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干事带来的消息像一块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头,在“椒香”内部漾开了层层不安的涟漪。孙梅和王芳脸上都露出了显而易见的担忧。个体户最怕的就是这种“上面有精神”,往往意味着更严格的审查和更多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在她们刚刚与特区工厂搭上线,生意眼看要更上一层楼的时候。
“怎么会突然要查这个?”王芳压低声音,眉头紧锁,“咱们手续不都齐全吗?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跟丽新的合同。”
“齐全归齐全,”林椒语气沉稳,但眼神锐利,“但‘规范’两个字,弹性很大。刘干事特意来提醒,恐怕不是空穴来风。”
她立刻行动起来。首先,她让孙梅和王芳将店里所有与丽新制衣往来的合同、传真、汇款凭证、质检记录,以及店内的进出货台账、销售记录、纳税证明,全部整理出来,分门别类,务求清晰。她自己则反复核对账目,确保每一笔资金的来龙去脉都有据可查。
在这个过程中,她确实发现了一些可以更“规范”的地方。比如,有些零散的辅料采购是从私人手中买的,只有手写收条;与丽新的部分沟通是靠电话,没有全部形成书面记录。她立刻着手补救,将能补的凭证尽量补全。
“小林,至于这么紧张吗?咱们又没偷税漏税。”孙梅看着林椒熬夜整理资料泛青的眼圈,有些心疼。
“孙姐,”林椒抬起头,目光清明,“没做亏心事,不代表就能高枕无忧。有人想挑刺的时候,一点小小的不规范,都可能被放大。咱们得把篱笆扎牢,让人无话可说。”
她心里隐隐有种直觉,这次的风声,可能与之前货源被卡、收到匿名信是同一股力量在背后推动。对方在商业竞争和暗中威胁没能阻止她之后,开始试图利用规则来给她制造麻烦。
几天后,检查果然来了。来的不只是工商所的人,还有税务局的一位同志。阵仗不大,但气氛严肃。带队的是工商所一位副所长,姓钱,林椒之前只在开会时远远见过,是个面色严肃、不太好说话的中年人。
“林椒同志,我们例行检查,请你配合。”钱副所长开门见山,出示了证件。
“应该的,各位领导请。”林椒表现得镇定自若,将早已准备好的几大本资料簿整齐地放在桌上,“这是我们店所有的经营资料,包括营业执照、与合作方丽新制衣的合同及往来凭证、进出货记录、销售台账、纳税情况,都在这里了。”
钱副所长有些意外地看了林椒一眼,似乎没料到她会准备得如此充分。他示意手下的人开始查阅资料,自己则背着手在店里踱步,目光锐利地扫过货架上的衣服、墙上的价签,甚至角落里的缝纫机。
税务局的同志主要翻看账本和纳税凭证,问得很细。工商所的人则重点审查与丽新的合同,特别是关于定金支付、货款结算、质量标准约定的条款,反复询问合作的细节。
“林椒同志,你们支付给丽新制衣的定金,是通过对公账户转账的吗?”
“这批衣服的销售价格,是如何确定的?有没有考虑到进口面料的关税问题?”
“合同中约定的次品率,在实际验收中是如何执行的?有没有书面记录?”
林椒一一作答,条理清晰,引用的都是合同条款和实际记录。她注意到,钱副所长在听到她提到“次品率”和“书面质检记录”时,眼神微微闪烁了一下。
检查持续了近两个小时。最后,钱副所长合上资料,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资料我们带回去进一步核实。林椒同志,个体经营要遵纪守法,与外地、外资合作更要谨慎规范,明白吗?”
“明白,谢谢领导指导。”林椒态度恭谨地送他们出门。
看着检查人员离开的背影,林椒靠在门框上,缓缓吐出一口浊气。手心因为一直紧握着,已经满是冷汗。这一关,暂时算是应付过去了,资料上应该挑不出大毛病。但她知道,这事没完。对方既然动了这个心思,就不会轻易罢休。
孙梅和王芳围上来,脸上带着后怕。
“吓死我了,那个钱副所长,脸拉得老长。”
“椒椒,他们不会故意找咱们麻烦吧?”
