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姐坐在桑晚对面,手里拿着一份演员名单,指着最上面的名字:“梁清这个角色,我们是不是可以试着接触一下江叙怎么样?有他加盟,电影的关注度能上来不少,对票房也是个保障。”

  桑晚愣了一下,很早之前她与江叙有过一次合作。她是知道的,对方名气和演技都很在线。

  桑晚皱了皱眉:“江叙的咖位太高了,我们的预算不一定够,而且他会不会愿意接这种中小成本的电影?”

  “预算我可以去谈,”Amy姐放下名单,“至于愿不愿意接,我们得先试试才知道。江叙的经纪人是我老熟人,我先跟他沟通下,探探口风。”

  当天下午,Amy姐就拨通了江叙经纪人的电话。电话接通后,对方语气热情:“Amy姐,好久不见,找我有事?”

  Amy姐笑着说明来意,把电影的故事梗概和男主角的角色介绍简单说了一遍,最后补充:“我们桑晚第一次当导演,特别想跟江叙合作,您看江叙这边有没有兴趣?”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经纪人的语气依旧客气,却多了几分疏离:“Amy姐,桑晚老师的项目我们肯定是重视的,本子我们一定会认真看。

  不过您也知道,江叙后面的档期排得比较满,可能需要协调看看。”

  Amy姐心里清楚,这不过是委婉的拒绝。

  江叙作为当红演员,大概率是顾忌“新人导演 小成本电影”的组合,怕影响自己的口碑。

  她挂了电话,心里有些失落,却也没太意外。圈内这种“咖位匹配”的潜规则,她早就习以为常。

  晚上,Amy姐把沟通结果告诉桑晚,语气带着歉意:“看来江叙这边是没希望了,我再看看其他演员?最近刚火起来的小生林浩,也不错。”

  桑晚听了,脸上并没有太多失望的表情,反而像是松了口气,“不用了 Amy姐,我还是想选新人。我们与其花精力和预算请咖位,不如把钱花在刀刃上。

  比如实景拍摄的道具、后期的调色,这些才是能真正提升电影质感的地方。”

  Amy姐看着桑晚坚定的眼神,心里的失落渐渐消散。而且这次接触,也让Amy姐彻底放下了那点“借势”的心思。

  也许,对于桑晚的这部**作,“纯粹”比“星光”更重要。她不再坚持找,全力支持桑晚进行新人海选。

  之后,桑晚亲自参与了每一场重要的选角面试。

  她没有搞那些花里胡哨的即兴表演,更多的是让演员读剧本片段,和他们聊天,观察他们最自然的状态,看是否能胜任角色。

  寻找“林影”的过程相对顺利一些。他们面试了不少戏剧学院即将毕业或刚毕业没多久的女生。

  最终,一个叫周小雨的女孩进入了桑晚的视线。

  她不是最漂亮的,但身上有种干净又略带忧郁的气质,朗读剧本时,能精准地捕捉到林影那份疲惫、疏离与内心暗涌的复杂情绪。

  尤其是在一场与父亲争吵后独自哭泣的戏份试演中,她的表演克制而富有层次,眼泪无声滑落时的那种委屈和挣扎,打动了在场所有人。

  “就是她了。”桑晚当场拍板。周小雨得知自己被选中时,激动得几乎说不出话来,连连鞠躬保证一定会努力。

  相比之下,“梁清”的人选让桑晚颇费了一番周折。

  来面试的男演员不少,但要么太过阳光俊朗,少了小镇青年那份被生活磨过的沉静。要么演技青涩,无法承载梁清这个角色内敛下的丰富情感。

  就在桑晚几乎要扩大搜索范围时,陈列推荐了一个叫李琰的男生。

  他不是科班出身,之前只在一些学生短片和话剧里跑过龙套,本人看起来有些沉默寡言。

  但当选角导演让他试演梁清在旧书店里,默默整理书籍,看着窗外林影走过的那场戏时,李琰几乎没有太多台词和动作,只是靠着眼神和细微的面部表情,就将那种暗藏于心的关注、欲言又止的怅惘以及扎根于此的安然,表达得淋漓尽致。

  那是一种未经雕琢却直击人心的力量。

  桑晚和Amy姐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肯定。

  “就是他。”桑晚再次做出了决定。

  主要演员阵容就此确定,清一色的新鲜面孔。

  选角消息传开后,圈内有些声音质疑:“桑晚第一次当导演,就敢用全新人阵容,不怕砸了自己的口碑?”

  还有人说:“没有大咖撑场,这电影怕是没多少人看。”

  但桑晚都没放在心上,她相信,好的故事和真诚的表演,比任何咖位都更能打动观众。

  定妆照出来后,看着照片里穿着朴素、眼神却无比契合角色的周小雨和李琰,Amy姐心里最后那点忐忑也渐渐平息了。

  她看着正在和摄影师沟通、力求每一个细节都完美的桑晚,忽然觉得,这种抛开明星光环、回归创作本身的纯粹,或许真的能孕育出意想不到的惊喜。

  剧组就像一个即将启航的船只,而桑晚,这位第一次掌舵的船长,已经为她挑选好了最契合航线、最有潜力的水手。

  接下来的筹备工作更加忙碌。

  桑晚带着团队去外婆的故乡,浙江一个偏远的小镇踩点,确定拍摄地点。

  镇子里的一处院子已经闲置多年,桑晚看到院子角落里落满灰尘的杂砖乱瓦,眼睛一亮:

  “这里太合适了!我们稍微修缮一下,保留原来的样子,就能拍出剧本里的质朴感。”

  道具组也开始忙碌起来。

  为了找到符合剧本描述的“老书桌”,他们跑遍了当地的旧货市场,最后在一个老木匠家里,找到了一张民国时期的实木书桌。

  书桌的表面有淡淡的划痕,抽屉的拉手已经有些松动,却透着一股岁月的质感。

  拍摄前一天,程澈特意从剧组赶过来,给桑晚送了一束向日葵。

  “祝你拍摄顺利,”程澈把花递给她,“特别期待你的作品。要是有需要我的地方,随时给我打电话。”

  桑晚接过花,心里满是感动:“你放心,我会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