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咸腥的海风鼓动着“圣伊莎贝拉号”的船帆,这艘八十吨位的卡拉维尔帆船如幽灵般滑过黎明前的黑暗。安东尼奥·席尔瓦站在舵轮前,目光如炬地扫视着墨黑的海面。在他的指挥下,船上的葡萄牙水手们无声而高效地忙碌着,每个人都明白这次航行的重要性——这是澳门开埠以来首次大规模走私行动。
“左舵五度,保持这个航向。”安东尼奥低声命令,“若昂,信号灯准备得如何?”
大副若昂检查着舷侧那盏特制的灯笼——它可以快速开关,发出预定的光信号。“随时可用,船长。但确定是这个地方吗?四周除了海水什么都没有。”
安东尼奥没有回答,只是举起望远镜再次确认方位。根据林弘仲提供的信息,中国商人的船队应该就在这片被称为“双鱼石”的海域等候。这里远离主要航道,暗礁密布,官方巡逻船很少涉足,是理想的秘密交易点。
东方天际开始泛白,海平面依然空无一物。水手们开始躁动不安,有人小声嘀咕是否被骗了。
就在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的刹那,三艘中式帆船如同从海底升起般突然出现在不远处。它们巧妙地利用晨雾和礁石作掩护,直到最后一刻才显形。
“发信号:三短一长。”安东尼奥下令。
灯笼闪烁了几下。对方船队中很快回应了相应的信号。
“是他们了。”安东尼奥松了口气,“准备接舷。”
随着距离拉近,可以看清中方船队的详情:两艘大型广船和一艘较小的福船,船首站着几个身着丝绸长袍的商人模样人物。令人意外的是,船上还可见到几名持刀而立的武士——显然是雇来保护交易安全的。
“安东尼奥先生,别来无恙?”一个熟悉的声音从对面船上传来。林弘仲站在船首,一如既往地穿着中式长袍,却用流利的葡萄牙语打招呼。
“林先生亲自来了?”安东尼奥有些惊讶。通常林弘仲只负责牵线搭桥,很少亲自参与海上交易。
“这次货物特殊,不得不谨慎。”林弘仲示意手下搭起跳板,“特别是那批官窑瓷器,是巡抚大人订制的,若有闪失,你我都担待不起。”
两船相接,交易开始。葡萄牙水手抬出一箱箱白银、胡椒和象牙,中国商人则展示着丝绸、瓷器和茶叶。双方验货员仔细检查货物质量,讨价还价声与海浪声交织在一起。
安东尼奥与林弘仲退到一旁私下交谈。
“情况有变,”林弘仲低声道,“香山县新来了个县丞,是朝廷清流一派,对走私查得很紧。这次交易后,可能要沉寂一段时间。”
安东尼奥皱眉:“但我们刚打开局面...” “放心,我有安排。”林弘仲露出狡黠的微笑,“下个月初五,有批暹罗来的犀角和象牙要到,走的是琉球那边的航线。虽然远些,但安全。”
突然,瞭望塔上传来急促的哨声——预警信号!
所有人大惊失色。安东尼奥冲到船舷边,看到远处海平面上出现几个黑点——是船帆!
“官军巡逻船!”中国商人惊慌失措,“快走!”
场面顿时大乱。中国水手急忙砍断连接两船的缆绳,葡萄牙水手则疯狂地将还未验完的货物扔回各自船上。
“保持冷静!”安东尼奥大吼,“按预定计划撤离!”
训练有素的葡萄牙水手迅速各就各位,帆缆被拉起,船开始转向。中国船队则分散向不同方向逃去——这是事先约定的策略,以分散追兵。
林弘仲却意外地留在葡萄牙船上:“我和你们一起走。若被抓住,我在中国船上只会牵连更多人。”
安东尼奥点头,命令全力驶向外海。身后的官军船只紧追不舍,明显比商船更快。
“他们发现我们了!”若昂焦急地报告,“追来的是两艘快艇,装备火炮!”
