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诊过程中,桑晚注意到周老爷子很少用复杂的药方,大多是一两味草药就能治病。
“周老爷子,为什么您开的药方都这么简单啊?”桑晚好奇地问。
周老爷子笑了笑:“我们山里人穷,复杂的药方要好多草药,还得花钱买,这些常见的草药山里都有,不花钱,效果又好。
比如感冒,鱼腥草、金银花就能治;跌打损伤,独一味、三七就管用,没必要用贵的药。”
他还跟团队讲了一个故事。十年前,村里的小孩小宇发烧,烧到 39度,家里没钱送医院,家长抱着孩子来找他。
他看了看孩子的舌苔,又摸了摸孩子的额头,知道是风寒感冒,就去山里采了点紫苏叶和生姜,让家长煮水给孩子喝,当天晚上孩子的烧就退了。
“现在小宇长大了,在外地上中医药大学,每次回来都会来看我,还说要学好中医,回来给村里人看病。”周老爷子说这话时,眼睛里满是骄傲。
“周老爹的草药灵得很!去年我摔了一跤,肿得老高,就是他给敷好的,没上医院。”小张对着镜头,用质朴的语言表达着感激。
桑晚被这种纯粹而直接的医患关系深深触动。
她看到的中医,在这里不是高深莫测的理论,而是融入日常生活的关怀和切实有效的解决之道。
之后,团队适时地采访了几位等候的村民,记录下一个个关于周老爷子如何用看似普通的草药,帮助他们解决病痛的真实故事。
65岁的王奶奶说,五年前她得了严重的咳嗽,咳了一个月,去城里医院看了好几次,吃了不少药,都没好。
后来听人说周老爷子的草药管用,就来找周老爷子。
“周叔看了看我的舌苔,又摸了摸我的脉,说我是肺虚咳嗽,给我开了点枇杷叶和川贝母,让我煮水喝。
我喝了三天,咳嗽就好了,比城里医院的药还管用,还没花钱。”
王奶奶说着,还特意指了指院子里的枇杷树:“那棵枇杷树就是周叔让我种的,说以后咳嗽了,摘点叶子就能用。”
30岁的阿强是村里的养牛户,去年他给牛喂料时,不小心被牛踢了一脚,肋骨疼得厉害,不敢喘气。
“我以为断了肋骨,吓得不行,周叔来看了看,说没断,就是软组织挫伤,让我喝了点活血化瘀的草药,第二天就能下床走路了。”
阿强说,现在他也跟着周老爷子学认草药,“以后村里有人受伤了,我也能帮忙治治,不用总麻烦周叔。”
拍摄过程中,还发生了不少小插曲。
拍摄第二天,团队正在拍摄周老爷子给村民问诊,突然下起了大雨,诊室的屋顶漏雨,雨水滴在草药上。
周老爷子赶紧让村民帮忙把草药搬到里屋,又找来塑料布盖在屋顶上。
“这些草药是村里人的‘救命药’,不能淋湿了。”周老爷子一边忙一边说。
团队成员也赶紧帮忙,有的搬草药,有的找塑料布,虽然衣服都淋湿了,但没人抱怨。
当晚,桑晚便申请让团队出资,为老大夫的诊室重新铺了新的瓦片。周老大一直摆着手,不想让他们破费。
只是大家都很热情,新的瓦片很快拉到了周医生的院子里。几个村里的青壮已经爬上屋顶开始铺了,他只得不好意思地道谢。
还有一次,摄影师老周在拍摄采草药时,不小心踩空了,摔在山坡上,腿被划伤了。
周老爷子赶紧从附近采了几片蓟草,放在石头上捣碎,敷在老周的伤口上。
没一会儿,伤口就止血了。
老周感动地说:“没想到在山里还能享受到‘中医服务’,太厉害了。”
村里的村民对大家也都特别热情,知道团队是来拍周老爷子的,每天都会给团队送吃的。
有的送自家种的蔬菜,有的送煮好的玉米,有的送刚烤好的土豆。
“你们城里来的人,吃不惯我们山里的东西,别客气,多吃点。”村民们笑着说。
桑晚为了表示感谢,还特意让团队给村民买了些生活用品,如洗衣粉、肥皂、文具等,送给村里的老人和孩子。
最后一天的拍摄结束,夜幕降临,山区的星空格外璀璨。
村里还特意办了一场“送别宴”,村民们做了自己最拿手的菜,有彝族的坨坨肉、煮土豆、酸菜汤,还有用草药泡的酒。
团队在周老爷子家简单的堂屋里,围坐在一起吃晚饭。饭桌上是自家种的蔬菜和腊肉,虽简陋,却充满了山野的滋味。
桑晚与周老爷子有了更深入的交谈。
老爷子讲述了他年轻时跟着师父学医的经历,如何尝百草、背汤头歌诀,如何走村串寨为乡亲看病。
他说:“我没啥大本事,就会看点小毛病。但看到乡亲们吃了我的药好了,心里就踏实。只要我还走得动,这间小诊所就会开下去。”
桑晚问:“您担心过这门手艺失传吗?”
