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厂长的脸上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随即笑道:“翻译同志,请务必转告施坦那先生,我们深感荣幸,一定会全力配合。”
翻译用流利的外语将意思转达过去。
外国专家听后,满意地频频点头。
片刻,翻译又说:“施坦那先生的意思是,时间宝贵,我们直接去车间看机器。”
“好,好,正该如此。”
厂长应着,转身对郑科长吩咐道:“这箱子你先拿回去,让你科里的人都动起来,这事儿有奔头。”
说完,便领着专家一行人向车间走去。
郑科长低头看了看手里的箱子,对着身边的麻子得意地笑道:“瞧见没?连外国专家都好这口。”
麻子闻言,只是不屑地撇了撇嘴,没接他的话。
郑科长也不在意,自顾自地笑了笑,心满意足地提着箱子走了。
……
刚走进车间,专家一行人就被一阵机器的轰鸣声惊得脸色骤变。
那声音,正是从屏风后面传来的。
他们满脸错愕,赶忙冲了过去。
厂长一马当先,只见一个满脸油污的年轻女人正叉着腰,一脸灿烂地看着那台正在运转的机器。
“我的姑奶奶喂,你怎么又动这台机器了!不是三令五申不让你碰的吗?”
厂长一看清是瞿梦妍,心头的火气顿时被一股无奈取代了。
瞿梦妍却是一脸无辜:“总得试试吧?不试怎么知道行不行?我看咱们厂里正好有替换的元件,就顺手换上了。”
“咋思whyI悲愤!”
这时,那位德国专家也跟了过来,皱着眉说了一长串话。
所有人的目光都汇集到了翻译身上。
翻译听了片刻,眉头也拧了起来,然后才开口道:“施坦那先生在质问,为什么在未经他允许的情况下擅自开动机器,他认为这很可能会让故障变得更加复杂。”
瞿梦妍一听就火了:“你这翻译怎么当的?胳膊肘往外拐?我们凭本事修好了机器,省下几千美金的外汇,难道还有错了?”
她下巴一扬,干脆地说道:“你直接告诉他,机器,我们自己修好了!”
翻译听完,只好简短地把话传了过去。
专家闻言,脸色瞬间涨红,气愤地嘀咕了几句谁也听不懂的话,随即扭头就走。
翻译见状,急忙对着厂长解释道:“施坦那先生说,既然贵厂技术实力如此雄厚,也就不需要他了,以后也不必再请他。”
说完,他便急匆匆地追了上去。
“哎,施坦那先生,施坦那先生……”
厂长也跟着追了出去,可没一会儿,就脸色铁青地独自回来了。
瞿梦妍明知故问:“那个专家呢?”
厂长一听这话,压着火气说:“气走了!你说你干的这叫什么事!”
“我把机器修好了,这还有错了?”
“你就修好了这一台,厂里其他的机器怎么办?”
瞿梦妍不以为意地耸耸肩:“那就再请别的专家呗,又不止他一个。”
这话直接把厂长给噎住了。
“你……”他指着瞿梦妍,半天说不出话,最后只能化为一声长叹,“你给我仔细检查清楚,确保机器真的没问题了。”
“别到时候又出故障,我们还得**脸去求人家回来。我得赶紧去把这事向上汇报。”
事已至此,他又能怎么办?
谁叫这丫头的老爹是自己的顶头上司呢!
他越想越气,最后只能甩手离开了。
瞿梦妍看着他气呼呼的背影,俏皮地吐了吐舌头。
她转向旁边的郝副厂长,笑着说:“郝厂长,我就是抱着检查一下的念头拆开看看,谁知道真给弄好了。”
“您快安排人来测试一下,要是确认没问题,我就把新换的元件给焊牢了。”
郝副厂长看着她,脸上满是哭笑不得的无奈,只好转身去安排人手过来测试机器。
……
“郑科长,您这一清早捣鼓的那个新玩意儿,上面点头了没?”王强看着刚进门的郑科长,脸上挂着笑,随口问了一句。
郑科长闻声,无奈地摇了摇头:“还在等消息,没那么快。”
旁边的孙亮听了,轻笑一声,话里带着几分调侃:“科长,我看您是白费劲了。”
“就那铁疙瘩,送人都嫌占地方,谁还乐意花钱买?”