安东尼奥脑中飞速计算。硬拼无疑是以卵击石,逃跑似乎也来不及了。
“转向,往暗礁区开!”他突然命令。
水手们都愣住了。那片海域以暗礁密布著称,大船进去无异于**。
“执行命令!”安东尼奥不容置疑地重复,“林先生,请你到船舱避一避。”
帆船冒险驶入礁石区,船底不时传来令人牙酸的摩擦声。追来的官船果然减速,不敢贸然深入。
但一艘较小的快艇仍然紧跟不舍,不断发炮警告。一颗实心弹擦过桅杆,木屑纷飞。
“他们是在逼我们出去!”若昂喊道。
安东尼奥咬牙:“降半帆,放小艇。”
一艘救生艇被放下,上面堆着几个货箱。葡萄牙水手故意制造很大动静,然后将小艇推向另一个方向。正如安东尼奥所料,官军快艇立即转向追向小艇。
“升满帆!全速前进!”安东尼奥抓住机会下令。
“圣伊莎贝拉号”趁机冲出礁石区,向公海驶去。身后,官军快艇发现上当,但为时已晚。
脱险后,船上爆发出欢呼声。安东尼奥却面无喜色,清点发现损失了约三分之一的货物。
林弘仲从船舱出来,面色苍白却带着笑意:“安东尼奥先生果然名不虚传。刚才那招金蝉脱壳,精彩!”
“损失还是太大了。”安东尼奥摇头,“那些货物...”
“不必担心,”林弘仲神秘地笑笑,“小艇上的货箱里只有最不值钱的苏木和胡椒。真正的贵重物品都在这里。”他指着船上几个特制的暗格。
安东尼奥惊讶地发现,林弘仲不知何时已指挥水手将最珍贵的丝绸和瓷器藏好了。甚至连那套所谓的“巡抚定制瓷器”也完好无损。
“做生意,总要留一手。”林弘仲轻描淡写地说,“现在,让我们谈谈下一个交易地点吧。”
三天后,“圣伊莎贝拉号”安全返回澳门。这次航行虽然惊险,但利润仍然可观。更重要的是,他们与中国商人建立了更深的信任关系。
当晚,安东尼奥在航海日志中详细记录了这次经历,最后写道:“在这片海域,合法与非法的界限如同海平线般模糊。我们航行在灰色的浪潮中,每一步都如履薄冰,但每一步都通向财富与机遇。”
他不知道,这次成功的走私航行只是开始。随着澳门贸易的繁荣,更多的欧洲船队将接踵而至,竞争会愈发激烈,而明朝官方的态度也将更加微妙复杂。
窗外,又一支葡萄牙船队正准备启航,帆影在月光下如幽灵般摇曳。澳门的夜晚从不平静,正如这片海域永远汹涌的浪潮。
咸腥的海风鼓动着“圣伊莎贝拉号”的船帆,这艘八十吨位的卡拉维尔帆船如幽灵般滑过黎明前的黑暗。安东尼奥·席尔瓦站在舵轮前,目光如炬地扫视着墨黑的海面。在他的指挥下,船上的葡萄牙水手们无声而高效地忙碌着,每个人都明白这次航行的重要性——这是澳门开埠以来首次大规模走私行动。
“左舵五度,保持这个航向。”安东尼奥低声命令,“若昂,信号灯准备得如何?”
大副若昂检查着舷侧那盏特制的灯笼——它可以快速开关,发出预定的光信号。“随时可用,船长。但确定是这个地方吗?四周除了海水什么都没有。”
安东尼奥没有回答,只是举起望远镜再次确认方位。根据林弘仲提供的信息,中国商人的船队应该就在这片被称为“双鱼石”的海域等候。这里远离主要航道,暗礁密布,官方巡逻船很少涉足,是理想的秘密交易点。
东方天际开始泛白,海平面依然空无一物。水手们开始躁动不安,有人小声嘀咕是否被骗了。
就在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的刹那,三艘中式帆船如同从海底升起般突然出现在不远处。它们巧妙地利用晨雾和礁石作掩护,直到最后一刻才显形。
“发信号:三短一长。”安东尼奥下令。
灯笼闪烁了几下。对方船队中很快回应了相应的信号。
“是他们了。”安东尼奥松了口气,“准备接舷。”
随着距离拉近,可以看清中方船队的详情:两艘大型广船和一艘较小的福船,船首站着几个身着丝绸长袍的商人模样人物。令人意外的是,船上还可见到几名持刀而立的武士——显然是雇来保护交易安全的。
“安东尼奥先生,别来无恙?”一个熟悉的声音从对面船上传来。林弘仲站在船首,一如既往地穿着中式长袍,却用流利的葡萄牙语打招呼。
“林先生亲自来了?”安东尼奥有些惊讶。通常林弘仲只负责牵线搭桥,很少亲自参与海上交易。
“这次货物特殊,不得不谨慎。”林弘仲示意手下搭起跳板,“特别是那批官窑瓷器,是巡抚大人订制的,若有闪失,你我都担待不起。”
两船相接,交易开始。葡萄牙水手抬出一箱箱白银、胡椒和象牙,中国商人则展示着丝绸、瓷器和茶叶。双方验货员仔细检查货物质量,讨价还价声与海浪声交织在一起。
安东尼奥与林弘仲退到一旁私下交谈。
“情况有变,”林弘仲低声道,“香山县新来了个县丞,是朝廷清流一派,对走私查得很紧。这次交易后,可能要沉寂一段时间。”
安东尼奥皱眉:“但我们刚打开局面...” “放心,我有安排。”林弘仲露出狡黠的微笑,“下个月初五,有批暹罗来的犀角和象牙要到,走的是琉球那边的航线。虽然远些,但安全。”
突然,瞭望塔上传来急促的哨声——预警信号!
