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中海和傻柱听刘光天这么说,都点了点头,很自然地一左一右走在他旁边,三人并肩进了院子。

  易中海看着刘光天肩上的布,语气温和地开口:

  “光天啊,你这布拿回来的正是时候。”

  “你一大妈在家闲着也是闲着,正好让她帮你和光福做两身像样的衣服。”

  “尤其是光福那小子,我看他身上的衣服裤子,补丁摞补丁,都快看不出原色了。”

  “这不是马上要开学了吗?穿身新衣服去学校,人也精神。”

  傻柱在旁边也跟着点头附和:

  “对,一大爷说的在理。光福那小子确实穿得跟个小叫花子似的,是该捯饬捯饬了。”

  刘光天感激地点头:

  “一大爷,柱哥,我也是这么想的。”

  “我自己还好,天天有厂服穿。”

  “就是光福,确实没件能出门的衣裳。接下来恐怕真要麻烦一大妈了。”

  易中海摆摆手,语气带着长辈的宽厚:

  “嘿,你这小子,老是这么客气干啥?”

  “你一大妈在家也没啥正经事,我厂里工资够用,街道办那些糊火柴盒之类的零活也分不到我们家头上。”

  “她平时在家也就是纳纳鞋底,闲得慌。”

  “能有点针线活给她忙活,她心里还高兴呢。”

  刘光天再次向易中海道了谢。三人边走边聊,气氛很是融洽。

  毕竟昨晚才在一起吃过饭,刘光天还送了烟,傻柱和易中海现在看刘光天是越来越顺眼,觉得这小伙子有本事,会做人,知恩图报。

  易中海这边,更多是看在老伴喜欢刘光福的份上,能帮衬这两兄弟,他也乐得成全,就当是圆老伴一个膝下有孩子承欢的念想。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乐见其成。

  除了黑着脸走在前面的刘海中,一直沉默不语的贾东旭,脸色也同样不好看。

  他的目光从始至终牢牢黏在刘光天肩上那卷浅蓝色的布匹上,眼神里是掩藏不住的羡慕,甚至带着点酸涩。

  同样都是工人,他在轧钢厂干了这么多年,除了那点死工资,几乎没捞到过什么额外的好处。

  哪像这刘光天,才上班几天?

  又是好烟,现在又是整匹的布!

  而且这小子才十六岁!

  这让他心里怎么能平衡?

  再联想到自己家那个烂摊子,贾东旭更是觉得一阵心烦意乱。

  贾东旭这人,本质谈不上大奸大恶,但心里的怨气却不小。

  此刻,他看着易中海对刘光天那毫不掩饰的欣赏目光,再想到最近这段时间,自家师傅对刘家兄弟明里暗里的诸多照顾,一股无名火“噌”地就冒了上来。

  他总觉得,易中海现在的眼里,就只有刘家那两个外人,反而把他这个正牌徒弟给忽略了。

  这难道不是胳膊肘往外拐吗?

  但这些话,他只敢在心里翻腾,是万万不敢说出口的。

  首先,他们家现在确实离不开易中海的帮衬。

  说句实在的,他还从没见过哪个师傅像易中海这样,反过来贴补徒弟家的。

  通常都是徒弟孝敬师傅。这一点,他心知肚明。

  他也清楚,易中海没孩子,是指望他将来养老的。

  他不是没考虑过这个问题,但只要一想到自家那个能折腾、不省心的妈,他就觉得这事儿以后恐怕悬。

  可现在,他绝不能把这点心思表露出来。

  一旦挑明,易中海还会不会像现在这样帮衬他家,可就难说了。

  最主要的是,自家老妈在院里得罪的人太多,惹的麻烦不断,要不是易中海在后面撑着、帮着缓和,他们家在这个大院早就被其他邻居孤立排挤了。

  几人各怀心思,很快就走到了中院。

  这会儿中院还挺热闹。

  水池子旁边,秦淮茹正和一大妈,还有院里的几个婶子大娘一起洗菜。

  贾张氏则搬了个小马扎,坐在自家门口阴凉处,眼睛四处瞟着。

  刘光天扛着布一进来,秦淮茹的目光立刻就被吸引了过去。

  看着那崭新厚实的一整匹布,她眼里流露出难以掩饰的羡慕和渴望,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低下头。

  她跟刘光天兄弟俩实在不熟,平时最多就是个点头之交,开不了这个口。

  但贾张氏可不一样。她一看到布,眼睛瞬间就亮了,“噌”地一下站起来,脸上堆起过分热络的笑容,几步就凑到刘光天跟前:

  “哎呦喂!光天儿!回来啦?”

  “啧啧,这布可真不错!颜色正,料子厚实!”

  她嘴里夸着,眼睛却死死盯着那卷布:

  “好家伙,这可是一整匹布啊!”

  “你一个大小伙子,哪会做什么衣服啊?”

  “拿来,拿来给婶儿!婶儿手艺好,帮你做!”

  “放心,婶儿也不多要你的,你就从这匹布里,分……分个一小半给婶儿就当手工费了!”

  说着,她那只干瘦的手就迫不及待地要往布上摸。

  一大妈一看贾张氏这架势,眉头立刻皱了起来。

  她二话不说,上前一步,直接挡在了贾张氏和刘光天中间,阻断了贾张氏伸过来的手,语气虽然还算平和,但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

  “东旭**!人家孩子自己的东西,心里有数,知道该怎么处理。你就别在这儿跟着瞎掺和了。”

  贾张氏被一大妈这么当众一拦,脸上有些挂不住,扯着嗓子嘟囔道:

  “我……我这不是一片好心吗?”

  “我是担心他们两兄弟半大小子,不会做衣服,不会过日子!我这才想着帮帮忙嘛!”

  “你想想,我也没多要啊,是不是?”

  “就要一小半……”

  一大妈可不信她这套,直接戳破:

  “不是我说你,东旭**,你这不叫帮忙,叫无理取闹!”

  “这布料多金贵的东西?你一开口就要一小半?”

  “你知道这一匹布值多少钱,要多少布票吗?”

  “你心里打的什么主意,我都不好意思拆穿你!”

  她声音提高了一些,让周围的人都听得见:

  “人家光天、光福两孩子,从家里分出来自己过,多不容易?”

  “这好不容易得点实惠,你就别在这儿搅和了,让他们自己好好安排!”

  贾张氏被噎得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本来还想习惯性地撒泼打滚混搅一番,但目光扫到站在一旁、脸色严肃的易中海,那股气焰瞬间就矮了下去。

  贾张氏可不傻,在这院里,她可以对很多人耍横,唯独不敢轻易得罪易中海老两口。

  她心里门儿清,要是没有易中海的帮衬和威望镇着,以她平日的为人,在这个院里早就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了。

  贾张氏悻悻地撇了撇嘴,最终还是没敢再纠缠,灰溜溜地退回到自家门口的小马扎上,嘴里不满地继续小声嘟囔着什么,但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

  她这一退,院里其他几个原本也看得眼热的婶子、大娘,互相交换了个眼神,也都默默收起了心思。

  要说谁不眼红这匹布,那肯定是假的。

  这年头,布料是硬通货,家家户户谁不想要?

  尤其是她们这些操持家务的妇女,谁不想弄点好布,给自家大人孩子做身体面衣裳?

  但有一大妈明确护着,易中海也站在旁边,她们那点小心思,也只好各自按捺下去了。

  刘光天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对一大妈更是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