郑科长脾气好,也不计较,乐呵呵地回应:“你还真别小看它,有识货的。”
“上午那个德国来的专家就相中了……”
孙亮听完,脸上的表情有些不自然,但嘴上仍不饶人:“德国专家才几个?全德国又能有多少?这东西顶天了能卖出去几件?”
“能卖一件是一件嘛。多创收一分外汇,就能给国家多减轻一分压力。”
“哪怕只卖出去个三五台,换回几百外汇,那也是贡献啊。”
这番话把孙亮噎得没词了,他不满地撇了撇嘴,没再吭声。
郑科长环视一圈,鼓励道:“你们也多动动脑子,有什么想法就大胆提出来,集思广益嘛,这不丢人。”
大家稀稀拉拉地点了点头,算是应承下来,但心里都觉得这事儿没那么简单。
郑科长没再多说,拖着他的宝贝疙瘩回了自己办公室。
孙亮看着他的背影,又撇了撇嘴,心里嘀咕:几百外汇能顶什么用。
他忽然想起了什么,扬声喊道:“哎,科长!昨天我跟您提的事儿,您看怎么说?那个齐卫东,可马上就要转正了!”
郑科长的脚步顿住,他回过头,脑子里转了一下,随即面向办公室里的其他人:“你们也是这个意思?”
郑国安几个人都没作声,只是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孙亮。科长问的是什么,大伙儿心里都有数。
昨天下午,孙亮就溜进科长办公室,专门提了任务指标的事。
采购科看着清闲,其实背着不轻的担子。
厂子效益好的时候,任务年年超额,不愁没活干。
可这两年光景不好,生产任务连三分之一都达不到,连带着采购科的日子也难过。
全厂一年的产值目标是1200万,现在实际只有400万左右,摊到他们供销一科的采购组指标就有40万,这里面还包括了设备、办公和后勤等杂七杂八的采购。
厂长的脸上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随即笑道:“翻译同志,请务必转告施坦那先生,我们深感荣幸,一定会全力配合。”
翻译用流利的外语将意思转达过去。
外国专家听后,满意地频频点头。
片刻,翻译又说:“施坦那先生的意思是,时间宝贵,我们直接去车间看机器。”
“好,好,正该如此。”
厂长应着,转身对郑科长吩咐道:“这箱子你先拿回去,让你科里的人都动起来,这事儿有奔头。”
说完,便领着专家一行人向车间走去。
郑科长低头看了看手里的箱子,对着身边的麻子得意地笑道:“瞧见没?连外国专家都好这口。”
麻子闻言,只是不屑地撇了撇嘴,没接他的话。
郑科长也不在意,自顾自地笑了笑,心满意足地提着箱子走了。
……
刚走进车间,专家一行人就被一阵机器的轰鸣声惊得脸色骤变。
那声音,正是从屏风后面传来的。
他们满脸错愕,赶忙冲了过去。
厂长一马当先,只见一个满脸油污的年轻女人正叉着腰,一脸灿烂地看着那台正在运转的机器。
“我的姑奶奶喂,你怎么又动这台机器了!不是三令五申不让你碰的吗?”
厂长一看清是瞿梦妍,心头的火气顿时被一股无奈取代了。
瞿梦妍却是一脸无辜:“总得试试吧?不试怎么知道行不行?我看咱们厂里正好有替换的元件,就顺手换上了。”
“咋思whyI悲愤!”
这时,那位德国专家也跟了过来,皱着眉说了一长串话。
所有人的目光都汇集到了翻译身上。
翻译听了片刻,眉头也拧了起来,然后才开口道:“施坦那先生在质问,为什么在未经他允许的情况下擅自开动机器,他认为这很可能会让故障变得更加复杂。”
瞿梦妍一听就火了:“你这翻译怎么当的?胳膊肘往外拐?我们凭本事修好了机器,省下几千美金的外汇,难道还有错了?”
