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暮色渐沉,屋内烛火摇曳,苏合香的青烟袅袅盘旋,在烛光中织成朦胧的纱幔。

  云昭引着苏氏在圆桌前坐下。桌面上摆着一柄犀角梳,梳齿间缠绕着数根乌黑的发丝。

  “这是从兄长房中取来的。”云昭轻声道,又转向苏氏,“请母亲也取一根发丝。”

  苏氏指尖微颤,从乌黑的鬓边轻轻拔下一根发丝。那发丝在烛光下泛着柔润的光泽,与梳上那些硬朗的墨发形成鲜明对比。

  云昭屏息凝神,双手在胸前结印,指尖泛起淡金色的光晕,如同晨曦初露时的微光。她将两根发丝并排置于掌心,低声念动咒诀:

  “血脉同源,灵气共脉;藤缠丝绕,亲缘自现。”

  只见那两根发丝竟无风自动,在掌心微微震颤,却始终保持着平行的姿态,仿佛彼此排斥,毫无交融之意。

  “若真是血脉至亲,发丝该如藤蔓缠绕,彼此交缠。”云昭的声音在寂静的室内格外清晰,“可你们看,这两根发丝始终泾渭分明,这说明……”

  众人的目光死死锁在云昭掌心,连呼吸都屏住了。严嬷嬷不自觉地攥紧了手中的帕子,莺时和雪信更是连眼睛都不敢眨。

  可过了半晌,云昭掌心的两根发丝仍然没有半分缠绕之意!

  “竟真不是?”苏氏喃喃自语,神情恍惚,一时不知该喜还是该悲。

  严嬷嬷在一旁长舒一口气:“若不是,反倒叫人松了口气。”她叹了口气,眼角泛起泪光,“老奴也是做**人,入府这些日子,冷眼瞧着他那般行径,若真是夫人的血脉,才叫人心寒。”

  莺时忍不住插话:“可如果他不是夫人血脉,那真的公子去哪了?”

  雪信也急切地道:“小姐,有没有办法把真的公子找回来?”

  苏氏眸中闪过一抹痛楚,嘴上却强自镇定:“都过去这么些年了,若珩儿真是被人偷换,我怕他……”

  严嬷嬷眸中也闪过一抹不忍,低声劝慰:“夫人莫要太过伤心。”

  云昭眸光坚定:“这个却不难。”

  她取出一枚金针,在自己指尖轻轻一刺,鲜红的血珠顿时涌出。将血滴在掌心,双手再次结印,口中念念有词:

  “血脉相召,灵气为引。若在人间,当显真形......”

  血珠在掌心缓缓流动,渐渐凝聚成一个奇特的符文。所有人都紧盯着那符文的变化,只见它先是黯淡,随后突然迸发出耀眼的光芒。

  云昭眼中闪过惊喜:"我兄长他尚在人间!"

  说着,她竟突然站了起来,指尖的血珠悬悬欲坠,指向窗外:“且就在京城!”

  她目光与苏氏交汇,母女二人眼中俱露出难以置信的惊喜之色!

  云昭稍作思索,柔声道:“我教母亲一个辨认血脉的巧宗。”

  她捻起自己一绺青丝,示范给众人看,“这法子不需灵力根基,寻常人皆可一试。只需取双方发丝各三根,用晨间汲取的井水浸透,而后并置于掌心。”

  她将发丝轻轻放入苏氏掌中,引导她合拢双手:“然后,心中默念咒诀——‘血脉同源,灵气为引;藤绕枝缠,亲缘自显’。静候片刻,若真有亲缘,发丝便会自行缠绕;若是无缘,便会各自松散开来。”

  苏氏依言照做,不过须臾之间,便见掌中云昭的发丝与自己的缓缓相缠,终成一个小小的同心结。

  她眉眼间顿时漾开温柔笑意,指尖轻抚着那缠绕的发丝,对云昭道:“娘知晓了。若是以后……说不定真能有机会,与你兄长重逢!”

  正在这时,门外传来几声轻叩。

  雁儿的声音隔着门扉响起:“姑娘,京兆府来人传话。”

  雪信应声开门,只听雁儿回禀:“赵大人派人来传信,说是白羡安白大人带着妹妹求到京兆府去了。赵大人特意交代,姑娘若是有法子,还请施以援手。”

  云昭眉梢微挑。

  白羡安自恃清高,如今竟肯低头求到京兆府。而且听赵悉这意思,像是许了赵悉什么承诺?

