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伯,去家里说!”萧然连忙说道。

  “好好好!”阎立本从马车上,把阎瑶抱下来,“这是我家丫头,阎瑶,瑶娘五娘和萧然小郎君.”

  “小郎君,五娘.”阎瑶连忙打招呼。

  “嗯!”萧然很喜欢小丫头,阎瑶看起来也乖巧懂事的类型。

  “小郎君,这一次过来,是有事相求。”阎立本有点不好意思。

  “世伯,不用客气,你说就行。”萧然大概是猜到了。

  “之前听说栲栳村的学堂,现在还需不需要先生上课,我刚好有空.”

  “世伯,刚刚好,你要有空,可以教教画画这些.”

  虞世南褚亮这些人也可以,甚至是李丽质豫章公主也足够了。

  但是比起阎立本,虞世南孔颖达这些大儒在画画方面也差点意思。

  “哈哈哈,好好好,那就这么说定了。”阎立本笑着说道。

  栲栳村学堂教书先生配置越来越高,高的吓人。

  萧然一开始办学堂就是为了让村民不做睁眼瞎,现在大儒来,他没改目标。

  因为核心需求是识字,大儒来是锦上添花,和之前的目标不冲突。

  萧然知道教育的基础是识字,科举不是惟一出路,但大儒的资源是额外机会。

  正所谓“实用优先,兼顾机遇”。

  其次,大儒在大唐的地位确实高,虞世南、阎立本这些人,他们的眼光和人脉,能给孩子带来村民自己接触不到的机会。

  比如被推荐去做文书、学技艺,不一定是科举,这些路子未必就不如科举。

  现在大唐的科举,还是差点意思。

  孩子识字后有了基础,再被大儒看中,不管是学画画还是学文,都能脱离单纯的农耕,有新的生计。

  村里有这些大儒在,也会提升村子的地位,后续可能有更多资源进来,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萧然开始都没有想这些,算是意料之外的惊喜。

  “还有一个问题,还得麻烦小郎君一下。”

  “世伯,说这个就见外了,力所能及的,肯定竭尽全力。”萧然看了看阎瑶,心里有数。

  “想带瑶娘,在栲栳村学堂上学,不知方便否?”

