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天,林椒婉拒了考察团安排的集体游览活动,独自按照得到的地址,找到了刚刚挂牌成立不久的特区“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这是一栋崭新的小楼,门口挂着醒目的牌子,进出的人员大多步履匆匆,带着商业人士特有的干练。
向前台工作人员说明来意,并出示了考察团的证件后,她被引荐给了一位负责企业联络的杨科长。杨科长四十岁上下,戴着眼镜,说话条理清晰。
“林椒同志,欢迎欢迎!你们考察团可是我们特区的贵客。”杨科长热情地招呼她坐下,“听说你想了解服装代工方面的情况?”
林椒点点头,将自己的情况简要说明了一下,重点强调了“椒香”品牌对设计感和工艺品质的要求,以及目前在寻找代工厂时遇到的起订量和质量把控的困惑。
杨科长听得很认真,不时在本子上记录几句。“你提到的问题很典型。很多内地来的同志,尤其是刚开始尝试品牌化的,都会遇到类似的困难。”他放下笔,从文件柜里取出几份资料。
“我们协会目前正在逐步建立会员企业的档案,包括他们的主要业务范围、生产能力、设备情况和过往的一些合作评价。”杨科长将其中一份标注着“服装纺织类”的文件夹递给林椒,“这里面有几家信誉比较好、也比较有实力的企业,有港资的,也有台资的,你可以参考一下。”
林椒如获至宝,连忙接过仔细翻阅。里面的信息虽然不算特别详尽,但至少提供了企业名称、地址、主要联系人以及大致的产能和设备描述,这比她之前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要强太多了!
杨科长特意指了指其中一家:“比如这家‘丽新制衣’,是台资企业,老板做事比较规矩,对质量要求也高,主要接日本和欧美的二手单,对工艺比较挑剔。他们可能对你的设计会更感兴趣一些,当然,起订量的要求估计也不会低。”
丽新制衣,林椒默默记下了这个名字。
“另外,”杨科长补充道,“关于质量把控,我建议你,无论选择哪家厂,合同一定要签详细!明确面料标准、工艺要求、交货日期、验收标准,特别是次品率和退货条款。定金最好不要超过30%,尾款一定要留到验货合格后再支付。如果可以,最好能派人驻厂跟单,必须亲自确认。”
这些建议非常具体和实用,林椒连连道谢。离开协会时,她感觉手里的文件夹沉甸甸的,心里也踏实了不少。官方渠道的信息,大大降低了她的搜寻成本和潜在风险。
回到宾馆,她立刻对比分析了从陈永仁和协会资料中得到的信息权衡再三,林椒决定,不能把所有希望寄托在一家身上。她应该主动出击,去接触一下这个“丽新制衣”。
她按照资料上的电话打了过去,接电话的是个声音甜美的前台。林椒表明身份和来意,希望能预约时间拜访,谈谈合作可能。前台请她稍等,过了一会儿回复说,公司的业务经理下午三点有时间可以见她十五分钟。
只有十五分钟!林椒知道,这通常意味着对方客户很多,时间宝贵,对她这种小客户可能并不十分重视。但这依然是个机会!
下午,林椒精心准备了一番,带着更完善的设计图册、成品照片以及一份简要的合作意向书,准时来到了位于特区边缘工业区内的“丽新制衣”。
工厂的环境明显比她在商贸区见到的那些小作坊要规范得多,有独立的厂区、整洁的办公楼。接待她的是业务部的王经理,一位三十多岁、穿着西装套裙、表情严肃的女士。
王经理的效率很高,寒暄几乎没有,直接进入正题。她快速翻阅了林椒的设计图册,在看到那件双面呢大衣的照片和工艺分解图时,目光多停留了几秒。
“林小姐的设计很有想法,不是市面上常见的款式。”王经理放下图册,语气客观,“我们厂主要做出口订单,对版型、尺寸和工艺细节要求非常严格。不知道林小姐预期的单款订单量是多少?目标价位在什么区间?”
林椒坦诚地说明了目前品牌处于发展期,单款起订量可能无法太大,但强调了品牌对品质的极致追求和未来的发展潜力,并报出了一个比给陈永仁稍低、但依然能保证合理利润的目标价。
王经理听完,沉吟片刻,没有立刻拒绝,也没有轻易答应。“我理解林小姐的情况。这样吧,如果你的设计确实有市场潜力,我们也不是不能考虑小批量合作。但我们需要看到更具体的东西——比如,你可以提供一两款你最想做的衣服的、精确的、工业级的纸样和工艺单。如果我们评估后认为工艺可行,且你的报价符合我们的成本预期,也许可以从20—30件的试单开始合作。当然,前提是质量必须达到我们的出厂标准,这一点没有商量余地。”
提供工业级纸样和工艺单!这相当于将设计的核心机密部分展示给对方。而且,对方的验收标准听起来极为严苛。
机会与风险都摆在了面前。丽新制衣的门槛更高,要求更专业,但如果能通过他们的审核并建立合作,其生产质量无疑更有保障,对“椒香”品牌的提升也更大。
十五分钟很快到了,王经理起身送客:“林小姐可以回去考虑一下。如果决定尝试,准备好资料可以再联系我。”
走出丽新制衣的办公楼,林椒心情复杂。两条路,一条(陈永仁)看似门槛稍低,但质量控制存疑;另一条(丽新)门槛高,要求严,但品质可能更有保障。
她需要做出选择,或者能否找到第三条路?