  她略一思忖,对莺时吩咐:“取朱砂黄纸来。”

  待文房备齐,云昭凝神静气,执笔蘸取朱砂,在黄纸上缓缓绘下一道繁复的符咒。笔走龙蛇间,隐约有流光在符纸上游走。

  “雪信,”她将绘好的符咒仔细折好,“你将此符交给赵大人。告诉他,这道‘清心化煞符’需一万两白银。若白羡安拿不出……”

  她顿了顿,眸光渐深:“就让他说出当日在京兆府,究竟是受何人指使,要那般逼迫我们母女。”

  见雪信小心翼翼地将符咒收好,云昭又温声道:“你也有段时日未去探望你娘亲了,今夜便宿在京兆府后院,好生陪陪她罢。”

  雪信闻言眼睛一亮,连忙应下,捧着符咒快步离去。

  窗外月色渐明,映照着云昭沉静的侧脸。

  这道符不过是个引子,她倒要看看,白羡安背后那条线,究竟牵在谁的手里。

  *

  是夜。

  梅柔卿的院落里烛火昏暗,只有一盏琉璃灯在墙角散发着微弱的光芒。

  姜绾心正小心翼翼地给趴在锦榻上的梅柔卿上药,看着雪白肌肤上纵横交错的鞭痕,她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

  “父亲也太心狠了……”

  梅柔卿冷笑一声,苍白的脸上掠过一丝讥诮:“心儿,不必哭。你父亲是什么样的人,我二十多年前就看得清清楚楚。”

  只是这些年郎情妾意,姜世安待她极好,让她一时忘了,豺狼永远都是豺狼,喂不熟!

  她转头凝视着女儿,目光锐利,“你若觉得他心狠,那么太子身为储君,将来坐拥天下,身边美人如云,他的心只会更狠。你若想不清楚、受不明白,趁早绝了入东宫的念头。否则我苦心栽培的女儿,终究要成为别人的踏脚石。”

  姜绾心知道母亲说得在理,可心底仍有个声音在说:或许太子待她,终究是不同的?

  见女儿神色犹疑,梅柔卿轻叹一声,正要再劝,却听姜绾心岔开话题:“母亲,父亲今日为何突然转了性子?可见他虽在气头上,心里到底是在意母亲的。”

  趴在床上的梅柔卿一时没说话。

  姜世安今日的转变,自然是因为她暗中种下的“痴心蛊”终于起了效用。

  只是这蛊虫如今尚如米粒般微小,若不是今日她被打得吐血,以血为引激发了蛊性,只怕还难以奏效。

  这“痴心蛊”果然如那人所说,一旦种下,便是金石之心也要化为绕指柔。只是如今时候尚早,蛊虫还未长大,她接下来必须步步小心,且不可再受今日之辱!

  她问姜绾心:“今晚你父亲喊你去书房,都交代了你什么?”

  姜绾心如实道:“无非是让我接下来谨言慎行,在家跟苏氏学好如何掌家,静待嫁入东宫之类。”她又对梅柔卿抱怨,“父亲还说不让我参加郡公府的赏荷宴呢!母亲,我想去……”

  梅柔卿眸中闪过一抹狠绝:“你当然要去。心儿,你不仅要去,还要帮母亲好好一雪今日之辱!”

  “母亲?”姜绾心听梅柔卿的意思,当即来了精神,“母亲想到办法如何对付姜云昭了?!”

  “姜云昭的事,无需你插手。”梅柔卿严厉警告,眼中寒光闪烁,“赏荷宴上自有贵人收拾她,你切莫轻举妄动!”

  姜绾心嘴上应着“是”,心里却满是不服。她暗自思忖:母亲总是这般谨慎,若是能在赏荷宴上亲手让姜云昭出丑,岂不是更能彰显她的手段?

  她巴不得让姜云昭跪在她的面前,痛哭流涕忏悔昔日过错!叩首求她手下留情!

  光是想一想那情形,都让她打从心底里觉得畅快!

  梅柔卿背对着女儿,并未看到她脸上的神色,只道:“母亲要让你做的,是另一件事。”

  她让姜绾心去妆奁盒底下取出一个锦袋,低声在她耳边嘱咐了几句。姜绾心听得眼睛越来越亮,连连点头。

  望着女儿离去的身影,梅柔卿眼中闪过一丝冷厉。

  姜世安啊姜世安,枉你自以为聪明,背着我和苏氏,将那个**种当作嫡子养大。可你万万想不到,我早已查明姜珩的生母是谁。这次赏荷宴,我定要让你这一双儿女,尽数毁在自己亲手布下的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