老爷子沉默了一下,望着窗外的星空,缓缓说:“担心啊。现在的娃娃们都向往山外的大世界。
但我想,只要还有人需要,只要这山里的草药还在长,就总会有人愿意学的。就像这星星,你看那颗暗了,那颗又亮了,总归是亮着的。”
周老爷子端着酒杯,对桑晚说:“桑晚老师,谢谢你们来拍我,也谢谢你们让更多人知道我们山里的中医。
我年纪大了,不知道还能行医多久,希望你们的片子能让更多年轻人来学中医,把我们山里的中医传承下去。”
这段话,没有刻意的煽情,却道出了一位基层老中医最深的牵挂和最朴素的信念。
桑晚举起酒杯,认真地说:“周老爷子,您放心,我们一定会把片子拍好,让更多人知道您的故事,知道基层中医的坚守。
我们也会帮您联系中医学校,看看能不能让更多年轻人来跟您学中医。”
“好。”周老爷子欣慰地笑起来。
摄影师敏锐地捕捉到了老爷子在灯光映照下,那布满皱纹却异常慈祥的面容。
“周老爷子,为什么您开的药方都这么简单啊?”桑晚好奇地问。
周老爷子笑了笑:“我们山里人穷,复杂的药方要好多草药,还得花钱买,这些常见的草药山里都有,不花钱,效果又好。
比如感冒,鱼腥草、金银花就能治;跌打损伤,独一味、三七就管用,没必要用贵的药。”
他还跟团队讲了一个故事。十年前,村里的小孩小宇发烧,烧到 39度,家里没钱送医院,家长抱着孩子来找他。
他看了看孩子的舌苔,又摸了摸孩子的额头,知道是风寒感冒,就去山里采了点紫苏叶和生姜,让家长煮水给孩子喝,当天晚上孩子的烧就退了。
“现在小宇长大了,在外地上中医药大学,每次回来都会来看我,还说要学好中医,回来给村里人看病。”周老爷子说这话时,眼睛里满是骄傲。
“周老爹的草药灵得很!去年我摔了一跤,肿得老高,就是他给敷好的,没上医院。”小张对着镜头,用质朴的语言表达着感激。
桑晚被这种纯粹而直接的医患关系深深触动。
她看到的中医,在这里不是高深莫测的理论,而是融入日常生活的关怀和切实有效的解决之道。
之后,团队适时地采访了几位等候的村民,记录下一个个关于周老爷子如何用看似普通的草药,帮助他们解决病痛的真实故事。
65岁的王奶奶说,五年前她得了严重的咳嗽,咳了一个月,去城里医院看了好几次,吃了不少药,都没好。
后来听人说周老爷子的草药管用,就来找周老爷子。
“周叔看了看我的舌苔,又摸了摸我的脉,说我是肺虚咳嗽,给我开了点枇杷叶和川贝母,让我煮水喝。
我喝了三天,咳嗽就好了,比城里医院的药还管用,还没花钱。”
王奶奶说着,还特意指了指院子里的枇杷树:“那棵枇杷树就是周叔让我种的,说以后咳嗽了,摘点叶子就能用。”
30岁的阿强是村里的养牛户,去年他给牛喂料时,不小心被牛踢了一脚,肋骨疼得厉害,不敢喘气。
“我以为断了肋骨,吓得不行,周叔来看了看,说没断,就是软组织挫伤,让我喝了点活血化瘀的草药,第二天就能下床走路了。”
阿强说,现在他也跟着周老爷子学认草药,“以后村里有人受伤了,我也能帮忙治治,不用总麻烦周叔。”
拍摄过程中,还发生了不少小插曲。
