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卫东干脆地应道:“没问题,我马上就去财务拿钱,让他们那边安排送货。”

  “嗯,这小伙子办事利索,比我那徒弟强。”

  这话一出,一旁的邓诗诗不屑地撇了撇嘴。

  齐卫东连忙打圆场,笑着说:“哪里哪里,这都多亏了邓姐指点,不然我哪有这门路。”

  办公室里其他人只是默默看着。

  “一块钱一斤?价格太高了吧,我们去收,可没超过九毛五的。”角落里的潘杰冷不丁地冒出一句。

  话音刚落,办公室的气氛瞬间凝固。

  郑科长眉头一皱,冲着潘杰就呵斥道:“你在这儿说什么风凉话?我给的上限就是一块,自己收不来,还眼红别人办成了事?”

  气氛顿时尴尬起来,潘杰被怼得哑口无言。

  齐卫东心里盘算了一下,觉得这事必须说清楚,免得日后落人口实。

  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释道:“那个…科长,其实一开始谈的价格是九毛五,这事儿可以去核实。后来是我自作主张,给加到了一块钱。”

  他很清楚,办公室这种地方,人言可畏,一不小心就会被人抓住把柄。

  要不是潘杰挑起话头,他才不会主动把这事说破。

  老郑听得一愣:“还有主动加价的?怎么回事?”

  齐卫东便把乡下的见闻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郑科长,您是没看到村里那光景……好多人都饿得浮肿了,我也是农村出来的,看着心里不是滋味。”

  “他们队长问咱们厂里最高能给多少,我当时头脑一热,就把价格提到了一块。”

  听完这番话,郑科长沉默片刻,最终化为一声叹息:“行了,这事我知道了,以后别再提。我这还有事,钱的事你去找老马支取吧。”

  说完,他便摆摆手,径直走了出去。

  望着郑科长离去的背影,齐卫东心里纠结。

  领导虽然明事理,可这么一来,自己不就把同事都给得罪了吗?

  以后再有类似的任务,自己办好了,别人办砸了,这办公室里还能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他甩了甩头,不敢再深想。

  办公室里的其他人也纷纷散开,回到各自的工位上,压低了声音交头接耳。

  这时,邓诗诗却走了过来,脸上挂着一丝复杂的笑意:“行了,别琢磨了。走吧,我带你去办入库,熟悉一下流程。这批鸡蛋得先进后勤库房,到那边还要重新过磅。”

  她说着,从桌上拿起一个单据本。

  齐卫东本想追上郑科长问一下关于肉的事,但看情形也不合适,只好作罢,先跟着邓诗诗朝库房走去。

  路上,齐卫东终于忍不住,凑近邓诗诗低声问:“邓姐,刚才你干嘛冲我使眼色?还有,王强他们昨天收了多少?今天一整天都没见着他的人影。”

  “这事儿能到处说?万一他们知道地方,直接跑去了怎么办?咱们自己的任务还悬着呢,有多余的再考虑分给他们。”

  邓诗诗小声念叨了一句,又接着说:“王强去哪了我也不清楚,咱们这儿,各人有各人的门路,没人会去打听别人的事。”

  齐卫东听了,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两人提着篮子,很快就到了仓库门口。

  一到地方,邓诗诗就熟络地朝里头喊道:“赵师傅!在忙吗?”

  应声的正是昨天给齐卫东发福利的那位老师傅。

  赵师傅见是她,乐呵呵地从椅子上站起身:“不忙不忙,年货都发得七七八八了。怎么,又送东西过来了?”

  “对,送点鸡蛋来!”邓诗诗应着,回头示意齐卫东把东西提上前。

  赵师傅的目光落在齐卫东身上:“哦,是你小子!昨天刚来领过东西,是单位新来的吧?”

  “昂,新来的。”邓诗诗笑着替他答了,“麻烦您给过下秤。”

  齐卫东也赶紧把篮子放到旁边的桌上,礼貌地喊了声:“赵师傅好。”

  赵师傅笑着应了,单手拎起篮子,将鸡蛋小心地倒进磅秤的箩筐里,邓诗诗也上前搭了把手。

  齐卫东不能干看着,赶忙也过去帮忙拾掇鸡蛋。

  等鸡蛋都倒腾好了,赵师傅开始拨弄秤砣。

  “去皮,十九斤八两。”

  话音刚落,齐卫东就脱口而出:“师傅,不对吧?这一筐肯定过二十斤了啊!怎么会不够数?难道是村里给的就不够?”

  他心里清楚得很,九十多斤鸡蛋分了四筐,他提的这筐,在村里称的时候是二十一斤,他还特意拿了六个大个的出来,怎么算也不该少于二十斤。

  除非是安山庄那边就缺斤短两。

  邓诗诗一听,立刻对他说:“行了,有什么事回去再说。”

  转头又对赵师傅赔笑道:“赵师傅,新人,不懂规矩,我回头跟他说。”

  赵师傅显然见怪不怪,只是笑了笑,没当回事,把空篮子递了回来。

  然后接过邓诗诗的入库单,在上面写下重量,又从自己的本子上撕下一张收据,两张单子上的数量写的都是“19.8市斤”。

  “来,签个字!”邓诗诗把笔递给齐卫东,“东西是你收来的,你签。”

  齐卫东接过两张单子,分别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办妥之后,他从赵师傅手里接过一式两联的收据,两人道了别,转身离开。

  一走出仓库,齐卫东就迫不及待地问:“邓姐,刚才到底怎么回事?分量明明不对,是他给贪了?”

  “算不上贪。”邓诗诗笑道,“收东西都是这样,只会往少了记,不会往多了报。这叫‘损耗’,多出来的部分算是余量,万一路上磕了碰了,真少了怎么办?”

  “一个道理,就像纺织厂送来的布,每一匹都会多出个尺把来,但不会多太多。”

  齐卫东这才恍然大悟。

  “那咱们的账怎么算?要是任务就差这么一点完不成,不就亏了?”

  邓诗诗笑了:“真就差这么一点,上头也不会跟你计较。要是差得多了,这点损耗也填不上窟窿。”

  “明白了。”齐卫东轻轻点头。

  “行了,别琢磨了。走,我带你去赵干事那儿盖个章,把仓库的称重单附上,然后一起交到二楼后勤办公室。”

  “记住,这种东西必须有仓库的实收单据,才算正式入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