决定,她虽然不理解,却也没有说什么,又把包起来的东西一样样放了回去。
城内的气氛一日紧过一日。
起初还能零星买到些菜蔬,后来便是有钱也无处使了。粮铺早已关门歇业,稍有存粮的人家也紧锁门户,不敢露白。
街面上肉眼可见地萧条下来,偶尔有行人也是步履匆匆,面带惶然。
义通县令秦大人焦头烂额,城中滞留的百姓远比预想的多,其中不乏无力逃离的老弱妇孺。
眼看就要出现饿殍,他不得不亲自出面,召集城内尚存的乡绅富户,商议施粥赈济之事。
消息传到纺织厂,严清溪沉默片刻,便做了决定:“我们也去。”
“大娘!”
宋子言第一个反对,“咱们的粮食虽说还能撑几个月,可那是按咱们现在这些人算的!外面那么多人,万一……万一日子还长,咱们自己怎么办?”
严清溪轻轻拍了拍宋子言的肩膀:“好孩子,这不是你该操心的事儿,相信大娘,绝不会饿着你。”
“可是……”
“我知道你担心。但你看,若是城里先乱了,饿疯了的人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人人都知道我们有粮食,我们难道真能独善其身?现在出去施粥,是救人,也是稳我们自己的人心,更是告诉外面的人,我们这儿还有粮,还没乱,还有秩序。”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宋子谦和宋子询:“况且,我们有秦大人派的官兵跟着,只在指定的粥棚附近,不会走远。子谦,你去安排人手,多带些棍棒。子询,你跟我们一起去,见识一下。”
宋子询重重地点了点头,少年人的脸上带着几分凝重与使命感。
林招娣一向最听严清溪的话,转头就去默默地去准备去淘米了。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严清溪便带着一家人,与燕凝一起,拉着几大袋小米和几口大锅,来到了城西临时设立的粥棚区。
施粥的消息已经散了出去,此时已有不少饥肠辘辘的百姓拿着碗等在这儿了。
见到严清溪一家子,纷纷伸长了脑袋。
早就听说了女子纺织厂有位能干的老太太,今日终于见到了。
不只能干,还是个菩萨心肠的。
秦大人从远处走来,望了一眼米袋子,憔悴的脸上露出一丝动容:“严老夫人,燕五姑娘,多谢二位深明大义!我替义通百姓,谢过二位。”
支锅、生火、淘米、下锅……严清溪和林招娣动作麻利的忙碌起来。
粥的香气弥漫开来,引得排队的人群一阵骚动,眼中重新燃起了渴望的光芒。
一勺勺稀粥递出去,换来的是无数声感激。
原本还反对施粥的宋子言在此刻也被眼前场景所震撼。
这些日子,他一直躲在纺织厂里,一顿也没少吃,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人已经饿到了这个地步。
甚至,他还在排队的人群中看见了一个和他一起上学的同窗。
不过才一月未见,对方竟瘦了一大圈。
宋子言急忙从他手里拿过碗,成了满满一碗的生米给他:“你家里不是还有两个弟弟吗,你拿回家去煮,能多煮一点。”
那孩子满眼感激,却不敢耽误,抱紧了米,转身就往家跑。
严清溪和宋子谦对视一眼,皆是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老三这孩子,是真的有变化。
“怎么这么多人都不知道囤粮呢?”宋子言又不明白了,想当初,他们家在严大**带领下,可是囤了一地窖的粮食,整个摘云岭的百姓也都多多少少囤了粮。
宋子询一边往灶里加柴,一边道:“你以为所有人都是咱们大娘,都能有先见之明?”
宋子言呲牙一笑,开始拍马屁:“大娘天下第一最厉害!”
“哈哈哈,你快别贫嘴了,赶紧地干活了。”严清溪笑容灿烂。
她也同样为自己的决定而感到庆幸。
随着一声急促的号角声,严清溪脸上的笑容骤然消失。
“胡人又攻城了!”有人尖声叫道。
排队领粥的人群瞬间大乱,人们再也顾不上那点救命的粥水,像无头苍蝇般四处奔逃,仓皇保命。
就在这时,一阵令人牙酸的破空声从城外传来!
“小心!”宋子谦眼疾手快,猛地将身旁距离最近的林招娣和宋子言扑倒在地。
“轰!”
一块巨大的投石机抛来的石块,狠狠地砸在离粥棚不远处的空地上,溅起漫天尘土。
紧接着,第二块、第三块……石块如同冰雹般落下。
其中一块不偏不倚,正中那口翻滚着米粥的大锅!
“哐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