所有人大惊失色。安东尼奥冲到船舷边,看到远处海平面上出现几个黑点——是船帆!
“官军巡逻船!”中国商人惊慌失措,“快走!”
场面顿时大乱。中国水手急忙砍断连接两船的缆绳,葡萄牙水手则疯狂地将还未验完的货物扔回各自船上。
“保持冷静!”安东尼奥大吼,“按预定计划撤离!”
训练有素的葡萄牙水手迅速各就各位,帆缆被拉起,船开始转向。中国船队则分散向不同方向逃去——这是事先约定的策略,以分散追兵。
林弘仲却意外地留在葡萄牙船上:“我和你们一起走。若被抓住,我在中国船上只会牵连更多人。”
安东尼奥点头,命令全力驶向外海。身后的官军船只紧追不舍,明显比商船更快。
“他们发现我们了!”若昂焦急地报告,“追来的是两艘快艇,装备火炮!”
安东尼奥脑中飞速计算。硬拼无疑是以卵击石,逃跑似乎也来不及了。
“转向,往暗礁区开!”他突然命令。
水手们都愣住了。那片海域以暗礁密布著称,大船进去无异于**。
“执行命令!”安东尼奥不容置疑地重复,“林先生,请你到船舱避一避。”
帆船冒险驶入礁石区,船底不时传来令人牙酸的摩擦声。追来的官船果然减速,不敢贸然深入。
但一艘较小的快艇仍然紧跟不舍,不断发炮警告。一颗实心弹擦过桅杆,木屑纷飞。
“他们是在逼我们出去!”若昂喊道。
安东尼奥咬牙:“降半帆,放小艇。”
一艘救生艇被放下,上面堆着几个货箱。葡萄牙水手故意制造很大动静,然后将小艇推向另一个方向。正如安东尼奥所料,官军快艇立即转向追向小艇。
“升满帆!全速前进!”安东尼奥抓住机会下令。
“圣伊莎贝拉号”趁机冲出礁石区,向公海驶去。身后,官军快艇发现上当,但为时已晚。
脱险后,船上爆发出欢呼声。安东尼奥却面无喜色,清点发现损失了约三分之一的货物。
林弘仲从船舱出来,面色苍白却带着笑意:“安东尼奥先生果然名不虚传。刚才那招金蝉脱壳,精彩!”
“损失还是太大了。”安东尼奥摇头,“那些货物...”
“不必担心,”林弘仲神秘地笑笑,“小艇上的货箱里只有最不值钱的苏木和胡椒。真正的贵重物品都在这里。”他指着船上几个特制的暗格。
安东尼奥惊讶地发现,林弘仲不知何时已指挥水手将最珍贵的丝绸和瓷器藏好了。甚至连那套所谓的“巡抚定制瓷器”也完好无损。
“做生意,总要留一手。”林弘仲轻描淡写地说,“现在,让我们谈谈下一个交易地点吧。”
三天后,“圣伊莎贝拉号”安全返回澳门。这次航行虽然惊险,但利润仍然可观。更重要的是,他们与中国商人建立了更深的信任关系。
当晚,安东尼奥在航海日志中详细记录了这次经历,最后写道:“在这片海域,合法与非法的界限如同海平线般模糊。我们航行在灰色的浪潮中,每一步都如履薄冰,但每一步都通向财富与机遇。”
他不知道,这次成功的走私航行只是开始。随着澳门贸易的繁荣,更多的欧洲船队将接踵而至,竞争会愈发激烈,而明朝官方的态度也将更加微妙复杂。
窗外,又一支葡萄牙船队正准备启航,帆影在月光下如幽灵般摇曳。澳门的夜晚从不平静,正如这片海域永远汹涌的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