拍摄第二天,团队正在拍摄周老爷子给村民问诊,突然下起了大雨,诊室的屋顶漏雨,雨水滴在草药上。
周老爷子赶紧让村民帮忙把草药搬到里屋,又找来塑料布盖在屋顶上。
“这些草药是村里人的‘救命药’,不能淋湿了。”周老爷子一边忙一边说。
团队成员也赶紧帮忙,有的搬草药,有的找塑料布,虽然衣服都淋湿了,但没人抱怨。
当晚,桑晚便申请让团队出资,为老大夫的诊室重新铺了新的瓦片。周老大一直摆着手,不想让他们破费。
只是大家都很热情,新的瓦片很快拉到了周医生的院子里。几个村里的青壮已经爬上屋顶开始铺了,他只得不好意思地道谢。
还有一次,摄影师老周在拍摄采草药时,不小心踩空了,摔在山坡上,腿被划伤了。
周老爷子赶紧从附近采了几片蓟草,放在石头上捣碎,敷在老周的伤口上。
没一会儿,伤口就止血了。
老周感动地说:“没想到在山里还能享受到‘中医服务’,太厉害了。”
村里的村民对大家也都特别热情,知道团队是来拍周老爷子的,每天都会给团队送吃的。
有的送自家种的蔬菜,有的送煮好的玉米,有的送刚烤好的土豆。
“你们城里来的人,吃不惯我们山里的东西,别客气,多吃点。”村民们笑着说。
桑晚为了表示感谢,还特意让团队给村民买了些生活用品,如洗衣粉、肥皂、文具等,送给村里的老人和孩子。
最后一天的拍摄结束,夜幕降临,山区的星空格外璀璨。
村里还特意办了一场“送别宴”,村民们做了自己最拿手的菜,有彝族的坨坨肉、煮土豆、酸菜汤,还有用草药泡的酒。
团队在周老爷子家简单的堂屋里,围坐在一起吃晚饭。饭桌上是自家种的蔬菜和腊肉,虽简陋,却充满了山野的滋味。
桑晚与周老爷子有了更深入的交谈。
老爷子讲述了他年轻时跟着师父学医的经历,如何尝百草、背汤头歌诀,如何走村串寨为乡亲看病。
他说:“我没啥大本事,就会看点小毛病。但看到乡亲们吃了我的药好了,心里就踏实。只要我还走得动,这间小诊所就会开下去。”
桑晚问:“您担心过这门手艺失传吗?”
老爷子沉默了一下,望着窗外的星空,缓缓说:“担心啊。现在的娃娃们都向往山外的大世界。
但我想,只要还有人需要,只要这山里的草药还在长,就总会有人愿意学的。就像这星星,你看那颗暗了,那颗又亮了,总归是亮着的。”
周老爷子端着酒杯,对桑晚说:“桑晚老师,谢谢你们来拍我,也谢谢你们让更多人知道我们山里的中医。
我年纪大了,不知道还能行医多久,希望你们的片子能让更多年轻人来学中医,把我们山里的中医传承下去。”
这段话,没有刻意的煽情,却道出了一位基层老中医最深的牵挂和最朴素的信念。
桑晚举起酒杯,认真地说:“周老爷子,您放心,我们一定会把片子拍好,让更多人知道您的故事,知道基层中医的坚守。
我们也会帮您联系中医学校,看看能不能让更多年轻人来跟您学中医。”
“好。”周老爷子欣慰地笑起来。
摄影师敏锐地捕捉到了老爷子在灯光映照下,那布满皱纹却异常慈祥的面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