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哈哈,多亏苏先生为咱们北凉王正了名!北凉王的确打过败仗,但论统兵之才,绝不输那个顾剑堂半分。”

  “有苏先生这话垫底,往后谁还敢说北凉王不如顾剑堂?”

  三楼西边第一个雅间内。

  隋斜谷听着楼下那些北凉旧部畅快议论,嘴角微扬:“这回苏先生一番话,算是给北凉王彻底洗清了争议。

  从今往后,天下人再不敢小觑他的带兵本事。”

  “春秋四将中,叶白夔与王隧早已作古。”

  “剩下北凉王与顾剑堂二人,多年来总被人拿来比较,我在江湖走动时也听得耳朵起茧。”

  “如今苏先生亲自定论,也算是尘埃落定了。”

  老黄一边晃着脑袋,一边眉飞色舞地看向徐奉年。

  可徐奉年却端坐不动,神色如常,仿佛刚才那一番赞誉与他无关。

  老黄忍不住问:“苏先生替您父亲正名,少爷心里不痛快?”

  徐奉年提起瓷碗,轻轻碰了下老黄的碗沿,淡淡道:“顾剑堂?他早就跟我爹不是一个量级的人了,有什么好比的?”

  隋斜谷先是一怔,随即点头道:“说得对。

  顾剑堂纵然贵为东离武阳大将军,终究还是个‘将’,而北凉王已是执掌一方的‘王’,身份、格局都不可同日而语。”

  老黄这才咂摸出味来,连连点头称是。

  ……

  白玉高台之上。

  苏尘轻摇折扇,待众人议论稍歇,继续开口:

  “单论用兵之道,顾剑堂确逊于徐晓。

  但今日评的是武道通神榜,自当另作别论。”

  “若论武学天赋,一百个徐晓加在一起,也不是顾剑堂的对手。”

  “此人天生就是武道奇才。

  醉心兵略之余,仅抽出些许光阴练刀,竟硬生生练成了陆地神仙境的刀客。”

  “他的刀法融汇沙场杀伐之势,一刀斩出,能断人气运。

  便是李当辛那等修成佛门金刚不坏体的强者,硬接一击也要元气受损。”

  “还记得当年,顾剑堂孤身踏入江湖。”

  “他曾持刀独闯牯牛大岗,正面击败轩辕世家的老祖轩辕大盘,震动八方。”

  “也曾向当时公认的刀法第一人毛书朗挑战,九刀之内便将其击溃,登顶江湖刀道之巅。”

  “甚至与北凉麾下猛将袁左棕交手,也让对方心悦诚服,当场认输。”

  “那时的顾剑堂,可谓锋芒毕露。

  他在刀上的成就,堪比李纯罡在剑道中的地位。”

  “可他注定难以真正照亮天地。”

  “明明与李纯罡并列为刀剑双峰,可世人眼中只有青衫仗剑的那个身影,几乎把所有光彩都抢走了。”

  “多少少年因仰慕李纯罡而执剑行走江湖,连韩貂侍那样的怪人,也对他推崇备至。”

  “可曾听过谁因为敬佩顾剑堂而去习刀?没有。

  人们学刀,不过是为了军功仕途罢了。”

  “哪怕后来李纯罡退隐山林,江湖的目光依旧追着他转,顾剑堂始终活在他的阴影之下。”

  “有人调侃,顾剑堂和李纯罡之间的距离,中间还能再站一个顾剑堂。”

  “就连东离国的武榜也不看好他,认为邓泰阿的剑、王仙枝的拳、**的儒术,都远在他之上。”

  “特别是败给春秋刀甲齐炼华之后,声望一落千丈,直接被甩开一大截,跌入第二流高手之列。”

  “顾剑堂骨子里极傲,怎肯长久屈居人下?于是转身入朝,投身军旅,终成一代名将。”

  “倘若他一心专研刀道,未必不能成为屠夫之下第一人,甚至有望踏足武夫第七重境界。”

  “可他的志向早已不在武学之上,反倒倾心于战场杀伐与权术争斗,如此心境,终究难以触及武道巅峰。”

  “因此综合来看,暂将其列为武道通神榜第二十四位。”

  话音一落,厅中众人皆发出阵阵感叹。

  苏尘这番评语,仿佛为顾剑堂揭开了另一层面目。

  过去在大家眼中,顾剑堂是江湖顶尖的刀客,沙场无敌的猛将,刀出如雷,所向披靡。

  然而听完这番剖析,众人才恍然明白——

  顾剑堂的确非凡,但无论是在武林还是朝堂,始终未曾真正站上最高一列。

  江湖之中自不必说,李纯罡执剑傲视群伦,邓泰阿气贯长虹,王仙枝掌力震乾坤,**儒风盖世,个个都是开宗立派的人物,远非顾剑堂所能比肩。

  而在朝堂之上,他虽贵为东离首屈一指的大将,却偏偏遇上徐晓这位异姓封王的天纵之才,高下立判,犹如云泥。

  比起那些执掌风云、引领时代的巨擘,顾剑堂更像是穿行于乱世之间的孤影,走过无数辉煌时刻,却总被光芒掩盖,难留其名。

  若换作寻常武夫,能在江湖中跻身仅次于李纯罡、王仙枝之列,恐怕早已欣喜若狂,梦中带笑。

  可顾剑堂并非凡人,而是心性极高、不甘人下的傲骨之人。

  于他而言,天下第二,便是彻底的失败!