她下巴一扬,干脆地说道:“你直接告诉他,机器,我们自己修好了!”
翻译听完,只好简短地把话传了过去。
专家闻言,脸色瞬间涨红,气愤地嘀咕了几句谁也听不懂的话,随即扭头就走。
翻译见状,急忙对着厂长解释道:“施坦那先生说,既然贵厂技术实力如此雄厚,也就不需要他了,以后也不必再请他。”
说完,他便急匆匆地追了上去。
“哎,施坦那先生,施坦那先生……”
厂长也跟着追了出去,可没一会儿,就脸色铁青地独自回来了。
瞿梦妍明知故问:“那个专家呢?”
厂长一听这话,压着火气说:“气走了!你说你干的这叫什么事!”
“我把机器修好了,这还有错了?”
“你就修好了这一台,厂里其他的机器怎么办?”
瞿梦妍不以为意地耸耸肩:“那就再请别的专家呗,又不止他一个。”
这话直接把厂长给噎住了。
“你……”他指着瞿梦妍,半天说不出话,最后只能化为一声长叹,“你给我仔细检查清楚,确保机器真的没问题了。”
“别到时候又出故障,我们还得**脸去求人家回来。我得赶紧去把这事向上汇报。”
事已至此,他又能怎么办?
谁叫这丫头的老爹是自己的顶头上司呢!
他越想越气,最后只能甩手离开了。
瞿梦妍看着他气呼呼的背影,俏皮地吐了吐舌头。
她转向旁边的郝副厂长,笑着说:“郝厂长,我就是抱着检查一下的念头拆开看看,谁知道真给弄好了。”
“您快安排人来测试一下,要是确认没问题,我就把新换的元件给焊牢了。”
郝副厂长看着她,脸上满是哭笑不得的无奈,只好转身去安排人手过来测试机器。
……
“郑科长,您这一清早捣鼓的那个新玩意儿,上面点头了没?”王强看着刚进门的郑科长,脸上挂着笑,随口问了一句。
郑科长闻声,无奈地摇了摇头:“还在等消息,没那么快。”
旁边的孙亮听了,轻笑一声,话里带着几分调侃:“科长,我看您是白费劲了。”
“就那铁疙瘩,送人都嫌占地方,谁还乐意花钱买?”
郑科长脾气好,也不计较,乐呵呵地回应:“你还真别小看它,有识货的。”
“上午那个德国来的专家就相中了……”
孙亮听完,脸上的表情有些不自然,但嘴上仍不饶人:“德国专家才几个?全德国又能有多少?这东西顶天了能卖出去几件?”
“能卖一件是一件嘛。多创收一分外汇,就能给国家多减轻一分压力。”
“哪怕只卖出去个三五台,换回几百外汇,那也是贡献啊。”
这番话把孙亮噎得没词了,他不满地撇了撇嘴,没再吭声。
郑科长环视一圈,鼓励道:“你们也多动动脑子,有什么想法就大胆提出来,集思广益嘛,这不丢人。”
大家稀稀拉拉地点了点头,算是应承下来,但心里都觉得这事儿没那么简单。
郑科长没再多说,拖着他的宝贝疙瘩回了自己办公室。
孙亮看着他的背影,又撇了撇嘴,心里嘀咕:几百外汇能顶什么用。
他忽然想起了什么,扬声喊道:“哎,科长!昨天我跟您提的事儿,您看怎么说?那个齐卫东,可马上就要转正了!”
郑科长的脚步顿住,他回过头,脑子里转了一下,随即面向办公室里的其他人:“你们也是这个意思?”
郑国安几个人都没作声,只是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孙亮。科长问的是什么,大伙儿心里都有数。
昨天下午,孙亮就溜进科长办公室,专门提了任务指标的事。
采购科看着清闲,其实背着不轻的担子。
厂子效益好的时候,任务年年超额,不愁没活干。
可这两年光景不好,生产任务连三分之一都达不到,连带着采购科的日子也难过。
全厂一年的产值目标是1200万,现在实际只有400万左右,摊到他们供销一科的采购组指标就有40万,这里面还包括了设备、办公和后勤等杂七杂八的采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