  “这都是小事,没问题,这个肯定没问题的。”萧然直接答应下来。

  阎立本来支教,带自己孩子,不过分。

  阎立本听到萧然爽快应下,眼底的顾虑瞬间消散。

  他带女儿来学堂,看似是“蹭学”,实则是为阎家铺了一条旁人难及的人脉路,这笔“人脉账”,算起来何止是“划算”,简直是稳赚不赔。

  先不说别的,学堂里最核心的人脉,便是李丽质与豫章两位公主。

  阎瑶如今跟着两位公主一同读书,朝夕相处间,可不是简单的“同学”关系。

  大唐的贵女圈层本就紧密,阎瑶自小与公主为伴,学着公主的言行举止,熟悉皇室的处事分寸,这份“发小情谊”远比成年后靠家族联姻、官场应酬得来的关系更纯粹、更牢固。

  日后阎瑶长大,无论是婚嫁还是阎家在朝堂行事,只要两位公主念及今日同窗之谊,哪怕只是随口一句认可,都能让阎家少走无数弯路。

  要知道,寻常世家想让女儿见嫡系公主一面都难,阎瑶却能与公主同桌读书、同食糕点,这份机缘,是多少金银都换不来的。

  大唐受宠的嫡系公主,影响力不小。

  再者,便是萧然这层关键人脉。

  阎立本早听说萧然与皇室渊源深厚,更能拿出煤炭、印刷术这些“奇物”,连李世民都对他另眼相看。

  阎瑶跟着萧然身边,不说能学到那些“新奇本事”,单是让萧然对这个“乖巧懂事的小丫头”留下印象,便益处无穷。

  萧然性子通透,不重门第,若他瞧着阎瑶品性好,日后阎家若有难处,或是想参与萧然手中的产业,只需萧然一句话,便能比旁人多几分机会。

  更何况,萧然与李丽质、孙思邈等人关系密切,阎瑶与萧然熟络了,等于间接打通了与这些“贵人”的沟通渠道。

  孙思邈的医术、李丽质的皇室资源,都是阎家未来可能用到的助力。

  还有虞世南、孔颖达,褚亮这些大儒,更是阎家求之不得的“人脉靠山”。

  这些人不仅是文坛领袖,门生故吏遍布朝野,更受李世民信任。

  阎瑶在学堂里跟着他们读书,若能得一句“此女聪慧、心性纯良”的评价,对阎家的名声便是极大的加持。

  日后阎瑶若展露才华,虞世南等人随口在同僚面前提一句“阎立本之女,吾尝教之,甚佳”,便能让阎瑶在贵女圈中站稳脚跟,也让阎立本在朝堂上多几分“文人相惜”的助力。

  要知道,大唐重文重礼,得大儒认可,比手握实权更能赢得尊重。

  更重要的是,阎立本带女儿来,本身就是向萧然、公主们传递“真诚”的信号。

  他不是为了官职、利益来支教,而是真心想让女儿受好的教育,想与大家处成“自己人”。

  这种不带功利心的亲近,远比在长安官场的虚与委蛇更能拉近距离。

  如今阎瑶在学堂,阎立本每日教书之余,能与萧然、公主、大儒们一同吃饭、闲聊,谈的是学问、是孩子。

  而非官场算计,这份“日常情谊”积累下来,人脉便成了“人情”,远比冷冰冰的“利益联盟”更可靠。

  几人进入院子里面,看到的就是孙思邈,李渊和萧皇后。

  阎立本第一时间去打招呼问候。

  全部是大佬!

  李丽质和萧然站在另一边,李丽质笑了起来。

  “小郎君,估计学堂得扩建一下,还得多准备些房屋。”

  看到阎立本带阎瑶来,李丽质也突然想到这件事。

  这只是开通,后面来人会越来越多。

  “确实该扩建一下了。”萧然看了看自己房子,“家附近也可以再建点。”

  萧然多建几个房间,不违规,不是城里的院子。

  哪怕是违规了,其他人应该也不会说什么。

  张二丫拿来些糕点给阎瑶,旁边的豫章公主揉揉阎瑶的脑袋,“和三娘差不多大”

  “兕子她们几个又多个小伙伴。”萧钰也说道。

  等阎立本和李渊几人聊的差不多,这才说道:“小郎君,五娘,现在有没有空,去学堂看看。”

  “有,刚好送瑶娘去看看吧!”萧然说道。

  “好!”阎立本招招手,让阎瑶跑过来。

  几人朝着外面走,阎立本说道:“小郎君,之前听闻照片之事,那个其他人能否学?”

  “这个学不了!”萧然摇摇头,手机不会给其他人。

  突然想到照片对阎立本的影响。

  阎立本最出名的就是肖像画。

  “世伯,照片是小道而已,无法撼动你的地位.”

  萧然深知肖像画的真谛从来不止于“像”。

  阎立本画《步辇图》时,为了表现李世民的帝王气度,特意将李世民的眉宇画得开阔三分,眼神里既有威仪又含慈和。

  画禄东赞时,刻意收紧了他的颧骨线条,让那双眼睛在谦卑中透着机敏。

  这些细微的艺术加工,让历史瞬间升华为**象征,这是照片那种全然写实的记录做不到的。

  萧然继续说道:“这照片,如铜镜取影,不差毫厘,但画师运笔,能在眉眼间添三分风骨,在姿态里藏七分深意。”

  “高下立判,照片落了下乘。”

  唐代肖像画从来承载着远超记录的功能。

  阎立本绘制《秦府十八学士图》,是为李世民招揽贤才张目。

  《凌烟阁功臣像》更是以画笔立传,让功臣名垂青史。

  这些画作悬挂于殿堂,既是对臣子的嘉奖,也是对后世的教化。

  照片即便再清晰,也只是私藏的影像,无法承担这种“以图载道”的**使命。

  阎立本闻言先是朗声一笑,眼神里满是赞同与释然,“小郎君自谦了,照片的真实,是笔墨和画技难以复刻的.”

  照相算是萧然一个人专属,不可能惠及太多人。

  “世伯,之前在西域游荡,机缘巧合看到一种很特别的画法,不知道世伯听说过没有。”

  “小郎君说说看?”阎立本也好奇。

  “素描!”