  不少人暗自叹息,或许正是这份执念,才让他最终舍弃江湖,投身庙堂。

  因为在武林之中,他看不到超越王仙枝、李纯罡、邓泰阿的可能,唯有另辟蹊径,寄望于权力之路。

  毕竟,“次席高手”这样的称号,根本入不了他的眼。

  可惜命运弄人,刚入朝堂,又遇上了徐晓这般百年难遇的奇才,再度被压一头,难以施展抱负。

  这般命运起伏,谁听来不觉唏嘘?

  一时之间,大堂之内议论纷纷:

  “顾剑堂实力之强,若专心磨砺刀道,未必不能踏足陆地神仙之境,这份天赋,绝对是当世罕见。”

  “他的刀意竟能斩断他人气运,这等手段闻所未闻,谁还敢与他对阵?”

  “我还记得当年顾剑堂横扫江湖之时,多少门派为之震动,堪称一代豪雄,只是比起李纯罡、王仙枝这些传说人物,终究差了那么一口气。”

  “轩辕大盘曾独霸江湖数十载,传闻只差一步便可破入陆地神仙,却被顾剑堂击败,足见其实力惊人,可惜终未能登顶。”

  “当年武榜排名,顾剑堂也不算低,但和王仙枝、邓泰阿相比,确有层次之别,这也是事实。”

  “顾剑堂真是命途多舛,江湖上有强敌压顶,庙堂中又有徐晓掣肘,一生都难尝‘第一’滋味。”

  “换作别人,哪怕拥有他一半的地位声望,也足以安享余生,可顾剑堂绝不会满足于此。”

  “若是他能甘居人后,那他就不是顾剑堂了。

  只能说时运不济,英雄薄命。”

  ……

  三楼北侧第三间雅阁。

  柳柏轻声惊问:“一刀斩断气运?我从未听过此等刀法,真想亲眼见识一番。”

  气运之说,关乎命数兴衰,人人敬畏。

  顾剑堂这一刀虽无形无血,却比割喉断骨更为凌厉。

  李纯罡轻叹道:“此人确有才情,可惜匠气太重,总少了些灵光。”

  “妄图一手扛起江湖与庙堂,天下哪有这般两全之事。”

  邓泰阿语气淡漠,显然从未将顾剑堂视为对手……

  正如东离武榜所言,顾剑堂虽强,但与邓泰阿这类真正的顶尖人物相较,仍有天地之隔。

  ……

  白玉高台之上。

  苏尘微合双目,听着四周喧沸议论,唇角微扬,神情悠然。

  这些人越是热议,他所得人气便越是高涨。

  待喧嚣渐息,他方才轻摇折扇,朗声道:

  “接下来,揭晓下一位上榜武神。”

  “武神榜第二十三位——陈知豹。”

  “这位人物,诸位想必并不陌生。”

  “他乃北凉王徐晓六大义子之首,所谓‘一虎二熊三犬’中的那只虎,江湖人称‘小人屠’、‘白衣兵仙’。”

  “世人皆知,陈知豹表面温润沉静,实则杀心深藏,素有‘白马银枪梅子酒,纵横天下无人敌’之称。”

  “可谁又能想到,年少时的陈知豹顽劣不堪,整日上蹿下跳,活脱一个让人头疼的野孩子。”

  “当年辽锦一役,北凉军陷入绝境,他父亲陈邳,身为北凉大将,毅然率不足百人断后,死守隘口七日七夜,硬生生拦住敌军追兵,最终从容赴死,只为掩护徐晓撤退。”

  “在父亲那座空荡荡的衣冠冢前,陈知豹跪了整整一夜,头深深埋进黄土里。

  没人知道他有没有哭,连徐晓也说不清。”

  “从那天起,那个调皮捣蛋的少年彻底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沉默冷峻、眼神如冰的陈知豹。”

  “正是这场生死离别,才造就了日后横扫天下的白衣兵仙——陈知豹。”

  “春秋十年乱世,九国纷争,世人公认有四大名将:叶柏夔、王隧、徐晓、顾剑堂。”

  “陈知豹未列其中,但论用兵之妙,绝不输于任何一人。”

  “他的军令细密如织,每一支百人队都如臂使指,进退之间毫无破绽,尤其擅长多兵种协同作战,堪称当世无双。”

  “徐晓一生身经百战,胜败皆有,那些真正扭转乾坤的大捷背后,几乎都有陈知豹运筹帷幄的身影。”

  “所以在北凉军中,他虽位居徐晓之下,却是将士心中真正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