林椒摇了摇头,目光投向窗外车水马龙的街道,声音不高,却带着冷意:“麻烦已经来了。他们今天没找到明显的把柄,但不代表以后不会。咱们得做好准备。”
她想起丽新那边最近下滑的质量,又想起这次突如其来的检查。两件事看似无关,却都指向同一个结果给“椒香”的发展制造障碍,让她疲于应付。
不能再这样被动挨打了。她必须想办法破局,至少要弄清楚,躲在暗处屡次三番给她下绊子的,究竟是谁。
刘干事带来的消息像一块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头,在“椒香”内部漾开了层层不安的涟漪。孙梅和王芳脸上都露出了显而易见的担忧。个体户最怕的就是这种“上面有精神”,往往意味着更严格的审查和更多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在她们刚刚与特区工厂搭上线,生意眼看要更上一层楼的时候。
“怎么会突然要查这个?”王芳压低声音,眉头紧锁,“咱们手续不都齐全吗?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跟丽新的合同。”
“齐全归齐全,”林椒语气沉稳,但眼神锐利,“但‘规范’两个字,弹性很大。刘干事特意来提醒,恐怕不是空穴来风。”
她立刻行动起来。首先,她让孙梅和王芳将店里所有与丽新制衣往来的合同、传真、汇款凭证、质检记录,以及店内的进出货台账、销售记录、纳税证明,全部整理出来,分门别类,务求清晰。她自己则反复核对账目,确保每一笔资金的来龙去脉都有据可查。
在这个过程中,她确实发现了一些可以更“规范”的地方。比如,有些零散的辅料采购是从私人手中买的,只有手写收条;与丽新的部分沟通是靠电话,没有全部形成书面记录。她立刻着手补救,将能补的凭证尽量补全。
“小林,至于这么紧张吗?咱们又没偷税漏税。”孙梅看着林椒熬夜整理资料泛青的眼圈,有些心疼。
“孙姐,”林椒抬起头,目光清明,“没做亏心事,不代表就能高枕无忧。有人想挑刺的时候,一点小小的不规范,都可能被放大。咱们得把篱笆扎牢,让人无话可说。”
她心里隐隐有种直觉,这次的风声,可能与之前货源被卡、收到匿名信是同一股力量在背后推动。对方在商业竞争和暗中威胁没能阻止她之后,开始试图利用规则来给她制造麻烦。
几天后,检查果然来了。来的不只是工商所的人,还有税务局的一位同志。阵仗不大,但气氛严肃。带队的是工商所一位副所长,姓钱,林椒之前只在开会时远远见过,是个面色严肃、不太好说话的中年人。
“林椒同志,我们例行检查,请你配合。”钱副所长开门见山,出示了证件。
“应该的,各位领导请。”林椒表现得镇定自若,将早已准备好的几大本资料簿整齐地放在桌上,“这是我们店所有的经营资料,包括营业执照、与合作方丽新制衣的合同及往来凭证、进出货记录、销售台账、纳税情况,都在这里了。”
钱副所长有些意外地看了林椒一眼,似乎没料到她会准备得如此充分。他示意手下的人开始查阅资料,自己则背着手在店里踱步,目光锐利地扫过货架上的衣服、墙上的价签,甚至角落里的缝纫机。
税务局的同志主要翻看账本和纳税凭证,问得很细。工商所的人则重点审查与丽新的合同,特别是关于定金支付、货款结算、质量标准约定的条款,反复询问合作的细节。
“林椒同志,你们支付给丽新制衣的定金,是通过对公账户转账的吗?”
“这批衣服的销售价格,是如何确定的?有没有考虑到进口面料的关税问题?”
“合同中约定的次品率,在实际验收中是如何执行的?有没有书面记录?”
林椒一一作答,条理清晰,引用的都是合同条款和实际记录。她注意到,钱副所长在听到她提到“次品率”和“书面质检记录”时,眼神微微闪烁了一下。
检查持续了近两个小时。最后,钱副所长合上资料,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资料我们带回去进一步核实。林椒同志,个体经营要遵纪守法,与外地、外资合作更要谨慎规范,明白吗?”
“明白,谢谢领导指导。”林椒态度恭谨地送他们出门。
看着检查人员离开的背影,林椒靠在门框上,缓缓吐出一口浊气。手心因为一直紧握着,已经满是冷汗。这一关,暂时算是应付过去了,资料上应该挑不出大毛病。但她知道,这事没完。对方既然动了这个心思,就不会轻易罢休。
孙梅和王芳围上来,脸上带着后怕。
“吓死我了,那个钱副所长,脸拉得老长。”
“椒椒,他们不会故意找咱们麻烦吧?”
林椒摇了摇头,目光投向窗外车水马龙的街道,声音不高,却带着冷意:“麻烦已经来了。他们今天没找到明显的把柄,但不代表以后不会。咱们得做好准备。”
她想起丽新那边最近下滑的质量,又想起这次突如其来的检查。两件事看似无关,却都指向同一个结果给“椒香”的发展制造障碍,让她疲于应付。
不能再这样被动挨打了。她必须想办法破局,至少要弄清楚,躲在暗处屡次三番给她下绊子的,究竟是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