  听到这个词,阎立本李丽质豫章公主几人都是一脸疑问。

  没听说过。

  “素描?未曾听说啊!”阎立本表示。

  “不是用毛笔,也不用墨水,这种画特点就是写实,相比起大唐的画,少了点意境”

  萧然简单说了一下。

  阎立本一下子被吸引了,这种不一样的画法,可得研究一下。

  取长补短。

  李丽质和豫章公主只是单纯的好奇,阎立本眼中满是求知欲。

  “等有空还请小郎君详谈.”阎立本没想到,刚过来就有这种惊喜。

  素描的写实特点正好和他擅长的肖像画相关,而且照片的“真”是笔墨难及的,素描作为另一种写实手法,对阎立本有巨大的吸引力。

  唐代绘画虽然注重神韵,但写实基础也很重要,尤其是阎立本的很多作品,都需要准确的人物造型。

  素描的核心是光影、结构、比例,这些正好能弥补传统绘画在写实细节上的不足,学习借鉴一下,能让他的肖像画更精准,同时不丢传统的神韵。

  李丽质和豫章公主没有说话,怕打扰萧然。

  两个人对视一眼,没想到萧然还懂这个。

  之前完全没有听说过。

  阎立本看萧然的眼神越来越炙热。

  现在的阎立本有点后悔,应该早点来的。

  早点来,或许早就知道萧然所说的素描了。

  很快几人到了学堂。

  大老远就听到朗读声了,上课的是虞世南。

  能让虞世南来上课,可不容易,更难得的是虞世南主动来。

  其他人就是看着,没有打扰虞世南上课。

  去了旁边的屋子里面,孔颖达,褚亮,王绩几人都在。

  阎立本也是名声在外,其他几个大儒自然不陌生。

  “孔老,褚老.”阎立本笑着打招呼。

  村里人可能不懂,但是阎立本知道这几个人的含金量和地位。

  “阎公!”孔颖达几人也起身打招呼。

  萧然只能感叹,大唐上流社会,都是熟人。

  基本上都认识。

  下课之后,虞世南出了学堂,一群小孩子紧随其后。

  萧然李丽质带着阎瑶去找到小公主几人。

  “兕子,以后瑶娘也在这里上课,你们带带.”萧然和小公主说了一下。

  “嗯呐嗯呐~”小公主主动拉着阎瑶小手,都是差不多的年纪,很容易融入。

  小公主主动给阎瑶介绍一下其他小孩子。

  开始话不多,熟悉起来就健谈了。

  阎瑶也不社恐。

  课程这些安排,是王绩负责。

  王绩资历虽然不如虞世南孔颖达,奈何他最早,算是栲栳村的第一个教书先生。

  比较特殊。

  虽然村子费用是村里备用金,但是都默认,萧然是校长的。

  这是萧然提出,不是萧然说这件事,栲栳村其他人暂时不会考虑这些。

  至少目前短时间是不会有学堂的。

  阎立本看到阎瑶和小公主几人,也就放心了。

  跟着去看看煤矿,看看李泰王慎那边的印刷工坊,也去了烧琉璃的地方。

  李丽质帮忙卖琉璃,栲栳村的琉璃质量好,长安城奢侈品圈子也传开了。

  栲栳村现在还能安安静静的发展,李世民一家功不可没。

  萧然和栲栳村的人,守不住这些财富。

  煤矿技术,印刷术,炒茶技术,还有琉璃技术,随便拿出一个人,都能让世家眼红。

  现在栲栳一片祥和,岁月静好,不是其他人善,是李世民庇护。

  要不然早被人吃的骨头都不剩了。

  萧然做这些事情,对大唐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李世民也乐意庇护,给李世民很多惊喜了。

  看到阎立本走远,程处默开玩笑说道:“可惜了,我阿爷那两下子也不能当先生”

  “问问兄长,看看能不能教骑射这些,如果可以世伯也是能来的。”秦怀道打趣起来。

  “骑射估计是不太行,小郎君初衷是识字,骑射偏离初衷了”李恪之前也没想到,栲栳村会来这么多人。

  张大郎看了看学堂,知道这些都是了不得的大人物。(本章完)