特区之行,留给她的思考时间不多了。
第二天,林椒婉拒了考察团安排的集体游览活动,独自按照得到的地址,找到了刚刚挂牌成立不久的特区“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这是一栋崭新的小楼,门口挂着醒目的牌子,进出的人员大多步履匆匆,带着商业人士特有的干练。
向前台工作人员说明来意,并出示了考察团的证件后,她被引荐给了一位负责企业联络的杨科长。杨科长四十岁上下,戴着眼镜,说话条理清晰。
“林椒同志,欢迎欢迎!你们考察团可是我们特区的贵客。”杨科长热情地招呼她坐下,“听说你想了解服装代工方面的情况?”
林椒点点头,将自己的情况简要说明了一下,重点强调了“椒香”品牌对设计感和工艺品质的要求,以及目前在寻找代工厂时遇到的起订量和质量把控的困惑。
杨科长听得很认真,不时在本子上记录几句。“你提到的问题很典型。很多内地来的同志,尤其是刚开始尝试品牌化的,都会遇到类似的困难。”他放下笔,从文件柜里取出几份资料。
“我们协会目前正在逐步建立会员企业的档案,包括他们的主要业务范围、生产能力、设备情况和过往的一些合作评价。”杨科长将其中一份标注着“服装纺织类”的文件夹递给林椒,“这里面有几家信誉比较好、也比较有实力的企业,有港资的,也有台资的,你可以参考一下。”
林椒如获至宝,连忙接过仔细翻阅。里面的信息虽然不算特别详尽,但至少提供了企业名称、地址、主要联系人以及大致的产能和设备描述,这比她之前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要强太多了!
杨科长特意指了指其中一家:“比如这家‘丽新制衣’,是台资企业,老板做事比较规矩,对质量要求也高,主要接日本和欧美的二手单,对工艺比较挑剔。他们可能对你的设计会更感兴趣一些,当然,起订量的要求估计也不会低。”
丽新制衣,林椒默默记下了这个名字。
“另外,”杨科长补充道,“关于质量把控,我建议你,无论选择哪家厂,合同一定要签详细!明确面料标准、工艺要求、交货日期、验收标准,特别是次品率和退货条款。定金最好不要超过30%,尾款一定要留到验货合格后再支付。如果可以,最好能派人驻厂跟单,必须亲自确认。”
这些建议非常具体和实用,林椒连连道谢。离开协会时,她感觉手里的文件夹沉甸甸的,心里也踏实了不少。官方渠道的信息,大大降低了她的搜寻成本和潜在风险。
回到宾馆,她立刻对比分析了从陈永仁和协会资料中得到的信息权衡再三,林椒决定,不能把所有希望寄托在一家身上。她应该主动出击,去接触一下这个“丽新制衣”。
她按照资料上的电话打了过去,接电话的是个声音甜美的前台。林椒表明身份和来意,希望能预约时间拜访,谈谈合作可能。前台请她稍等,过了一会儿回复说,公司的业务经理下午三点有时间可以见她十五分钟。
只有十五分钟!林椒知道,这通常意味着对方客户很多,时间宝贵,对她这种小客户可能并不十分重视。但这依然是个机会!
下午,林椒精心准备了一番,带着更完善的设计图册、成品照片以及一份简要的合作意向书,准时来到了位于特区边缘工业区内的“丽新制衣”。
工厂的环境明显比她在商贸区见到的那些小作坊要规范得多,有独立的厂区、整洁的办公楼。接待她的是业务部的王经理,一位三十多岁、穿着西装套裙、表情严肃的女士。
王经理的效率很高,寒暄几乎没有,直接进入正题。她快速翻阅了林椒的设计图册,在看到那件双面呢大衣的照片和工艺分解图时,目光多停留了几秒。
“林小姐的设计很有想法,不是市面上常见的款式。”王经理放下图册,语气客观,“我们厂主要做出口订单,对版型、尺寸和工艺细节要求非常严格。不知道林小姐预期的单款订单量是多少?目标价位在什么区间?”
林椒坦诚地说明了目前品牌处于发展期,单款起订量可能无法太大,但强调了品牌对品质的极致追求和未来的发展潜力,并报出了一个比给陈永仁稍低、但依然能保证合理利润的目标价。
王经理听完,沉吟片刻,没有立刻拒绝,也没有轻易答应。“我理解林小姐的情况。这样吧,如果你的设计确实有市场潜力,我们也不是不能考虑小批量合作。但我们需要看到更具体的东西——比如,你可以提供一两款你最想做的衣服的、精确的、工业级的纸样和工艺单。如果我们评估后认为工艺可行,且你的报价符合我们的成本预期,也许可以从20—30件的试单开始合作。当然,前提是质量必须达到我们的出厂标准,这一点没有商量余地。”
提供工业级纸样和工艺单!这相当于将设计的核心机密部分展示给对方。而且,对方的验收标准听起来极为严苛。
机会与风险都摆在了面前。丽新制衣的门槛更高,要求更专业,但如果能通过他们的审核并建立合作,其生产质量无疑更有保障,对“椒香”品牌的提升也更大。
十五分钟很快到了,王经理起身送客:“林小姐可以回去考虑一下。如果决定尝试,准备好资料可以再联系我。”
走出丽新制衣的办公楼,林椒心情复杂。两条路,一条(陈永仁)看似门槛稍低,但质量控制存疑;另一条(丽新)门槛高,要求严,但品质可能更有保障。
她需要做出选择,或者能否找到第三条路?
特区之行,留给她的思考时间不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